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領導講話成語能信手拈來?

江南皮革廠老黃


領導之所以成為領導,必有其不凡之處!

每個領導都是從一般幹部走上來,生活閱歷、工作經歷、個人能力、綜合素質都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積澱,視野、格局也相應提升,所以才能“胸中有丘壑、出口燦若蓮”。

很多人對領導的看法其實有偏見,覺得領導就是機遇好、背景硬,才坐上領導這個位置。其實不然,出了少數人之外,大部分領導都是真才實學,有的能力過硬,獨當一面,有的天賦極佳,某些方面素質高,成為細分行業專家,有的文采斐然,口才、文筆一流。

俗話說,看人不能以貌取人。同樣的,觀察領導,也要多認真分析其優點和長處。不然,機遇這麼多,為何就只能落到領導身上?


心旅伴程


其實這個問題,我早就思考過!

為什麼領導在講話的時候總能出口成章,而且說的有理有據,讓人信服。我曾試過自己就一個話題去談自己的想法,但總是說幾句就沒話了,而且會出現重複、卡殼等問題。我覺得領導能出口成章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領導懂的多

領導之所以能做領導,那麼對業務肯定已經非常熟悉了。既然業務很懂,而且比下屬還懂,那當然能把業務說的很透,分析的很到位,能想到普通員工想不到的地方。

2、領導站的高

當了領導,就不會去做具體的業務工作,接觸的都是領導層,思考的也是部門整體的情況。因為他天天都在想這些事情,他的工作內容就是交代任務給下屬,直白點,領導的主要工作就是思考和“說“。想的多,說的多,自然能出口成章。

3、耳濡目染

領導接觸的也都是領導,不是同級的就是更高一級的領導,經常開會、討論,聽別人說的機會很多,聽得多了,經過消化變成自己的了,自然也變的能說了、會說了。

4、刻意練習

不可否認,在當今社會,“會說”是一項很必要的能力,當領導要更會說,通過說話傳達信息,表達想法,爭取利益。不說話,別人就會忽視你,不重視你。所以,領導也會刻意去練習自己“說”的能力。

總的來說,就是以上四個原因吧,懂業務,常開會,接觸的也都是領導,站位高看的遠,再加上刻意練習,然後就能說了。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你先努力當上領導吧,當了領導,你就知道為什麼領導能出口成章了。


李路在奔跑ing


當領導就得會忽悠,有張好嘴很重要,能做到賣野藥的那嘴最好。但也不是每個領導都說順溜。有的也是顛山倒四,或者理不屈詞卻窮,只好用“啊、這個這個、是不是、所以說”等填空。另外,領導水平的判斷不能僅僅看錶達的流暢或者語言的豐滿,更多的要看觀點,要看他對同一件事情看法或者處理問題的思路比常人更高明,這個更能體現領導的能力。有個詞叫“舉重若輕”,這個就是形容人善於應付複雜局面,臨危不亂,力挽狂瀾。這樣的人不是“主心骨”誰是“主心骨”?他不是領導誰是領導?


智慧童馨苑


因為領導能做到這個崗位畢竟是經歷過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時間可能會讓他讀過更多的書,瞭解更多的文化知識;經驗是在一步一步成長中積累的,見聞、交往可能都是成就他今天成功的因素。所以能有不俗的談吐就很合理了。但是我們不要做不切實際的侃侃而談,要多讀書,用包容和學習的態度生活,踏踏實實做事,擁有善良的心,這才是正能量的人生。(做一個既能侃侃而談又能一起撿垃圾的好領導)



小才哥


成語語意精煉而深刻形象,能畫龍點睛,所以領導講話善於用。這是指用在恰到好處時,能起到如此的作用。如果濫用就適得其反。作為領導講話,儘管成語信手拈來也不能隨便總用,一個會總在用成語,不但不起作用反而讓聽會者反感。所以,用成語要恰到好處,畫龍點睛。要體現領導的文化素質。


山峰紅


不僅是領導,每個人都可以。

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研究有體會有心得,到一定程度就會與蘊含哲理的成語典籍融會貫通,再有更多地場合練習,大部分人都可以這樣。


夜來風雨聲40


因為寫作和口才是選拔幹部的重要標準之一,而寫作和口才需要出色的語文水平,而閱讀和背誦成語是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快樂凡凡


主要是領導懂的多
對一切事物瞭如指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b28f650dc544aa5a181fcdc43ce8825\

金主任


自信!!


簡單17835401


秘書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