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紐幾內亞為何不實現統一?

平安中國742


題主你都說了,西邊被印尼給吞併了!

東巴布亞新幾內亞要想將整個巴布亞新幾內亞統一,就得具有擊敗印尼的實力,可惜,這個國家和印尼相比,實力還是差的太多。

巴布亞新幾內亞是一個島嶼國家,這個國家和印尼的巴布亞省相鄰,國土面積46萬平方公里。面積雖然大但是該國人口極少,只有800萬,位於世界第101名,所以這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人口少,經濟也不發達,2018年,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230多億美元,人均還不到2000美元,只有我國北方鄰居蒙古國的一半。

如此低的人均GDP,再加上地處熱帶地區,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很落後的國家。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數據,巴布亞新幾內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該國85%的人口還是以農業為生。

自然資源和農產品出口,也佔到了該國的出口量70%以上。

所以,巴布亞新幾內亞這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決定了他的科技水平也處於一個非常低的程度,巴布亞新幾內亞在細菌學、生物學、遺傳學等領域有一些建樹,不過其中90%的貢獻者並不是巴布亞新幾內亞人做出的,而是和該國合作的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的成果,這幾個國家都是世界上科技極為先進的國家,所以可想而知巴布亞新幾內亞如果沒有以上發達國家的幫助,在科技領域幾乎毫無建樹。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經濟極易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這些年因為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讓該國GDP得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增長率,但是一旦國際市場的原料價格下降,該國就要受到嚴重的打擊,2019年世界經濟較為低迷,於是該國的經濟陷入停滯。

(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

落後的經濟、科技水平,讓該國的軍隊也是不堪大用,該國軍隊大約為5000人,作戰部隊只有兩個步兵營。

軍隊甚至缺少坦克裝甲車大炮等重武器,就連反裝甲和防空武器都極為缺乏,說白了這樣的部隊連美洲的大毒梟手下的私兵都不如,那些活躍於國際社會的僱傭軍更可以將這支部隊吊打一遍。

(巴布亞新幾內亞士兵)

一個經濟落後、科技落後、軍事落後的國家也就在現代社會還能保證國土完整,要是目前的世界仍然是20世紀初的局勢,這個國家不知道要被鄰國入侵多少遍了,還一統巴布亞新幾內亞?

巴布亞新幾內亞國家實力的弱小,對應的就是印尼的強大無比

印尼這個國家在世界範圍內來看稱不上強國,但就怕對比,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相比,他就是一個超級強國。

印尼人口2.8億,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30多倍;印尼的GDP是1萬億美元,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500多倍;印尼的軍隊有30多萬人,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60多倍!

印尼軍隊不僅人多,而且裝備先進,印尼海軍是世界十大海軍之一,擁有護衛艦14艘,可以輕鬆切斷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海外通道。

(印尼海軍護衛艦)

印尼陸軍裝備精良,擁有直升機、火炮、裝甲車和坦克等重武器,面對連反坦克和防空武器都缺少的巴布亞新幾內亞軍隊,就是一頭武裝到牙齒的怪獸!

(印尼軍中的豹2主戰坦克)

印尼空軍戰力強悍,裝備了100多架戰鬥機,其中包括美製F-16,俄羅斯的蘇-30等先進裝備。

(印尼軍中的蘇-30戰機)

可以說印尼對付巴布亞新幾內亞比美國打阿富汗還要輕鬆。所以,就算統一也是印尼統一巴布亞新幾內亞島,而不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把整個巴比亞新幾內亞島統一!


歷史風暴


太平洋上的伊裡安島,又稱新幾內亞島,總面積超過78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也是世界上少數分別屬於兩個國家的島嶼之一。如今的伊裡安島東西分屬,是近代西方殖民的歷史造成的,並非印尼或者巴新沒有統一全島的心思,而是雙方都沒這個實力。

地處伊裡安島東邊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而且其本身就是由當年的德屬殖民地與英屬殖民地拼湊起來的;而島西的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其本境支離破碎,已經是自顧不暇,就更沒有能力去一統整個伊裡安島了。

在全球範圍內,伊裡安島的規模也僅次於格陵蘭島,但與終年冰天雪地的格陵蘭島完全不同的是,伊裡安島地處熱帶,島上森林密佈終年高溫多雨,還有大量高大山脈與高原。島上數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不過直到近代,伊裡安島土著部落仍舊處於非常原始的生活狀態,生產力也非常落後,直到今天也沒有太大改變。

16世紀葡萄牙殖民地抵達這裡後,認為當地土著與非洲的幾內亞人很像,所以將這裡命名為“新幾內亞”。隨著葡萄牙殖民帝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沒落,原本當地葡萄牙人的統治被佔據東印度群島的“海上馬車伕”荷蘭人取代。荷蘭殖民者在新幾內亞島的西部建立起“荷屬新幾內亞”,也屬於荷屬東印度的一部分。

也是新幾內亞的面積太大,而且島嶼上雨林密佈地形複雜,還有大量至今都難以逾越的沼澤等障礙,當時的荷蘭實力雖強,終究人口不多,佔據半個新幾內亞已屬勉強,遑論吞下整個大島。伊裡安島的東部,逐漸由法國殖民者佔據,不過法國在新幾內亞島東部的統治也只侷限於東南一隅,而且也沒能維持多久,法國的殖民統治就被英國人取代。

18到19世紀,英國在新幾內亞島東南部站穩腳跟後,新幾內亞島的東北部分則被新崛起的德意志所佔領,開闢為當時德國在太平洋上僅有的殖民地之一。一戰以後,德國被迫交出所有海外殖民地,英屬新幾內亞與德屬新幾內亞合二為一,英國將之交給澳大利亞進行代管。至此,龐大的新幾內亞島仍舊以東經141°為界限分成東西兩部分,分屬荷屬東印度與澳洲。

二戰結束後沒多久,荷蘭在東印度群島的殖民統治崩解,而荷屬新幾內亞宣佈自立門戶。不過當時重獲新生的印度尼西亞迅速攻入西巴布亞,1963年正式接管後建立“伊裡安查亞省”,如今又分為兩省,新幾內亞島西部原本的荷屬殖民地劃入印尼。而東部本來由澳洲代管的巴布亞,1975年正式自己建立國家,也就是如今的巴布亞新幾內亞。

新幾內亞島本身一分為二,就是西方殖民者造成的,其本身東西兩側的土著部族族群差異巨大,壓根兒就沒有合二為一的歷史文化基礎。更何況,無論是東部的巴新還是西邊的印尼,都屬於實力比較落後的國家,而且都是不同單元拼湊起來的島國,維持本身就已經很勉強,更別說合併新幾內亞了。打個比方來說,印尼若讓東西新幾內亞合併,導致新幾內亞做大,印尼還是否能掌握這裡,印尼恐怕很難承受這樣的後果?


澹奕


巴布亞和新幾內亞實力完全不能和印度尼西亞對抗,根本統一不了全島。而印度尼西亞完全有實力統一全島,但關鍵是全島東西部不是同根同種,又沒有特別重要的資源,印度尼西亞沒有必要去統一,還增加自己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