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90後有負債,為什麼年輕人負債越來越多?

浮雲財經觀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可是現如今把歐美的強盜哲學搬來了,鼓勵非量入為出的過度消費,鼓躁今天用明天的錢,現在用子孫的錢。銀行存款急降,車奴、房奴、卡奴……,全民皆奴。正如李蘭娟院士所言,等這次疫情結束,在青少年教育導向上要下功夫啦!


太陽照在樅樹椏上


面對90後的現狀,我是這樣理解的:

80後的大學畢業生,唯獨能接觸到的借款方式,就是銀行信用卡,而且那個時候對於在校的80後,信用卡的額度低到可憐。我記得我申請的信用卡里有1000額度的信用卡,真的好可憐,記得申請的最高額度的,是交行的青年卡。所以對於80後,想超前消費,渠道真的很少。

90後的就不同了,最近這些年出現各種的網貸平臺,還有各種白條和各種貝,都給90後的超前消費創造了條件。試問一個不需要向周圍人陪著笑臉就能借到錢,只要動動手紙就可以,誰都會願意去使用的。但這個使用後的結果就是,入不敷出,借的方便,還的就難了,造成了很多90後都有不小的一筆負債。

我個人的建議就是,放棄用各種超前消費的渠道,懂得合計的利用目前的收入,不能月光,這樣以前的負債就更還不清了。有錢有有錢的生活方式,沒錢有沒錢的生活方式,養成合理的生活習慣最為關鍵。


楊楊灑灑


我就是90的,自己現在就是負債,身邊很多朋友也都多多少少都有負債,有的甚至幾十萬上百萬…

90的我們很多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就算還沒有的也在準備的途中,現今社會環境的要求就是必須有房有車,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我們來說壓力山大。所以按揭買房買車的人越來越多,這也導致了高額的負債率。我家買車主要是因為交通問題和其他一些問題,先生老家離成都有百多公里,為了來回方便在畢業之前就貸款買了車。買房是畢業之後買的,剛開始考慮是為了我工作方便後來想想要成傢什麼的就定了,當時買房時正值房價上漲,房價算下來沒有現在這麼高但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挺高的,在這個上面我們負債最大的。不過經過我們三年的努力奮鬥,現今債務已經越來越少了,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

我覺得我們90後負債的原因還要體現在平時生活中,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消費習慣和觀念也在改變,現今很多人都喜歡刷信用卡提前消費,平時消費喜歡用手機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那麼在消費時,我們就會感覺像沒花錢一樣,花多花少沒有一點兒概念,自身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去規劃。我們的消費水平生活品質不斷上升,這也造成了我們現在的負債越來越多。

其實,我們90後一切也是為了生活,或者有個別不是這樣,但大多數應該都是這樣吧,還是為了要有更好的明天而不斷努力奮鬥!


唐夫人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是未來發展中的普遍現象,而不但只出現在90後和00後,甚至於80後也有這樣的普遍現象,下面我就以我個人的經歷,來對照以下現在的普遍現象。

我是08年成立門面當時23歲,文化程度不高,也沒什麼技能,當時也是跟姐夫學了,門窗行業,那年剛結婚,後開了門面,剛踏入社會,沒什麼經驗,所以,第一年基本上也沒掙什麼錢,除了吃喝拉撒交房租,剩下的也就夠回家過年的,到了第二年,學費是交了,人總也學會點生意之道,單是還是不景氣,雖然比起第一年掙的多了可是,卻迎來了,大寶,花的也多了,在往後也就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雖然沒什麼錢,單也不至於,負債,可是隨著網絡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物價的上漲,房價的上漲,可以不誇張的說,猶如光速一樣。

而唯一沒有漲的就是,人們的思維方式,人們的生活習慣,人們的知識與認知。

從前幾年開始,先是有了微信,微信在人們生活當中確實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比如由原先的生活中都是現金付賬,可是現在,只要你有手機,那可以說,手機在手天下認我行,還有支付寶,都是一樣的。

最後說到為什麼90後負債越來越嚴重,在我看來應該有以下幾點。

1: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生活也好了,好多都是家裡嬌生慣養出來的,他們不知道生活的不易,賺錢的不易,生活中奢侈浪費,司空見慣,他們習以為常了,花錢大手大腳。

2:網絡帶給他們的,網絡的發展迅速,像支付寶,有花唄,你可以這個月花下個月還,花錢的時候,像流水一樣,就好像不是自己的錢一樣,可是到了還款的時候,卻又還不上,那怎麼辦,不急,支付寶還有功能,那就是借唄,可以分期的,也就是這樣,每月的入不付出,試想一下怎麼會,不負責那?


社會流浪哥


朋友們好!

近六成90後都有負債,現在的年輕人負債比較多的原因,主要是信用卡申請太方便,現在消費誘惑太多,年輕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賺錢能力,年輕人的攀比心理有點強。

1

信用卡申請太方便

現在的信用卡申請太方便了。現在來說,如果你想申請信用卡,可以說是比較方便的,好多年輕人覺得申請信用卡很方便,就會申請不少的信用卡。

年輕人擁有的信用卡多了,就可能會忍不住的進行刷卡消費。如果刷卡消費成為了習慣以後,這樣年輕人可能控制不住自己,那消費就會太高了,就會出現負債的情況了。

因此,信用卡申請方便是造成年輕人負債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2

消費誘惑太多

現在消費誘惑太多了,年輕人很難抵禦這些誘惑。現在到處都是商業廣告,到處都是平面廣告,這些廣告對於年輕人的心理刺激是比較大的。

好多年輕人都是很難忍受這些廣告的消費誘惑的,好多年輕人看到了這些廣告,經常會忍不住去消費的。而一旦開始消費,就會買好多東西,這樣的話就會造成消費超支,就會造成年輕人負債了。

因此,消費誘惑太多是年輕人欠債的又一個原因。

3

年輕人高估自己的賺錢能力

年輕人經常高估自己的賺錢能力,這也是年輕人負債多的一個原因。好多年輕人刷卡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能夠還得起。

但是好多年輕人總是無計劃的進行消費,幾百幾百的花,總是覺得是小錢,但是這些小錢花多了,就成了一個巨大的數字,好多年輕人就會發現花多了,真的是一下子還不起了,只能是分期付款了。

因此,有些年輕人總是高估自己的賺錢能力也是欠債的一個原因。

4

年輕人的攀比心理

年輕人是有消費的攀比心理的。同事,朋友有的東西,我也要有。這時候就特別容易負債過多。

年輕人的家庭條件是不一樣的,有的年輕人家庭條件好一點,經常用比較貴的東西。有的年輕人家庭條件不太好,也想有這樣的比較貴的東西,那麼攀比的結果就是自己負債上升很快。

因此,年輕人的攀比心理也是負債上升的一個原因。

5

結論

現在的90後年輕人負債比較多的原因,主要是信用卡申請太方便,現在消費誘惑太多,年輕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賺錢能力,年輕人的攀比心理有點強。


感謝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的確,現在很多90後的年輕人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欠債。就其因,我認為大多因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頻繁的換工作換領域換地方工作,導致空窗期太多,精力太分散,沒有在一個工作領域熬下去,收入不穩定。這是很多年輕人的通病,畢業以後很多年內,都不能集中精力在一個行業內打拼,頻繁的更換工作,而且都還是同樣的起點,原來跟自己同時進公司的人都已經升職了做了主管了,而自己還在不斷地面試找新工作中。在某一行業剛積累到一些工作經驗和方法又換行業了,只能又從最基層的工作幹起。

二是感情或者生活遭遇了些變故,每次都是好久緩不過來,無心工作。太感性的人往往不能很快的從 挫折或者痛苦中掙脫出來,一個人成年人就應該慢慢的讓自己成熟起來靜下來,成熟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就是理性,不管發生了什麼,都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

三是對自己工作能力沒有清醒認知,涉足了一些個人能力不匹配的的工作,浪費了時間精力。如沒有進行了很有效的市場調研,貿然開始開店,然後又沒有這一行的經驗人脈,最終導致生意很差,慘淡收場。

四是不現實,大理想主義者,缺錢又不看重錢,對錢企圖心不強烈,得過且過。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當下社會,每個人都拼了命的努力生活,而有些人卻與世無爭,這樣的性格已經不太適應當下這個社會了,不努力奮鬥,很難賺到什麼錢。

五是虛榮心強,為了維持,以貸養貸了很久。很長一段時間裡,一些年輕人為了維持跟朋友之間的交際,還有在家人面前的尊嚴,“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沒少幹,有時候明明自己沒有錢,但為了面子,哪怕是借網貸都要跟去維持,這直接導致負債的越來越多,工作上賺的錢又有很多浪費進了利息裡。

六是提前消費的宣導也在極大地影響著年輕人,將提前消費描繪成為現代的有追求的年輕人。特別是自從電商平臺的增多,網購愈加發達起來,錢成了數字,活在當下,看上立馬下手。很多年輕人常常都是月光族,甚至是月頭光,每月都在為還貸忙碌,入不敷出已成為常態,有錢就花,沒錢就借已形成習慣,剛開始或從借貸購買小東西,一步步走向欠債-還款-欠債的惡性循環中。

所有,年輕人一定要沉住氣,明確自己人生的目標方向,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幹下去,實現青年強則國強。



元帥210757457


居民杆杆率不斷提高,這已經不是近兩年才發生的事情,數據顯示,2013年年底,中國居民貸款總額僅為19.9萬億元,而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國居民貸款已經增長至40.5萬億元。

一針見血地講,我國居民貸款主要為住房按揭貸款,2015年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我國房地產市場表現火熱,我國很大一部分居民資產向房地產市場流動。這是大部分居民槓桿升高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高負債這一現象在90後人群中更為顯著呢?本人認為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90後目前正值成家年紀,大額消費支出較多

90後人群目前的年齡在20-3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基本都處在談婚論嫁、結婚生子的人生階段。而現在要成家的條件中房子、車子已經成為了“標配”,而這些“標配”需要動輒上百萬的支出,房子是支付最大的一塊,舉家之力湊夠首付,然後在揹負按揭貸款,車子、彩禮加起來起碼也要20萬。在這種大力度的支出之下,能有幾個90後不負債?說六成90後有負債,這個數字都保守了。

關於超前消費

90後是超前消費的主力人群,從小都有超前消費的引導,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那個故事90後都在課本都上學習過。因此,90後認為超前消費是一種很正常行為,量入為出的理性消費理念相對薄弱一些。

不管怎樣,90後面臨成家問題,而成家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房子問題,也是90後高負債的絕大部分原因。

打造完美交易體系,歡迎關進入懿財經專欄!

懿財經


別說90後了我的天,如今網絡時代,購物不再是跑實體店了,吃喝拉撒睡都能夠通過網絡完成,微信支付寶代替現金交易,我都很久很久沒踹過現金了,所有交易都通過網絡繳費。正所謂一機《手機》在手天下我有,原來獲取信息的渠道報子電視電腦,現在抖音視頻讓天下美景美食盡收眼底,如今大家生活是越來越精緻細膩,吃最好的穿自己喜歡的,物價在上漲,工資漲的不明顯,追求越來越高遠,看電視劇想多看幾集直接花錢搞定,遊戲皮膚好看,別人有我也不應該落後啊!不小心餘額不足了,信用卡花唄等等剛好可以先支付應急一下,像滾雪球一樣,再後來就分期還最低的錢,本想第二月還清,誰想一年了還沒清,反倒是欠錢更多了,變成習慣一樣,那就這樣吧!一年時間也一樣過來了,沒少吃少穿少用,就期望來年有好的發展,哈哈!沒欠銀行的錢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混。我也不想再過那樣生活,所以自己搞了家燒烤店,用心做好美食,期望來年多掙錢把信用卡那些還了,真正的快樂過日子。



鑫哥燒烤


這個問題中的數據描述可能還不夠準確,根據2019年11月13日稜鏡報道,全球知名市場調查機構尼爾森的結論,可以窺見90後群體的負債數據。

1.數據

中國90後使用信貸產品比率為86.6%。

負債來源主要是商業銀行,持牌金融消費公司和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其中,互聯網金融消費分期佔比60.9%,高於信用卡的45.5%。10%的90後存在使用兩個以上的網貸產品,而且3.6%存在經常逾期以貸養貸現象。僅有12%的人有房貸,而信貸資金主要用於生活休閒方面。

2.分析

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數據還是很驚人的,尤其有房貸比例僅為12%,大部分用於生活及休閒方面。我覺得一方面90後父母整體經濟實力比較殷實,可以支持兒女全款購房需求。另一方面90後年輕人生活和休閒理念比較超前,體現年輕人的精力與活力。最後,整個社會消費習慣正受互聯網的發展、超前消費理念等引導開始轉變。目前,信用卡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總體額度應在整體可控範圍內,一般當月消費下月還款,對家庭債務結構和還款壓力影響不大。而更多的大額分期消費類產品,還使得大家可以超前使用產品,提高愉悅感和生活幸福感。

3.風險

但是年輕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一定掌握好適度原則,負債額度要控制在償還能力範圍之內,畢竟國家和社會對信用的重視和懲戒力度逐漸加大,未來有“信”則立,無“信”則廢,希望大家能提前防範風險。


財經微見


曾經有人對90後的年輕人做了簡單的抽樣調查,發現有超過50%的人處於負債狀態,雖然這個調查不能算精確,但是仍然能說明現在的90後年輕人的一種經濟狀態。那麼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都負債累累呢?

首先,負債累累的年輕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欠銀行錢,一種是欠借唄等app或者親朋好友錢。

第一種欠銀行錢的年輕人,他們欠的金額絕對不是小數目,要麼是房貸車貸要麼是做生意的啟動資金貸款。

這類人其實算是有經濟償還能力的一批人。一般的20歲左右的年輕人幾乎不會買房子和車,就算買也是在老家小城鎮買,要麼是在一二線城市租房,幾年後離開。能在20來歲揹負房貸車貸的人絕大部分比普通人有更強的獲取經濟的能力。而在銀行貸款做生意的年輕人做的就是更好地擴大生產,利用銀行的錢賺取更多的金錢。這時候有人要說那些創業失敗欠下鉅額欠款的人,其實這些人所佔的比例比較小,而且能拿到鉅額啟動資金的人必定有一定的經濟獲取能力。

第二種人欠借唄等app或者親朋好友錢的人,這類人沒有過人的經濟獲取能力,並且在物質上的需求超過了自身的生活水平。

比如某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剛剛找到一份工作,一個月工資4000。

在剛開始的時候,她看到別人買iPhone,身邊的朋友都在買,甚至有些朋友在買了之後,還故意在朋友圈炫耀,似乎買iPhone成了潮流,如果不買,總感覺比別人缺少了點什麼,總感覺有些寒酸。

於是,她也想買,不甘落後,雖然自己也有了一部手機,但總要跟上潮流。她剛工作不久,只算是個實習生,工資低得可憐,她大概算了下,花了一千多,再分期付款,每個月還500多,覺得還可以接受,她沒覺得是負擔,於是就果斷的出手了。

可是,到了後來,她想買的東西越來越多,看到好看的衣服想買,看到好看的鞋子想買,看到如意的化妝品也要買,看到好看的包包也想要買,每天下班後,一躺在床上就喜歡逛網店,購物車都是滿滿的,然後不斷的算著,應該先買什麼。

看著看著,還是忍不住下手了,她開通了信用卡、花唄甚至網貸,看到裡面的錢,總覺得是自己的,於是就不斷的透支。成為了負債人群中的一員。

甚至如今這種情況在大學校園屢見不鮮,這幾年被爆出來的女大學生裸貸事件不在少數。

其實這些年輕人的出現與大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據官方報道,中國1.7億90後中有超過4500萬開通了某唄。這些app或者平臺的出現,讓年輕人可以簡單的借到不小數額的金錢來滿足他們的慾望。

而很多新媒體和平臺上的推文也充滿了物慾橫流的浮躁氣息:

《不花男人的錢,他怎麼會珍惜你?》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會花錢的姑娘,才有資格做精緻的豬豬女孩》

《想買就買,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好看的男人和女人,都自帶燒錢屬性》

現在全社會都在不遺餘力地助推消費主義。而消費主義氾濫背後,是毒廣告橫行!為了利益,它們往往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攪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毀掉整整一代人,也在所不惜。彷彿不消費、不花錢,你就傷天害理、十惡不赦,消費、使勁花錢,哪怕是借貸、哪怕是裸貸,哪怕是賠上一生,你都是光明正大、前途無量的。

而這些自制能力差的年輕人就在這股消費主義的浪潮中迷失了方向,他們抑制不住自己的虛榮,嚮往著物質的享受卻忽略了自身的經濟條件,不斷地在負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