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3個月到5個月都不上班後果會怎樣?

豆丁之霸


一.疫情導致3-5個月上不了班的後果無非兩個:

1.企業倒閉,全體員工失業。

在這次疫情中,受衝擊最大的行業無非是餐飲業,就在前兩天,我看到一則新聞,說北京K歌之王因受這次疫情影響,公司財務面臨巨大壓力,所以決定2月9日宣佈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從屬餐飲業的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也表示,受這次疫情影響,西貝在全國6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連鎖店全部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在往年春年,西貝整體的營收可達到7億元左右,但2020年幾乎為零,他表示,目前公司賬上的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公司有2萬多名員工待業在家。

所以說,如果疫情導致3個月到5個月都上不了班,最直接,也是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企業倒閉,全體員工都得失業,因為一個公司的財務和資金流往往撐不到這麼長時間不營業,這就是最有可能導致的後果。

2.企業不倒閉,但員工隨時面臨失業的風險。

在這次疫情中,第二大受衝擊嚴重的行業一定少不了旅遊業,所以我想假如這次疫情導致了大部分旅遊業3-5個月都開不了工的話,那很多旅遊公司即便不倒閉,那等員工回去上班以後,公司也會為了縮減開銷,減輕這一年的財務壓力,從而宣佈大規模裁員。

這是我能預見的第二種情況,即便一些企業資金流雄厚,能扛過3-5個月不開張營業的難關,但我想在員工復工之時,企業也會為了減輕財務壓力而進行大規模的裁員,所以對部分員工來,將隨時面臨失業的風險。

二.那面臨這樣一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

1.對企業來說,可以通過勞動力外借,來緩解企業經營壓力。

如果疫情導致企業和員工3-5月都開不了工,那對彼此來說都是一種損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企業應該怎麼做?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勞動力外借,一來可以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二來對員工來說,也能保證他們的就業。

像上海盒馬公司在2月3日就宣佈與雲海餚,青年餐廳等餐飲企業達成合作,在疫情期間,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營業的部分餐企員工可以直接入駐盒馬各地門店上班,簽署短期勞務合同,等疫情結束後,餐企的員工就可以回到原來的餐廳上班。

這一合作,一來可以補充盒馬公司激增的人力需求,二來可以緩解餐飲企業的經營壓力,三來可以保證員工的就業,是三贏的局面。

所以,我覺得對某些企業來說,在如今一個特殊的環境之下,如果自己的企業3-5個月都不能開門營業,那是否可以考慮與其他公司合作,把自家企業的勞動力暫時外借給一些對員工需求量大的企業,比如生產醫療和防疫物資的企業,那是不是就能很好的解決三者的需求,我覺得這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種做法。

2.對員工來說,要隨時做好失業的心理準備,提前為自己謀出路。

受這次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倒閉和裁員幾乎是已成事實的事情,所以當你意識你將面臨這種危機的時候,你就需要隨時做好失業的心理準備,提前為自己謀出路,才能把主動權緊握在自己手中。

你可以考慮自己是否需要轉行,如果只剩下轉行這條路,就要考慮還有什麼工作適合你做的,找準一個方向,趁這段時間,好好惡補相關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以備日後找工作所需用到。

另一方面就是,千萬不要等3-5月之後企業直接給你宣告命運,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我認為從現在開始就應該為自己謀出路了,趁著不用上班的時間,找另外一份工作,最好是線上可以做的工作,找到以後就把它當成你的主業努力去做好,如果能在你可以去上班之前就實現了收入,那無疑會讓你安心很多,即便日後真的要失業,那至少你還有這份收入維持一段時間讓你好好找另一份工作,這就叫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提問者這個假設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果疫情導致3-5個月上不了班,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公司倒閉,全體員工下崗,即便有部分公司不倒閉,也可能元氣大傷,從而不得不裁員,減輕公司負擔。

所以說,無論企業還是員工,如果真的要面臨這樣一種處境,那無疑都是危險的,所以都得提前想辦法,提前做好準備,努力尋求出路,那才是面對危機該有的態度。


小潯姑娘


先分享一個朋友的例子吧。

前年,朋友把房子賣了,工作也辭了,用賣房子的錢和自己所有的積蓄在某旅遊城市承包了一塊地,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搞了一個客棧。

為了風格獨特,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錢,又向朋友借了一些(有償借款)。去年12月,客棧開業。

為了迎接春節黃金假期,開業後他又投了一些錢做了大量的推廣。推廣效果立竿見影,春節前1天至整個春節假期,所有房間全部預定完。

讓他沒想到的是,疫情爆發後,基本所有預定都取消了。

前天,他說,他無比的後悔。什麼激情,什麼夢想,在這種情況下,一文不值。

我完全可以想象出他的心情。

不要說3至5個月,一個月內如果沒有客源,仍然處於這種狀態的話,我相信他很難再支撐下去。

如果疫情導致3至5個月不能正常上班,我想帶來的後果可能會有以下幾種。

一、對於企業。

1、小企業(私營業主):這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小企業了,特別對於私營業主來說,真是很難熬。如果疫情持續3-5個月,又沒有相應的政策扶持的話,中小企業和私營業主就很危險了。

2、新興行業:對於一些新興行業,例如互聯網企業來說,此次的疫情影響相對較小。

3、傳統大型企業:同樣影響很大,但是大部分大型企業都有相對充實的家底,應對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強一些。

二、對於員工。

1、私企員工:如果能夠在線上班還好,如果長時間不能復工,那麼員工的收入會受到很大影響。

2、國企員工:受一定影響,但不會很嚴重。

3、體制內:雖然體制內的工作飽受爭議,經常有人想跳出體制。但是這個時候,就能夠體現出體制內工作的優勢了。

三、對於國家。

不言而喻。

四、對於普通百姓。

陽臺蹲、陽臺蹲完客廳蹲;客廳蹲、客廳蹲完臥室蹲。

生活習慣一旦改變,就會有新的社會矛盾產生,影響不言而喻。

疫情期間,關於工作(工資)的幾點政策,分享給大家。

  1. 單位必須提供口罩嗎?不提供可以拒絕上班嗎?《安全生產法》規定,對一般企業而言,口罩並不是單位必須要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所以員工不能以單位不提供口罩為由,拒絕上班;

  2. 上下班途中感染了新冠病毒,算工傷嗎?工傷認定需根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原因,進行綜合認定。對於在上下班途中感染疫情不應該做類比推理,即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型肺炎是不屬於工傷;

  3. 疫情期間,單位安排職工在家工作,可以適度降薪嗎?員工自願協商一致降薪,法律層面是允許的。但這種協商需員工簽字確認,強制通知決定員工集體降薪,不合法。

總結

疫情對所有行業都會有影響,區別僅僅在於影響程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重要的話說三遍。

以上觀點來自【職場視覺】,一個有溫度、敢說真話的職場“老司機”,歡迎關注。

職場視覺


一個企業三個月到五個月如果出現個別崗位不上班的話,還能夠接受。但如果是整個企業停工,那麼這比拼的就是企業現金流和線上業務了。

你非要問我有什麼後果,那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假如疫情導致全國停工三個月,那麼我們可以看一下各行業的大致狀況。

餐飲業,按照餐飲業寡頭之一的某大型連鎖店的話來說,賬面上現金只夠支撐三個月,這意味著三個月之後企業需要走借貸的路,來維持經營。

電影業:今年春節檔票房為負數!為什麼這麼說?算上虧損的各大電影院,負數是一個很正常的數字,全國幾百萬塊大小熒幕,這筆賬不難算,記得周邊商業的依託也別忘了。

互聯網:互聯網產業就有點意思了,形態各異,三個月時間能讓很多企業倒閉破產清算,但也能有個別案例來實行線上盈利模式,這是一個神奇的產業,互聯網。

製造業就更別說了,富士康預計在今天開工的富士康已經被政府叫停了。不發工資還好,如果只發放基本工資,富士康多少人?各位可以算算。一個龍頭富士康況且如此,其他製造業的悲涼各位更應該大致對比。

說了這麼多,都是建立在發放工資的前提之上。在這次疫情面前,沒有任何一方是得利的,而企業發放工資那麼就意味著變相的轉嫁風險到企業身上。

很多員工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但各位仔細想想,按照科斯定律來看,資源誰用的好就應該歸誰。而這筆錢,是員工用的好還是企業用的好呢?

如果疫情真的長達四五個月,那麼大量的企業會因為發放工資而破產,大量的人口會因此失業,社會因此動盪。這樣的後果,我們誰也休想獨善其身。

這也無怪乎有人將這次疫情損失和汶川損失來做對比,兩者都讓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若看範圍性的話,疫情的傳播對經濟損失更大。(單純對比範圍性,切勿歪曲理解)

武漢封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而確診人數也已經突破了四萬人。短短半個多月,我們已經見證了經濟上的巨大災難,如果疫情繼續發展,那麼失業潮和倒閉潮就絕不僅僅只是嘴邊的話語。

期待疫情早日攻克。


羅sir職話


以前看美國的電影,說美國人基本上不存錢,都是賺多少花多少,每個月的工資除去還房貸,付賬單,還有日常花銷後就不剩什麼了。

當時覺得他們消費觀念太激進了,這樣豈不是風險很大,一旦失業了豈不是生活馬上陷入惡性循環了?

當時還覺得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就比較好,有存錢的意識,至少有存款就有生活費,抗風險的能力就強很多。

直到這次疫情,很多人不能及時復工,很多人跳出來說不工作沒有工資,房貸車貸怎麼辦,我突然才意識到,原來中國人也有很多是卡著工資過日子的。工資到賬了,要付各種貸款,要還信用卡,還要付生活費。

如果疫情導致3個月到5個月都不上班,肯定是有後果的。個人的後果和企業的後果會不太一樣,但是兩者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先說說個人可能的後果。

工資會停發,家裡有存款的可能先靠存款度日,還貸款、信用卡,付生活費,孩子要是不能開學,學校改網絡授課的話,學費估計不能免,還是補課班和興趣班的費用可能就省下了。存款夠用的,影響不會太大,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影響大的是那些手頭沒有存款的,貸款不能不還,影響個人信用是大事,只能找父母、親友等有錢的人救個急,至少先把這幾個月捱過去。疫情過去之後,恢復工作了有錢賺了,辛苦點還錢,影響肯定有,但是最終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最慘的是那些急需現金流但確實沒辦法搞到現金流的,借錢都借不到只能考慮變賣資產了,但是這種應該不會太多。我還是不太相信一個每月要還幾千上萬貸款的人銀行裡連幾萬款存款都沒有?借幾萬塊錢借不來?也許只是面子吧。

個人肯定會多多少少有損失,但是是可以預計到的。

企業則不同。尤其是小企業,3-5個月停工,很有可能就熬不過來了。

除非是那種輕資產的業務,沒有房租、廠方等固定支出,而且業務也不會因為缺席3-5個月就被淘汰。

否則,3-5個月的缺口是很長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小企業停下來了,但是大企業、甚至國外的企業沒有停下來,小企業可能就被市場淘汰了。

小微企業的現金流本就不大,抗風險抗衝擊力本就不高,遇到3-5個月不開工,很可能直接就關門了。關門的企業多,失業的人可能就越多,待疫情過去後,恢復生產也需要時間,經濟回暖也需要時間,員工也不一定會馬上有合適的崗位。整個社會可能都需要一段過渡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

不過大家還是要有信心,相信這場戰役不用打那麼久,相信春暖花開時,我們必將迎來最終的勝利。

關注@職場綠皮書,職場軍師,用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認同我的回答,請點贊、轉發、關注。

職場綠皮書


如果疫情持續的時間那麼長,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負面影響:

1、對於個人。如果大家3-5個月一直無法上班,那麼房貸、車貸壓力將會更加繁重。甚至許多人會撐不住。

現在許多人其實都算月光族,除去各種費用,基本上沒有剩餘的存款。

正常上班還好,拖個3-5個月不上班,這非常頭疼。

2、對於企業。目前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莫過於服務行業。比如餐飲業停擺、電影院關閉、旅遊業暫緩等等,凡是各種能聚集人群的商業活動都一一不能開展。


服務業無法開展,那對於企業老闆來說會是怎樣的損害?

認識一位做培訓的老闆,因為這次疫情,他直接虧損千萬,這讓他焦灼萬分。

3、對於國家。這一點就不多談了,咱們國家正處於高速發展,這次疫情確實會對咱們國家各方面帶來影響。不過中華5000年,沒有什麼檻是過不去的。

綜合上述3方面可以看出,這次疫情不管對於個人、企業、國家來說,百害無一利。

不過題主提的問題終究是假設,因為按照目前情況來看,疫情負面影響時間是不會持續那麼久。

按鍾南山院士的話,只要拐點一到,後面疫情的影響會越來越少。

最後咱們要相信國家,作為個人,要做好自己的每日防護工作。每日正能量一些。雖然現在無法上班,但你可以利用好這段休整時間,充實自己,多看基本上,多學習一項技能,堅持每天鍛鍊身體等等。


其餘時間不要看太多非官方信息,不要相信各種謠言,也不要造謠。

只要你做好自己分內事,後面疫情一過去,又是新的開始。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關注@華迪說,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華迪說


我一家人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個月必須存錢,或多或少都必須存點,積少成多,我們家裡三個人的工資,只花一個人的工資,兒子和老婆的錢存起來,家裡所有開支,和兒子老婆的生活費,零花錢,都是花我的工資,所以我們家裡每個月都存兩個人的工資,我每個月掙得多,他們就多花點,掙得少。他們就少花點!目的就是防備天災人禍,不去求人,防備生災害病有錢看,我們一家人也是在外面打工,就是在家一年不幹活,省吃儉用也可以撐兩年!


糊塗先生148861856


也許經過這次疫情,有些人會改變自己的花錢方式了吧,還是那句老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沒有那種危機感,真正危機來的時候你會無從應付。

先前我在單位的時候,月工資只有四五千,雖然不多,但是我每個月從來沒有花完過,並不是我花不完,而是必須留下點應急,免得到時伸手向別人借,而且我也最不喜歡借錢,也最反感別人向我借錢。後來從單位下來自己做,現在收入比以前多了,可是我消費的方式還是和以前一樣。

這次疫情我也受到很大影響,但是我並不慌,因為我的積蓄最起碼一年不用發愁。

所以我以我的經歷告訴大家,適當的積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最起碼突然的意外能有所防備,就像這次。


隨風178739129


很榮幸疫情導致3個月到5個月都不上班,後果會怎樣?內容請看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af000c61314b96fbf5\


小雙的生活分享


三個月不上班可能有點誇張了,充其量到2月底的時候基本上該開工的就都開工了。

如果真的3~5個月不上班的話,後果非常可怕

我們不妨算一筆經濟賬,大家都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的房貸車貸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吧。

買車的孩錢,買的奶粉錢,買了一些衣服裝飾品,買了一些日用品,以及時有時無的飽餐一頓這些其實加起來的話,基本上也就是一個人的月工資了。

也就是說當代的80後90後有一部分他們壓根就是月光族,甚至需要靠花唄借唄,然後來回週轉來讓自己能夠活下去。

如果三個月到五個月不上班的話,那就意味著最起碼3~5個月之內沒有工資或者工資給的極低,就是一個保底工資。

這樣的情況之下,恐怕連車貸房貸都還不起,就更不要說給孩子買奶粉了。

大家都知道一些高質量的外國奶粉還是很貴的,一般家庭買的話都需要心痛好一會兒。

現階段的狀態

其實就目前來看的話,已經有一些企業他們開工了,在2月10號的時候也就是昨天。

我們發現那些開工的企業他們有一個共同處,他們在開工的時候都會保證員工的安全,都會保證整個企業的大發展大方略。

有一些企業開工,甚至給員工們準備了桌椅板凳,它們的距離就是三米,每一個人和另外幾個人的距離也是三米,然後保證他們吃飯的時候把口罩摘下來,不允許說話,不允許交頭接耳,吃完飯趕緊走。

給員工買了很多很多的n95口罩和普通醫用口罩。他們不會讓員工自己買口罩的,也不會讓員工去人口密集的地方,他們對員工的安全已經付到了很大的責任。

這一些企業他們開工沒有問題,甚至我們也支持鼓勵他們開工,畢竟如果他們不開工的話,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都是個問題。

整體來看的話,我們應該相信絕大多數專家所說的話,抱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勢,對未來充滿希望,不是嗎?

多看一些新聞聯播,多掌握一些國家發展的動態,多刷一些官方的新聞,看一下專家的相關言論。與此同時,當專家提出某些物品可能有效的阻止這些病毒的話,要及早儲備。

跟著專家的腳步走,相信專家的理念。只要大家做好防控,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面病毒或許就慢慢沒有了。到那個時候咱們又可以開心的玩耍,開開心心的工作了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職場全能王


題主未免太悲觀了吧?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你假設性的問題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國家已經在做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恢復生產工作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面恢復生產。

假設真如題主所說,疫情導致3個月到5個月都不能上班,那後果是難以想象的。無論是國家還是普通百姓,都難以承受如此嚴重的後果。

別的行業不說,僅以農資化肥一個行業為例吧。

  • 如果化肥生產企業不能恢復生產。現在正是農作物田間管理的時節,小麥、油菜等農作物需要追肥、灌溉;沒有化肥,農作物就長不好,就直接影響產量,物價就會大幅度上漲,可能比豬肉的價格漲的還要猛。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會引起社會的動亂。

  • 即便是恢復化肥生產。如果道路封閉,車輛無法通行;同樣,化肥也到不了農民手裡,也依然影響農作物的管理。

  • 還有,如果農貿市場繼續關閉。即便是農民生產了蔬菜,也無處可賣,菜會爛在地裡;城市裡的市民因農貿市場關閉,也買不到菜。就會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真的是國將不國了。

題主看是不是這個理?如果各行各業都不能上班,你想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黨和國家各級政府比我們要考慮的長遠,考慮的全面,會統籌兼顧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工作的。要相信黨中央的英明領導、堅強領導;相信政府採取的應對決策。只要我們同心同德,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狙擊戰。

題主如果閒著沒事,就好好在家待著,別再杞人憂天,瞎琢磨了;在家好好待著,別亂轉,別給政府添亂,就是對抗疫情的貢獻。

【歡迎關注我@職言心語,20年職場工作心得,樂於與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