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評論|藺春文:無數“吳發秦”,譜寫大愛心聲

11日中午,一位戴著口罩的居民來到長沙市政務中心2樓的長沙市衛生健康委辦事窗口,將一個信封放在工作人員面前,就說了一句“給醫務人員買口罩”,隨即轉身離開。(星辰在線2月11日報道)

一句簡短的話,一個轉身即逝的背影,一次沒有留下姓名的凡人善舉。

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在全民抗疫防疫之時,這張口罩後和善的面孔,讓衛健委窗口工作人員為之感激,讓一線的醫護人員為之感動,讓宅在家的普通民眾為之點贊。

這讓我記起了1986年3月《長沙晚報》刊發的《好個“吳發秦” 解囊學雷鋒》,也想起了32年後的《“吳發秦”:人間大愛流淌星城》系列報道,也翻出了我去年11月份在星辰在線湘江評論欄目發的一篇小文章《文明之城,始於“善美正達”的長沙好人》。

做好事不留名的愛心人士溫暖一座城,他們就是長沙好人之城的璀璨群星中最讓人掛念的那一顆。

這麼多年來,這種溫暖和大愛在星城大地紮根發芽、開花結果,共同擦亮了長沙“好人之城”靚麗名片,共同放飛了全國文明城市的傲嬌風姿。

長沙是雷鋒的故鄉,雷鋒精神代代相傳。

從長沙走出4位全國道德模範、178位“中國好人”、144位“湖南好人”、911位“長沙好人·身邊雷鋒”,他們點亮了長沙絢麗的夜空,澆灌著好人之城拔節生長。

驀然回首,在燈光闌珊處,更多的是生活在你我身邊,行走於大街小巷的平凡人,他們和昨天來到衛健委窗口,只留下背影一樣,正是無數“吳發秦”(諧音“無法尋”)用善舉書寫人間大愛,用正直默默傳遞溫情。

目前,正值新冠肺炎防控的關鍵時刻,也面臨復工復產的高峰期,今年亦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之年,更需要我們迎難而上,共克時艱,需要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產復工,以勝利者的姿態前進。

這是一場全民戰役,決策層科學部署,科研人員剝開真相探索防治辦法,一線醫護人員救治病人,居民自我防護,企業提供生產生活物資……全社會凝聚彙集在一起,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這其中,我們看到了很多數字:有病例人數,也有治癒人數;有支援武漢、黃岡醫療隊,也有守望家園的醫護隊伍;有各個職有部門的一線人員,也有街道鄉鎮村社區的基層人員;有防疫物質生產企業,也有志願者,更有有許許多多默默付出者……

從那些數字中,我們無法讀清楚姓誰名何,無法看清他的容顏,甚至亦瞅不見他的背影。但是他們都與昨天的“吳發秦”一樣,有一個共同的足跡:留給長沙無限的溫暖,撐起中國的脊樑;有一個共同的心聲:致敬——每一位追夢人!加油,我最愛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