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的岳父去世,該去奔喪嗎?

士文93076771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還是“禮尚往來”好

兄弟的岳父去世,你兄弟是女婿,去守孝那是必須的,你們弟兄去不去似乎還在猶豫,其實這事不難,你兄弟的岳父是你父親的“親家公”,最好還是前去弔唁好,再說了,不是有句老話叫做“要想公道、打個顛倒”嗎,假如你父親去世(打臉話),兒媳婦孃家不來人,好不好?

這事如果你父母還健在的話可以直接組織你們弟兄們前去,講究點的老人都會親自前往,以示恭敬,為弟吊兄(死者為大)。如果老人無此能力或早去了,老大或弟兄們中主事的主持,家有千口主持一人嗎。

或許題主內心還有個“小九九”,兄弟的岳父讓我隨份子,我家辦事他岳父家不會來人吧,至於自己的父母辦後事,禮是各收各自孃家人的,與我何干?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大可不必去了,但你老丈人後事時別指靠別人為你“壯臉”(講排場)。當然這種事一般都是當事的兄弟兜底的,其他人是隻出面的。

還有可能是凝問自己去的名號,不難,如自家老人帶隊就是“賢弟弔唁兄臺”,自己去可隨兄弟稱“賢侄弔唁伯父大人”,旗號這事好整!

最後說一句,如果你說的“兄弟”是社會上的“稱兄道弟”,那兒涼快往那兒去,除非你閒的蛋痛!





一哥於一


兄弟的岳父去世,該不該去奔喪呢?我想是應該去的。

你的父母和你兄弟的岳父母是兒女親家,是因為兒女成親而連接起來的關係。所以,做為親家,如果你兄弟媳婦的父親死了,你的父母是必須要去的。按我們這裡的風俗,你的父母要出兩項禮:做為親家,給對方上的祭禮。這個禮是給大傢伙的,供埋葬人使用。再一個就是掛孝禮,這個禮是給女兒的,別人是不能使用的。

那麼,做為兄弟姐妹的你們,是不是也要去奔喪呢?這要分兩種情況。如果你們和父母還沒有分家,住在一起的,這份禮父母一個人出就行了。因為他們是代表你們一家人過去的。

如果你們已經分門另住,那就變成了兩家人。那麼你兄弟媳婦的父親死了,做為大伯子,你肯定是要過去的。但是,你和父母過去是有區別的。你父母要上兩種禮,而你呢,只要上掛孝禮就行了。

因為只是給兄弟媳婦掛孝,所以兄弟姐妹可以不親自去。讓父母捎過去,或派個代表送過去也就是了。不過,為了兄弟姐妹的團結,自然還是親自送去,表示一下慰問最好。

十里不同俗,你們那裡是怎麼做的,請留言討論,在此表示感謝。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這事你從頭條上問大家是找錯人,是捨近求遠。你應該問以下人:

一、問弟弟和弟媳。作為大哥想去,他們有什麼風俗習慣。按風俗,是按弟媳孃家的風俗,而不能按自己所在地方的風俗自以為是。俗話說十里不同俗,現在婚配當事人來源複雜,有可能對方也不是當地人,一個家一個風俗都有可能。所以最好問弟媳,能不能去,如何去,提前制定正確方案不至於畫虎不成反類犬。

二、問自己家父母或家族中的老人。他們見識多,只要不是遙遠相隔,對方的風俗禮節能知道七七八八,請示老人也是尊重,能落穩重謙虛的好感。

三、問自己,兄弟之間關係如何,禮儀的厚與薄來自於風俗也來自於兩者相處的緊與松,來而同樣不能不往。不管是親兄弟還是堂兄弟,關係越近越不容忽視,雖然如今提倡簡辦,但親戚家族鄰居鄉親很看重禮節,說不準的耿耿於懷你根本難以預料。禮少不行,過重也不行,會讓兄弟夫妻不好理解。

四、最後問自己老婆。別小看女人,認為女人頭髮長見識短,她們東家長西家短,長在家信息靈通,同時女人心細,同時花錢的事不經過老婆知道是不行的。


泰山木32140178


是什麼樣的兄弟?

如果自家兄弟或者是堂兄弟還是要去的,不僅要去,還要“隨份子”,風俗習慣不一樣,我們山東是要去的!

如果是發小,不是同宗的,我們這裡是不去的,因為白事憑弔都是親戚以及親戚的親屬才去憑弔!



墨客說


墨客說不知你山東哪裡人,我們這就不去。只有姐妹的公婆去世我們才去,因為我們是孃家人。得去攙孝,還得磕頭。兄弟的岳父母,就是親家去吊個孝。青島即墨。


宋春筍


應該去呀!你與兄弟父輩是親家,親家如同兄弟嗎!姻伯去世,通常兄弟的姊妹們都會去奔喪的。再者,是兄弟的岳父,就當年謀人界紹錯人了!或許是你岳父呢!去吧!去安慰兄弟弟媳及她家人節哀順便吧!


糧食飽中之保


不是奔喪,是吊亡,這個喪你奔不著,只有你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直系親屬和較近的旁系親屬才叫奔喪。你兄弟的岳父母等,是你家,家族的親戚,去吊亡是應該的。


用戶6887690113065


弔唁是該去的,一束花圈一捆紙一份隨禮(至於幾百元按你們那習俗和你的經濟條件而定),至於你若忙時間緊可以不參加送葬(在我們興化農村我們是這樣的),如果你是在幾百裡外的地方(城市)也可以不回來但要千萬委託家裡父母或其他兄弟姐妹代辦,用多少你回來還多少,還別忘了給你哥嫂(弟弟媳)打個電話打個招呼讓他們諒解你由於走不開而不能回來。


懷念往事0906726


我這是東北。

親兄弟的岳父去世,一定要去。

鐵哥們/死黨的岳父去世,一定要去。

其他那種被稱作哥們/兄弟的,但關係比較一般,可去可不去,要看平時是否有人情往來或者其他目的了。


賞哈賞薩賞阿拉


該去,必須去。你是哥哥,為弟弟撐場面。去了,就入鄉隨俗,上個重禮,再幫忙張羅喪事或跑個腿什麼的,這既是顯得你明事理,又是減輕弟弟的心理負擔,讓弟媳孃家人失親後得到心理慰籍。逝者為大,入土為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