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工程都會集中開工,那會不會導致勞務輕包價格的上漲?

大順直通車


經過這次疫情,有20%的人選擇不外出務工,會留在當地務工或農村發展,所以不管是工廠還是工地,都會缺人,人工工資上漲就成必然。


海之藍207797975


防疫:響應鐘南山,再撐14天。

.

近日,鍾南山院士說,從1月23日封城開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為第一個14天。

從2月7日(正月十四)開始再過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如果沒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一個14天不能解決問題,請大家配合,做好第2個14天的防護,很重要。

看過今天確診病例破3萬、新增病例仍然3千以上的情況,我們還需要做好第二個14天的防疫工作。

對每個人來說,工作,生意都可以再來,但生命和家人只有一次,希望每個人配合國家的工作再堅持14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個14天很重要,很重要,讓我們再堅持14天。每一箇中國人,都是這場瘟疫狙擊戰的戰士。加油,每個人!



經濟信息速遞


70後能幹,80後開始少了,90夠基本沒有更別談00後,工地上工人也都是70後為主了,以後每年都會越來越少,工地上用工荒只會越來越多


白蘿蔔6910


不會的,疫情過後,工地開工,決定輕包是否上漲的因素主要是農民工工價是否上漲,而農民工工價是否上漲就看市場情況,農民工需求大時,工資上漲,反之下跌。

眾所周知,農民種田不賺錢,打工是農民的主要出路,而現在一些農民農閒時也出門打工,而打工首選是工地,而這些年積緊相當數量的專業建築類農民工,加在一起數量相當龐大,這些人會在各工地找活做,形成很大人員供給。

另一方面,城市建設經過這兩年大發展,以進入平穩狀態,房地產銷售不旺,建設速度放慢,開工工地不多,倒置用人不強。

還有建築材料上漲,而去年房屋上漲乏力,甚至下降,開發商盈利有限,沒有支持人工成本上漲的條件,賠本的事,可以不做。

同時,這些年工地實情,驗證了市場因素決定工價,年年春季工價低,夏季高溫工地缺人,工價高,秋季又降下來了。


54弓


即使沒有疫情,我國建築工地的人工費已經出現了上漲態勢,這和人員短缺有很大關係,疫情出現,只能加劇這種上漲,具體上漲幅度,目前不好估量。個人認為上漲20%左右


跑得最慢的豬1


凡事沒有絕對性的,我只認為任何工種、任何職業的工薪浮漲下調,完全取決於當時的情況。如用工荒,勞動力減少,基礎建設增加,這就會出現漲薪來刺激新鮮血源加入民工行業。反之會出現減薪,甚至失業!


架子工ZLK


不會了,還是那些工人只不過人家不讓出來,等疫情結束了在回到原來的工程地方工作,是不會有大量的缺口的。


蒼天何曾饒過誰941


應該不會。 疫情過後至少 小半工地 會破產。 而工人要吃飯。 短時間內會有用工荒 長時間不缺


羅丹60340788


我感覺人工工資會上漲的。因為。未來開工,是分批段開工。然後,現在好多人都在家務農。出來打工的人。都比較少。農民工都是40歲50歲以上的人。現在年輕人。又不想幹體力活。要麼去工廠。要麼去創業。即使沒有這個疫情。民工工資也會一年比一高!



七野的生活


目前,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抗擊疫情。而準備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也在家防疫,待疫情解除了以後再出去務工。雖然疫情過後,工程都會集中開工,但不會導致勞務價格的上漲,原因如下:

雖然疫情過後,很多工程都會集中開工,用工量大。然而到那時,待在家中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也會蜂擁而出找活幹,這就基本上形成了供需雙方的平衡。有許多用人單位或工地在年前放假時就與返鄉的農民工有合作關係,疫情過後開工時,這些用人單位或工地將會對返崗的農民工原馬原鞍。而其它少數的用人單位與工地,由於合同到期,又或者工程完工,沒有與年前返鄉的農民工有合作關係,需要重新招聘人員,但同時也還有沒有和用人單位與工地有合作關係的返鄉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需要就業的崗位。

因此,儘管疫情過後工地集中開工,需要大量的務工人員,也不會導致勞務價格的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