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準備 不負使命

疫情發生,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提出了全方位信息化的需求。中國電信江夏分公司承擔了全面接應雷神山醫院固話、光纖、4G、5G網絡覆蓋等系統建設的任務,為雷神山醫院按時交付使用提供全方位信息化保障。江夏分公司快速響應,第一時間成立黨團突擊隊,分公司班子及黨員幹部勇於奉獻,不畏艱險,勇挑重擔。成立專班,科學組織、分工明確:工程協調、物料準備、後勤保障、通訊宣傳等各攻堅小分隊迅速形成。雷神山醫院從基礎建設開工到交付使用僅僅不到十天的時間,任務相當重大,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雷神山出現了一群與時間奔跑的電信人。

勇於擔責 雷神山上帶頭人

疫情就是命令,通信保障就是責任。自1月26日接到啟動雷神山通信保障建設命令以來,做為一名老黨員,在區分公司黨委的號召下,邱海清總監主動報名參加黨員突擊隊,身先士卒做表率,逆著家的方向前行,堅守在雷神山通信保障崗位一線。

精心組織通信保障方案,協調各方資源為有效減少後期病房傳染區域修障風險,將政企網關調整為FTTN建設方式,同時充分利用現網資源,盤活全公司閒置資源,提前預案,打有準備戰役。為實現1天內完成1700部電話裝機,預先演練電話裝機方案,提前拉通受理流程、號碼測試及位置核對,協調裝維公司調動裝維力量。

勇於擔責,調動一切可調動的力量,帶領組織突擊隊光纜布放、數據測試,快速完成雷神山光纜的布放,同時協調公司相關單位支撐人員,連續2天奮鬥到深夜,順利實現央視頻的開通及4G、5G無線網開通,為“雷神”插上信息的雙翅。

關心團隊,時刻提醒員工做好個人防疫保護,增加團隊凝聚力,眾志成城,通過現場辦公、微信視頻會議等多種方式,讓問題不過夜,及時解決實際問題。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與在雷神山項目奮戰的數千名建設者一樣,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許下的諾言,刷新了武漢電信通信建設“中國速度”:截止 2月2日,中國電信雷神山4G、5G、醫療雲、互聯網、語音通話等通信及信息化服務開通準備工作全部完成,比預期整整提前3天。

切夜未眠,只為千萬“雲監工”

1月27日早上接到通知,在雷神山醫院要開通央視的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的電路,作為江夏建維部主任的吳軍同志二話不說,立即通知各專業人員集合,組織團隊開赴現場。一到現場大家立即投入工作:查資源、勘路由、定位置、接電源、跳尾纖等等,由於設備安裝在5樓,爬上爬下、穿行各機房、光交,一天下來腳都走酸。特別是到了晚上,樓頂上寒風吹在臉上,刺辣辣的疼,但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當逃兵,直到晚上凌晨,在團隊的通力協作下終於開通,圓滿完成任務,大家才帶著自豪、帶著疲憊離開!

在團隊努力下,2月3日,雷神山醫院所需的兩條1G雲專線、4條10G互聯網專線、100M衛生專網專線、2M醫保專線電路,以及雷神山醫院培訓中心所需的2條千兆互聯專線、100M衛生專網專線、1條醫保專線全部開通,宣告中國電信為雷神山醫院打造的雲網融合信息化服務已經上線。

用腳步丈量雷神山的人

1月25日,接到緊急通知,啟動雷神山醫院通信應急建設。接到任務後,疫情就是戰情,時間就是生命,必須分秒必爭,黨員王利同志當天立即組織開展現場查勘,當晚將方案、材料備貨情況進行一一落實。

從這天開始,他的工作計劃表都排得滿滿當當,對外與指揮部、設計院、分包商、設備商、材料商等等各個方面的協調,談出圖節點、供貨節點、竣工節點和交付節點等各種節點的把控。對內網建、網資、客服、客支等,提前佈局各項資源數據,在現場不具備設備安裝條件情況下,另闢蹊徑,採取異地調測、提前上線。

從這天開始,他每天穿梭於工地,由於交通管制,車輛無法進入工地,他就帶著團隊步行,每天來回幾公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一套設備、每一個機櫃、每一個節點,他都能迅速地說出對應的位置和進展,只有熟悉現場,才能把控進度,他就這樣用腳步丈量著雷神山!

從這天開始,他的電話多了、微信多了,各個專業、各個施工單位的各種問題,必須一絲不苟,從各個方面事無鉅細地把控施工進展,開展日常管理,確保高質量快速度完工。同時要主動地找問題,若問題發現晚了,就會造成項目工期的延誤。

截至2月1日晚,在他的統籌協調下,經過緊張施工,雷神山醫院雙路由48芯主幹光纜全部完工,完成醫院語音設備的上線,並開始受理號碼,同時為迅速開通公司的雲業務、醫衛專網等業務打下基礎,爭取了更多時間。

厲兵秣馬 加速前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意識到此事的緊迫性,江夏分公司裝維小CEO李曉平立刻著手安排裝機材料和工具的準備工作,安排機動隊張勇聯繫庫管陳琦和鄭倩統計清點區分庫存材料和設備,根據裝機規模預估使用的裝機工具和材料的數量。對物料缺口,區分公司及時聯繫採購公司、裝維公司,協調其他區分公司調用,確保雷神山的裝機。

2月2日雷神山醫院固話開始受理,施工單陸續進裝機崗,截止到2月5日下午,分三期受理的固話1687部全部到崗,通過市客調黃莉主管聯繫企信部張科主任協助處理,將所有工單的設備位置信息一併提供。最終在工單全部到崗後的半小時內,服調部將所有資料統一整理完畢,對院區3個區域、3個局向、3套設備做好了分區,並在表格內一一對應標註了訂單號、電話號以及設備位置,並對設備位置從低到高排序,使現場施工的裝維人員對線序一目瞭然,加快了現場跳線速度,從而提速了裝機進程。

將溫暖送給一線“戰士”

臨危受命 在抗疫情的關鍵時刻,以黨員王剛、操勁松等同志為代表的中國電信江夏分公司後勤保障分隊,接到保障任務後,第一時間緊急開會制定實施方案,在疫情蔓延的當下,沒有退縮,一路逆向而行,為前方輸送物質,默默堅守在生產第一線。

後勤工作不僅是個“線上”工作,同時也是個體力活。在這次特殊事件的緊急關頭,後勤工作基本沒有準備時間,也沒有相關物資儲備,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時期,各大超市及藥店人滿為患物資緊缺,即便心裡早有了準備,也時刻要關注物資的情況,及時搶購日常所需的戰備物資,輸送到一線,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組提前進場,熟悉地形,找到最佳地點,後勤人員積極溝通,盡力完善工作方法,制定更詳細靈活的計劃,搭建帳篷,拉橫幅,擺座椅,樹旗子,搬運物質,現場臨時辦公室所急需物資基本到位。

春節期間又是非常時期,在聯繫很多家餐館都沒開門,有的直接委婉拒絕,後勤組也是想盡了辦法,多方打聽不懈努力,雖然順利打通了食物供應鏈的問題,但新的問題又來了,餐館的食物來源,衛生情況,廚師的健康狀況等等,都是我們擔心的問題,畢竟這是第一道安全線,控制源頭嚴格把控,保證食品安全,每一次去拿盒飯的時候,我們都會提前去觀察情況,對廚師量體溫,幫忙裝盒,為確保每日能有充足的伙食供應,讓一線戰士們吃到一口熱飯,每頓飯菜不重複,吃飽吃好,我們打心眼裡覺得很光榮,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有限的條件下,防止疫情感染,飯前我們先會對現場周圍用84進行消毒,在對每位用餐人員手部消毒,確保用餐環境乾淨衛生後發放盒飯,同時也發放防護類物質,便於再次投入戰鬥的時候有保障,飯後我們清理打掃現場,保持公共衛生處理現場垃圾,不亂堆亂放整理打包堆放指定收集地點,在任何場合都要維護我們的企業,樹立電信人的形象。

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各方人員進場,共同接受著疫情考驗,我們的存在不可或缺,這是獨屬於我們的榮耀,大家團結一心,為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為了電信的工程順利推進,主力軍和後勤兵一起在行動。

時刻準備著 我們待出發

1月30日上午11點,江夏分公司裝維小CEO李曉平工作群中通知雷神山裝機前期人員安排、裝機籌備工作及裝機要求。各分支局裝維人員積極響應,僅半小時不到,各分支局除留下少數人員保障日常網絡維護,其餘所有人員全部主動報名參與雷神山搶裝隊伍。2月4日8點10分李曉平又在裝維管理群裡通知到:請各位主管和班組長通知參與雷神山裝機的全體突擊隊員明天待命狀態。通知一發出,廟山、興新街、大橋、北華街、五里界、機動隊馬上響應:“收到!”、“沒問題!”、“隨時準備著!”……32名裝維師傅按要求連夜整理工具隨時待命!抗擊疫情,處處是戰場!電信人不分晝夜,隨時準備著!

與此同時裝維公司、客調中心組織十幾個區分公司突擊隊與客調中心協動突擊隊一起,在最短時間內集結業務能力強的裝維人員,並迅速將參加人員、聯繫方式、出行車輛、身體狀況等統籌安排完畢,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迎難而上,與時間賽跑,展示“武電速度”,為武漢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刻準備 加速再加速

雷神山的通信保障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根據現場基建設施施工進度情況,定於2月5日為擬完工日期,雷神山醫院要將疫區北區的12棟、13棟、15棟、16棟及醫技樓17棟、18棟交付,可事實上現場僅有的條件為:綜合佈線未入戶,機櫃未成端,疫區機房電纜未成端,特別是17棟、18棟機櫃未定位。疫情就是戰鬥,通知就是號角,沒有條件就要創造條件,經江夏分公司與中建三局施工方共同協商,找出解決方案:派出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傅安裝樓棟機櫃110塊模塊、電纜成端等加速工程進度,最終,經過所有施工人員的共同協作,於當天23:00時完成疫區北區的10個機櫃的110模塊安裝、電纜成端和機房19根電纜的成端,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順利完成前期基礎施工進程。截止2月8日晚完成生活區A區280線和疫區北區730線 的放號。(疫區南區:電信的FTTN設備已安裝在機櫃中並已完成調測,用戶的所有樓宇佈線沒有完成。)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中國電信江夏分公司在雷神山項目中體現出了中國電信的央企擔當,高質量開通17條專線電路,安裝1000部固定電話,為“雷神"插上信息的雙翅,刷新了武漢電信通信建設"中國速度",展現了受人尊敬的一流企業形象。

(供稿:武漢電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