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隨老民警走訪武漢社區:現在我們都是生死之交了

2月10日15時30分許,武漢突降小雨。


往日喧囂的百年老街——武漢市江漢區統一街此時非常安靜,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幾名社區居民購物歸來,匆匆往家趕。


“社區消毒,門窗關好!”李德勝與社區幹部、協警從街邊商鋪開始,一路打著銅鑼,挨家挨戶消毒。


眼前的李德勝戴著口罩,雙鬢花白,眼睛裡透著血絲。


李德勝是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分局民權派出所打銅社區警務室民警,再過4個月,李德勝就滿60週歲了,然而此刻他依然戰鬥在抗擊疫情最前線。


“疫情不退,絕不休兵!”李德勝說,他負責的打銅社區是老舊社區,疫情較為嚴重。從1月23日開始,他和社區工作人員先後轉送14名確診患者入院醫治、運送30餘名疑似患者到隔離點隔離。


日前,按照上級要求,武漢市將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實行分類收治和隔離觀察。這幾天,打銅社區已將“四類人員”全部轉運到了收治醫院和隔離點。


“‘四類人員’轉運走了,但消毒工作不能停。”李德勝告訴記者,只有將病毒全部殺掉,才能確保不發生或少發生新增患者。


“老張,把口罩戴好啊。”在打銅社區居民樓小巷裡,李德勝對著一名老人喊了一嗓子。老人笑著回應:“好,馬上戴好,謝謝老李關心。”


“老李在這裡幹了14年了,對咱們社區的情況可熟了。”打銅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倪娟說,“他人緣好,年輕一點的都叫他伯伯,大多數人都叫他老李。”


“這次抗擊疫情,老李的作用可大了。”倪娟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之初,社區缺防護物資,李德勝就主動當起了“搬運工”,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多次運送口罩等物資。


記者在打銅社區看到,這裡的巷子很多,四通八達,一些小巷口已經臨時封閉,還堵著幾輛自行車。


“這是疫情最嚴重時社區採取的非常措施,目的是防止交叉感染。”倪娟說,當時是李德勝帶著社區安保隊員一起幹的。李德勝不間斷地進行巡邏,規勸那些在外走動的居民儘量減少外出。


本網記者隨老民警走訪武漢社區:現在我們都是生死之交了

本網記者 張 錚 攝


講起李德勝的戰“疫”故事,倪娟的話就停不下來:2月8日,一位女士從外地給社區幹部打來電話,說她一直聯繫不上一個人在家的老父親,擔心出事。


李德勝聽說後立即前往。他帶領安保隊員緊急敲門,屋裡沒有反應。


“不好,可能出事了。”李德勝果斷踹開房門,發現老人倒在家中,昏迷不醒。


撥打120、通知家屬、搬運老人……直到把老人送到醫院,李德勝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你年齡大了,也容易感染病毒。況且馬上就要退休了,何必這麼拼命?”有人勸李德勝。


“這個絕對不行。”李德勝堅定地說,“我從警20年,在這關鍵時刻,疫情不退我不退休。沒有別的想法,只知道現在必須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李德勝整理了一下警服,繼續帶領安保隊員挨家挨戶消毒。


離退休還差4個月的社區老民警李德勝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


本網記者隨老民警走訪武漢社區:現在我們都是生死之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