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手術後帶管出院的病人怎樣預防感染?

HYD知


很多腫瘤患者在手術後都需要帶管的,即隨身攜帶著PICC管或其他引流管,而患者出院後帶管的時間參差不齊。如果患者術後需要帶管的時間長,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少部分患者就會出現感染的現象。那麼採取什麼措施可以預防腫瘤手術後帶管的病人感染?

第一、在放置PICC管的當天,病人應該在親屬或者護士的幫助下仔細清洗皮膚,儘可能把皮膚表面的細菌清洗掉。患者在放置管的過程中也應該配合護士對置管部位皮膚的消毒。在放置導管之後,應聽從醫囑,按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PICC管的維護。

第二、在帶管的期間,應該使放置PICC管部位無菌貼膜保持完整和貼合。如果無菌貼膜有任何破損或者是卷邊,應該儘快到醫院進行更換。置管處應該保持清潔和乾燥,汗水和浸水都可能使無菌貼膜脫落,造成感染。建議減少置管部位的運動,反覆的拉扯會使導管進出體內,引起穿刺點紅腫。患者應該儘量穿一些較為寬鬆的棉質面料的衣服,比較吸汗透氣,悶溼的環境會使細菌快速地繁殖。

第三、帶管出院的病人儘量減少外出,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區域,很容易會引起感染。

第四、患者應該每天觀察置管處,穿刺點的情況。如果有紅腫或者局部發熱等感染的前兆,儘快到醫院進行處理。

工作20多年,擅長直腸腫瘤,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等實體腫瘤的內科治療。


醫聯媒體


手術後帶管出院有幾種情況。

一是輸液的靜脈導管,分為頸內靜脈或者鎖骨下靜脈,還有PICC管(就是經過肘靜脈穿刺植入輸液管)。這種情況的帶管出院主要是考慮出院後可能再次需要靜脈輸液的需要,另一種更常見的情況就是可能後期需要輔助化療。因為有些化療方案比如胃腸道腫瘤化療需要帶化療泵,就是需要持續化療泵藥46小時,這種情況是需要保留中心靜脈導管,為後期化療準備。

這種情況的帶管出院後,需要每週2次到醫院進行護理,主要護理內容是更好貼膜,保持粘貼牢靠,另一個就是需要肝素衝管(防治管道被血凝塊堵塞)。另外,患者自己需要注意的就是儘量不要出太多汗,容易導致貼膜脫落,和汗液的細菌汙染;另一方面洗臉時主要水不要濺到貼膜上。

還有一種就是術後留置的各種引流管,比如胸腔或腹腔的引流管。一般來說,絕大數患者在出院時都已拔出了引流管。除非患者的癒合不順利,比如擔心吻合口癒合不良,保留引流管可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還有就是有感染的存在,保留引流管可以讓炎性液體持續引流,知道炎症消退、傷口癒合後再回醫院拔出。這種情況也都是基本是疾病的恢復期,患者不需要輸液和應用消炎藥,只需要回家休養。就是說出院帶著引流管主要就是更安全些,讓患者在家裡休息更好。

這種情況的帶管回家,主要注意一是保護好引流管,不要自行拔出或不小心拔出,因為引流管基本都是和皮膚縫合在一起,但是用力可以直接拔出;另一個就是如果積液順著引流管周圍滲出,要及時更換敷料。如果有明顯的變化,要及時和主治醫生溝通。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腫瘤手術後帶管出院的病人,一般都是置入的picc管。如下圖這種:

1.首先一定要遵醫囑每個星期去醫院通管並換藥,切不可自己在藥房買碘伏自行換藥,因為去醫院換藥時醫護人員可以通過觀察局部皮膚狀況及早發現異常,早做處理。

2.打針的一側肢體不可提取重物,必要過度彎曲,一般日常生活還是不受影響的。

3.洗澡時最好淋浴,要用薄膜把管子包好,千萬不要進水。

4.平時要保持局部的乾燥清潔,不要隨意將貼膜撕下。如果發現局部有紅腫、滲液、疼痛等要立即去醫院就診。

5.平時每天監測體溫,如果體溫升高也要及時就診。

好啦,希望大家身體都健健康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