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全面推廣!甘肅衛視專門報道了隴南這一模式~

隴南位於甘陝川三省交界處,整體屬秦巴山集中連片深度困難地區,由於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截至2018年底,隴南仍有貧困人口18.43萬人, 貧困發生率為7.8%。脫貧攻堅任務緊迫而繁重,向扶貧資金伸黑手的事卻時有發生,2017年至2018年,隴南市因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被查處的就有1208人,佔處理總數的68.6%……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的實際與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易發高發形勢,使得減存量、遏增量,做實做細日常監督,迫在眉睫。

已全面推廣!甘肅衛視專門報道了隴南這一模式~

為了解決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任務繁重、基層日常監督力量薄弱、監督措施手段有限等突出問題,隴南市紀委監委依託隴南擁有鄉村大數據中心、擁有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平臺和市紀檢監察大數據平臺、擁有7642名廉政監督員大軍的優勢,進一步拓展扶貧領域“一定二看五查六建”精準監督法內涵,實踐創新了“廉政監督員+互聯網”監督模式,成縣先行先試後,目前已在隴南全市範圍內全面推廣。

已全面推廣!甘肅衛視專門報道了隴南這一模式~

這一監督模式的推廣運用,發揮了廉政監督員“覆蓋面廣、對鄉村事務最知情、與群眾接觸最直接”的優勢,利用互聯網“快速、便捷、精準”的特點,使人防和技防、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廉政監督員與大數據互融互通,打通了扶貧領域監督“最後一公里”,達到了“信息查詢公開透明、舉報曝光精準有效、廉政監督直通直達”和“群眾舉報不跑路、解決問題不出村、督辦事項有抓手、線索辦結時效快”的目的,讓監督常在、讓震懾長在。

2018年10月,省紀委監委作出了在全省建立脫貧攻堅廉政監督員隊伍的決定,隴南市紀委監委以貧困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駐村幹部為基礎,按照“德才兼備、擇優選聘、群眾公認”的原則逐級選聘,建立了由脫貧攻堅廉政監督員、村級義務特邀監督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共同參與的廉政監督隊伍。

已全面推廣!甘肅衛視專門報道了隴南這一模式~

組織廉政監督員採取集中學習、會議培訓、跟班學習等方式,認真學習黨章黨規黨紀、脫貧攻堅政策、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等知識,賦予廉政監督員監督權、知情權、質詢權、建議權、信訪舉報接收權和民主評議權等6項權利,制定《日常監督責任清單》,標註出10項監督重點,建立落實工作例會制度、“綠色通道”制度、信息資源共享制度、分片包抓督導制度、信息月報制度等監督制度,並通過“六個一”工作機制:每週開展一次走訪活動、每月列席一次會議、每月開展一次集中督查、每季度開展一次民主評議、每半年開展一次交叉檢查,每年提交一條意見建議。督促指導廉政監督員察實情、問民意、破難題,形成了運轉高效、靶向精準的監督體系,讓廉政監督員“會監督、能監督、敢監督”。

已全面推廣!甘肅衛視專門報道了隴南這一模式~

以建設線上隴南、智慧隴南、數字隴南,打造“大數據運用強市”為契機,隴南市紀委監委及時組織協調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平臺項目資金錄入,目前已錄入資金93類、216.5億餘元,覆蓋211萬餘人,讓群眾隨時隨地可以查詢自己享受的惠農惠民資金,把黨的惠民政策真正曬在了陽光下。依託隴南鄉村大數據,建成了集理論宣傳、警示教育、查詢舉報、動態監督等功能於一體的紀檢監察大數據監督平臺,目前已實名註冊廉政監督員3300多人,實現了對廉政監督員的“樹狀”分級管理和市縣鄉村廉政監督員的直連互通。

已全面推廣!甘肅衛視專門報道了隴南這一模式~

“廉政監督員+互聯網”監督模式,促進了兩個平臺的有效對接。實際工作中,廉政監督員通過紀檢監察大數據手機端及時上傳日常監督中發現的問題,經管理員收集整理後,提交紀委監委分析研判處置;對網絡查詢比對發現的問題,經管理員梳理彙總後,按照紀委監委的意見,“一對一”或者“一對多”向廉政監督員下達指令,限時核實情況,及時上報結果,對反映問題屬實的,紀委監委按程序及時處置。線上線下的精準對接、有機融合,促進了上下聯動、內外協同、科學高效的扶貧領域監督體系的形成,實現了對扶貧領域問題的精準發現、快速處置。截至目前,發現上報問題814條,發現和解決群眾訴求1975條,核實惠農資金方面的問題5200多條。

有了人、有了平臺,這還不夠!如何把黨的領導貫穿始終,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監督推動、部門(單位)分工負責、社會共同參與,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監督體系,把日常監督長期堅持下去?隴南市紀委監委在這方面採取了三項強有力的措施:

一是把“廉政監督員+互聯網”監督模式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促進了“兩個責任”落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監督的工作格局。

二是實行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包抓、經常性到村調研、每季度聽取一次監督工作彙報等措施,加強對廉政監督員督促指導,壓實工作責任。

三是建立績效考核制度,每季度由鄉鎮紀委對廉政監督員開展日常監督情況組織一次考核評比,每年年底由縣紀委監委對廉政監督員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價,紮實推動廉政監督員履職盡責,切實提高日常監督質效。

已全面推廣!甘肅衛視專門報道了隴南這一模式~

隴南市紀委監委探索建立的“廉政監督員+互聯網”監督模式,將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優勢融入日常監督,創新了日常監督“新”載體,有效解決了基層日常監督力量薄弱、監督手段有限的問題;凝聚了群眾監督“大”力量,依託隴南鄉村大數據打造的紀檢監察廉政監督平臺,有50多萬受眾關注,實現了收集群眾訴求與日常監督工作的無縫對接,彙集起了正風反腐的強大力量;遏制了扶貧領域“微”腐敗,通過運用“廉政監督員+互聯網”監督模式,把權力運行的節點放大,將監督的流程縮短,推動扶貧領域減存量、遏增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傳遞了正風反腐“好”聲音,多角度、全方位、全媒體弘揚清正廉潔價值理念、展示正風反腐工作成果,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護,基層微腐敗發生率大為減少。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互聯網大數據的運用,讓隴南扶貧領域廉政監督更加精準、及時、透明、高效,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裡的近在咫尺,讓監督數據多走路、群眾有事少跑腿,為隴南市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