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嬪妃侍寢的時候,為何要裹著被子擡進去?

wamg帥


有人看到這個問題,可能會付之一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眾多電視劇或者是小說中,皇帝臨幸妃子,都是與我們正常步驟一樣的,沒有什麼包在被子中抬進宮的,但是古代歷史上,如果皇帝要寵幸妃子,的確是需要將妃子包在被子裡的,妃子全身一絲不掛,由太監抬入宮中,要解釋這個原因,需要明白一下以下幾點:

皇后與普通嬪妃

皇后是皇帝的正宮,一國之母,這個稱呼可不是隨便叫叫的,最明顯的一處就是,皇后對皇帝私人時間的擁有權利,是一般嬪妃比不了的,皇后與皇帝相處的時間不受限制,擁有整夜與皇帝同床共枕的權利,可以整晚陪在皇帝身邊,甚至也可以不必去皇宮陪皇帝就寢,但是一般的嬪妃則不同,他們陪在皇帝身邊是有時間限制的,每天皇帝批完奏摺,如果不去皇后哪裡,那就要翻牌子,翻到誰,今晚就會由她來陪皇帝進行皇族繁衍的重任,但是,不是整晚都陪,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超過時間限制,必須要離開,即使某天皇帝興起,超出規定時間內還沒完事,也會有太監在外邊一直喊,皇上,時間到了,這種喊一次兩次的還可以無視,如果有個太監在你耳朵邊下一直喊,相信誰也受不了。

嬪妃侍寢的方式

更為受不了的是,嬪妃侍寢的時間不僅奇葩,而且方式更是奇葩,當傳話太監吧喜訊傳到相應的嬪妃宮中時(皇上翻牌子翻到),嬪妃領旨謝恩後,首先要做的是全身沐浴,洗白白,然後全身赤裸(首飾髮飾都不能帶),讓太監把自己包在被子裡面,被太監抬去皇帝所在的寢宮去侍寢

原由

其實施行這一舉措,實在是無奈之舉,是為了確保皇帝的人身安全,因為後宮之中人員眾多,魚龍混在,而難保就不會混進一兩個仇恨皇帝的人,一旦讓這些人接近皇上,就會對他的生命安全產生影響,危害皇帝生命,如果清朝最著名的雍正無頭案,傳說就是呂四娘所為,因為呂四孃的爺爺呂留良曾在雍正在位期間,被雍正以文字獄的案由處死,其孫女呂四娘為了給爺爺報仇,用選妃之名混入皇宮,成了一個嬪妃,慢慢蟄伏,恰巧這一天雍正翻牌子翻到了她,於是趁雍正不注意,拿出藏在身上的匕首擱下了雍正的腦袋,逃之夭夭,所以,為了皇帝的安全,怕被仇人有可趁之機,於是規定,侍寢的妃子,必須要全身赤裸,但是全身光溜溜的進宮,一個是妃子不好意思,還有皇帝也不開心,並且能禦寒,於是就形成了這樣一項規定,妃子侍寢,必須全身赤裸,外邊包上被子,由太監抬入皇宮侍寢。


丫丫說史


大清皇帝的性事是有敬事房幫忙管著的,皇帝的妃子想要得到皇帝的寵幸,是要經過敬事房的安排。

皇帝忙完了一天工作,用過晚膳後,敬事房的總管太監就會端上一個銀盤,盤子裡是皇帝的餐後甜點——寫著各位妃子名字的綠頭牌子。

如果皇帝感覺今天工作有點累,沒啥“性”趣,就揮揮手說“退下”,那今晚妃子們都只能早早歇息了,如果皇帝“性”致很高,就會看看銀盤中妃子的牌子,這時候總管太監受了哪位妃子的好處,就會用言語來引導皇帝注意,比如說那位妃子又學了什麼啦,皇帝好久沒去那位妃子那去了,當然總管太監說話比較隱晦,都是裝作閒聊來說。

決定權自然是在皇帝手上,皇帝想要找哪位妃子過夜生活,就會把寫有那個妃子的牌子翻過來,總管太監就端著盤子倒退出房間,然後把那個牌子交給等在門外的小太監,這個太監有個專業名詞,叫馱妃太監。

馱妃太監接過牌子後,就會去那位妃子那裡,通知被選中的妃子做準備,妃子就會香湯沐浴,洗白白後在宮裡等著,這時候妃子不能穿一件衣服,連褻衣褻褲都不能穿,全身赤條條的由太監用棉被裹好,扛到皇帝的寢宮,這時候皇帝已經躺在被窩裡等著,太監撤去裹在妃子身上的被子,妃子就由皇帝龍腳這頭爬進被窩,“與帝交焉”。

而敬事房總管太監會在寢宮外守著,這有兩個原因,一是防止皇帝太過興奮,中馬上風死亡,二是防止皇帝縱慾過度。到了一定時間,總管太監就會在門外高喊:“時間到了”。如果皇帝“性”致很高,就會裝聾作啞,繼續幹活,總管太監過一會兒再喊一次,喊第三次的時候,皇帝也只能停下一切工作,招呼太監進房。

然後馱妃太監進房再次用被子裹好妃子,背到門口等著,總管太監會進去問皇帝:“留還是不留?”皇帝如果說留,總管太監就拿著一個小本子,記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皇帝幸某妃,至於妃子能不能懷上龍子,母憑子貴什麼的就看運氣了,如果皇帝說不留,那妃子就什麼機會都沒有了,總管太監就會出來,在妃子腰股之間找準穴位揉一揉,龍精就會流出。

大清皇帝的妃子要脫光光的包在被子送到皇帝寢宮,就是為了防止有人暗藏東西刺殺皇帝,這緣於明朝的嘉靖皇帝被刺殺的教訓。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個很強勢的人,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因為明武宗朱厚照死後無嗣,由朱厚照的母親張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扶上了皇位,登上帝位沒多久,就和朝臣們因為要認誰為皇考發生了矛盾,爭執長達三年半,最終以嘉靖皇帝打殺、流放了一大批朝臣,贏得勝利告終,從毫無根基的藩王成了沒有官員敢非議意見的皇帝。


嘉靖皇帝在位長達四十五年,在後期迷上修仙,迷信丹藥方術,派人四處採集靈藥,為了滿足自己修道,還數次從民間遴選民女入宮,每次數百名,採補她們的處女經血煉製丹藥,在經期時不讓她們進食,只能喝露水。

為了延年益壽,嘉靖皇帝命宮女們在清晨都要去採集露水,致使很多宮女病倒,最主要的還是嘉靖這個人刻薄陰狠,除了他自己和他的父母,嘉靖沒愛過任何人,在朝廷殺大臣和言官,在後宮中也是動不動就鞭打宮女,被他肆意殘殺而死的宮人就有兩百多人,那些活著宮女被逼的沒辦法,終於忍無可忍,爆發了一場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宮女起義。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的晚上,嘉靖皇帝來到曹端妃的房間過夜,曹端妃的宮女有一個叫楊金英的,聯合了十幾位宮女,弄了一個細料儀仗花繩,搓成一個繩套摸入房間,偷偷套上嘉靖的脖子,然後用手拉扯,嘉靖帝拼命掙扎,宮女們見狀又打了個結,就是這個結救了嘉靖帝的命,兩個死結套在一起,看著越拉越緊,就是弄不死嘉靖,其中一個宮女害怕了,認為嘉靖是“真龍天子”,所以她們殺不死,於是跑到皇后的宮中告訴了皇后,皇后就帶著人救駕,嘉靖帝是有驚無險,被嚇昏了,皇后趁機把情敵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與十幾個宮女一起處死。




這件發生在明朝的“壬寅宮變”給後來的大清皇帝提了醒,殺人不一定要刀,繩子也能要人命,為了防止被暗殺,所以命令來侍寢的妃子要不著寸縷,一絲不掛的讓太監用被子裹著背到寢宮來。


歷史紅塵


清朝後宮侍寢制度是這樣的:皇上用罷晚膳,敬事房的太監會呈上一個銀盤,裡面扣放著一些綠牌,每個綠牌對應寫著一個妃子的名字。皇上如果有“性致”,就會翻過其中的一個綠牌,對應的妃子就會今晚陪皇上。

如果皇上沒有“性致”則揮揮手說句“一邊去”,說明不需要妃子來陪。這個過程叫“翻牌”,官方稱謂“膳牌”。“膳”晚膳的意思,孔子曰:食、色、性也!這話沒毛病。

翻牌只是第一步,這和“抓鬮”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一來,每個妃子都有機會接近皇上,避免了皇上專寵某個妃子,有點“雨露均霑”的意思。



接下來太監把綠牌交給皇后過目,皇后認為這個妃子各方面沒什麼問題,說句“准許”,這個妃子才能有陪睡權。這樣做無疑是突出皇后的權威。

想想也有道理,皇后統領後宮,皇上和妃子們有關的事都由她一手負責。需要說明一點,皇后和皇貴妃不用“抓鬮”,隨時都可以陪皇上過夜。

被翻牌的妃子,在接到太監傳達準備侍寢口諭後,沐浴、化妝,洗白白等著,然後由太監用棉被、把赤條條的妃子裹起來扛到皇上的龍床前,撤去棉被,妃子從皇上的腳頭爬進被窩。

太監做完這些退守在門外,大約一個時辰後,太監喊道:“皇上保重龍體,時候不早了,也該休息了”。



皇上聽到後一般說:“行了,進來吧”。太監就會拿著被子進入房間,裹起剛和皇上“雲雨”後的妃子,準備扛回妃子居住的宮裡。

臨走時,太監會問皇上:“留還是不留”?皇上說“留”,太監把妃子扛回去就算完成任務了。

如果皇上說“不留”。把妃子扛回宮後,倒提妃子雙腿把“龍精”控出來。“不留”意思就是說要避孕。“留”則相反。

皇上的“性事”還是比較繁雜的,一板三眼哪個程序都不能少,太監並不是在旁“吃冰淇淋”,他們還有記錄日期,查看妃子月事的任務。以便以後生下龍子備案。

不過整個過程要屬太監最悲催,看著“春宮畫面”乾著急。

其實這個過程,在反應清宮題材的電視劇中並不鮮見,那麼,清代妃子為何要脫光被扛進皇上寢宮呢?

這個問題是清代吸取了前朝——明朝的經驗,脫光光是為了防止妃子們刺殺皇上暗藏兇器。




原來明朝嘉靖年間(1542年),曾發生了一件宮女謀殺嘉靖皇帝的惡性事件。以楊金英為首的十數名宮女,乘嘉靖熟睡時,用“絲巾”預謀勒死嘉靖。由於害怕緊張,楊金英沒有把勒嘉靖的絲巾打成死結。

等十幾個宮女逃跑後,嘉靖慢慢又緩過氣來了。接下來嘉靖下旨處死了這些宮女。

其實也不能全怪宮女們手黑,嘉靖是個迷信皇帝,整日煉丹想長生不老,不知道哪個大仙告訴他,說,“處女經血做藥引子效果很好。”嘉靖信以為真,於是從民間選了一批美麗的女子做宮女。

嘉靖想得到乾淨的處女血,於是讓這些女子只喝晨露,不許吃五穀雜糧。許多女子被活活餓死。

李金英為了活命,鋌而走險組織了這次暗殺行動。雖然沒成功,卻給後來的清朝提了醒。於是清朝開始實行“用棉被裹妃子扛進宮”的制度。



結語:有道是:“吃一塹長一智,前世之事,後世之師”,於是清朝皇帝想出了這個辦法。我覺得這個制度是從雍正皇帝以後實行的,不然呂四娘為報仇侍寢手刃雍正的事件不成立。你覺得呢?


秉燭讀春秋


清代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使清代的侍寢制度可以充分借鑑前朝的歷史經驗教訓。清代的侍寢制度是由皇帝牌牌子決定當晚侍寢的妃子,然後由太監們把侍寢的妃子裹在被子裡抬進皇帝的寢宮。事實上這種侍寢方式在歷朝歷代中都是較為獨特的,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避免某位妃子專寵;其二避免皇帝沉迷女色;其三保證皇帝安全。而這三點中又尤以最後一點最為關鍵。

在此之前歷朝歷代的皇帝要寵幸某位妃子直接召她侍寢即可,然而在清代這是不行的:每個妃子都有一塊對應的綠頭牌,牌面上寫著該妃子的姓名。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會將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待皇帝晚膳用完之後太監舉盤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沒有興致,則說聲“去”;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面向上。太監拿過此牌,交給另一位太監,這位太監專門負責把被皇帝翻到牌子的妃子背扛到皇帝的寢宮。由於綠頭牌都是背面呈現在皇帝眼前,事先皇帝並不知道每塊牌子對應的是哪個妃子,所以理論上每個妃子得到皇帝寵幸的概率都是一樣的,謂之“雨露均霑”。這樣一來向唐玄宗寵幸楊貴妃那種三千寵愛集一身的事是難以再發生了,這就避免了某位妃子因專寵而驕橫跋扈。不過這只是就理論上而言,實際上如果皇帝鐵了心就要翻某位妃子的牌子,也不是不能暗箱操作,太監也不會那麼不識趣。

自古以來因沉迷女色而荒廢政務的帝王不在少數,更有甚者為縱情聲色而濫用各種補藥、丹藥,結果沉迷於女色而無法自拔,日子久了身體被掏空以致英年早逝者也不乏其人。因此清代的侍寢制度明確規定:妃子從被抬入皇帝寢宮起不得待超過一個時辰以上的時間,只要時辰一到就會有太監在屋外提醒皇帝,在取得皇帝同意後太監們就進去將妃子裹起來抬走。如果皇帝沉迷女色而不願讓太監們把妃子抬走,那就會驚動皇后、太后了。在皇帝和妃子行夫妻之事的全過程中太監會一直在屋外做好記錄,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萬一將來妃子懷孕一定是皇帝的龍種。相比妃子而言:皇后是例外——她是整個清宮之中唯一可以與皇帝睡整夜的女人,同時她也不是被太監抬進皇帝寢宮的。如果皇帝要召幸皇后,那麼不必走翻牌子那套程序,直接召皇后前來寢宮即可。

至於最關鍵確保皇帝人身安全這點在此之前是有過先例的: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沉迷於聲色犬馬和修仙煉丹。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中的修仙煉丹之術,而他煉製所謂長生不老仙丹的原料中有一樣是女性初潮時的經血。為保持宮女們的潔淨,她們經期時不得進食,只能吃桑葉、喝點露水。而在強制取血過程中不少人還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即使不死也很容易落下病根。除了煉丹之外嘉靖皇帝還聽說服用甘露有延年宜壽之說,於是命宮女們凌晨即往御花園中採露,導致大量宮女因之累倒病倒,而嘉靖皇帝又是個性格十分暴躁偏執的人,鞭打宮女對他而言是家常便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11月)十月二十一日以楊金英為首的十餘個宮女拿了一條細料儀仗花繩搓成一個繩子套試圖把嘉靖皇帝勒死,儘管最終沒能殺死嘉靖皇帝,但也是當時的宮中一時間大為震驚。清代的侍寢制度也許是吸取了這一經驗教訓,所以明確規定:妃子侍寢前必須全身脫光接受檢查以免夾帶凶器,從而造成對皇帝人身安全的威脅。

清代的這套侍寢制度完全將妃子工具化,其實不僅妃子們對此不滿,皇帝也有所不滿。同治皇帝就放著後宮嬪妃不寵幸,而喜歡去民間尋花問柳,甚至有的野史小說更是聲稱同治皇帝是死於梅毒。由此可見再怎麼精心設計的制度也保護不了一心作死的人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明清時期的規矩特別多,有些規矩真的令人匪夷所思。清朝沿襲了明朝很多做法,而明朝是因為看到元朝制度太過寬鬆導致亡國,所以吸取教訓,一步一步完善了各種制度,這種情況到清朝簡直達到了嚴苛的程度,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用規矩來規範。

皇帝掌握著最高權力,子嗣的繁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這關係著整個王朝的興衰,所以皇帝的後宮便成了最重要的一個地方。

可是皇帝有那麼多女人,他必須要做到雨露均霑,否則會造成後宮動盪,甚至影響到朝政,能被選作皇帝的女人,其家族背景都不一般。皇上就算有非常寵愛的女人,也不能做得太過分,比如順治皇帝和董鄂妃,就是最好的例子。



抓鬮是最公平的,但是抓鬮的不確定性太多,皇帝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觀意見,所以敬事房會做出一種牌子,每個牌子上寫上妃子的名字,皇上如果對誰感性趣,就會把他的牌子翻過去,表明那個妃子今晚可以陪伴皇帝過夜,能被翻牌子是當時每個妃子最大的願望。

這樣每個妃子都有機會接近皇帝,也不會使某個女人獨寵。我們在清宮劇裡看到,皇后經常會和其他妃子爭寵,但是當時的規矩並非如此,皇后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特權的。

牌子翻好後,太監們會把綠頭牌交給皇后過目,如果這個妃子各方面條件都允許,皇后允許就可以陪皇帝過夜了,這也顯示了皇后後宮之主的地位。

皇后、皇貴妃和皇帝同床共枕是不需要翻牌的,只要皇帝願意,她們隨時可以陪皇上過夜,所以我們在清宮劇裡往往看到,皇后和皇貴妃是最不對付的兩個人,因為她們的權力都比較大,對於皇帝來講應該都是最重要的女人。

沒有有哪個女人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人在感情上都是自私的,沒有人能夠例外。

被翻了牌子的妃子,這時就要興高采烈的梳妝打扮等待皇帝的到來,然後赤條條的被太監裹在被子裡,送到皇帝的床前,說實話這對於女人來講實在毫無尊嚴可言,但是在皇權面前,又有誰能做得了主呢?


有的時候連皇帝自己也是做不得主的,比如皇帝與妃子翻雲覆雨不能超過一定的時間,這是為了皇帝的龍體著想,皇帝關係著國家的存亡,怎麼可能在某個女人身上過多消耗自己的體力和健康。

所以到了一定時間,太監會在外面提醒皇帝時間到了,皇帝如果覺得差不多了,會讓他們進來把妃子抬走。這時太監還會問皇帝留或不留,如果皇帝說不留,太監們就要把妃子倒提起來,讓龍精流出來,如果留的話就直接抬回去。說實話,這對於平時養尊處優的妃子來說,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情。

其實在這整個過程中,最忙的應該是太監,他們要把每一個過程都記得非常詳細,這樣做是為了保證龍嗣的血統純正,稍有差錯那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而妃子們之所以要被全裸著抬到皇帝身邊,也是有原因的,這應該始於雍正和嘉慶被刺事件引起。

當年的呂四娘為了報仇,以選妃之名混進宮中,找了一個時機殺了雍正,當時雍正突然暴病而亡,對外並沒有說是因為刺殺而死。關於雍正的死歷史上的記載很少,有說是病死,有說是自殺而死,也有說是因為服用丹藥中毒而死。《清史簡述》認為雍正帝乃是因“中風病逝”,但是確實有呂四娘刺殺雍正的這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嘉慶被刺殺引起,嘉慶像很多皇帝一樣,祈求長生不老之術,但是他的方法實在有點變態。

他要用處女的血做藥引子,和成藥丸服下延年益壽,為了保證這些處女血的純淨,不許她們吃五穀雜糧,每天只能喝風飲露,導致很多女孩子活活被餓死,當時的後宮真的是有的進沒的出,比地獄還要可怕。

所以這些女孩子忍無可忍,為了活命她們想要集體刺殺嘉慶,可是因為她們年齡太小,慌亂之中竟沒有刺殺成功,當時又有一個小宮女臨時倒戈,導致刺殺失敗,所有參與的人被殺身亡。從此以後,每個侍寢的妃子就要被赤裸裸的包裹著送到皇帝面前。

所以做皇帝的女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根本沒有什麼尊嚴,還要揹負著整個家族的興衰,這對一個弱女子來說是多麼沉重的包袱。所以《紅樓夢》裡賈元春回家省親時,抱著賈母和母親哭訴,為什麼要把她送到那不見天的地方。平時高高在上的妃子,有著多少不能為人說的痛苦和悲傷,也只有她們自己心裡清楚了吧。(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雨霽視角


夜幕降臨,皇宮內一片寂靜,兩個太監把一個赤身裸體的女子裹在紅棉被裡,抗在肩膀上,送進皇帝的寢宮。且不論這種鏡頭是否該在電影中出現,單就將嬪妃赤身負入寢宮這一點來說,是完全符合清宮內製的。

對這一所謂“召幸”的內製,文獻中說:“嬪妃召幸,遣內侍叩宮門,直趨臥榻,用紅棉被裹而負之以行。至第一間房,除去衣錦,裸體而進;至第二間房,復取衾稠;至第三間房,方是皇帝寢室。”

按照清宮規矩,凡是嬪妃或者其他女子,在侍寢之前,必須要先脫得赤條條,然後用蘭湯洗淨全身,等待太監將其一絲不掛的裹入被中,送到皇帝寢室。從皇帝已敞開的被腳處爬入,完事後再原路退出被揹走。

至於由誰來侍寢,清宮也是有一套程序的,通常由敬事房負責。皇帝吃完晚飯後,太監會端著一堆綠牌子來讓皇帝挑選。不翻則表示皇帝今晚沒有興趣,如果哪個牌子被翻過來,太監則會及時通知該嬪妃準備侍寢。

皇帝在與嬪妃同床時,敬事房太監則站在門外聽候差遣。要對當然的召幸進行記錄,還要負責督促皇帝不要超時,避免有損龍體。召幸的過程大概就是如此,那麼為什麼清朝皇帝召幸嬪妃都得將她們赤體背入呢?

從歷史文獻來看,大概有兩種說法。一說這種制度起始於明代,是清沿用明朝舊制;一說起源於清雍正之後,傳說雍正被人刺死,為防備嬪妃行刺,才立下這條規矩。

第一種說法來源於明朝嘉靖年間的“壬寅宮變”。嘉靖為了長生不老,用處女的女紅配置所謂的“長生藥”。三年內有近五百宮女被害死,嘉靖的行為激起了一些嬪妃和宮女的憤怒。於是爆發了“宮女弒君案”。

宮女楊金英糾集了十餘名宮女,趁嘉靖熟睡之際,欲用繩子將其勒死,可惜因繩釦打死而未能得逞。就在嘉靖奄奄一息之時,宮女張金蓮因害怕而向皇后告密。最終,嘉靖逃脫一死,而參與宮變的宮女被凌遲處死。

嘉靖從此整日擔驚害怕,只好搬往西宮,後宮加強了對嬪妃宮女的戒備。有鑑於此,清朝為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嬪妃宮女侍寢必須裸體。

另一種說法源自於呂留良孫女刺殺雍正一事。呂留良因對清朝不滿而拒絕做官,在家潛心修書,有意宣傳民族意識。到了雍正年間,有人告發已逝的呂留良“猖狂悖亂”,隨後他被開棺戮屍,家族也遭牽連。

傳說呂留良孫女劍法高超,為給呂家報仇,潛入宮中將雍正刺死。後人還傳說,雍正的頭顱被割去,入棺時是個金頭。呂留良案完全是歷史事實,但其孫女行刺一事僅見於野史記載,因此不足為信。

不過,清代皇帝召幸嬪妃,嬪妃裸體侍奉,多數人認為是雍正朝以後的事。但又不一定與雍正的死有關係,很可能是清室吸取了明宮的教訓,同時又考慮到當時政局的複雜,於是便開始對嬪妃宮女採取防範措施。

以上兩種說法均無確切的依據,故而都不能成為定論。不過,明清兩代帝王在行幸時實行上述做法,完全是出於維護帝王的安全和自身利益的考慮,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還具有防止皇帝荒淫房事的良好效果。

總之,從史料上看,明清以前的皇帝與嬪妃交媾是沒有這些規定的,更沒有清朝的“赤體背入”的限制。清代的這些規定主要是考慮到皇帝的人身安全及召幸方便。


野史也是史


多半是謠傳,可信度很低。近代有學者曾經研究過,清宮翻牌子和妃子不能過夜的制度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妃嬪被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寢宮侍寢到說法,主要來源自民間野史和筆記小說,可信度並不高。


關於清朝妃子用被子裹著送給皇帝侍寢的說法來源,主要源自四本書:

《清代野記》、《三宮六院》;

《宮女談往錄》、《清宮詞》;

先說名氣最大的《清代野記》。為什麼說名氣最大呢?因為現在很多號稱揭秘清廷後宮密事的文章都引用自這本書的內容。這本書的作者叫梁溪坐觀老人,具體姓名不詳,梁溪坐觀老人只是一個筆名。

關於這本書,請牢記一點——這是一本民國時期的小說,可信度非常低。

按照這本書的說法,清朝妃嬪用被子裹著侍寢的原因,是吸取了明朝嘉靖皇帝被宮女謀殺未遂的教訓。相關的原文就不列舉了,侍寢的過程大概分五步走:

第一步是翻牌子,就是敬事房的總管在皇帝晚膳用畢後,奉上一個大銀盤,銀盤裡放了幾十塊綠牌子,每一塊牌子上面記著一位后妃的名字。皇帝只看牌子不看真人,選到了誰,把牌子翻過來就行。

第二步就是侍寢。皇帝翻完牌子後,敬事房太監會先行通知被選中的妃子湯沐。待皇帝上床後,太監把早被脫個精光並裹著披風在外等著的妃嬪送上龍床。妃子從皇帝的暴露在外的龍足這兒匍匐鑽進大被,然後兩人開始做羞羞的事情。

第三步是催鍾。皇帝完事後,太監會在外面催促。如果皇帝故意裝聾作啞,太監就會再催促一次,最多催促三次。

第四步是避孕。太監催鍾完畢,妃子還不能離開,要面對皇帝,要倒著爬出被子。太監再次用披風裹著,背到門外。總管隨後進來會問皇帝問:“留不留?”皇帝若說留,那就沒事了,若說不留,總管就出來,找準妃子腰股之間某處穴位,微微揉之,那什麼的液體就流出來了,這叫人工避孕。如果避孕不成功,就補做人流手術。總之就是一定不能讓妃嬪懷孕。

第五步是記錄。妃子侍寢完畢後,總管太監會用隨身的一本小冊子記上“皇帝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刻臨幸了某妃子”,然後進行存檔。

仔細看看這五步流程,然後醞釀思維,是不是有種皇帝在嫖妓的感覺?比如翻牌子對應妓院的報花名;侍寢則對應陪睡;催鍾就是時間到了,要加錢的意思。避孕是妓院必不可少的流程;記錄跟記賬是一個意思。

這哪是妃嬪侍寢?明明就是嫖妓!所以我個人感覺《清代野記》這本書的可信度,基本上是扯蛋。

並且很關鍵的一點,這本書的創作時間是民國時期,面對的讀者就是當時的老百姓。作者把妃嬪侍寢的過程寫的跟嫖妓一樣,很明顯就是為了迎合當時老百姓的惡趣味,把民間的東西故意嫁接到皇帝頭上,以博取讀者的關注。


再來說《宮女談往錄》,這本書的創作時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根據作者的自序,他說自己書裡的內容是在四十年代的時,從一個當年在宮裡伺候過慈禧太后的老宮女那裡聽來的。由於中間隔了四十年,很多細節已經遺忘了。因此書裡面的內容有很多錯誤。

比如“小主”的用法,即最早出自這本書。但是根據清宮的檔案記載和相關人員回憶,宮裡並沒有稱呼妃嬪為“小主”的這種叫法,而是一律稱呼為“主子”。

具體到侍寢這一章內容,這本書的記載內容與《清代野記》有一些出入。

當皇上就寢的時候。太監把承幸簿呈到御前,當然,生病或信期的妃子不在內,由皇上任意選擇。然後由太監持著燈籠去召喚。妃子早已恭候了,稍事修飾,太監在前面導路,貼身的侍女在後面護送,就這樣進入皇帝寢宮的偏殿。這裡早有準備的,洗梳妝一番,脫掉衣服,喊聲承旨,於是由太監背到寢殿,只是幾步之遙。並不是由東宮到西宮,揹著妃子滿處跑。

注意上面加粗的字,根據這本書的記載,皇帝臨幸之前,會先翻牌子,然後讓太監去通知被翻到牌子的妃子準備侍寢。被通知的妃子並不是在自己宮裡沐浴更衣,而是由太監帶路,直接到皇帝的寢宮沐浴,然後由太監送到皇帝的床上。

這本書與《清代野記》有出入的地方就在於它否定了妃子在自己寢宮沐浴,然後由太監用被子裹著,背到皇帝寢宮侍寢的說法。認為妃子是直接在皇帝的寢宮裡沐浴,不用裹被子,直接光著身體,由貼身太監背到皇帝的床上。

兩本書,兩種說法,該信誰呢?


接下來說《清宮詞》。這本書的作者是光緒十八年殿試第一甲榜眼,叫吳士鑑。曾經官至翰林院編修。作者本人的身份不低,但是他的這本書是一本合集,裡面的內容由多人所著,吳士鑑僅為其中一人。所以這本書關於侍寢的內容或許只是由他人代筆,為了博眼球而故意歪歪出來的內容。(當時已經是民國時代了)

這本書裡關於侍寢的內容如下:

嬪妃召幸,遣內侍扣宮門,用紅被裹而負之以行。至第一間房,除去衣錦,裸體而進;至第二間房,復取衾裯;至第三間房,方是皇帝寢室。

從引用上可以看出,記載內容比較簡單,所有字數加起來還不到60字。大意就是說:皇帝臨幸妃子之前,被臨幸的妃子要先脫光衣服,然後被太監用紅被子裹著抬到皇帝的寢宮。到了皇帝寢宮後,宮裡面有三間房。妃子先走進第一間房,太監脫掉被子,妃子裸體走進第二間房;在第二間房裡面,妃子取出臥具,再進第三間房;然後爬到皇帝的床上,開始做羞羞的事情。

沒有翻牌子,沒有沒有催鍾,沒有打胎,只有裹被子。這明顯就是第三種說法了。到底該信誰呢?

由於《三宮六院》直接引用了《清宮詞》的說法。因此就不再細說這本書了。

綜上所述,妃嬪用紅被子裹著送到皇帝寢宮侍寢的說法,其實很扯。那些所謂的揭秘後宮秘聞的內容自相矛盾,讓人如何相信?而根據朱家溍先生的考究,清代妃嬪侍候皇帝的流程其實非常正常:就是每天的黃昏,妃嬪集中到燕禧堂候旨。待皇帝翻牌子後,除了被翻中的妃嬪留下來單獨陪皇帝吃飯、侍寢外,其餘的妃嬪各自回寢宮,相當於是下班了。然後晚上皇帝和被翻中的妃子行呼風喚雨之事。

不存在妃子由太監用紅被子裹著背過去這樣的事情。也不存在太監總管詢問“留不留”的這種八卦說法。

具體內容可以參照《故宮退食錄》一書,這是一本非常考究,非常嚴謹的書。



最後多說一句,朱家溍先生是朱熹的二十五世孫,曾經擔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央文史館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是著名的文物專家和清史專家。他的夫人叫趙仲巽,是蒙古正黃旗人出身;他的岳母是愛新覺羅氏,是恭親王常寧的後裔。

專家考究的結果和民間野史八卦的內容,到底信哪個,這裡不做評價。從客觀上說,明顯是前者更有信服力。從主觀上說,自己願意信哪個就信哪個。反正知道內幕的當事人都已經不再了,沒有確定的說法。


Mer86


看過清宮劇的朋友都知道,皇帝每晚批完奏章之後,總有敬事房的太監,端來一個盛滿合宮嬪妃名字的綠頭牌的盤子,供皇上挑選晚上侍寢的嬪妃,皇上一一打量之後,將中選嬪妃的牌子翻面放回原處。

接下來,被選中的嬪妃沐浴更衣,精心裝扮後,被赤衣裸體地裹在被子中,送往養心殿,也就是皇上的寢宮。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清代妃子被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寢宮的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防止刺客冒充妃嬪借侍寢之際,行刺皇帝。

皇帝作為一國之君,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慾,所以並非盡善盡美。如若皇帝言行不當,連累百姓遭遇無妄之災,行刺之事便時有發生。

當然,行刺皇帝不能光明正大,而是要暗箱操作的。而皇帝休息之時,也是放鬆警惕之時,因為沒有大內侍衛在寢殿內把守,這就給了刺客手刃皇帝的絕佳機會。於是便上演了刺客冒充嬪妃,借侍寢之機行刺皇帝的鬧劇。

遠的不說,就說雍正帝。傳說雍正在位期間,就因錯將在文字獄中被殺死的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納入後宮,並召幸時被呂四娘暗藏衣袖的短刀割去了頭顱。

此事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而後歷任皇帝都引以為戒,後宮嬪妃侍寢之時,必須寬衣解帶,裹在被中送去皇帝的寢殿,以防冒牌妃嬪夾帶短刀之類的利器混進寢殿,行刺皇帝,甚至連妃嬪裝點發飾的釵環都列入可疑之物的黑名單而禁止佩戴。

二、以示後宮妃嬪位分的差別。、

清朝皇帝有了雍正的前車之鑑,所以處處留心。不過雖防人之心不可無,清朝的後宮當然也不是眾妃都享此“殊榮”,例如皇后貴妃等位份高的妃子,是不需要裹在被中送去皇帝寢殿侍寢的。

試想想,如果堂堂皇后等位份尊貴的妃嬪脫光衣服用被子裹著送去寢殿侍寢,與其他位份低人一等的妃嬪一視同仁,這極其容易讓羞恥心作祟的她產生低人一等的感覺。

因為位份尊貴者,一般是將門之後或寵臣之女,即便包著被子被一群太監抬去養心殿,依舊會感覺掉價。

另一方面,無論是將門之後,還是寵臣之女,其家族必定是皇帝的心腹,這樣的大臣,因有皇帝的寵愛和後宮家眷的牽制,叛變的幾率微乎其微。

沒有叛變,就不會行刺,不會行刺,也就不用處處提防。所以,皇帝可以直接召幸這些妃嬪侍寢,而不是送去寢殿了。

而那些位份低的妃嬪都是選秀入宮,家屬不是朝中重臣,只能從低做起,這樣的民間女子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指不定刺客就夾雜其中,所以對於這些妃嬪不得不防。

她們被包在被子裡送去皇帝寢宮侍寢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位份低,且後臺不硬的妃嬪都是包著被子抬進皇帝寢宮侍寢的。

萬萬想不到,清朝等級制度如此嚴格,就連侍寢的方式也因位份的高低而天差地別,難怪後宮爾虞我詐,爭鋒不斷,其實都是為了更加接近皇帝,從而得到他的垂愛,以盼他朝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高高在上的那一位!"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歷朝歷代,就數清朝後宮的嬪妃侍寢制度最奇葩。

順治皇帝規定,嬪妃侍寢要先脫光光,再由兩個太監抬到皇帝的床上。

嬪妃和皇帝不能睡整夜覺。

皇帝寵幸完後,要叫太監把嬪妃抬走。

順治這麼規定,有兩個原因:一是防止皇帝沉迷於女色;二是防止嬪妃攜帶利刃刺殺皇帝。

嬪妃侍寢程序是這樣的:

每個妃子對應一個綠頭牌,皇帝用晚膳時,敬事房太監呈上綠頭牌。



皇帝翻哪個牌子,就讓這個妃子侍寢。



敬事房通知這名妃子,妃子先到皇帝寢殿旁邊的圍房,洗澡澡。



嬪妃洗完澡,光溜溜的被錦被一包。



兩個太監把妃子抬進皇帝的寢殿,抬到皇帝床上。



敬事房記下皇帝的寵幸時間、妃子的名字,作為日後妃子懷孕的證明。

只有皇后例外,皇后侍寢不走這套程序,不需要脫光光抬進去,可以和皇帝睡整夜覺。

這個制度完全把嬪妃當成工具。嬪妃不滿意,皇帝也不滿意。

清朝皇帝大部分時間住在圓明園、暢春園這些園子裡。在園子裡相對自由,可以不用遵守這套規矩。


餘明講歷史


我們在許多的宮廷影視劇特別是明清兩朝中經常見到,妃子赤身裸體被裹在被子裡,由太監抬到皇帝的寢宮,然後接受皇帝的寵幸。筆者曾經也很不理解這一做法的目的,經過多番查閱資料後才得知,這一習慣的起源來自明朝,故事的開始還得從明嘉靖帝朱厚熜講起。

嘉靖帝不只是皇帝,還是一名準道士,道號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沒錯,就是他自封的。他沉迷煉丹,採集天下間的奇珍異寶製作仙藥。而其中最為特別的一種原材料就是鉛紅,即少女的經血。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就是宮中的宮女們,為了保證經血的“純淨”。這些少女們被迫關在一個院子裡,每天只能喝水吃桑葉,不出幾日,就會活生生餓死在裡面。而那些還沒有餓死的,則每日飽受著飢餓與病痛的折磨。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柔弱的宮女竟然達成共識,聯合在一起,決定幹一票大的。嘉靖二十一年(1542),嘉靖帝留宿端妃寢內,由楊金英帶頭的十數名宮女乘皇帝熟睡,用黃綾布勒住他的脖子企圖將他勒死。嘉靖帝殊死掙扎,宮女們害怕嘉靖帝掙脫於是又打了個結,於是兩個結套在一起變成了死結。而且由於這些宮女整日受苦,力氣不夠怎麼都勒不死朱厚熜。還有的宮女將自己的髮釵拔下來,朝著朱厚熜就是一頓亂刺,但是一直沒有刺中要害。就在這僵持的時刻,一名宮女因為膽小怕事,跑去向皇后洩密。很快侍衛趕到將宮女們拿下,解救了奄奄一息差點死在宮女手上的嘉靖帝。事後,涉及此案的宮女們統統被斬首,首犯誅九族。而當天侍寢的端妃也被一併斬首。

惜命如金的朱厚熜從此下令,所有侍寢的的嬪妃都在自己的宮中脫光,然後由太監裹在大氅裡抬到皇帝的寢宮。在每晚用過晚膳之後,皇帝翻牌決定今晚侍寢的妃子。然後等到晚上,皇帝躺在床上,被子的下端是敞開的。被太監抬來的赤身裸體的妃子,就會解開裹在身上的大氅從敞開的這個口子裡爬進來,侍奉皇帝。

而到清朝順治皇帝之後,他們有樣學樣的沿用了這種妃嬪侍寢的形式。而且按照滿清宮廷的習俗,除皇后外,妃子不得與皇帝待一整晚,在房事後必須離開。如果時間過長,太監就會在窗外喊“是時候了”。如果皇帝不應則反覆三遍,三遍之後就進入屋內將妃子從皇帝的御榻中拖出。重新用大氅裹上,抬回妃子的寢宮內。

這些都是清代宮禁中祖宗定下的規矩,但若是皇帝住在圓明園中,就不需要遵循這些規矩,可以廢除這些繁瑣的儀式。皇帝就可以如同平家百姓一樣,隨時寵幸自己的妃子,享受為數不多的自由時光。清朝後來的皇帝們總喜歡往圓明園跑,看來即便是有無數美女可以寵幸,他們也不喜歡這種儀式繁瑣的流程來破壞自己的興致。

設立這種形式的初衷是為了保護皇帝不會在睡著的時候被有不軌之心的妃子殺害,重蹈嘉靖的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