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不斷試錯來捕捉大行情,你確定這樣做是對的?

這是一個粉絲的問我的,我想拿出談談,期貨市場有這樣一句話,通過不斷的試錯,小幅虧損來測試和捕捉大的行情。

這樣做真的可行嗎?

從我的角度上來看,結合交易的經歷,我並不認同這樣的做法,因為試錯就是在犯錯,犯錯很大可能行會虧損,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那該如何對待這個問題呢,不試錯,可能錯過行情,因為無法得知行情什麼時候會出現,試錯呢,又可能產生虧損,不得其解。

有效性的機會,有價值的止損

虧損不可避免,交易沒用絕對的正確,從我的建議上來講,不讓你虧損不是代表不會虧損,而是把握住有效性的機會,止損一定要有價值。

我常談起這樣一句話,不要為了交易而交易,即使是符合交易規則的前提下。

通過不斷試錯來捕捉大行情,你確定這樣做是對的?

隔夜外盤走勢是否與當前國內市場走勢方向一致,不一致,即使點位再好,別急著進場”,這句話每個跟我學習突破交易的朋友,我都會講到,因為交易不是按照規則機械式的執行,這種重複性的勞動最終一定是虧損的結果。

我曾寫過一篇問答《做投資不等同於簡單的勞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問答查看

符合規則的機會,只是從技術指標,形態上符合,但當時盤口的氛圍、持倉量的增減,這些都會影響到這筆交易的結果,所以即使符合規則的機會可能會是虧損的結果。

這一點,其實很多的交易者並不能理解,因為在交易之處,制定交易規則的時候,都是根據概率、以往的交易經驗來建立得交易模型,可為什麼做著做著,系統就失效了呢?

規則和以前一樣,品種還是原來得品種,軟件、什麼都沒改變,卻不能盈利了,這是為何。

因為市場在某一個時間節點,一定是不一樣的,一定不等同於你往日的交易,所以按照之前的操作,不能盈利,甚至持續虧損都是對的。

程序化的模型都在隨著市場不斷改變,所以交易,你必須也要學會改變,順勢的含義,可絕不是順著K線走這麼簡單,還有市場,整個投資的大市場

不斷的虧損≠合理的虧損,我們應追求後者

不斷的試錯,意味著可能帶來不斷的止損,多次交易結果的累積,就成了虧損。

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或是有沒有方法來改變呢

當然有,不斷的止損背後,加上一個交易者主觀過濾的邏輯,結合關聯性品種,市場當時突破關鍵點位置上K線的形態等,我拿一個K線圖來說吧

通過不斷試錯來捕捉大行情,你確定這樣做是對的?

滬鉛2003

滬鉛2003.這是2月11日開盤前覆盤時看到的不規則的突破點,群裡有朋友問,這個機會能做嗎

均線全空排列,下跌延續中,所處的這個形態又是橫盤整理中,下跌突破,是最標準的做法,我直接否決了。

後面盤中的走勢證明了我的判斷,這樣的位置很大程度上都是坑,尤其是那根長下影線,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空單平倉、多單買入,都有可能,第二次向下,沒能打破,說明了多、空在這個位置反覆交著,市場狀態即使再度跌下來,也不可能直接出方向。

交易是藝術,不是簡單的重複

投資活動,從來都是簡單的按照規則操作這麼簡單。

一種指標,或者一種交易規則,有的人做起來得心應手,同樣的東西,傳授出去,換個人操作,可能就不一樣,有可能就是虧損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參加過交易培訓(委信號 xindirhy)的同學,學完之後依然無法盈利的根源。

因為只是知道了怎麼用,至於為什麼這樣用,什麼條件下應用勝率才更高,則沒有學明白,看起來學會很簡單,但執行的時候,盈利卻變得困難。

投資和活動常聯繫在一起,很少見到投資和勞動聯繫在一起的,說明投資不是簡單、重複性,機械式的勞動。

投資市場,需要是綜合權衡下的結果,這裡面有人性因素,也有客觀存在,系統,規則就是客觀存在,人性對機會的選擇、放棄,就是人性活動,二者缺一不可

路雖不易,行,則必致;不行,則漸遠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