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媽媽隔離日記:為了家人和寶寶 膽怯化為勇敢

在社區指定的酒店隔離五天後,家住武昌區的思哲還是有點咳嗽,但已經不發燒了。2月8日元宵節,她丈夫一早騎車去醫院拿到了她的核酸檢測結果,拍給她看:陰性。她回了兩個字:真好。

思哲告訴澎湃新聞,她27歲,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工作,也是一個9個月寶寶的媽媽。1月23日她開始發熱,後經CT檢查顯示雙肺多發感染性病變,但由於床位緊張沒能住上院,她每天自行去醫院打針。2月5日,她住進社區安排的酒店進行隔離;8日,她得知了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好消息,這一天也是她情緒的“拐點”。

武漢媽媽隔離日記:為了家人和寶寶 膽怯化為勇敢

思哲的CT診斷報告書,顯示雙肺多發感染性病變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在酒店隔離期間,思哲一直記錄著點滴細節,希望能給長大後的寶寶看,她的媽媽是怎麼克服恐懼,勇敢起來的。

“2月4日,第一次離開家,離開老公,離開寶寶,獨自一個人到隔離點進行隔離觀察。我是晚上一個人睡覺都不敢關燈的人,為了孩子為了家人,所有的不勇敢都變得勇敢起來。”

“2月7日,還是有點咳嗽,出發前備了一顆大蒜,公公說吃蒜有助於殺菌消炎。一直沒吃,為了能早點回家,剛剛啃了一口,一股辛辣隨之而來,嚼了一會兒,就著水吞下的瞬間,竟然有種烤生蠔上面的那股蒜泥味兒。”

“2月9日,比我情況惡劣的真的還有很多很多……特別感恩,自己如此幸運。寫這份日記,也是希望能傳遞這份幸運。大家一起加油,總會見到曙光!”

思哲說,她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快好起來,隔離結束後見到家人,好好陪陪才9個月的寶寶。

以下是她的口述:

在家戴口罩,“孩子連媽媽是否在對她笑都不知道”

武漢“封城”消息一出來時,作為一個寶媽我還是比較恐慌的,但當時沒想到自己會有症狀。

1月23日早上,我起床時發覺渾身無力、頭痛,身上發熱,到處都不舒服。我就用體溫計一測,38.5度。

當天我去了武漢市人民醫院,沒有拍CT,直接做的核酸。第2天結果顯示為新冠病毒陰性,於是我以為是普通肺炎,便開始在家裡做隔離、吃藥。當時醫生也給我開了藥,吃藥初期確實沒有發燒,但兩天之後情況就變壞了。

我開始反反覆覆的發燒,藥物也沒辦法幫我退燒,我就去了社區醫院。因為其他的醫院人太多了,我怕交叉感染。社區醫院醫生建議,反覆發燒的話,還是需要拍個CT。

31日,我先去了人相對少一點的武漢市紫荊醫院。CT影像出來之後,醫生說基本可以斷定是新冠肺炎了,需要去住院,但紫荊醫院不是定點醫院,我必須得去定點醫院才能被收治。

武漢現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交通工具是很麻煩的,我們沒有車,是我老公騎著電動車送我去醫院,又帶著我回社區登記上報了情況、再去武昌醫院。

我全程頭腦裡嗡嗡的,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會被感染。

武昌醫院醫生說我這個情況應該收治住院,但當時醫院沒有床位了,我只能每天去醫院打針,打完再回家隔離。

武漢媽媽隔離日記:為了家人和寶寶 膽怯化為勇敢

隔離觀察人員入住管理須知

我一共打了5天針。醫院人很多,每天排隊交藥就得花5、6個小時,打針還要花3、4個小時,來了就是一整天。我每天回家都是膽戰心驚。幾個月的孩子看著我,我不敢親近,不敢說話,帶著口罩,她連媽媽是否在對她笑都不知道......

2月5日,打完針到第4天還是第5天的時候,醫生安排我做CT複查,顯示是左肺感染,醫生當時跟我說,相對於之前的肺部感染影像是有好轉的,不建議我再繼續打針,建議我自己在家隔離。

那一天我剛好也被安排到了去酒店隔離,寶寶出生這麼久之後,第一次和她分開了。

武漢媽媽隔離日記:為了家人和寶寶 膽怯化為勇敢

酒店的窗外

和家人視頻時曾掉淚,覺得健康活著就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今天是我在酒店隔離的第5天。

我現在的感受是,健康活著就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我以前可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脾氣,有時候會耿耿於懷,現在經歷了這件事,我覺得看開了一些,很多事情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酒店的隔離日常是比較孤獨的,我所在的酒店是社區指定的患者隔離點,大家都不會出門。我也不知道其他人的情況,也沒有見過他們。

每天工作人員會將三餐飯菜送到門口的小凳子上,不和我們直接接觸。除此之外,我每天的生活比較單調:一早起來量體溫,開窗通風,打發時間的時候會看新聞,看手機,有時候看劇調節情緒。

我恢復得還挺好的,目前也在繼續吃藥,還有點咳嗽,但已經不發燒了。比起自己,我更擔心家人,我怕他們出門買菜或者做其他事情時有可能被感染到。另一方面,我也很想念寶寶,這段時間我老公一直在陪我去醫院,所以也不敢讓他接觸寶寶,一直是我公公婆婆在照顧寶寶。

武漢媽媽隔離日記:為了家人和寶寶 膽怯化為勇敢

思哲9個月的寶寶

元宵節晚上我和家人視頻,看到寶寶的臉忍不住哭了,當天晚上也沒睡好。但接下來我還要繼續隔離一段時間,過了這個隔離期,我想馬上回去看寶寶。她應該能察覺到這段時間發生的變化,也在找媽媽。我想和她說話、親近她、多陪陪她。

這段時間,我也寫下了在酒店的隔離日誌,記錄了我好轉的一些片段:

2月4日

第一次離開家,離開老公,離開寶寶,獨自一個人到隔離點進行隔離觀察。我是晚上一個人睡覺都不敢關燈的人,為了孩子為了家人,所有的不勇敢都變得勇敢起來。

很慶幸,經過十幾天的自救,今天的我狀態很好了,兩天沒有發燒,咳嗽也在慢慢緩解,核酸檢測也通過老公凌晨12點去排隊終於幫我搶到號,趕在隔離之前做完了。

一早起床量了體溫,36.1,真好。

2月5日

到現在有3天沒有發燒了。然後給老公發消息,他知道我想寶寶,悄咪咪的讓我看了眼。離開你們才一天,感覺過了好幾個世紀,想你我的寶貝!記錄下來,讓以後你能知道,媽媽很堅強,很勇敢,為了你們所有一切都值得!

2月6日

一晚上餓醒了好多次。其實在一開始老公不希望我出來隔離,就是怕我吃不好,睡不好,營養跟不上,抵抗力跟不上,因為生寶寶和哺乳,飯量增加了好多,現在隔離點提供的飯菜,我不挑,不過量確實不怎麼夠我吃。還好提前準備了好多小零食。

今天早上9:55早餐還沒有派發。早上起床後,洗漱完,實在太餓,燒水燙了一份八寶粥,過會兒吃了藥。想著工作人員也挺辛苦,並沒有打電話催促,直到剛剛才打了一通電話,不過並沒有接通,大概真的很忙!

武漢今天還在下雨,有些涼絲絲的,雖然房間有空調,卻不敢開,老公說中央空調擔心會把廢氣抽到房間裡,那就不開吧!安全最重要,熬了這麼久,大家都不容易。

2月7日

還是有點咳嗽,出發前備了一顆大蒜,公公說吃蒜有助於殺菌消炎。一直沒吃,為了能早點回家,剛剛啃了一口,一股辛辣隨之而來,嚼了一會兒,就著水吞下的瞬間,竟然有種烤生蠔上面的那股蒜泥味兒。

希望疫情早點控制,大家都能相見無憂,最後謝謝那些鼓勵我的人兒!

2月8日

體溫一切正常:36.3

今天對我來說,應該算是個拐點吧!等了兩天的核酸檢測出結果了,老公一大早騎車去拿,拍給我看,陰性。我就回了兩個字“真好”,所有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今天是元宵節,以往大家都是聚在一塊其樂融融,而這棟樓裡的人兒,都在各自的房間,等待!等待他們的拐點,等待武漢的拐點!希望這一天,能快點到來

想回家了,想寶寶了。

2月9日

今天體溫好像略高了一丟丟,晚上再復量看看。一路走來,我真的算是非常幸運的。

我兩次CT結果並不好,第一次去紫荊醫院拍片,出來後醫生讓我去定點醫院大醫院看,要我住院。

在隔離之前,我每天都往返醫院,明明知道這樣很危險,但是真的沒辦法,那會兒的社區只能登記上報。如果只是隔離,我覺得我不會恢復得這麼快,我必須自救,必須去醫院打針……

所以在我精神狀態恢復的過程中,核酸呈陰性,對我對我家人來說,就是好消息!也算是慰藉吧。比我情況惡劣的真的還有很多很多……

特別感恩,自己如此幸運!

寫這份日記,也是希望能傳遞這份幸運。大家一起加油,總會見到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