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是繼續上班還是去選擇創業呢?

白衣禍世HN


到底是去創業還是繼續上班呢?相信大部分人都曾經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上班雖然穩定,但是隻能維持基本生活,終究不能大富大貴,可能工資低一點的話,連房貸車貸都負擔不了。而創業的話,不成功便成仁,如果成功了,創業一年可以獲得打工者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如果失敗,那可能不僅身無分文,還會負債累累。

那麼,疫情結束後,到底要不要去創業呢?創業能否成功,起決定的因素很多,有人為可控因素也有天時地利等不可控因素。且不說別的,大家可以看一下2019年創業失敗宣告破產的企業有多少。

從中大家可以看到現實的殘酷,很多獲得天使輪融資的大公司,還有很多人們一致看好的行業下的大公司,最後終究逃不出破產的厄運。其中很多大家熟知的大型公司,比如樂蜂網、麥子金服、韋博英語等等。

這些大型公司都不是一個人之力拼搏到現在的,一般都是有專業團隊運作的。團隊運作尚且如此,那麼我們個人創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是不是更大呢?



雖然這兩年經濟較前些年有些低迷,但是2019年並未發生什麼能影響經濟的大事件,都有這麼多公司宣告失敗。那麼,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舉國上下各行各業都受牽連的情況下,創業還能順利嗎?答案肯定是不容樂觀的。所以,在現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建議盲目辭職去創業。

那麼,是不是完全不能創業呢?答案也不盡然,如果題主有良好的思路也做過足夠多的市場調查,並有信心自己所做行業能發展良好,且自身具備創業者所需要的能力和心態,那麼創業也是可取的。

但是,今年大環境較複雜,希望題主選擇好行業和產品,並做好市場需求調查,還要做好創業失敗的退路打算。題主加油!!!


木石前盟的愛情


首先任何情況下都不贊同輕易創業:

創業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拿我曾經開店的經歷分析一下:

我在17年到19年的時候開了一家汽車美容裝飾店,在我們的鎮上,屬於比較繁華的,地處一個地級市與兩個縣級市的交界處,也有火車經過,周邊村落也比較密集。

一、誰都知道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車,相比較前幾年現在私家車確實多了,但是從事汽車服務行業的人也多了,在我們鎮上就有12家左右汽車服務門店。雖然車多了,但是對手也多了,平分到每家的車流量也就少了,所以不好乾了,天時不具備了!

二、我的門店是一個三間門臉房大的臨街店面,但是隻有一間可以進車,一間能進人,另外一間是窗戶。門口場地也比較寬裕,可以同時停五六輛車。臨街店面,省道旁邊,車流量也比較大,客戶量還是可以的。地利算是可以。

三、我本人做生意也比較活泛,有時候能少收客戶點就少收點,有時候還會多送客戶東西,幹活也比較利落乾淨,回頭客挺多的。人和也具備。

最後說說為啥不做了,房租一年10800元,對於一個鄉鎮來說挺高了。我跟我媳婦兒守店,首先媳婦比較懶,看不到活,我又比較勤快,經常鬧矛盾。有活沒活都得在店裡守著,沒活的時候乾著急,有活的時候幹不完也著急,總之就是什麼時候都在著急,可能個人性格就這樣。總得來說心累了,就不幹了,合計下來跟兩個人上班差不多,甚至可能還不如。

現在出現了這個疫情,大部分人都呆在家裡,門店基本大部分關門,相信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所以建議繼續上班,如果就是想創業可以等一年以後,市場大概會好吧。

以上就是這樣,希望對你有幫助



付D聖


疫情結束以後,我就辭職,這是我這個假期當中才決定去實施的事情,我覺得人生無常,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要等待,因為我現在已經42歲了,再不行動,就老了,辭職後,就去北京,邊找工作邊看房子,因為我的下半輩子要定居北京,我不想租房子住,我需要穩定的家,所以房子是一定要買的。


晨曦雨禾


大家好,我是卓二姐,很高興能回答這位朋友的問題。疫情結束後是繼續上班還是去選擇創業呢?

在這裡我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首先還是要根據你個人的情況來做選擇。如果有想法、有精力、有實力的話,還是選擇去創業比較好。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經過這次疫情的出現,一部分在企業上班的上班族。會選擇網絡自行創業的比較多。首先網絡創業成本低,風險小。當然了,也可以選擇實體創業。2020年實體與社交化社群轉變新零售的話。實體創業也將會是一個不錯的發展取向。不過一定要選對行業,用對方法,最重要的還是決心堅持。如果你的個人現狀不具備自行創業的話,最好還是選擇繼續上班。因為上班呢,每個月都會按時拿到工資。不會有創業帶來的一些壓力。希望卓二姐的建議對你有所幫助。關注評論。


卓二姐


疫情結束後,我還會選擇繼續上班,因為在一個公司做了幾年了,什麼都習慣了適應了,還是覺得上班好!固定!


人在他鄉vlog




話評良心說


我個人認為,目前的經濟形勢不適合創業。
首先目前的整體經濟狀況在轉型。傳統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一兩年內估計難有好轉,一般創業的企業存活期很短,如果沒有強大的現金流,很難活下去,繼續運作的企業也定然不輕鬆。


繼續上班也要調整心態,當你深知創業的艱難,就要珍惜現有的崗位,努力工作,少計較得失,與老闆同事們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如果做小生意,尋找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餐飲、家政服務類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型生意,相對風險小,勤勞就能致富。也不排除競爭壓力大,收入不穩定的境況。
勤勞智慧,踏實肯幹,努力拼搏是我們國人的優勢,無論做什麼腳踏實地都能走出一片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8d000dd0484468a2cd\

m田園牧歌


疫情結束後該上班還是創業,看看我的回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000076870b094a475\

90後滬漂夫妻


說句實話,疫情過後,經濟恢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建議在沒有充分的把握的情況下的你,還是老實上班,至少還會有一份生活保障。

君不見,大部分傳統實體產業現在都是,在互聯網每況俞下,哀屍遍野

這幾年在互聯網的衝擊下,實體經濟真的是每況俞下,特別是那些傳統的製造行業和商業零售行業,隨著人力用工和各種物資成本的上升和互聯網銷售模式的便捷性,大部分要麼轉變經營方式搞網絡銷售,要麼就歇業倒閉,互聯網經營方式滲透到生活各個角落,衣食住行樂。據米哥的觀察,相對來說,在各地餐飲業特色餐飲受到的衝擊外小些,還有可以創業的空間,但今年春節,一場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的疫情,餐飲零售業首當其中。基本上人人都呆在家裡,食肆酒樓全部關門停業,估計要長達數月之久。米哥所在的小區一個做快店餐飲的朋友,在過年前採購了近5萬的食材,準備在過年期間營業,小賺一筆,結果突發疫情使他們的店至現在沒有開門,新鮮食材損失近4萬,基本上賠上了去年一年的利潤。

創業需要很多條件,並且很難,要想成功需要優勢

從你的情況來看,僅因為復工無期在家待著,就有想要辭職創業的想法。以前就沒有創過業,沒有創業經驗,這是非常不可取的。無論什麼行業的創業,甚至是你說的做點小生意,都要一定獨特的技能,資源等各方面的競爭優勢才致勝,你知道租金和人工成本需要多少,你的進貨渠道和質量有沒有優勢,利潤空間有多大,貨品省耗率有多大,即使是路邊擺個小攤都要考慮一下顧客群是誰,每天的人流量,購買率有多少等等。不考查清楚就創業,結果往往就會血本無歸。

上班打工心態長久者,不適合創業

一個職場人,上班久了,都是想著創業,做老闆,才是終極目標。這種想法很好,但基本上90%都是以失敗告終。因為打工上班,只要做好職責內的一件事,但創業做老闆,就是任何事都要自己動手來做,特別是資本不充足者,都要親力親為。同時因為在公司裡呆久了,一些商業的敏銳度沒有,一般都會我想要這樣,而不會考慮到顧客需要是什麼樣,思維跟不上商業需求。

所以,米哥建議,在當前疫情困難時期,如果沒有特別的優勢資源和能力,不要考慮辭職創業,上班或多或少,你還在一份穩定的收入,非常時期創業,朝不保夕是常常要面的事情。祝你好運!


米哥職場漫談


創業和上班不衝突,有些人剛開始沒有資金的時候是邊上班邊創業,等到資金和經驗有一定的積累的時候開始全身心的開始創業,在目前經濟不好的情況下貿然出來創業,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等到人脈經驗資金有了一定的積累的時候出來創業,才能事半功倍!馬到成功!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