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35元,葡萄30元,蘋果都11元錢/斤,為什麼今年水果這麼貴?

花冷妍


很多人可能都注意到了,今年水果確實非常的昂貴,而且價格遠遠超過今年大幅上漲的豬肉。在家庭日常食物當中,水果可能是最大的單項支出了。


水果為什麼這麼貴?是有很多因素共同導致的。


首先就是金融資本在炒作,最典型的就是蘋果。


去年,蘋果期貨上市,這就為金融資本炒作蘋果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一是因為,期貨有5倍槓桿,1萬塊錢可以撬動5萬塊錢的蘋果,而在以前,你1萬元就只能買到1萬元的蘋果;二是,按照傳統炒蘋果的辦法,那就只能是囤貨,需要倉儲、物流這些非常高的成本,炒期貨則完全不用考慮這些問題,成本要低得多。


大家注意看,蘋果期貨的走勢,真的是非常誇張:去年2月的時候,蘋果期貨才6327的點位,到現在已經是9679,漲幅高達50%。



別以為蘋果漲價了農民賺錢了,賺最多的就是這些玩期貨的金融資本了。因為去年蘋果確實減產比較多,有些地方減產幅度甚至超過一半。所以,即便價格漲了,農民的產量降了,一來一去,說不定比往年還要糟糕得多。而金融資本完全不同了,只要夠狠夠準,半年可以轉好幾千萬,比如2018年上半年,“黃潤華2018”以近40倍的半年收益率登上冠軍寶座,其獲利品種是蘋果、豆粕和豆油,賬戶淨盈利4166.92萬元。


蘋果期貨被炒作得有多瘋狂?僅僅是2018年5月15日這一天,蘋果期貨交易量就達到460萬手——對應的是4600萬噸,相當於中國蘋果一年的產量,全球產量的一半。


(如下圖示,呈現的是中國和世界的蘋果產量)


這幾天,蘋果期貨又連續大漲,甚至漲停(5%)。類似的,還有剛上市的紅棗期貨,同樣是被金融資本節節炒高。而金融資本炒作起來的價格,最終會體現到實體經濟當中。


所以通 貨 膨 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在很多農產品上,就有金融資本在其中呼風喚雨,以前的大蒜(蒜你狠)、生薑(姜你軍)、大豆(豆你玩),其實都是如此。


供需失衡


一些水果,剛剛上市的時候,肯定會貴一些,等到大量新品集中上市之後,價格才會逐步降下來,這也是普遍規律。


氣候異常

農業是個靠天吃飯的行業,但天災會導致水果大量減產,比如上文說到的蘋果,去年就因為主產區大範圍凍害影響,導致全國蘋果減產25%左右,梨減產20%左右,這必然會體現到價格上面。


氣候異常還會導致天氣突然變得非常溫暖,比如今年進入4月份以來,天氣迅速變熱,那麼大家對水果的需求量就會大幅提升。


由於全球變暖,氣候異常的頻率越來越高,在水果種植技術沒有大幅提高的情況下,未來水果價格會不會因為頻繁的減產一直維持在高位,甚至變成奢侈品?這是有可能的。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部分原因是某些水果產區因氣候正常減產,比如荔枝去年兩廣地區特大豐收,價格就非常便宜,貨也好,而今年就大幅減產,物以稀為貴,相對行情當然會走高了,這是正常的市場反應。

還有部分原因是人為炒作,特別是資本的進駐,比如某些互聯網平臺鉅額資金進來,他們不追求短期的盈利,不計成本的高價收貨低價傾銷,他們要的是亮眼的流量和數據,然後去做更好看的PPT給下一個更大的資本看,這是很多大家很熟悉的巨頭成長的方式,作為傳統業內人士我也無法預估他們的成敗,有些行業可以這樣野蠻成長,比如滴滴美團,雖然至今他們也在虧錢,比如瑞幸咖啡成立一年就可以燒掉多少個億,並高喊幹掉星巴克,有些行業則一地雞毛,等到潮水退去才發現多麼荒謬,比如樂視共享單車。

還有一個很大原因是通脹, 各種各樣的成本加起來會推高水果行情,比如房價高企會直接影響物業租金,以及用工成本的增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引發原材料的上漲,從去年到現在紅磚水泥河沙漲了多少? 種植的化肥農藥漲了多少?大家算算現在人工多貴,我們已經過了人口紅利期,企業的負擔也極其沉重,各種各樣的加起來,焉能不貴? 只有水果才這樣嗎? 豬肉呢?蔬菜呢? 我國近十年的通脹率縱觀全球都是極其罕見的,造成通脹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不是我這種小人物可以說的了。

當然大部分輿論導向不會這樣寫,會說水果貴的原因主要是中間環節太多,層層加價,農民很苦,都是我們這些商人無良蒙取暴利云云,然而這樣傳統的市場經濟行為持續了幾千年,各種各樣的中間商造就了各個行業的繁榮,孰對孰錯就需要大家自行去判斷了。圖片是本人的果園,希望今年會有好的收成。





果迷李莫愁


水果為什麼今年這麼貴?對於水果價格的波動變化,作為市場經濟的商品來說,其價格變動仍然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水果屬於經濟作物,經濟作物生產的集約化和商品化程度較高,要求投入較高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於當下影響水果價格的因素,也很明顯,主要有以下幾種因素

人工成本增加

人工成本主要有以下來源,分別是生產裡的管理人員人工工資的增加;供應中端產品分揀工;甚至是一些農產品職業經理人…等等,總之供應鏈越長,越複雜,人工越多的相應的價格越高。相反我們能看到,大量的網上零售終端果農的一些果園直銷產品價格也是比較實惠的。

其次老齡化,技術人員短缺等等,都是3比較顯要的問題。

技術成本

技術成本主要來源,當下市場對水果品質要求越來越好,大部分老品種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新品種對新技術的要求,以及品質需求對技術的突破,需要比較高的試錯成本,時間成本

地租成本增加

地租大家應該都能感覺到,隨著地產的不降溫,農村土地成本也是在增加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區位優勢好的城郊,或者是一線二線大城市郊區的土地價格更高

設施成本

設施成本就和工業聯繫最緊密得,溫室大棚的工程造價,鋼材,工價等等

其他因素

天氣氣候,地域,上市時間,互為替代的競品…等等

小結

對於水果來說雖說,價格始終存在波動,但是,反過來想想,商品經濟,無利誰會圖早呢?越來越多的事物都被計價在銷,從土到糞到光到時間…

價格高與低?看消費者自己怎樣定位“品質”生活了,商品經濟有個好處,總能找到一款自己能接受的!

關於水果價格,您怎麼看呢?

好了我是花無缺,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謝您的閱讀!謝謝


陌上花無缺


水果價格到終端超市貴是因為中間環節太多,近幾年農戶種水果的成本也在不斷的上升,以蘋果為例,今年的果袋成本高,尤其是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套袋的成本僅工人的費用每天都在120元左右每人,農資價格在上漲,但是,出園的價格並沒有明顯上漲,一般的水果銷售,除了電商銷售之外,其它的傳統渠道要經過1~2個環節才能進入到超市和水果店。運輸成本也很高,所以導致最終到消費者手裡的價格高。但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優質的水果投入高,品質好,在市場上也比較暢銷。


農林李莉


一、氣候(開花的那幾天)很重要!自然成熟季節長大的水果要靠天吃飯,只要 不是大棚裡種的,再好的管理技術都逃過不了老天爺的臉色……大風大雨 ,偶爾還下點方向冰雹,二、散種戶很多,管理技術跟不上,就有我們常說的水果大小年!三、倉儲商戶,價格低的時候使勁的囤貨,(我們這邊鮮果冷庫近兩三年增速多如早餐店),就有我們大家所說的炒作,消費者買當季成熟的果子或許是……第一張圖大風葉子都吹立起了,第二張圖陽光明媚




老姐家的果園


1今年水果成熟期比較晚,受氣候影響,現在市場上很多水果還是庫存的,供需情況比較緊張。

2還是受氣候影響,果園結的果實產量降低。產量低了,價格自然上漲了。

3人工費和物流費的成本上漲,店面租金上漲。

4今年南方雨水增多,水果保存時間變短。

5水果儲存了一個冬天,壞果增多,商家要不虧本,只能漲價。

6往年水果價格低,果農把水果寧願倒掉,個別不良商販囤貨嚴重。


知行合一聊美食


都這麼貴了嗎?

這有點誇張了吧!

我們這裡蘋果6-8塊,確實比之前貴了,之前只有四五塊,但是也沒有十幾塊那麼誇張吧,還農貿市場!

如果報道屬實,只能說地域差距有點太大了!

我們來看下蘋果期貨的價格,目前是在9274元/噸,這意味著1公斤9塊2,1斤不到5塊,這個跟我們這裡的市場價格相比要高出1-3元,也沒差多少。

不過,看走勢,從去年10月至今,蘋果從1噸7000元左右漲到目前9200多元,漲幅高達30%,這漲勢確實很嚇人。

不過,想想股市,房價這個期間都漲了,心理也就平衡了。

為什麼都在漲?因為為了刺激經濟,央行開始實行寬鬆貨幣政策,貨幣投放量創歷史新高。

這是正常的貨幣現象,除此之外,還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目前還是水果淡季,蘋果要秋季才上市,所以現在的都是存量,供應肯定是少了,價格自然也就高了。

水果漲價了,怎麼辦呢?

最近我蘋果吃的少,香蕉吃的多,因為便宜啊。

怎麼辦呢,就這麼辦吧。


趙冰峰財經


三年自然災害時食品奇貴,一隻大鵝可以換一輛自行車,親切叫喚法三鵝牌自行車。水果反而便宜,只要鵝鵝鵝不漲價,說明東西仍然便宜。🤗🤗🤗🤗🤗🤗🤗🤗🤗🤗


寒號鳥飛1


貴可以不吃,大家都不吃了,還漲啥


九卿芝麻官


貴賤不吃!價格沒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