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巨口鋪鎮:戰“疫”前沿,一個個衝鋒的身影

新邵巨口鋪鎮:戰“疫”前沿,一個個衝鋒的身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彭莎莎 周露

以疫情為令,新邵縣巨口鋪鎮全員動員,全體幹部大年初二就到崗到位,積極履職,迅速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眾志成城築牢疫情“防控牆”。

黨員幹部帶頭,走在前列,衝在一線。一面面鮮豔的黨旗,一個個衝鋒的身影,成為戰“疫”前線一道別樣的風景。

新邵巨口铺镇:战“疫”前沿,一个个冲锋的身影

幹部率先垂範,衝在前——

“爸爸,你快回來!”電話裡戴昕大聲哭訴,“乖,爸爸忙好這段時間就回來,你是男子漢,要替爸爸照顧好媽媽和弟弟。”戴玖福電話裡安撫兒子道。

戴玖福作為巨口鋪鎮常務副鎮長、又是高升片的聯片指導領導,一直忙在防疫工作前線,從大年初二到現在都沒回過家。他帶領全片駐村幹部、村幹部村民,把打贏疫情防控戰作為當前重要政治任務,統籌安排全片六個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帶隊下村,跟全體戰友們充分利用村村響、流動宣傳車、LED顯示屏、微信、張貼標語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相關政策,電話下達通知、跟蹤聯繫武漢入道及湘籍入鄂人員50餘人次;號召開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各支部黨員再一次向黨旗宣誓,觸發他們在關鍵時期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意識;各村設立疫情防控點,安排人員全天值守,對出入車輛、人員進行登記、勸阻;實施黨員幹部分組包片巡邏,嚴防家庭聚會、聚眾娛樂、親友走訪、喜、喪宴請;成立服務隊,打掃衛生、殺菌消毒、監測觀察人員、代購生活物品等。

戴玖福同志帶領全片幹部、村幹部用實際行動體現“人民公僕為人民”的擔當精神。踐行對黨、對人民的絕對忠誠和責任擔當。

“什麼時候有口罩?哪裡有口罩賣?”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最常聽到的聲音,也是諶紅髮心裡一直尋思的聲音。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防護品消耗量日益增長,但市場的供應量卻嚴重不足,大家在與時間賽跑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後勤保障的比拼。

諶紅髮,既是巨口鋪鎮紅廟邊村的駐村幹部,是鎮黨鎮綜合辦的主任,也是大家口中的貼心“管家”。他每天除了做好紅廟邊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之外,還被安排專門負責全鎮疫情防控物資採購工作。他採用物資管理臺賬化,每列物資單列臺賬,每天對各類物資的消耗量、庫存量和缺口數進行登記,並積極拓展物資獲取渠道,鼓勵社會各界捐贈。據瞭解,巨口鋪鎮共採購醫用一次性口罩4100個,75%酒精消毒液100L,84消毒液100斤;發放志願者紅袖章800個,宣傳橫幅50條。此外,全鎮累計接受醫療口罩捐贈6800個,消毒水5噸,愛心捐款5萬餘元等。

據瞭解,自大年初二以來,他精心安排一線人員的每日飲食。為避免人員聚集,規定每名幹部在食堂領取一套碗筷,自行清洗,自行保存,並自覺在各自宿舍就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諶紅髮帶領的後勤人員持續為一線人員提供優良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邵巨口铺镇:战“疫”前沿,一个个冲锋的身影

黨員不負使命,打先鋒——

早上七點,刺骨的寒氣順著領口不停的往脖子裡鑽,天還只是微微亮,在村活動中心,源泥村支部書記黃四季又開始了他緊張忙碌的一天。昨夜10點多才離開工作崗位的他,此刻略顯疲憊。他提前將宣傳單、志願者服、消毒水、醫用口罩、喇叭、銅鑼等物資準備好,等著志願者們前來,部署當天的工作安排。

上午八點,源泥村10名志願者在村部集結。他們有些人敲著銅鑼、喊著喇叭,將防疫宣傳帶到每一個院落;有些人揹著三四十斤的防疫消毒工具,將消毒液噴灑在公共區域的每一個角落;有些人不辭辛苦,充當村民的“跑腿員”;有些人,夜以繼日,把守好村口的每一個關卡,對所有進村車輛及人員進行檢測,最大限度阻斷疫情的傳播……

志願者隊員年齡在20到60歲之間,其中最年長的也就是60歲的黃四季。從大年初二以來,他帶領著志願者們每天堅守在一線,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心動魄的事蹟,有的僅是用實際行動書寫的責任與耐心,有的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