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 戰“疫”勇者記

中國網訊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阻擊戰打響後,一冶建安公司迅速響應一冶集團公司的號召部署,奔赴建設鄂州版“小湯山”——鄂州雷山醫院施工現場。建安公司在入場第一時間成立黨員突擊隊,分組分工齊頭共進,全面助力工程建設。從安全保障到技術支持到物資保供到結構施工到水電安裝到後勤保障,此時此刻,每條戰線,每個一冶建安人都是戰鬥員。他們,雖不像醫療人員、公職人員在一線救死扶傷,但也奮力抗擊疫情“風暴”,用堅守和擔當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美逆行者 戰“疫”勇者記

瘋狂7天當1年

鄂州雷山醫院水電安裝組組長陳建國,從事水電安裝施工有23年了,水電安裝可以說是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樣。

2月2日,陳建國一到現場,就憑多年積累的經驗粗略估計出,若按常規施工,雷山醫院水電安裝部分至少需要1年時間!而現在,陳建國只有7天時間,從那一刻開始, “材料”“工人”“設備”等詞語瘋狂湧入他的腦海。同時,現場的每個人每天休息時間不超過3小時。有工人受不了現場高強度的工作,甚至有半夜12時出逃的,陳建國就一個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精神和物質激勵雙管齊下,留住了90%的工人。

通過幾次物資供應後,陳建國摸索出保證物資供應的規律——“超前報計劃”。然而,有一次送到現場的物資與陳建國報上去的計劃完全不一樣,望著另一頭成品集裝箱板房,他急中生智,決定“拆東牆補西牆管”,拿現成的線槽當線管用,等需要的物資到了再替換。

陳建國起初只用負責“水”“電”兩座大山中的一座,他的經驗和擔當,合作方看在眼裡,中途要求他“水、電齊頭並進”,陳建國想也沒想就應下來了。

7日夜間,陳建國同百餘位工人一道,徹夜調試全部通水通電設備,8日雷山醫院一期驗收完畢,二期工程緊鑼密鼓的展開,陳建國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最美逆行者 戰“疫”勇者記

有20多年的施工經驗的段強國

施工現場的“萬金油”

“讓我去吧,這20多年的施工經驗不是白攢的!”甫一看到支援雷山醫院建設的消息,段強國就坐不住了。但是公司報名的人實在太多,段強國得到的回覆是:等待公司統一安排。

“現場同事都累壞了,讓我去接替他們!”“大家都在現場,我這老同志不能落後!”從2日到4日晚上,經反覆申請,段強國獲得去現場的機會。5日一早,他就出現在雷山醫院施工現場了。

因為段強國經驗豐富,公司委派他擔任雷山醫院二期總負責人, 6天內完成二期結構安裝和水電安裝。工期緊,管理人員與施工隊伍沒有時間磨合,工人水平也參差不齊。

“辦法總比困難多!”段強國安排管理人員加強技術服務和指導,注意安撫穩定工人師傅情緒;一區、二區同步施工,施工平面受制約,他就跑指揮部,跑兄弟單位,層層溝通協調,確保現場機械作業平面。在現場,他是技術指導,是機械調度,更是情緒調解員,他就是現場的“萬金油”。

段強國印象最深的是公司領導一線現場指導,24小時輪班值守,現場幾千人發揚一冶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拼了命地搶進度。眼底隱約可見青影的他說:“大家都在日日夜夜不停地幹,和新冠肺炎搶時間,不信幹不掉這場疫情!”

最美逆行者 戰“疫”勇者記

在自己崗位上與妻子並肩作戰的李偉(右一)

2月2日,早上才採購完家裡的必備物資,下午就已經出現在雷山醫院現場,從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李偉沒有多想,作為央企員工,援建雷山醫院義無反顧。

鄂州離武漢非常近,疫情相當嚴重,急需建臨時醫院應對疫情,雷山醫院2月10日前要交付使用,面對緊張的工期,李偉直言“時間不夠”。每天奔忙在辦公室和工地現場,休息時間一天比一天短,因為嚴重睡眠不足,工地噪聲大,必須大聲說話,李偉的聲音漸漸沙啞。當被提醒要好好保重身體時,他婉謝:“大家都很辛苦,我多做一點,其他人就可以少做一點,工程要緊。”

現場的每一個人,跟李偉的想法相似,都想著再多做一點,再多待一會兒,崗位一出現空缺,立馬就有人頂上。李偉的妻子是醫院護士,他比旁人更清楚眼下時間的緊迫,妻子的崗位比自己更危險,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和妻子並肩作戰,他覺得是對妻子的支持和愛的表達。

8日,李偉負責的一期工程正在收尾,他說雷山醫院的二期工程,自己責無旁貸。

最美逆行者 戰“疫”勇者記

建安公司項目管理部部長張友生(左一)。

抗疫一線的那個“1”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你是不同分母上的“1”。當你顧不上休息,趕赴施工現場的那一刻,你是“1”;當你離開家人,為更多家庭帶去醫療保障的那一刻,你是“1”;當你和生命賽跑,將自己置於危險中的那一刻,你是“1”……而當所有這些聚集到一起時,就凝聚成抗疫戰場上那個巨大的分母。

張友生,51歲,建安公司項目管理部部長。張友生是建安公司支援雷山醫院建設第一梯隊的二十分之一,也是現場少有的年齡超過50歲的管理者之一。在24小時不間斷的高強度施工作業和工期緊、任務重的重重困難下,他將一冶人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拼搏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張友生負責現場施工安排協調工作。“昨天為了搶節點,熬了一夜,今天回去睡了1個小時,電話鈴一響又來現場了。”張友生的聲音裡聽不出一絲倦意,他說,只要現場還在施工,他就睡不安心,工人來自不同地方,管理人員必須時刻從旁指導,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有可能導致出現質量安全問題。

“稍等,我馬上過來,我查看完現場再告訴你下步工作安排……”現場的張友生在忙碌中不斷地接聽處理著各項協調工作。

最美逆行者 戰“疫”勇者記

後勤保障人員——黨員萬迪權(右一)

一名老黨員的堅守

萬迪權是一名老黨員,面對這樣一次緊急的突擊任務,他毫不猶豫的主動申請第一時間趕赴鄂州現場第一線。萬迪權有多年黨支部書記工作經驗,幹事有衝勁、有責任心,工作認真細緻,根據分工由他擔任後勤保障組成員負責協調現場後勤事務。

現場24小時連續作業,為了進一步安排好每天進場人員體溫檢測並保證大家的伙食到位,清晨7點前他就要趕到現場,做好每班進場人員消毒、口罩發放等工作,同時還要逐一安排好從當天早晨7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一日五頓餐食的發放協調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必須要讓兄弟們都能吃飽、吃好,我們的工作做好了,就能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的奮戰在前線!”這是萬迪權的心聲,他也一直在這樣努力做著。每一餐需要用餐的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人數400餘人,除了要發放給現場的工作人員,還要協調將倒班休息人員的餐食送往住地。每一次他都是等忙完了之後才急忙的自己吃上一口,最後常常是一碗泡麵就解決了。因為一天餐食安排的次數比較多,常常上一餐才張羅完就要開始做下一餐的準備工作,為了控制好發餐的秩序,他常常扯著嗓子喊,沒過兩天他的嗓子就嘶啞了。安排伙食之餘他還要協調趕赴一線的人員的住宿問題,因高強度的工作,萬迪權每晚都睡得很晚,睡前還想著第二天需要協調解決的事項,讓他幾乎沒有睡上一個安穩覺,幾天下來他的頭髮就白了不少,但現場總能看到他幹勁十足的模樣,他說:“共產黨員就是要衝在最前面,戰場上,不允許有一個人掉隊!”

在現場,像萬迪權這樣的後勤保障人員有很多,他們雖然不是施工建設場上的主力軍,但卻是默默為所有一線人員保駕護航的貼心人,有他們在,這個冬天十分的溫暖!


搶晴天,戰雨天,向黑夜要時間,這是一冶建安人的口號,也是他們正在踐行的承諾。萬家燈火時,他們在施工現場鏖戰;萬籟俱寂時,他們仍在崗位堅守;疫情當前,他們逆勢而上,舍小家為大家,踐行著一冶人的初心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