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這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把把堪稱國寶級

浮沉忘裡 紫砂文化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朱泥西施

17 世紀起,華美的絲綢、溫潤的瓷器與充滿浪漫色彩的異(中)域(國)風情就為歐洲人編織了一張巨大的夢網,讓他們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甚至成為身份與財富的象徵。明朝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船隊將中國茶葉裝運上船,這是中國茶葉傳入歐洲的開始。被帶去的不僅僅是茶葉,更有少量的紫砂茗壺,受到了歐洲的王室貴族鍾愛與收藏,也在世界掀起了中國茶文化的風潮。但是,1000多年來,不少珍貴紫砂器流失海外。本期“紫砂百家”帶大家來看看那些流失海外的紫砂壺美國篇。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把飲茶風尚帶到英國

圖中為紅茶席捲歐洲 倫敦人的下午茶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美國篇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該館目前藏有埃及、巴比倫、亞述、遠東和近東、希臘和羅馬、歐洲、非洲、美洲前哥倫布時期和新幾內亞等各地藝術珍品330餘萬件。尤以中世紀文物與亞洲文物為最,而中華文物又獨佔鰲頭,數量近兩萬件的豐富藏品,令該館成為海外收藏中華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明末清初陶壺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時大彬 梅花壺 大都會博物館

此壺整體作五瓣梅花式,周身閃現淺色的細小顆粒,砂粗而質古、肌理勻,妙趣天成。底款刻“玉照閣 大彬”,此壺是伍德沃德基金1982年購買並贈送給大都會的禮物。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壽字雲紋壺 大都會博物館

此壺把中國傳統吉祥寓意表現的淋漓盡致,壺身用中國傳統雲紋裝飾,雲紋是古代中國吉祥圖案,象徵高升和如意;雲紋仿龍形,寓意高貴、尊榮,又有逢凶化吉之意;二者圍繞“壽”字翻騰,登高望重,尊貴顯赫。同時流、把作行雲流水狀,契合整體寓意,又氣勢非凡。


▲鏤空竹紋壺 大都會博物館

八方壺身玲瓏有致,如同一捆竹,別有趣味。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加之壺面有竹葉紋鏤雕裝飾,更顯生動。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建於1966年,收藏在這裡的中國瓷器有2000多件,玉器有1200多件,青銅器有800多件。收藏中國文物,始於新石器時代,迄於清,為世界上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時大彬 瓜稜壺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此壺呈淡黃色,砂粒隱現,以較密的瓜稜均分壺身,凹稜線自鈕至底相交成一點,製作嚴密、技藝精湛。壺底刻款:品外居士清賞,已酉重九大彬。己酉是公元1609年,品外居士即陳繼儒,陳繼儒字仲醇,號眉公、品外居士等,是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與董其昌齊名。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惠孟臣制 紫砂壺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華盛頓弗里爾藝術館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沈子澈 葵花稜壺 現藏於華盛頓弗里爾藝術館

此壺溫潤細膩,造型為六瓣筋紋的葵花式樣,筋紋清晰。鼓腹,矮頸,蓋、鈕的六瓣筋紋與壺身渾為一體,造型大方、穩健,一貫而下,古拙雅健。壺底刻款:崇禎壬午。沈子澈,明末清初陶藝家,浙江桐鄉人。《桐鄉縣誌》雲,其善制砂壺文具,時人謂與時大彬齊名,款制極古雅渾樸,士大夫家藏及其手製者,價值甚貴。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美國西雅圖博物館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陳鳴遠 梅樁壺 現藏美國西雅圖博物館

梅花壺,壺身、流、把、蓋全部用極富生態的殘梅樁、樹皮及纏枝組成。壺上的梅花是用堆花手法堆塑而成,栩栩如生。壺身刻:居三友中,佔百花上。鳴遠。陳鳴遠以技術精湛極富創新精神,很受當時文人喜愛,且多才多藝,制壺不侷限,善於創新。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弗利爾美術館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時大彬 六方仿古 弗利爾美術館

紫砂壺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但方圓之間的轉化演繹,更是別具奧妙。由仿古壺到六方仿古,是對仿古壺一次全新的演繹。六方仿古壺,壺身不再是平滑圓腹,而是圓中凸起峰稜,反而更具張力,更加契合鼔的精神意義。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李仲芳 瓜稜壺 弗利爾美術館

壺身筋囊大小勻稱,如出一轍,壺蓋、壺鈕、壺底也均為筋囊,與壺體紋理搭配精準統一,配置精密。無論是壺身、壺蓋還是壺鈕的鑿刻都毫釐不差,壺嘴與壺把同樣延續了壺身的風格,稜線相仿,整體設計優雅秀麗,線條流暢精緻,妙不可言。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徐友泉 三足壺 弗利爾美術館

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名士衡,他不是陶家出身,但其父深愛當時制壺名家時大彬的壺藝,並與之交往。徐友泉自小拜時大彬為師,他有著造型藝術方面的天才。他對紫砂工藝在泥色品種的豐富多彩方面有傑出的貢獻。

那些流失在美國的紫砂壺

紫砂文化和師父陶都好人高級工藝師範小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