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地大這群環境學子奮鬥在戰“疫”一線

楚天都市報2月11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車金凝、柳睿涵)劉珊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的一名在讀博士生,家住武漢市青山區,現在是武漢市青年志願者青山支隊的一名普通志願者。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地大这群环境学子奋斗在战“疫”一线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地大这群环境学子奋斗在战“疫”一线

“自從1月23日封城疫情大爆發以來,我每天看著關於疫情的新聞,心情很難受。原本活力滿滿的大武漢變成了危機四伏、冷冷清清的疫區,我不知道能做些什麼,也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心中充滿無力感。”疫情發生後,劉珊感慨道。

偶然在微博上看到武漢團市委徵集青年志願者的消息,她發現自己各項條件都符合,便報送信息加入了青年志願者團隊。她所在的志願者團隊,主要通過微信群接受任務和消息,主要負責幫忙搭建方艙醫院,接收、搬運物資去各個社區、醫療點,以及為社區居民進行體溫檢測等。

和劉珊一樣,2017級本科生王倩的家也在武漢。她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疫情發生後,立即向所在地區提出了參與志願服務的申請。她說:“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在疫情蔓延的態勢下,我希望貢獻自己的力量來守護自己的家鄉武漢。”

湖北籍學子逆行回漢搬救援物資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地大这群环境学子奋斗在战“疫”一线

“看到新聞裡每日俱增的感染人數,醫生們的傾力奉獻,我感到坐不住了。正巧看到志願者群裡發佈的信息‘需要四人去武漢搬運救援物資’,我沒有猶豫,把自己的姓名和電話發了過去,瞞著父母報了名。”2017級碩士生熊燦陽談到自己參加志願服務的初衷。

六小時、十噸物資,熊燦陽與其他七位志願者一起,將“希望”從武漢運回老家麻城。一天下來,汗水溼透衣背,胳膊肩膀酸累,但熊燦陽並不覺得苦,他開心地說,“自己只是個普通的學生,無法救人於水火之中,也沒有足夠的金錢,但是,我有一份光,就發一分熱。為他人服務,我感到滿足和自豪。”接下來的日子,他還將與父親一起去社區巡邏,幫忙值守樓棟。

在各自家鄉積極投身抗疫一線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地大这群环境学子奋斗在战“疫”一线

從學校返回家鄉江西九江 ,順利度過14天居家隔離期後,2019級碩士生幹正煉立即選擇了參加九江市防疫志願服務工作。根據江西省的防疫工作要求,所有村莊實行封閉管理。幹正煉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村口值守,嚴格控制車輛、人員流動,幫助村民搬運物資等。

他說,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就要承擔起作為一名積極分子的責任。在這非常時期,沒有任何理由後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

五點鐘天未亮,劉傲就起床了,準備去社區交接值早班。他是2018級環境工程專業的一名本科生,家住浙江省松陽縣西屏街道古城社區,當下,他在社區24小時輪值卡點處值班,登記進出人員,勸返無關人員,是社區的“守門員”。

能夠加入到志願者團隊中,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讓劉傲很是激動。他說,“我的工作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輕鬆。宣傳政策、引導居民宅在家中不外出、不讓無關人員進入社區、進出人員嚴格登記......我作為一名預備黨員,疫情來臨,我就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做好值班工作,讓社區居民安心、放心,就是為抗擊病毒、阻止病毒蔓延做貢獻!”

疫情發生後,2016級本科生韓鵬捐款500元並報名參加了共青團吉林省委組織的青年防疫志願者。“習近平總書記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期就要挺身而出、敢於擔當,現在正是需要我們青年黨員衝鋒在前的時候,我必須立即行動。”韓鵬激動地說。為抗擊疫情做貢獻,他早早地投入到吉林省大安市公共場所秩序維護、社區人員出入登記、志願者內部服務工作當中。

“作為全國黨建標杆院系、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院、湖北省試點改革學院,學子們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擔當起社會責任,我深感欣慰。”該校環境學院黨委書記李素礦表示,無論是在戰“疫”一線,還是宅在家中,學子傳承弘揚“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秉承“紅、專、能、優”的優秀品質,就是在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