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危治乱”让陇南这个古村落焕发新容颜

 “好多人不晓得七古崖其实叫七窟崖,我们的祖爷罗忠银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给我说过,前面竹林那块石崖是嘉庆元年雷击后从山上落下来的,上面一共有大大小小七个窟......”说起村子的历史,今年67岁的老支书罗吉应就像一部活字典,滔滔不绝。

“拆危治乱”让陇南这个古村落焕发新容颜

  盛夏时节,我们来到武都区裕河镇政府所在地赵钱坝村的七古崖社,3.8公里通社路沿着山势盘旋而上,不到10分钟的车程,窗外的景观从林立的小洋楼变成了掩映在茂林修竹中的古村落,仿佛时光在穿越。远看七古崖,传统民居土墙青瓦若隐若现,袅袅炊烟和山中云雾融为一体,像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走进七古崖,兼具陇蜀风格的四合院、三合院、尺子拐民居错落有致。村内没有围墙,房前屋后种满蔬菜、玉米和魔芋;漫步七古崖,鸡犬之声相闻,村民田间劳动或堂前品茗,静享悠然生活。

“拆危治乱”让陇南这个古村落焕发新容颜

  据罗吉应介绍,七古崖自清朝开村以来,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他们的祖先罗正江同治年间从四川迁到这里,修了三处宅院,其中最豪华的一处“八字朝门、古儿门洞、铜锅封顶,赛过阶州衙门”。可惜后人没有重视和保护,房屋年久失修,家族分家后被零散拆除,最后只剩下一些精美的石雕。


  “现在这里17户人的房,全部是石砌地基、土木结构、明椽明瓦的老一套,最早的一百来年,最新的也有十多年。我们吸取历史教训,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坚持不修现浇房,特别是这次‘拆危治乱’集中行动,动员群众拆除乱搭乱建、废弃圈舍和残垣断壁,整理房前屋后,就地取材维修加固老房子,不用水泥抹平和白灰粉墙,看起来还是原来的风格,但比以前舒适多了,整体面貌上了一个大台阶,现在年轻人也愿意上来了。”赵钱坝村副主任罗吉金高兴地说。

“拆危治乱”让陇南这个古村落焕发新容颜

  近年来,通过灾后重建、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大量群众下山入川,在乡镇和马路沿线安了新家。与此同时,不少传统古村落沦为“弃巢”,村容村貌破败不堪,乡愁记忆逐渐消失。


  裕河镇在“拆危治乱”集中行动中,着力推进古村落“活化”和“美化”,将人居环境整治和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找回遗失的乡愁。


  “我们这里完全可以发展旅游,除了传统民居和田园生活,还有一棵千年楠木树、一处神奇鹞子崖。”罗吉金说,“最近来了好几拨人哩,看了都说这个稀奇、那个有用,要把这些东西保护好”。

“拆危治乱”让陇南这个古村落焕发新容颜

  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带动下,七古崖村民开始自发参与到古村落“活化”和“美化”的队伍中,尘封多年的犁头风车、木桶铁炉、石碾手磨等老农具被翻出来派上了用场。“山上平房+镇上楼房”的模式让当地村民下山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和公共服务,农忙时节上山发展产业,他们的生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

“拆危治乱”让陇南这个古村落焕发新容颜


“拆危治乱”让陇南这个古村落焕发新容颜


(通迅员 陇伟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