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全部所學的,再次變成小孩子

忘掉全部所學的,再次變成小孩子


讀書是好的,但它的目的不只是為了邏輯、引證或爭辯。事實上,只有從自己的經驗來引證,你說的話才有分量。


拉瑪奎師納帕拉馬漢沙大師(Sri Ramakrishna Paramahamsa)曾經說過:“忘掉全部所學的,再次變成小孩子,這樣才比較容易瞭解其智慧。”如果你不知道在學什麼、學多少?學習可能會變成一種障礙。所以,不需讀太多的書,只要選一、兩本書——任何可以提醒你目標的書,實際地練習。

忘掉全部所學的,再次變成小孩子

文字節自沙吉難陀大師講述的《巴坦伽利的瑜伽經》(陳景園 譯本)


以下文字摘引自本書的“講述者序言”:


“巴坦伽利對瑜伽有完整的詮釋,我欣賞其文辭清晰、簡潔、深刻。他優美地呈現出各個支派——從淺顯到最深入、完整且精確的瑜伽學問,它是一部現行的經典,照亮了我們的心靈通道。

《瑜伽經》的內容既緊密又簡潔,一定要慢慢地念,小心地念,並帶入冥想,你可以用“心”來學習一些最重要、最有用的知識……你每看一次,就會吸收得更多,進而幫助你成長。就讓我們慢慢地學習,不管我們知道多少,讓我們練習它,不斷地練習。練習是瑜伽最重要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