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片酬高真的怪明星嗎?

江聰德


明星片酬高並不能怪明星,但是有著這麼多錢拿,任何人都是樂意接受的。明星片酬高不是不可以,但是明星片酬高一定要值這個錢,明星一定要承擔其相應的社會責任,要為社會做好事。與此同時,軍人、醫生、教師和科學家這些崗位的工資實在是太低了,常言道:實幹興邦。這並不有利於社會的發展,那麼為什麼明星片酬這麼高呢?

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從多個層面去回答,不過首先我的結論就是明星的高片酬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下面就有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我將從三個角度詳細分析這一現象。

受眾問題——喜愛觀看電影的觀眾都是年輕人

在西方發達,觀眾主要是中年人為主。而在我國,觀眾主要是年輕人為主。一些數據顯示美國觀影人年齡大多為40歲以上,而作為歐洲最大電影市場的法國觀影人也是40歲以上。但是在我國40歲以下的觀影人群貢獻了百分之80以上的票房。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電影這種娛樂形式本來就是興盛於西方,相對於年輕人我國的中年人並不喜歡看電影。

但是我國的中年人真的不喜歡看電影嗎?其實不是,我國的中年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有很多經典電影伴隨著他們,比如說《第一滴血》、周星馳系列電影。事實上相對於年輕人,他們具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之後,對於電影的要求更加高了。因而他們更加喜歡故事質量上乘和新鮮度非常高的電影,而現在各種漏洞百出邏輯不通順、愛情主題肆虐的電影並不為中年人所喜愛。

可以說,由於觀影人群的低齡化,導致了電影市場迎合低齡化受眾。其作品相應的質量不高,中年人不愛看這種電影。中年人愛看什麼電影呢?動作、冒險、科幻、劇情等等主題都是中年人喜愛的。遺憾的是我國電影市場很少有這些類型的電影。

演員問題——可用的演員太少

電影公司現在物色明星演員,前提條件是必須演員在24歲以前就必須出名。可以說這類明星是少之又少的。

青少年影視劇(指主演在20歲以下的影視劇)事實上在我國的國內因為政策的原因,很少有公司會做。因為我國嚴禁對於青少年的價值觀誤導,一經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擺在中國影視公司面前的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那就是年齡不大不小的“鮮肉”明星(一般都是20歲到25歲)。本來由於青少年影視劇的缺失,導致了年輕演員數量稀少,數量稀少就更加難以成名。那索性就找已經出名的“鮮肉”明星好了,我們會發現很多年影視劇換來換去青年主演都是那麼幾個人。為什麼呢?因為只有這些人可用,物以稀為貴,自然天價片酬必不可少,演技也很難讓人滿意。

電影公司問題——對於演員的過度依賴

可以發現,現在很多電影公司打出一些宣傳新作的口號時,往往對於明星本人的造勢更加在乎。他們似乎並不是在宣傳自己的新電影作品,而是在宣傳自己選用了哪些明星。這些電影公司信心明顯不足,他們在整個電影市場的大環境下,隨波逐流,對自己是否能夠做出好的作品沒有信心。而在選演員時,卻一定要選有名氣的“鮮肉”演員。

但是選用所謂的當紅明星就一定會票房很高嗎?其實不是,很多電影即使是有當紅明星依然票房很低很低。遠的不說,不久前的《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教訓。

太多電影公司沒有氣魄、沒有膽識、更沒有信心去做出一部好的作品,反而爭先恐後去搶一些當紅明星。這些明星自然有恃無恐,天價片酬也就不意外了。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明星的高片酬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以上三個方面缺一不可。不過隨著《戰狼2》、《流浪地球》的開始,事實上國內電影行業已經悄悄發生變化了,現在我國電影開始注重質量而不是注重主演明星了。再加上國家對於高片酬的一些管控,相信高片酬這一問題會在不遠的將來得到很大的改善。


影視音樂舞臺


不是,市場就是這樣,老百姓喜歡為什麼他們不能那髙片酬,為什麼明星要像要飯的一樣你們就喜歡,你們難道就喜歡八個樣板戲來回車輪一樣的天天的上演,這個社會有一大批人很壞,就像一個央視不幹的實話實說的主持人一樣,一天到晚指責這個,指責哪個,熟不知他們是一群社會網咯最壞的人。


武勇67721486


這是個不健康的現象,但我並不認為這該歸咎於明星。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僅僅是明星,所有從業者的獲得都應該符合市場規律,符合其所創造的價值。

我認為,現在明星高片酬的原因主要還是喜歡他們的粉絲造成的。只要明星擁有足夠多擁護他們的粉絲,就會造成足以獲得利益的流量,那自然就會有電視劇、電影、綜藝等各種文娛產品找到他們。也許很多人不認同,但客觀的講,只要投資的人願意給他們這些錢,就說明他們值這些年。如果明星本身不值他的身價的話,在作品失敗之後,其身價自然會降低。

現在很多小鮮肉演技不好但片酬卻高的離譜,歸根結底是他們有很高的人氣,特別是女粉絲對他們瘋狂追捧。作為明星本身,掙的錢肯定越多越好,有高片酬邀請,何樂而不為呢?


剛子看世界


馬雲、王健林、馬化騰有錢是誰的錯


凌風266893506


明星的片酬跟勞務市場的民工工資的性質差不多,流量明星確實能帶來高的票房收入的演員就像技術好的民工一樣多給點錢都值得,那些垃圾演員跟那些混日子的垃圾農民工一樣就該不值錢!


藍色新疆


明星片酬高不能全怪明星的要價。與井個社會環境有密切關係,社會上其它行業也有類似更高投機暴富者。政府應有序規範井個社會財富分配大體原則,有根據共同大致遵守,這項工作應從現在起做好。不能頭痛治頭盡做些被動事。


彥君涵玥爺爺



明星的天價片酬該去責備誰?明星?相關監管部門?粉絲?網友?


明星收益出爐,網友們齊呼“憑什麼?”你也許會說,讓我長時間暴露在閃光燈下我願意,讓我早起晚歸我願意,讓我私生活始終被人盯著我也願意,這些我都可以做到為什麼明星掙錢多我掙錢少?心中的不平衡感油然而生,於是我們開始批判中國的天價片酬的現象,明星也就成了第一責備人。


韓國藝人張娜拉因為一句話被封殺“中國人的錢好掙”,她可能沒多想,只是陳述了一個事實,但也正是她的隨口一說她再也掙不到中國的錢啦!



科學家們也感到不公,我們也為他們鳴不平。一個為人類做貢獻的科學家可能她們這一生的工資或者說是科研基金都沒有當紅明星一部戲的片酬高,這種問題真是迫切需要解決啊,別讓那些真正為人類做大貢獻的人寒心。


明星的天價片酬直接導致了爛片數量的直線上升,惡性循環。這個事情監管部門責無旁貸,如果有了對明星片酬的一個截止點,那麼想那麼多也沒有辦法!再來說說粉絲,沒有人去追捧他們,他們就沒有話題量,沒有流量,那麼這樣一來鮮肉當道的時代也將過去,真正的演技派也將出現,當然這種事情都少不了網友的推波助瀾。

明星天價片酬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希望多方能夠齊心協力做好這件事情,也一樣廣大網友能夠理性追星!


哈哈不套路


降是一方面,主要該稅收他她們,具體……怪不怪他她,那不是一方面的緣故,比如:粉絲的追捧使得他她們牛逼起來,導演的潛規則使她他們裝逼起來,有關部門的任意放縱使他她們事逼了起來,…………對於娛樂圈當徹底管理起來,最好成為《文藝工作者》…………


手機用戶20038332077


不怪明星 怪的是中國娛樂圈。

跟韓國明星相比,中國娛樂圈真的把明星捧上了神壇一樣。我記得很典型的一個例子:跑男。韓國跑男主持人劉在石,在中國相當於何炅汪涵級別的主持人,他一年的薪水才相當於中國跑男主持人李晨一季(?)的薪水。

將明星捧到天上帶來的結果就是流量明星到處都是,很少有人會認真鑽研演技;跟韓國成熟娛樂圈培養出來的唱跳俱佳的男團女團一比,中國選秀節目選出的男團女團業務水平簡直是讓人失望;當然更主要的一點是畸形的娛樂文化帶來的明星天價片酬。

如果真的片酬高,與之相應的應該是熟練的演技,高營業水平,而不是隻靠流量靠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