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2月4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發佈一則針對新冠肺炎的好消息。

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現中顯示,“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而另外一種藥物“達蘆那韋”則是在300微摩爾濃度下,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與未用藥物處理組比較,抑制效率達280倍。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專家解讀兩種藥物。/ 微博 @新京報

這一研究成果,讓之前認為無藥可救的“新冠肺炎”患者看到了一絲曙光,也讓生產擁有鹽酸阿比多爾的原料藥和鹽酸阿比多爾片的江蘇吳中醫藥集團股價實現連續4個漲停。但這一切並未引起云云心中一絲波動,住在武漢的他這十幾天來惶惶不可終日,從網上求助克力芝到藥店搶購雙黃連,在線上大肆購買連花清瘟膠囊後又不得已到中醫院開中藥方,每一次一腔熱血,又很快隔天就被各路專家闢謠打臉,上了數次當的他這次麻木了。

“看報告,和雙黃蓮的研究一樣,都是臨床前的體外細胞實驗,離臨床實驗確認人體有效隔著十萬八千里距離呢。”云云說道。

不能怪云云麻木,這兩種藥並不屬於新藥,“阿比朵爾”本身就是一種抗病毒藥物,早在2003年,鍾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兩家國內單位就申請阿比多爾可用於預防和治療SARS病毒藥物。而另一種藥物“達蘆那韋考比司他片”2018年就在我國獲批上市,被用於艾滋病的治療。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普澤力(達蘆那韋考比司他片)。/ 網絡圖片

“這兩種藥物的治療機制還是很明確的,而且本來就是通過驗證的治療病毒感染的有效藥物,應該比之前有效。”對此,也有專家直言。

該專家口中說的“之前藥物”指的是1月底隨著新冠肺炎蔓延,網絡上隔三差五被爆出來的“抗肺炎”神藥。這些藥物在收割了一波韭菜後,迅速走下“神壇”,而之所以能引來大批不明真相民眾的追捧,背後映射的恰恰是人們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產生的巨大恐慌和無助……

1 克力芝終於迎來自己“高光時刻”

“松鼠哥您好,我是來自武漢患者的家屬,我老公1月22日的CT顯示肺部已經出現磨玻璃影,後入住治療,效果不佳,現在仍反覆發燒,核酸試劑做了三天,醫院還沒有把結果給我們,每天就是打消炎針,請問您能不能給我們寄一盒藥。”

自1月25日以來,微博名“HIV松鼠哥”的網友每天都能收到來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家屬的求藥信息,他現在成了克力芝的臨時中轉站,全國各地的艾滋病友無常捐贈了428盒印度克力芝,大概能救助4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不賣,憑藉確診報告和藥物處方就能免費領取。” “HIV松鼠哥”在微博中寫道:醫務工作者、在武漢地區、已確診的患者可優先領取,想用來作為“預防”和“備用”的朋友則恕不提供。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各地HIV感染者為新冠肺炎患者捐藥。/ 微博 @鳳凰網科技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商品名“克力芝”)對於艾滋病人來說並不陌生,艾滋病人可在當地的疾控部門或定點治療醫院免費領取,它屬於抗艾滋病毒的二線藥物,並非主流用藥,即便是在艾滋病人群體中,關注度也不高。

可就在2020年這場蔓延全國的肺炎疫情中,這款抗病毒藥物“在1月23日華麗轉身”隆重登場。

這一天,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國家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向媒體透露:一種名為“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的抗艾滋病毒藥物對他十分有效,懷疑是因為新冠病毒與HIV一樣都屬於RNA病毒,在病毒複製、組裝過程中,可能使用一些相似的蛋白功能,因此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藥能顯示一定效果。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王廣發接受記者訪問。/ 微博 @環球網

緊接著,抗艾滋病毒藥物可以治療新冠肺炎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1月24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表示,從發現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開始,就使用了該藥物,顯示有一定效果。

1月28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向各地衛健委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第四版)》中,提到抗病毒治療可以嘗試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每次2例,一日二次”。

1月29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發出消息稱3種老藥物在細胞層面上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中就包括克力芝的成分之一:利托那韋。

不斷攀升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讓這隻蝴蝶微微煽動一下的小翅膀帶來了海嘯。“幾乎一夜之間,該藥物被人一搶而空,”咸寧崇陽縣的李子在聽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到網上求購藥物,她的母親不幸感染新冠肺炎,藥店缺貨後,她只能找代購加價購買,印度版的克力芝本來售賣850元一盒,現在有的代購賣到了4000元!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截止至2月10日17:08,全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0249例。/ 39健康

一片混亂中,屬於處方藥的克力芝正在私底下流通,可瘋狂的背後,能否帶來正向效果仍屬未知。

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盧洪洲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目前有限的數據來看,患者只有在第一時間,早期使用該藥才能讓病情不再進展的可能性,如果就診較晚,出現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累及等情況,再使用該藥物作用已經不明顯。

此外,克力芝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被捧上神壇的克力芝,截至目前沒有來自循證醫學的數據支撐。

雖然克力芝在某些特殊場景有用且被列入指南,但對於健康人群求購克力芝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直言,“沒有必要。”

2 “雙黃連”就像泡沫,一觸碰就破

如果搶購克力芝還有足夠的依據,但更多時候,在當初交的那些“智商稅”讓很多人一段時間後回想起來,都會感覺有點不認識那時的自己。

除了克力芝,在疫情期間掀起波瀾的“神藥”還有“雙黃連”。

就像當年非典中的“板藍根”,一夕之間萬人哄搶,這次的疫情主角換成了“雙黃連口服液”。

“你還有雙黃連口服液嗎?我要買10盒。”2月1日,家住廣州的李準帶著口罩焦急地來到樓下的藥店,在排了半個小時的隊後,藥店工作人員遺憾地表示:“今天連庫存的貨都拿出來賣光了,什麼時候有貨,目前還要等通知。”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人們連夜搶購雙黃連。/ 網絡視頻

“聽說我們街道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我們沒有得病的人要想辦法自救,今天早上才聽說雙黃連能抑制病毒,下來買就沒貨了。”李準有些無力。

這樣的場景並非只發生在廣州,這股全國各地的搶購熱潮是從1月31日開始的……

1月31日,《人民日報》披露稱:武漢病毒所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的研究團隊通過實驗室體外試驗證明,雙黃連有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作用,下一步還需通過進一步臨床研究來證實。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人民日報的報道。/ 微博 @人民日報

消息一出,直接導致全國雙黃連線上線下瞬間斷貨。

潘辰是最直接的感受者,他是某連鎖品牌藥店的店長,這個春節假期一直在長沙,藥店開門的時間是上午9點到晚上9點,口罩、酒精、消毒液是這段時間顧客詢問最多的。

“昨天深夜我看到有人在朋友圈中轉發雙黃連口服液的消息,因為我們不需要24小時值班,沒有看到人深夜排隊購買的情況,但今天早上大家來上班,還是有點吃驚的。”潘辰說,他是8點40到的店,門口就已經有人在四處打探了,由於事先並沒有備貨,加上網上有人提前預定,所以只能建議大家一人一盒。

潘辰介紹,購買者中有老年人也有年輕人,不同的是年輕人指明要雙黃連,而老年人則還會稍帶購買一些其它抗病毒中成藥,包括前段時間熱炒的蓮花清瘟膠囊。

“這個不同於蓮花清瘟膠囊,能專門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呢,還是要多備一點。”李準建議藥店人員。

其實,查閱藥品說明書可以發現,雙黃連是由金銀花(雙花)、黃芩和連翹三味中藥配伍而成。中醫認為,這三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表裡雙清的作用,但是否真的有效,目前說法不一,但憑《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文中的內容顯示,起碼對於普通健康的老百姓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1月31日當晚,線上的雙黃連口服液被全部搶空。/ 網絡圖片

何謂抑制?這是指通過藥物來控制病毒複製的各個環節,來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如果你的身體裡沒有病毒,根本不需要抑制,此外,藥物對病毒是否有效需要一定的步驟::

第一步,通過體外藥物和病毒相互作用,看是否有殺病毒的作用;

第二步,對有病毒的動物進行體內試驗,觀察藥物對病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三步,在臨床上給予正常人群藥物,看藥物在人體代謝的過程和是否安全。

不難發現,直至第三步才最終運用到患者身上,測試安全性和有效性。

從上述描述中也可知,雙黃連口服液目前尚且處在藥物研發的第一步,距離證明它的有效性和劑量安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蘭娟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強調,普通人請勿搶購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任何藥物的使用,都要有醫囑再執行。

有人說,我吃了總比不吃好,吃了也沒啥事。這種觀念存在很大的問題。據雙黃連口服液說明書記載,濫用藥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包括,皮疹、噁心、嘔吐、腹瀉等。浙江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王真指出,對於用中醫預防,應當先辨認體制。大量盲目喝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沖劑,弊大於利!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雙黃連口服液說明書。/ 網絡圖片

同時,在最新版診療方案中(試行第五版)中醫治療部分並沒有出現雙黃連口服液。

3 微商賣藥防治新冠肺炎?

舊藥新用、“神藥”亂用,在高度緊張的時刻,新藥也開始紛紛應用於臨床……

除了某些醫院在中西醫結合取得良好的效果外,據39深呼吸了解到,目前至少有7個針對病毒RNA聚合酶或蛋白酶的小分子藥物,包括CR3022抗體藥物都處於不同臨床研究階段;而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數據顯示,目前已登記啟動了28項新型冠狀病毒研究。

其中,瑞德西韋(Remdesivir)最受到專家們關注,這款作用於美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神藥”正式在中國進行III期臨床試驗,本作為埃博拉病毒研發的藥物,是否能“重拳出擊”還需拭目以待。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761例患者接受用藥,臨床試驗結果未出。/ 央視網視頻截圖

即便再艱難,專家們還是在努力地與肺炎作賽跑,研製相關的藥物。上述幾種藥物若說是“正規軍”,那這些天還有無數微商在朋友圈中散播的那些能夠增強抵抗力、具備治療新冠肺炎的保健品,卻讓人不寒而慄。

從乳鐵蛋白能夠治療肺炎,到植物精粹粉能提高抵抗力,從益生菌有效預防新冠肺炎,再到某足貼、艾灸、酵素與新冠肺炎扯上聯繫,不到1個月內,有不下十幾種微商產品打著“新冠肺炎”的幌子,赤裸裸地收著智商稅。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有微商號稱乳鐵蛋白、病毒卡能防肺炎。/ 網絡圖片

李元為此操碎了心,“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使出渾身解數勸爸媽戴好口罩,勤洗手,別亂串門。”可還沒等幾天,我就開始發現一大箱的足貼寄到了家裡。仔細一問,才瞭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

早上母親去樓下藥店買口罩,正好在藥店裡面碰上同樣在買口罩的王女士,一番交流下來,王女士明裡暗裡地透露,單單靠戴口罩無法預防肺炎,還得做些其他措施,加了微信後,王女士馬上向自己母親推薦了某足貼。看著發來的足貼宣傳單中,說能夠預防咳嗽感冒發燒,還能提高免疫力,鮮明的標題上不時冒出的肺炎字眼,讓李元的母親動了心,當下就轉了500元買了一箱回來。

還沒等李元想好如何解決這批產品問題,今天老爸老媽又在家族群裡號召大家燻艾來進行消毒,“這也是那王女士推薦的,說是醫院都是用艾葉煙燻對室內空氣消毒的,現在家裡面整天都瀰漫著艾葉的煙味,鼻子反而更不舒服。”李元頭疼道。

其實,單就說艾葉,目前就沒有任何臨床證據證實艾葉燻煙能夠殺死病毒,反而還有可能對肺部的健康不利。《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上刊登的一項研究成果指出,“一定量的艾灸燃燒後產生的煙霧,可使健康人的肺功能受到影響,使肺的小氣道收縮,出現阻塞性改變。”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燻艾能不能殺毒尚無定論,但肯定會讓室內的汙染指數大幅上升。/ quanjing

這就是現實,在各大公眾平臺,微商賣著不靠譜的產品,老百姓無論怎麼勸都很難勸動,還要把這些所謂的“偏方”強行用在全家人身上。

在疫情下,最終究竟能否出現特效藥?

39深呼吸很難預測,為此我們將持續關注,在此之前需要提醒大家:當下,無法否認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不斷攀升的患病數字和死亡病例更是令每一箇中國人揪心無比,但根據 WHO 的發文證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用於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眼下,預防“新冠肺炎”,少出門,勤洗手,做好家居外出防護,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走上神壇的”抗肺炎神藥“,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 擦亮眼睛,這些藥物都不能預防新冠病毒。/ 人民網

此外,面對那些利用民眾的無知大發國難財、散步虛假的科普信息、哄抬價格從口罩到藥物的做法,當狂熱的求生心態控制人們的頭腦時,再高明的醫術,再清醒的科普都將無濟於事。

願你我多一些善念,多一些理智。多事之秋,再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