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少年强”,李兰娟院士知新,科学家、教师、军人是民族脊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近日网络流传李兰娟院士一段话:“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而国家的兴衰要靠教育,科技,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

但也看到有人说这个消息是假的,暂时抛开真假论吧,说了有些年头的提高科研工作者待遇的提议,在这次疫情过后也该进一步落实了。在当前也没见有多少明星在为对抗疫情发声,影响较大、印象较深的除了为物资呼吁奔走累得让人心疼的韩红,其他人歌不唱、舞不跳了,近乎集体沉默的感觉。

温故“少年强”,李兰娟院士知新,科学家、教师、军人是民族脊梁

1、一城不如一星

之前某明星的天价演艺“阴阳合同”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没有“人人喊打”,但也差不多了。痛恨明星的人不在少数,尤其在成年人当中,他们或许是因为仇富,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被影响了,又或许是因为看不惯一些明星的行为,比如高调炫富、比如偷逃税赋、再比如违反计划生育等等,他们过着普通人望而兴叹的生活,关键还是因为一些不良行为造成了社会的负面影响。

在明星当中还有一种“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以国.籍说话,将他们比方成“娘家有事了说自己是嫁出去的姑娘”一样忘根忘本,是轻的;而应该说的背叛的“新款汉.奸”,换个护照就依旧在这里捞金。出去是自由,既然看隔壁好那就过去,干什么要回头来和这边的人争利呢?

温故“少年强”,李兰娟院士知新,科学家、教师、军人是民族脊梁

一个县有多少人口?一般的是几十万,最多的两百万出头,这些县的一年财政收入有的不一定有大牌明星一年挣的多,想想这有多么恐怖吧!明星来钱快,受此影响在多如牛毛的少儿演艺培训班有多少家长就是抱着这样的希望将孩子送去“折磨”,梦想孩子能够从艺,从此人生多金。望子成龙是为人父母者的夙愿,但是看看当今一些明星的言行,是否确定自己孩子以后不会这样?细想一下,冷汗会流出二两吗?

《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下发后受表彰的省部级劳模,应享受的待遇包括:1、发给1万元奖金;2、在职时可奖励晋升一个级别工资档次或薪级工资;3、省劳模春节慰问金每人1000元。劳模退休后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的省以上农民劳模发放荣誉津贴。全国劳模荣誉津贴每人每月300元,省劳模荣誉津贴每人每月200元。


温故“少年强”,李兰娟院士知新,科学家、教师、军人是民族脊梁

2、劳模得活几百岁才够明星造一次?

各条线上劳模就算活个几百岁,待遇累计也可能不够明星造一次,动辄天价的片酬得抵上多少劳模的一辈子工作?而要想获得劳模称号得流汗多少?得要多少个夜以继日地工作?得要多大分量的爱岗敬业的奉献?而明星呢?只会在某个明星猝死的时候提出“8小时工作制”来招人唾骂。社会财富分配的方式被市场化了,但是一直为我们生活做出默默奉献的人也该获得回报了,说起钱来好像俗气,但凭什么付心劳力一辈子不够人家扭动几下腰肢挣的多呢?荣誉带来了荣耀,但是不妨来点实惠的物质,奖金加大的条件又不是没有。

当明星在演艺一线热度不够的时候,可以去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去嘉宾,继续吃香喝辣,“谁挡路就踢他”,而我们工作者呢?一旦到年龄了除了退休金有什么?即便是全国劳模荣誉津贴一个月才300块,开动脑筋去想象吧!明星过气也能在综艺屏幕上死皮赖脸,做个点评嘉宾,而

让退休劳模接受返聘显然和他们节气不合,况且与其这样还不如他们在岗位的时候大幅度提升待遇呢!

温故“少年强”,李兰娟院士知新,科学家、教师、军人是民族脊梁

3、社会再发展,但光荣传统是永远不能弄丢的

小时候写作文谈理想,很多同学会写出当老师、做科学家、当兵报效祖国等等,无论是哪一种理想基本在结尾都会写一些长大了“要对社会有奉献,做一个人有用的人”,

现在各位读者朋友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谈理想的作文是不是大概意思这样?而现在孩子的理想作文恐怕已经有了“长大了我要当歌星,把快乐歌声带给每一个人”,注意的是孩子是单纯的,“把歌声带给每个人”还是有纯真的,但是真的实现理想以后呢?就象我们小时候写作文谈理想,在乡村小学的课堂里对外面的世界还很模糊,等到大了以后种地、打工成了主要形式。少年理想当不得真,长大被社会改变。

社会发达了,物质丰富了就有了物欲横流的条件,思想和观念单纯就会吃亏,这就是现在的环境。不管是腾讯视频,还是爱奇艺或优酷等平台,现在想看一些抗战影片还是困难的,要么没有资源,要么收费,每当这个情况的时候我都会想,为什么这些视频平台没有一家开设一个专门的频道或者分类来播放这些影片?因为出于经济角度考虑?教育是一件潜移默化的事情,当年我们每年都会组织看爱国题材的影片,但现在的孩子呢?社会再发展,但光荣传统是永远不能弄丢的。

温故“少年强”,李兰娟院士知新,科学家、教师、军人是民族脊梁

4、简单的话也可以洪钟大吕

回到李兰娟院士的这段话,或许这话真的不是她说的,但借李院士之名说出了多少人的愿望和心声?“国家的兴衰要靠教育,科技,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其实话很简单,但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回头审视,这些字句可以说是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啊!

当我们认识到这样的重要性,这些话何尝不是字字珠玑?而“字字珠玑”语出清朝文康《儿女英雄传》。在疫情的当下,明星大多沉默,患难见真情,还是照妖镜?蜡烛不点不亮,社会痛点被李兰娟院士之名的话戳中了,我们还要继续去问“劳模得活几百岁才够明星造一次”这样的问题吗?

温故“少年强”,李兰娟院士知新,科学家、教师、军人是民族脊梁

李院士有没有这样说不重要,关键是你支持吗? (单选)
0人
0%
1、完全支持
0人
0%
2、反对绑架明星
0人
0%
3、呵呵,也一种态度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