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散熱面積是華為旗艦三倍,雷軍稱嚇人技術,事實如此?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

一款手機的體驗好壞不光取決於處理器、屏幕、鏡頭這些看得見的硬件,也包括一些在手機內部的配置。

小米10嚇人的散熱技術?

5G時代,手機性能和功耗都將大幅度提升,手機發熱也會增高,所以對於一款手機的散熱有更高的要求。


小米10散熱面積是華為旗艦三倍,雷軍稱嚇人技術,事實如此?

2月10日,雷軍就在微博上公開了小米10所擁有“有點嚇人”的散熱。上一次聽到所謂的“嚇人的技術”還是華為手機,這一次又輪到小米10嚇人。

雷軍微博上稱:玩兒吃雞遊戲45分鐘,特效全開,機身溫度和友商旗艦機比較溫度低了2.8度。


小米10散熱面積是華為旗艦三倍,雷軍稱嚇人技術,事實如此?

強悍的性能,還需要同樣強悍的散熱系統保駕護航。

隨後小米通過專門的文章介紹:小米10通過超大面積VC、石墨烯、多層石墨組成立體散熱系統,配合矩陣式溫度傳感器,讓該系列手機即便在大型遊戲和充電時也能保持不發燙。

在與華為mate30Pro 5G版手機對比中,小米10系列的散熱材料3000mm²,整體面積是後者的三倍。

華為mate30系列發熱更高


小米10散熱面積是華為旗艦三倍,雷軍稱嚇人技術,事實如此?

同款遊戲、同款時長小米10系列手機最高溫度41.1度、華為mate30 Pro 5G版機身最高溫度43.9度。

總體來說兩款手機溫度相差並不大,雷軍要想靠這區區2.8度吊打友商有些說不過去。

影響手機溫度測試的變量很多,比如玩遊戲的手法、實時空間溫度、風量風速等。所以專業的手機溫度測試,需要在同等環境下以同等方式測量三次取平均值,為了取得公信,必須全程有視頻作證。


小米10散熱面積是華為旗艦三倍,雷軍稱嚇人技術,事實如此?

但是雷軍公佈的這僅僅是兩張溫度測試照片,沒有提及是在何等環境下以什麼方式測試,也沒有提及究竟測試了多少回才得到以上結果,所以老孫認為僅供參考。

況且即便兩者溫度相差2.8度,也在可以接受範圍中。

同樣是在2019年的旗艦手機,小米9的最高溫度達到50.5度、榮耀p30pro達到,49.9度。想證明這一次的手機發熱控制的好,可以與自己上一代產品對比,從而證明進步。

散熱面積小就是技術落後?


小米10散熱面積是華為旗艦三倍,雷軍稱嚇人技術,事實如此?

盧偉冰微博上表示:看到這麼誇張的散熱系統,某友商估計又慌了……

處理器落後,散熱系統設計又落後,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 性能不行,持續的性能更不行……

按照盧偉冰的理論,散熱VC面積越大技術就越先進?老孫倒不這麼認為,一款手機的散熱好壞,不能單純以配備的散熱面積大小而論。


小米10散熱面積是華為旗艦三倍,雷軍稱嚇人技術,事實如此?

2019年Redmi發佈的Redmi note8Pro手機為例,在同品類手機中散熱面積數一數二,然而實際性能卻遠不如同時段發佈的榮耀9X。

兩者溫度相差高達3.3度,按照小米2.8度就算吊打的理論,那3.3度算不算碾壓呢?

所以一款手機散熱要取決於多方面,散熱面積固然重要,處理器功耗、後蓋設計、系統優化等全方面考慮的也不能少。

如果散熱面積越大就證明手機散熱越好,那隻能存在於理論性,實際體驗絕對不會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