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四座金像獎,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

意料之中的是,《寄生蟲》會拿到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國際影片獎,奉俊昊拿到最佳導演獎,也在幾個前哨獎項中有所暗示。

但還是沒想到,《寄生蟲》竟然真的拿到了最佳影片獎,成為了這屆奧斯卡獎的最大贏家。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四座金像獎,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


這是非英語片的第一次。

仔細想想,不得不佩服學院的魄力和膽識。

我原以為這個大獎會給《1917》,如果從電影角度來說,《1917》當然是無與倫比的傑作,從技術角度看比《寄生蟲》要完美許多,但如果從時代維度出發,《寄生蟲》無疑是更有歷史價值的作品。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四座金像獎,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

《寄生蟲》要表達的東西,承載了這個時代的重量。

更厲害的是,奉俊昊導演將這樣的重量,表達得是如此輕盈,讓全世界的大部分觀眾都能夠理解到這部電影的魅力。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四座金像獎,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

簡而言之,這部電影作為類型片,它足夠好看,視聽語言也做到了為講故事服務的極致,同時,它又具有藝術上極強的美感,具有雷霆萬鈞的力量。

它是那種能感染到大部分觀眾的電影,讚譽和爭議,都來自於被感染。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四座金像獎,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


多說一句,為《1917》叫屈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人為《愛爾蘭人》叫屈,那就是不懂裝懂了,從前哨獎項看,大熱門從來都是《1917》,要爆冷,也只能是《寄生蟲》。

恭喜《寄生蟲》,恭喜奉俊昊,恭喜韓國電影,恭喜電影。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四座金像獎,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

之前的金棕櫚,今天的奧斯卡,成就了《寄生蟲》的現象級成績,不得不說,這些獎項是給這部電影的,是給奉俊昊的,也是給韓國電影的。

也就二十來年的時間,韓國電影進步太快。太多好導演了,李滄東、金基德、奉俊昊、樸贊鬱這些人,創作出了太多好作品。好演員也是成批出現,宋康昊、崔岷植、薛耿求、全度妍……數不盡的名字。

人才當然是重要的,但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電影是藝術,也是產品,這種產品,太複雜,太特別,受太多條件制約了。包括奉俊昊在內的這幾位韓國大導演,幸運就幸運在,他們想種菜的時候,有合適的土壤。

當然,我們中國的媒體、影迷、電影工作者們,完全不必自輕自賤,瞅著韓國的導演連拿金棕櫚和奧斯卡就眼紅。我們不缺有本事去拿金棕櫚的好導演,內地、香港、臺灣,都有。我們的電影市場,更是足夠讓別人眼紅。 但必須得說的是,真正的好作品,那種能讓人大呼牛逼的好電影能出現,光靠人才湧現不夠,光靠市場火熱也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