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為何如此著急想殺掉和珅?

姑孰侯


乾隆駕崩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嘉慶就列舉出和珅20多條罪證,抄了和珅的家,最後賜給和珅白綾一條自盡了,那個時候國喪還沒有結束。為什麼嘉慶要這麼著急處死和珅?難道就只是為了和珅的錢嗎?

乾隆明知和珅是大貪官,為什麼沒有殺他?

和珅在乾隆身邊20多年,對乾隆的脾氣性格摸的特別透徹,善於揣摩乾隆的心思,知道乾隆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和珅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把乾隆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辦,皇帝煩心的事情,和珅來辦。


乾隆晚年的時候,好大喜功,自稱十全老人,認為自己能夠比的上祖父康熙、父親雍正,而和珅就用此來麻醉乾隆。而且,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愛戴他的母親。所以和珅就竭盡自己的一切解數來討好皇太后,特別是在皇太后歸天的時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樣說幾句無關痛癢的話,而是時刻陪在乾隆身邊,痛哭流涕,一連幾天,茶不思,飯不想,極大的贏得了乾隆的好感,拍馬屁的功夫真是練到家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和珅的斂財技巧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能為老年乾隆的無限制揮霍提供財源。在乾隆晚年幾次下江南中,和珅的撈錢本領給乾隆帶來了想不到的好處。乾隆曾六下江南,每次南巡的時候花費巨大,國庫都快讓他敗光了。在第六次下江南的時候,和珅下令各府進獻資金,國庫沒花一分錢就好完成了南巡的準備,你說乾隆能不高興。久而久之,乾隆就把和珅當成自己的一部分了,重用就變成了依賴,離不開了。

嘉慶與和珅有什麼恩怨情仇?

嘉慶曾經論及唐代宗殺李輔國,說道:“代宗為太子,不為輔國所讒者幾希。及即帝位,正其罪而誅之。”可見嘉慶未親政前已在謀劃誅殺和珅,而殺和珅最直接的原因,其實報仇。因為在乾隆生前,和珅曾經有過置嘉慶於死地的舉動。

乾隆晚年時雖然幾乎對和珅言聽計從,但在立太子一事上非常謹慎,有著自己的主見,而嘉慶正好不是和珅所喜歡的人選。因此在乾隆確立嘉慶為自己繼承人以後,和珅一直試圖影響乾隆更換人選,他採取的策略,就是派侍讀吳省蘭去幫嘉慶抄詩文,試圖抓住任何不利於嘉慶的蛛絲馬跡。


吳省蘭原來是和珅的老師,但和珅發跡之後,吳省蘭竟反過來拜和珅為師,如此趨炎附勢,其人品可見一斑。嘉慶知道和珅派吳省蘭到他身邊的用意,因此平日裡寫詩作文都非常注意,不讓和珅抓到任何可以離間他與乾隆父子的證據。

然而嘉慶百密一疏,有一次嘉慶的老師朱珪升官,嘉慶專門寫詩給他祝賀,詩稿還沒寫完,吳省蘭就給和珅通風報信。和珅將嘉慶所作的詩拿到乾隆面前,危言聳聽地恐嚇乾隆說,太子這是要收買他的師傅,恐怕有暗中扶植自己勢力,架空太上皇的想法啊。


乾隆當時年老精力衰竭,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判斷力,聽了和珅的話大吃一驚,真的擔心起來嘉慶是不是想奪權,於是問另外一個大臣董誥的意見。幸好董誥是個正直的老臣,沒有依附和珅,實事求是地回答說,嘉慶寫詩祝賀師傅升官,並不算什麼過錯,無需為此大驚小怪。乾隆沉默了半天,最終聽進了董誥的意見,未因此事而懲罰嘉慶,但仍然撤回了朱珪的升官決定,可見和珅當時的話,確實動搖了乾隆對嘉慶的信任。你說嘉慶能不恨和珅?

和珅有“二皇帝”的稱號,嚴重威脅到嘉慶的皇位

乾隆晚年上朝的時候,都會讓和珅站在他和嘉慶的旁邊,因為只有和珅才聽明白乾隆在說什麼。所以每天上朝滿朝文武三跪九叩後,和珅就等同攝政,滿朝文武上奏什麼,他就"聽取"乾隆說話,自己下判斷,把持朝政,因此清人都稱和珅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慶沒有實權,真正握有實權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慶忍辱負重,麻痺和珅

和珅並且能掌握官員的生殺大權,以至於劉墉裝老,董誥裝傻來瞞騙和珅,但是兩人仍被和珅一黨孤立。就連嘉慶也得小心行動。和珅深知古來“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想活下去,必須和嘉慶搞好關係。於是,冒著違反《大清律例》的危險,和珅擅自給嘉慶皇帝送去玉如意。所以嘉慶寫下《詠玉如意》數首,故意扔給太監小德子,小德子便將《詠玉如意》獻給和珅,和珅看後即笑說:"嘉慶不足以與我鬥智謀!"但是嘉慶仍不放心,下令和珅除了公開場合外,私下不用行禮。


以雷霆之勢處死和珅

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後,嘉慶就命和珅總理喪事,正月十三,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而乾隆年間清朝每年的稅收也才七千萬兩。和珅全部家產加起來相當於當時清朝十五年收入。民間有句名言“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總結:和珅的貪汙只是嘉慶殺他的一小部分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和珅曾經陷害過嘉慶,以及和珅手中的權力已經威脅到嘉慶的皇位,嘉慶隱忍了這麼久,乾隆死後不久就立馬處死了和珅!也有的版本說乾隆之所以不殺和珅,就是把和珅留給嘉慶,以博得政績,贏得民心!


我是燈下螢火,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燈下螢火學歷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乾隆皇帝剛去世,屍骨未寒,嘉慶皇帝就迫不及待向和珅動了刀子。

1799年,當了三年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安靜的閉上了雙眼。天下最傷心的,莫過於和珅了,這種傷心也沒有持續幾天,因為最開心的嘉慶皇帝,不會給他太長時間了。

和珅手跡

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御龍歸天,正月十三日,嘉慶皇帝就把和珅抓起來,投進大牢,歷數和珅二十條大罪。並在五天後,也就是正月十八日,砍了和珅的頭。和珅在乾隆皇帝走了十五天後,也緊隨其去。

乾隆皇帝老年像

如今,我們仔細看這二十條罪狀,大部分其實都是可有可無的,唯獨有一條非常奇怪,也是最重要的,放在這張長長清單上的第一條大罪:“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大罪一”。(《清史稿》)

這條大罪,涉及到一段隱秘的往事。

少年和珅像

清代的皇位繼承,向來是風波不斷,乾隆皇帝的江山傳承,算是比較平穩的,因為老皇帝在身體尚好之時,遵照之前所言當皇帝年數不超過康熙爺爺,於是乾隆皇帝就在六十歲這一年,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是在沒有最後公佈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大清的萬里河山屬於誰。

《御製詩集》中所繪製的乾隆晚年像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初二,當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帝,向幾個心腹大臣透露了要選接班人的絕密信息,這幾個人裡面當然就有和珅。這可是大清國最頂級的秘密了,其他的大臣都是守口如瓶,但是和珅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迅速跑到當是還是皇子的嘉慶府上,面見皇子,一句話沒說,就把一柄玉如意雙手奉上,然後四目一對,轉身就走。

和珅朝服像

玉乃社稷之禮器,如意正如其名,表式順心如意。接到玉如意的那一刻,嘉慶的心裡當是欣喜萬分的,但是隨即,和珅的殺身之禍也因此而埋下。

對於和珅來說,這樣的做法很容易理解。能走到和珅那個高度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必然明白,太上皇早晚有離世而去的時候,這個靠山再大,也早晚有一天要崩塌,雖然存在短暫的“天有二日”之特殊情況,但終究是皇子的天下。

和珅像

因此最可靠的辦法,就是暗中尋覓將來的依靠。送玉如意這個小舉動,就是和珅討好嘉慶皇帝的最好例子,可惜嘉慶皇帝並不買他的帳,當嘉慶接到玉如意的時候,心裡也許在想:和珅你這小子,身受盛寵,就陰悖主子之意,暗通與我,如果我重用你,哪天你也要將我賣了不成!

嘉慶皇帝像

這也成了嘉慶心中,和珅的最大一條罪狀。

原來和珅竟是這樣得罪了嘉慶皇帝的。正如和珅在身陷囹圄之時的一句詩所言:“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可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民間有言:“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伏誅後,家產被炒,查抄的總資產價值震驚世人,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總數可達兩億多兩,相當於大清朝幾年的收入。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清朝的和珅大家都非常熟悉,從《宰相劉羅鍋》到《鐵齒銅牙紀曉嵐》,王剛老師扮演的和珅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實和珅可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美男子,但更著名的是,和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貪官。


和珅到底有多貪呢?據史料記載,抄和珅的家抄出了大約9億兩白銀,也就是相當於當時全國兩年半的財政收入,正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不是沒有道理的。



和紳在位期間,因為善於揣摩聖意,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恩寵,因此,專權20多年。他勾結了外部的封疆大吏、領兵打仗的官員,更是能夠影響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正所謂是權傾朝野,不可一世。這在整個清朝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都是絕無僅有的大貪官!



由於乾隆皇帝晚年。變得腐敗荒淫,窮奢極欲。六下江南,處處灑金。以至於整個國家生活奢侈成風,因而使得乾隆末期國庫空虛,朝政腐敗,貪賄成風,王朝危機四伏 ! 然而當了三年皇帝的嘉慶,和珅的所作所為嘉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只是由於太上皇乾隆帝,他也沒有權利去辦理和珅,但卻對和珅恨之入骨。


就在乾隆皇帝駕崩之時,大喪之日,殺和珅嘉慶帝是為了錢還是為了人呢?嘉慶皇帝是一位非常節儉的皇帝,一直效仿他的爺爺雍正,勤儉節約。然而乾隆皇帝給他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國庫空虛,全國貪腐成風,因此他必須殺了和珅,以敬效尤。然而,選擇在大喪之日殺了和珅,可見嘉慶皇帝對和珅的恨已經深入骨髓了。 因此,乾隆一死,鋤奸行動就立即開始了,有大臣朱珪為他當參謀,嘉慶皇帝把這件事辦得非常漂亮。

他讓和珅為乾隆皇帝守靈,把和珅軟禁在了乾隆的靈堂上,這樣就切斷了和珅同外面的聯繫,即使和珅手握重兵,也沒有辦法調動。緊接著嘉慶皇帝開始調動輿論。讓一個人向朝廷上奏摺,列舉和珅的罪狀。因此,嘉慶皇帝就藉機免去了和珅的所有職務。



由於有人帶頭,全國各地所有的官員紛紛表態,站隊嘉慶,因此嘉慶皇帝得到了輿論的支持,派人查抄了和珅的家。查獲了無數的金銀財物,房產,嘉慶皇帝一下子得到了相當於全國兩年半的財政收入。因此嘉慶初年,用這筆鉅款,緩解了國家的財政危機!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蝦侃胡侃


簡答:對於和珅,需要羅嗦幾句。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滿族,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等,滿洲正紅旗人,清乾隆時期的著名權臣、善經營投機,理財能手。說實話,和珅是個精明強幹的人,善於揣摩和準確把握乾隆心理。辦事圓滑,故深得乾隆帝的寵信。

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常保家中,三歲時,母親因難產而去世,臨終時產下弟弟和琳,父親常保在和珅九歲時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親的一位偏房的保護,和珅、和琳兩兄弟才能免於被後媽趕出家門。和珅喜愛學習,後來考上鹹安宮(滿族官辦學館),系統學習四書五經,精研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得授課老師吳省欽、吳省蘭的喜愛和推崇。據《郞潛紀文》記載,和珅以官學生身份充當清廷護衛校尉。因回答乾隆提問、處事圓滑、辦事得體,得到乾隆賞識並越級提拔。後通過李侍堯案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進一步獲得乾隆的寵信。以後,歷任(躍升)戶部尚書、議政大臣、御前大臣、補鑲藍旗都統、正白旗調補都統、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軍機領班大臣等職。乾隆還將自己的小女十公主下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為妻。因此,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皇帝的寵幸、權力的成長,他個人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利用職務和辦差之便,私自經營自家的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餘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和貿易聯繫。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嘉慶皇帝愛新覺羅. 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乾隆帝第十五子。廟號仁宗睿皇帝。父親愛新覺羅. 弘曆,母親魏佳氏。顒琰1795年繼位,遵乾隆帝為太上皇,顒琰名為皇帝,實權仍然操縱在乾隆帝手裡,嘉慶不過就是個擺設、傀儡而已。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去世,嘉慶帝終於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顒琰對乾隆時期的弊病:文官阿諛奉承,貪汙腐化;武官無所作為,冒功邀賞;地方官吏營私舞弊、搜刮民脂民膏等現象深惡痛絕。特別是對和珅驕縱跋扈,門生故吏、黨徒隨員眾多恨入骨髓。

小編問,嘉慶為什麼要匆匆殺掉和珅,主要因為:和珅權勢極大,是嘉慶執政的攔路虎和絆腳石。若不打倒和珅,嘉慶就難有作為。假以時日,和珅很有可能架空嘉慶,甚至嘉慶的政權不保。因此,嘉慶如果想要保持自己的政權,就必須以快打慢,為首的就是必須打倒和珅,剷除元兇。過去四年,和珅有太上皇乾隆的保護,嘉慶皇帝對和珅無可奈何。現在乾隆西去,和珅就沒有了保護傘可撐,殺和珅就相對容易一些。為實現自己的意圖,也就是嘉慶和和珅對峙期間,嘉慶有意任命和珅為乾隆治喪事物總管,暫時穩住了和珅等人。嘉慶要做的就是找到藉口、以待時機罷了。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八,根據給事中王念孫的彈劾,嘉慶帝終於找到藉口和機會,立即下旨將和珅及其追隨者戶部尚書福長安革職下獄。僅僅過了十天,也就是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嘉慶列出和珅十八大罪狀,令其自盡。也就是說,在乾隆帝死後的第十五天,嘉慶帝就急著賜和珅懸樑自盡,和珅死時年僅四十九歲。和珅死後,嘉慶帝為絕後患,命令將和珅府邸(除十公主和豐紳殷德居住地外)全部封存充公,和珅府邸今天尚在,也就是今天北京的的恭王府。財務抄沒,家丁充軍,婦女為奴。據史書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和珅當時所聚斂的財富價值約:八億兩 至 十一億兩白銀之間。和珅所擁有的黃金、白銀、珠寶,加上其他古玩、珍寶,字畫等,超過了清朝政府當時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所以,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說。


聊以自娛2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王朝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風光無限。

然而乾隆駕崩先一腳踏上黃泉路,嘉慶就迫不及待賜死和珅,讓他緊隨乾隆皇帝之後上路了,這其中的原因且聽有書君分析分析:

和珅在乾隆王朝是有名的寵臣,他不但經商時精明強幹,為官也手腕強硬,私下有人稱和珅為二皇帝,當乾隆禪位嘉慶時,和珅依仗太上皇的寵愛,處處掣肘,嘉慶有如傀儡,時時陪著小心。

但處處留著心眼,欲擒故縱,在眾臣面前褒揚和珅為能臣,將來自己要重用和坤,從而達到麻痺和珅,讓和珅慢慢產生了錯覺,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捕入獄。

以二十條罪狀讓其伏法,從政治上來看,和珅遭嘉慶處死一是身為前朝重臣不知進退,二是為緩和官民之間的矛盾,三是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從經濟上來看,和珅被處死是因為他太能貪了。

一、和珅太過囂張跋扈,乾隆在世時不把嘉慶放在眼裡。

清朝歷來就有新皇帝即位後便殺前朝重臣的傳統。

何況乾隆為了避諱康熙大帝,在位六十年便禪位給嘉慶,自己做了太上皇,但是乾隆放位不放權,四年裡,和珅仗著乾隆的寵愛,從不把嘉慶放在眼裡,一味地追隨乾隆,派吳省蘭為嘉慶帝的侍讀,把嘉慶的一舉一動事無鉅細報告乾隆,讓嘉慶形同傀儡,如履薄冰。

嘉慶皇帝一即位,立馬沿襲先朝傳統,把時時掣肘自己的前朝重臣和珅處死,讓眾臣子看清形勢,嘉慶是有魄力的皇上,以前不辦和珅是尊聽父皇詣意,現在新皇上任,朕便能連身兼數職的和珅犯了錯也敢於誅殺,從而以立皇威,震懾群臣,以示警示群臣當安分守己。

二、處死和珅是為了緩解官民之間的矛盾。

嘉慶曾經明言和珅一層層剝削百姓,令百姓造反,殺和珅最大原因是他貽誤了軍國重務。

嘉慶繼位第一年,(乾隆還在世)白蓮教民變,清軍圍剿卻屢戰屢敗,嘉慶心急如焚。後來清軍千辛萬苦抓住農民軍首領,他的口供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嘉慶皇帝清楚的認識到,當朝和珅似的貪官汙吏太多,民變才會不斷髮生。嘉慶皇帝殺和珅,是用他的頭顱以謝天下,用以緩解日益尖銳的官民矛盾,讓老百姓拍手稱快。

嘉慶親政便迫不及待地處死和珅,讓老百姓看到一派新氣象,看到清廉正氣的新朝廷,自然會對嘉慶刮目相看,擁戴新君,創造出政通人和的新局面。

三、處死和珅是為了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嘉慶皇帝看到天下人只識和珅,而很少人認識皇上,和珅之勢力已經遍佈大清各個角落,這讓嘉慶細思極恐。

當年乾隆皇帝把幼女嫁給和珅長子,本意為拉攏他,不至於謀反,然而卻讓和珅的權勢空前絕後,和珅“權高震主”,朝野之中,盡是他培植的黨羽,嘉慶基本被架空,而乾隆快九十歲的人了,難免有些糊塗,這時一切方案全出自和珅的大腦,他挾太上皇而令皇上嘉慶。

和珅的權力已蓋過嘉慶,完全想控制他,讓他做牽線木偶。這在嘉慶長達四年的傀儡式的皇帝生涯中已時刻感受到和珅的威脅,這讓他早已喘不過氣來。

嘉慶早就想清算和珅了,只是苦於沒找到合適的時機,當乾隆皇帝剛一駕崩,嘉慶便令和珅守靈,削去他軍機大臣之職,趁和珅沒覺察出異樣,沒做任何防患時迅速出手,抓他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才能不費太大心力以快取勝。

和珅位及人臣,身兼數職,能力起強,權勢熏天,黨羽甚多,如果他有了準備,一旦鋌而走險,嘉慶未必是他的對手,當相權威脅到君權的時候,君主必然採取行動消滅相國,讓自己的帝位穩固。嘉慶皇帝憋屈了四年,積蓄了四年的壓制,一朝亮劍,必定終結和珅的性命,以解心頭之恨。

四、和珅“富可敵國”,扳倒和珅,可以緩解嘉慶皇帝面臨的財政壓力。

乾隆皇帝晚年窮奢極欲,多次下江南用去的是真金白銀,大興土木,大建陵寢也要大量資金……以至於國庫空虛,有時靠賣官貼補虧空,嘉慶接手的是個差不多要帶赤字的國庫。

而和珅不但是經商高手,還是個大貪官,他的家產11.06億兩,清政府十多年的財政收入都不過於此,查抄他的家產可以讓嘉慶的財政緩解壓力,處死和珅給嘉慶帶來的經濟福利。

嘉慶早就看中和珅富得流油的家產,商鋪、田產、房產比王爺們更富有,父皇乾隆時不時會賞賜和珅真金白銀,珍寶字畫古玩,和珅又是個經商老手,利用職務之便大發橫財,不少官員早就以他貪沒彈劾過他,只是乾隆壓著沒辦而已,嘉慶也懂得隱忍,不過早就在心裡盤算著,這些財富遲早都是他大清的。

也有人說和珅是乾隆送嘉慶皇帝的最後的禮物,既在政治上為嘉慶立威,又在經濟上支持兒子一把,真可謂深謀遠慮!就這個意義上講,無論誰做皇上,和珅必死無疑,那他一輩子都做了乾隆皇帝的一顆棋子,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式人物了!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被乾達令之子嘉慶打倒的。那麼,高端問題來了,嘉慶為什麼要打倒和珅咧。


第一印象,是和珅太有錢了。懷玉其罪嘛,不是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嘛。其實這是一個誤會。嘉慶吃飽只是打倒和珅的副產品,不是打倒和珅的理由。因為嘉慶知道和珅有錢,但不知道和珅這麼有錢,等抄家隊把戰果報上來,嘉慶的反應是驚喜。說明他完全沒想到這一抄,自己發達了。另外,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嘉慶並不貪財。他不像他爹有收集癖好,啥玩意好就弄到懷裡來。所以,嘉慶打倒和珅不是為了錢?

哪是為啥呢?

當然是為權啦!

嘉慶搞倒和珅的心思不是一天兩天了,可以說他在當皇子的時候就有這個心思了。

事實上,不只是嘉慶有這個心理,大清上下除了乾隆大家都想打倒和珅。

和珅可以說是當時人緣最差的一個官。後面,和珅被打倒,嘉慶還問,這個和珅要不要反呢?大臣說:和珅不是要反,皇上你看啊,天下要反的都是什麼人啊,曹操,王莽,他們平時什麼樣子了?裝孫子啊,人緣好啊,提到他們,大家都豎大姆指。像王莽還是道德標兵呢。但是皇上你瞅瞅,這滿朝上下哪有一個是稱讚和珅的。

至於和珅為啥狗都嫌,那自然是和珅太貪了,什麼來錢的活他都要插手,而且他仗著乾隆寵信,到處欺負人。所以滿朝都是想弄倒他的人,但和珅認準了只要抓住乾隆這個中心點不動搖,任他十級大風吹過來也不怕。

但是,如果乾隆這顆樹倒了呢?和珅就不想這個問題嗎?

事實上,在歷史上,很多權臣都考慮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稱為恩寵移植術。怎麼讓自己的恩寵移植到下一代。這是一個極難解決的問題,但有一個辦法,就是提前佈局,燒冷灶,在下一代還在潛龍時期就拉攏一下。

這個方法,和珅沒辦法用。因為康熙年間,因為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爭皇位的問題,搞得清朝是雞犬不寧,所以後面就不立皇儲。這給和珅押寶提供了難度。乾隆又特別能生,有十七個兒子,後面夠格當接班人的也有七八個。到底押哪個呢?

另外,因為當年四爺黨八爺黨搞得太過火,清朝乾脆規定大臣不準跟皇子搞關係。

當然,就算乾隆定了太子,也允許大家來往,和珅也不會去交結皇子燒冷灶。為啥呢?

因為燒冷灶勢必就要抽走熱灶上的火,這是很危險的,尤其是攤上乾隆這麼一個皇帝。

乾隆是個很自負的人,自負的人對權力都很敏感,他遲遲不立太子,就是對權力看得很重。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快七十了,當時還沒有太子。錦縣有個生員遞了一個奏摺要求建儲,結果乾隆勃然大怒。這是咒我死還是咒我死啊!

乾隆立馬把這個生員給斬了。

乾隆還想再活五百年,再幹五百年,和珅對這一點很清楚。和珅一心一意撲在乾隆這個熱坑上,保證熱火不熄,自己溫暖常在。到了乾隆五十九年。乾隆都八十五了,這個時候乾隆也覺得不好意思了,因為他本人說過自己的工齡不能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康熙幹了六十年。乾隆再延遲一年退休就超指標了。所以乾隆提出來退位。但是和珅馬上表態,說皇上你英明神武,你可不能退啊。你再堅持個二三百年!

人家都八十五了,你還讓人家幹,這太不人性了。而且,和珅這個表態讓乾隆感覺很爽,但不知不覺就得罪了所有的候選人:皇子們。我們都等著接班呢,你讓老爺子接著幹,我們什麼時候能頂崗?

倒黴的是,乾隆也堅持不下去了,乾隆六十年,在圓明園勤政殿,乾隆帝當眾開啟密封22年的鐍匣,開獎!

皇子永琰為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這個開獎結果對和珅來說並不意外。但是因為上面說的原因,和珅一直沒跟嘉慶接觸。現在嘉慶正式當了太子,和珅決定試探一下,給嘉慶送了一塊玉如意。嘉慶也不拒絕,來了就收。而且效果很好,嘉慶對和珅特別客氣,沒事就吹捧一下和珅。

吹捧是和珅的看家本領,他尤其擅長吹捧自己的政敵。反正別人越罵他,他的位置越穩。和珅越吹捧別人呢,別人就越倒黴。

現在輪到他了,但和珅竟然沒有識破,反而認為嘉慶這個黃毛小子很好搞惦嘛。

接下來,和珅還是按自己的老路子走,繼續燒熱灶,忽視甚至打壓嘉慶這個小灶,尤其是乾隆當了太上皇,太子正式當了皇帝之後。

和珅明白乾隆是身退心不退,對權力更加敏感了。要是這個時候就換船,很可能會引起乾隆的猜忌,而乾隆是他的最大靠山。所以,他依然採取緊跟乾隆的策略。而且,後面,他又把嘉慶給得罪了。

和珅盯上了一個叫洪亮吉的人,此人是那年科舉的考官。本來科舉一向是和珅撈錢的好機會,他錢都收了一大堆了,結果嘉慶推薦了這個洪亮吉,把和大人給擼下去。和珅火很大,馬上搜羅證據,發現洪亮吉寫了很多三觀不太正的詩,比如

“六五雖畢閭左空,男行築城女入宮;

  長城東西萬餘里,永巷迢迢亦無休。

  宮中永巷也長城,內外結成怨苦聲;

入宮詎識君王面,三十六年曾不見。“

和珅馬上向乾隆報告,說皇人有人寫詩影射你呢。

這一次,和大人算是搞錯方向了,人家明明寫的是秦始皇嘛,而且這個洪亮吉也不笨,除了寫點政治批判詩,更多的是寫馬屁詩。把這個洪亮吉的詩一找來,發現他一會誇乾隆皇恩浩蕩“免錢糧、免漕糧,四次兩次春滕黃。”,一會寫乾隆加班詩“夜未央,乾清宮中燭蠟煌。日將出,勤政殿前傳警蹕”

這是三觀端正的好同志啊!

乾隆馬上批評了和珅,讓他注意團結同志,不要亂揭發檢舉。

和珅倉促出擊,徹底暴露了火力,引起了嘉慶的不滿。畢竟洪亮吉是嘉慶提的名。

看來,以後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了。於是,和珅組織了一批眼線,緊盯嘉慶,沒事找找碴。很快,和珅就找到了一個機會。這次還是詩的事情。

和珅收到一個消息,嘉慶跟他的老師相互贈詩。這是怎麼一回呢?原來嘉慶有個老師叫朱珪,兩個關係很好。這個朱珪原本在外面當兩廣總督,但現在嘉慶已經當皇帝了,身邊又沒什麼心腹。所以朱珪就想了一個辦法,搞了一個乾隆萬詩集,乾隆一聽很高興,就要把朱珪調回京。這樣,嘉慶也很興奮,馬上寫了數首詩給朱珪,表示自己盼望著老師早日到京。

這一惹事了,和珅馬上打報告,說嘉慶皇帝“欲示恩於師父”,拉攏人心!

乾隆一琢磨,對啊。接著就把朱珪罷為安徽巡撫。

這算是和珅的一個小成功。和大人越戰越勇,開始全面壓制嘉慶。

有一回,發現嘉慶去軍機處查看了奏摺。這本來是正常的,但和珅馬上猜到這可能會引起乾隆的不滿。畢竟太上皇在呢,你看奏摺也得打聲招呼啊。所以和珅馬上彙報,乾隆果然批評了嘉慶,表示:“你若下詔,須奏朕知曉,不得擅專。”

又有一次,嘉慶突然發個軍隊頭號令,要求冬季舉辦大閱兵。這要動用軍隊,這麼大的事情,也不跟太上皇商量?和珅第一時間彙報,太上皇乾隆果然很不爽,立馬叫停:“今川東、川北教匪雖將次剿滅完竣,但健銳營、火器營官兵尚未撤回,本年大閱兵暫行停止。”

在和珅的打壓下,嘉慶果然老實了很多。這時的和珅感覺還很好。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完全得罪了嘉慶,他的地位已經跟著乾隆的生命在倒數。

不知不覺間,嘉慶已經下定決心,等自己掌權後,第一件事情就要打倒和珅。

但是,怎麼才能幹掉和珅呢?

和珅經營這麼多年,和珅已經成了乾隆朝的不倒翁了。多少人想打倒他,結果倒黴的都是別人。

嘉慶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自己跟和珅的實力對比,尤其是乾隆還在的情況下。

乾大爺雖然當了太上皇,但老人家其實對權力看得很緊。乾隆定了規矩,平常事由嘉慶去辦,但牽涉到重要的速與,比如軍隊調動,官員任兔都要由乾隆說了算。所以嘉慶其實是一個實習生,能不能轉正還不一定。

搞清楚這一點後,嘉慶馬上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他對乾隆是特別小心,儘量不去觸動這位大爺敏感的權力神經。

曾經有朝鮮的使臣到中國來見乾隆太上皇。當時的朝鮮使臣後來記錄說:在朝堂上,這個嘉慶大氣不敢出,眼睛一直盯著乾隆看,只要乾隆開心,那嘉慶馬上露出笑容。如果乾隆老爺子皺眉頭呢?嘉慶馬上陰沉著沉。可以說是快樂著你的快樂,悲傷著你的悲傷。

察顏觀色,揣測乾隆的心意,可以說是和珅的看家本領,立命之本。現在嘉慶也學會了。搶生意的來了。但是和大人完全沒有察覺到,因為他覺得這個嘉慶其實很好對付。

有一次,和珅拿著文件去請嘉慶批。嘉慶連忙擺手說:這怎麼能讓我管,應該請皇爺處分!

啥事不管,那還有啥擔心的。

同時呢,乾隆也在觀察著這個嘉慶,到底工作認不認真啊。有這麼一個事情。嘉慶的老婆去世了, 這個時候,嘉慶要求這個喪事要辦得簡單。為什麼呢?因為不吉利啊。上了年紀的人最見不得喪事。而現在宮中就有一個最老的老人家乾隆。

所以這個喪事就辦得很簡樸。而且呢,嘉慶喪事頭幾天都不去見乾隆,為什麼呢?怕把這個晦氣帶給了他老爹。就這樣,乾隆呢,也不放心。派人去看一下,這個兒子到底在幹嘛,是不是思念老婆不上班啊。結果探子一看,發現這嘉慶正在加班加點看文件。

孺子可教。

乾隆總算放下心了。

通過這些小心,嘉慶可以說是通過了乾隆的考驗,順利度過了實習期。

但是,也不要忘了,乾隆點了頭也不一定管用,還要防著和大人。

那麼嘉慶是怎麼防著和珅?五個字:低調再低調!嘉慶首先是麻痺和珅。和珅送他的玉如意,他當場收下,其實他心裡是很噁心的。他正式掌權,就專門發一個通知說以後大家今天過年不收禮,收禮也不收玉如意。

另外,對和珅採取吹捧術,當別的大臣向他反映和珅的問題,檢舉和珅時。嘉慶總是說你們不要亂講,和珅是好同志,我以後還要重用他呢。而且嘉慶有什麼文件要上報給乾隆的,他不自己交,而是請和珅代交,表示信任和珅。

當時,和珅為了監控這個嘉慶,安排了自己的老師吳省蘭給嘉慶當秘書,其實就是看嘉慶有沒有寫反動詩句啊,有沒有對社會對太上皇不滿啊。

其實嘉慶心裡倍清楚,他不但不寫憤青休了,反而寫起了老幹體,專門稱讚乾隆,另外也附帶寫二遍誇和珅,和珅一聽報告,放心了。

他終於認定嘉慶不過是一個毛頭小子。

可見,要打倒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得從對方的招數入手。

迷惑住和珅,沒有讓和珅把自己從實習期搞下去,等乾隆皇帝一崩。可以說嘉慶終於翻身當家作主人了。

但是,是不是直接叫人把和珅抓起來就行了呢?當然不行,對於這種巨宦,是要講方法講手段的。首先自己的盤子要穩。

為了掌握住局勢,嘉慶馬上把自己的老師請了回來。他的老師叫朱珪。本來是要進京的,因為和珅搞鬼,所以又被外派了出去。嘉慶讓這個朱珪悄悄地回京,打槍的不要。結果朱珪回京之後馬上跟嘉慶秘密商議打倒和珅。和大人?根本沒想到自己的死對手已經在京城裡了。

接下來,採用困虎術,就是把和珅孤立起來,不讓他跟外人接觸,可是怎麼實現呢?腿長在和珅身上,沒定罪也不能抓他啊。

好辦,現成就有理由。嘉慶任命和珅為乾隆治喪委員會主席,專門負責給乾隆守靈。

“你不是我爹的心腹嘛,他老人家死了,你不該多儘儘心嗎?”

結果,和珅只有老老實實給乾隆燒紙錢,添油燈,當孝子。而真正該當孝子的嘉慶卻開始磨刀子了。

第三步,清理外圍。嘉慶突然提起白蓮教起義的事情,這個白蓮教起義很多年了,一直是和珅在管。和珅利用平白蓮教的事情在軍中安排親信,比如將自己的死黨福長安就安排為軍機處大臣。嘉慶調出一個老案件,就是下面一個將領冒功的事情,這個事情不查呢,也就過去了,要查呢,那肯定有人過不去了。福長安因為領導無方,被撤職。撤職後幹嘛去呢?

和大人不是在守靈嘛,你陪著一起去吧。給我晝夜守,二十四小時值班!

這等於又送去一個軟禁起起來。和大人看到福大人,那估計心都涼了半截。

果然,下面的言官馬上發起了對和珅彈劾。反正這麼多年,彈劾和珅的事情太多了,罪名都不用現擬,把以前的文件翻出來,改個日期就可以用。以前別人彈和珅,嘉慶不理,現在馬上隔離審查,正式逮捕入獄。就是想守靈也沒機會了。

接下來,就該發動群眾以及各級官吏了。嘉慶下令讓各級官員就和珅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大膽談,言者無罪。這個文件發下去,各級官員非常踴躍。早就看和珅不滿了。可逮住機會了。

直隸總督胡季堂表示,這個和大人是曠古未見的小人,是害國蠹蟲,這樣的人殺了也太便宜他了。應該凌遲處死!

這也太狠了。嘉慶馬上把胡季堂的這個文件提出來,要在京的高級官員進行討論,並拿出最終意見。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定基調了。

按胡季堂提的為藍本,你們看著辦吧。

結果大家都同意對和大人來個上千刀的。

當成,嘉慶見好就收。表示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畢竟是老臣,就開個恩,賜死吧。

最後是經過審定,給和珅定了二十大罪。腦洞老師的印象裡,這是比較多的。當然不是最多,多的還有鰲拜,三十多條,最多的是年羹堯,九十一條,全身上下都是錯誤。

和大人犯了哪二十條大罪呢,腦洞老師給大家抄錄一下:

當乾隆皇帝冊立嘉慶皇帝顒琰為皇太子時,先期呈給顒琰如意,洩露機密以為擁戴之功,  二、在圓明園內騎馬,直入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   三、乘轎出入神武門,直進宮中。   四、娶出宮女做小老婆。   五、川、楚教匪滋事,各路軍營文書報告,延擱不報。   六、乾隆皇帝病重時,毫無憂戚,逢人談笑自若。   七、乾隆皇帝批閱文件,字寫錯了,竟然說不如撕掉另擬。   八、管理吏、戶、刑三部,一手遮天,變更成法,不許手下的人參議一個字。   九、西寧報賊匪聚眾搶劫殺傷,將原摺駁回,隱匿不報。   十、朝廷有旨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來京,卻違背諭旨,無論出沒出痘者,俱不令來。   十一、任人唯親,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吳省蘭、李潢等人,俱保舉提升。   十二、軍機處在冊人員隨意撤去。   十三、私蓋楠木房屋,奢侈豪華,超標準、超規格。   十四、其墳塋設立享殿,開置隧道,致使老百姓稱之為“和陵”。   十五、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餘串,比宮中多好幾倍,其中的大珠,比皇帝帽子上戴的還大。   十六、真寶石頂,不是他應該戴的,卻藏數十餘顆,還有整塊大寶石,為宮裡所沒有的,不計其數。   十七、家中銀兩衣飾等物,數逾千萬。   十八、夾牆內藏赤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赤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百餘萬兩。   十九、當鋪錢鋪資本十餘萬,與民爭利。   二十、家人劉全資產亦二十餘萬,且有大珠及珍珠手串。

看看前面那都是什麼罪啊。至於跟錢有關的,也是特別讓人驚訝了。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你管的太多了,你知道的太多了,你平時走路太得瑟了,你錢太多了等等多多罪。

乾隆死後十五天,嘉慶就讓和大人上吊了。乾隆還沒埋呢。嘉慶打倒一個大活人比埋一個死人還要快。

和大人上吊之後,嘉慶沒有誅和珅的九族。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得因為娶了公主,所以還分了安居房,保障基本生活。

嘉慶為自己執政開了一個好頭,但開了好頭的嘉慶最後卻落了一個虎頭蛇尾的結局。這是咋回事呢?

關注我的頭條號:腦洞歷史觀,說不定哪天腦洞老師就要說這事。


腦洞歷史觀


乾隆晚年一切事情都委給和珅,即使傳位給嘉慶時也一樣,當時和珅被稱為“二皇帝”這明顯是在傾犯皇權。當時嘉慶帝想讓自己的老師朱圭入京為官,也被和珅阻止,嘉慶也只能受著氣。特別是當時川楚一帶白蓮教起來,和珅一夥在那邊掩敗為勝,小勝吹為大勝,也影響了平叛了進展。和珅一那邊冒犯新君的權力,又把地方搞的汙煙瘴氣,由此還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得不殺。

歷史上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財政原因。誅殺和珅這件事因為過於震驚朝野,就演變成一個成語,叫作“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什麼意思呢?就是從和珅家族查抄出來的財富,就算扣除被有關官員貪汙的數額,就填補了嘉慶帝國庫的巨大虧空。單單查抄和珅一件事,就讓嘉慶帝的財政寬鬆了好多年。

除此之外,嘉慶帝誅殺和珅,也有借“鉅貪”立威的考慮。康熙大帝的兒子們,奪位戰打得太慘烈太血腥,讓乾隆帝的兒子們看了害怕,因此,為吸取教訓,嘉慶帝在空前長壽的乾隆帝和和珅面前,就得長期表演出一種溫柔和順不足以威脅前朝臣子又有堅定意志足以委之帝國大任的模樣。乾隆帝自然瞭解自己的兒子,眾位大臣可不一定真正瞭解,如果嘉慶帝不殺個把重臣立威,恐怕沒有乾隆時代的重臣會真心重視並服從嘉慶帝。

嘉慶帝誅殺和珅的行動,等於向所有乾隆時代的重臣釋放了一個信號:老子可不是好惹的,你們要儘快認清形勢,儘早將滿腔忠心統統移交給我,老老實實給我辦事,否則,和珅的下場就是你們的榜樣,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直接原因:和珅威脅到了皇權。






V587累


自古以來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嘉慶帝這樣幹,而是基本所有的皇帝都這樣幹。原因是這些權臣基本都權傾天下,自己的黨羽遍佈朝堂,對皇帝而言,已經是尾大不掉,嚴重的威脅了自己的皇位和威信,畢竟,沒有一個皇帝願意做漢獻帝。第二是殺掉權臣可以立威,讓其它大臣虎軀一震。從而敬畏皇帝。第三殺掉權臣,掃盡黨羽,可以騰出大量的位置,讓大量的新鮮血液,爭先恐後的:你先下了臺,我又等上去,讓新皇帝打造效忠自己的團隊。大集團公司也一樣,少爺當集團老大後,跟老爺打天下的老功臣敲不起少爺,少爺也自己感覺駕馭不了他們,所以對他們清洗也就成了頭等大事了。


一介布衣牛


搞不好是乾隆臨終前授意的。乾隆奢華眾所周知,幾下江南不知道揮霍了多少。他知道國庫沒什麼銀錢了,但是和珅有很多。一朝天子一朝臣,殺了和珅抄了家,國庫充盈,嘉慶就好過了。當然,這是我個人拙見,異想天開的。


我可能不會游泳


因為和珅的死黨太多雖然是效忠大清朝的但是必經參與了皇權之爭 和珅就算和永星成功取得皇位 家產必會奉上 必經和珅跟乾隆了這麼多年了 對他還是比較瞭解的 這就是封建帝制派系鬥爭的殘酷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