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迎春”路上 請把溫暖給自己多留一點

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迎春”路上 請把溫暖給自己多留一點

映象網漯河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呂鵬飛)元宵節深夜11點27分,267人組成的微信群中信息閃爍不斷。“優秀衝鋒人”記錄的是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疫”以來的勇士之聲。

凌晨1點鐘是前一天工作的結束,5個小時候後便是又一天工作的開始。“農業公司家屬樓也需要扎個帳篷,這兩天風大,住戶簽字的時候手都在發抖。”“我們的口罩昨天都該領了,明天早上再說吧,再堅持一下。”“你明天早上沒空領物資,我們監測點挨的近,我幫你去領吧,免得人員不足空崗了。”字符跳動是他們深夜的“獨特”音符,為眾人抱薪取暖是他們不改的初心使命。

“區裡的領導經常來關心大夥,元宵節晚上10點多紀工委書記對我們噓寒問暖,讓我們多注意保護自己,這個關鍵時刻,哪還記得過什麼節?一句話暖到我們心窩裡,頂吃好幾碗元宵。”這是55歲的老黨員王輝,每天早上6點多就來到卡點。疫情防控剛開始,他就主動報了名,志願奮戰一線,“驕傲”是他作為黨員始終的堅守。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春”路上 请把温暖给自己多留一点

“黨員光輝永不褪,疫情不退我不退。看著這一個個年輕人在這裡熬著,我也很心疼,作為老黨員,我也出份力,還能起個帶頭作用呢。”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進出登記,勸阻不戴口罩的住戶,測量體溫登記,還時不時地示範口罩的繫帶,這一系列說話、動作都很嫻熟,儼然不是一天兩天了,而這一切都來源於他一顆熾熱的黨心。除了王輝,和他一同戰“疫”的還有同住一個小區,67歲的老黨員孟保安也是主動自願報名的,在小區內噴灑消毒水、保持公共場所清潔常態是他的任務。不求回報,有一份力便出一份力,有一點熱就要發一點光是他戰“疫”的初心。“家裡人現在都沒出門,幾口人圍著一個小孫子轉悠,我就不給他們添‘亂’了,出來為國家添彩。”

家住婁莊村鳳凰城小區的孟德浩,是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大三的學生,今年25歲。自戰“疫”以來,看到小區一線防控人員非常辛苦,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就主動找到值班人員請求加入,帶班的同志考慮他還是一名學生,就安排他只在白天值班。“爸媽開始不同意,但是我要堅持一下,不僅是在醫學專業上的歷練,更是作為預備黨員響應號召的錘鍊。”“這個小夥子專業的很,平時教我們怎麼戴口罩,怎麼配比消毒,熬什麼中藥提高免疫力,附近有個咳嗽發炎的問題都過來找他。”身邊跟他一同義務值班的黨員對他紛紛讚賞。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春”路上 请把温暖给自己多留一点

“孟書記,平時很少吃辣,今天咋還換味兒了?”2月9號晚上9點53分,開發區紀工委副書記孟慶偉剛剛督導歸來。“改善改善,紅燒的吃膩了,換個麻辣牛肉的,我這還晚上有加餐呢。”剛笑著說完,他便掏出了自帶的加餐“牛黃甲硝唑”嚥了下去。自大年初一以來,開發區紀工委副書記孟慶偉就已經開始上班了,說是督導,更多的也是鼓勵。“大夥兒都在幹著,很辛苦,我也不能閒著,轉著看看情況,看看有什麼需要的,多鼓勵他們提高自我保護,電話一個一個地接,家裡閨女快要高考了,淨是打擾她,索性就在搬到辦公室,幹活也方便。”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不同的職業、同樣的身份,黨旗飄揚戰“疫”情,黨徽熠熠護民生,成為該區戰“疫”一線上最靚麗的風景,戰“疫”必勝的“迎春”路上,請把溫暖給自己多留一點。

(映象網漯河新聞熱線:166 5088 688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