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明確教師懲戒權,勢在必行!老師不敢"懲戒",受害者最終是孩子!你怎麼看?

瓜太郎


我認為受害的不僅僅是孩子,更重要的是國家的振興,國家要振興,教育必先行,教育先行了,人才就有了,人才有了科學就進步國家則強盛。教育要強盛,關鍵在教育方針、教育法規、教育制度的制定以及教師的素質、學識、技能、薪酬等等的考量。


書藝1713


我有四個孩子(組合家庭),兩個大孩子一個軍事人材、一個經濟人材,現在的問題是最小一個孩子,她是我的小棉襖,什麼都好,就是考試成績不佳,老師對她特別負責,我也是又打又罵,但是,成績就是上不去。有時我也想通了,她不是讀書的料,算了吧!但老師不行啊!她拉低了班上的平均分,影響了他的教績。你說,我該怎麼辦,不壓,對不起老師,壓很了,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由於我沒有證件證明我


贊成教師有適當的懲戒權。

我和我的男同學小時候都讓教鞭抽過手板;但我們從不恨老師,年齡越大越感謝老師當年對我們的嚴格要求,感謝老師教我們做人;現在都退休了,總想著去看望那些健在的老師,懷念那些故去的老師。


鄙視低素質


尊師重教是老祖宗留下的優良傳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懲戒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曾幾何時,把老師對學生合理的懲戒和教育,也貶成“體罰”和“變相體罰”,給學校和老師戴上緊箍咒,教師一不小心就要“觸雷”。廣大教師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人人自危、如驚弓之鳥。一些學生有恃無恐,違紀違規、無法無天,而老師們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一個人如果在學生時代就敢於違紀違規而不受約束和懲罰,那麼他將來走向社會必然會無法無天,敢於以身試法,其結果是什麼不言而喻。當然,凡事有度、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最好!


—霸王花—


我很佩服白巖松老師,我多次拜讀巖松老師的"白說\

嚴寬並濟


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是應廢除,可必要的懲戒權確實有利提高教師的威嚴和對頑童的教育。白巖松的建議相當好。除特殊的教鞭外,以前打手心的戒尺也蠻好的。現在也可特製一些統一的戒尺,比以前用的稍微輕薄些,可以規定記數和輕重範圍,以只打痛而不打傷為原則。

當然學校教育應以說服教育為之,懲戒方法只適合那些屢教不改,調皮搗蛋,嚴重妨礙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個別頑童。對必須實施懲戒的學生應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向學校領導提出申請待批准後再實施。最好亊先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


山上人279


白巖松曾說:明確教師懲戒權,勢在必行!老師不敢"懲戒",受害者最終是孩子!你怎麼看?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年輕氣盛,打罵了學生不少,也偶爾和家長髮生矛盾,所幸碰到的家長都來自民風純樸的山村,較支持教育,沒有引發出格的衝突。

看看現在,多少人因校鬧贏了老師卻一定將輸掉孩子,這是必定的!

現在我也常常反思,“嚴格”是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如果沒有智慧、不講教育藝術,那麼嚴格也就可能成為了“苛刻”,帶有暴戾的氣息,大多數其實也應當批評。

記不清是哪一屆,當時學校專門從各班中挑了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自願報名,家長簽字同意——好像叫“提高班”。老師只教基礎知識。對於一些家長擔心的問題,在這個班可以完全不用擔心了。老師們除了教知識,其他基本什麼都不會去管(不違紀、不違法即可)。學生們哪怕上課睡覺、寫情書都可以(大聲聊天不允許),老師只負責維持紀律,站好45分鐘的崗,也不一定要把該講的課講完,有人上課就行,而且根本不用發揮、不作深度分析,考試也分開考(用自制的容易卷)。

這個班的學生老師基本不會管,讓家長自己去選擇,全是自願原則。後來這樣的班再也沒法開辦,想想也知道——哪有家長會簽字,這樣的班主任誰會去當?

很多時候尷尬當前的環境:父母、老師期望靠苦口婆心、和風細雨的說教去改變某些學生,幾乎是困難重重,成功幾率太小。即便有時掏心掏肺、磨破嘴皮給學生上“思想政治課(思品)”,對某些學生來說,也僅似一陣微風拂面,未必能觸動其的心靈。我認為這是因為說教對他們而言沒痛沒癢,也是從小到大基本沒捱過打造成的。

就昨天中飯時,一女同學打菜插隊,我做個樣子要打她——做個動作想用腳掃,她說了一句雷人的話,一下雷到我了:我媽從來沒這樣打過我!怪不得她常常自修自習,甚至課堂上也旁若無人地說笑,根本不會控制自己,還美其名曰:活潑可愛!很多時候我可惡得她要死。

想當年,孩子有錯必須捱打。總對某些孩子講道理,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打的目的是為了促使他汲取教訓,不再犯錯——即俗語說“長點記性”。曾經的五弟,也真是頑皮鐵骨,屢遭父母打罵,每當打他,他就會躲閃、跳躍,於是眼神變得機警,身體也變得更敏捷。

70年代的學生,千萬別讓老師很生氣急並實施“武力”,更別讓家長知道,否則捱餓受罵是常事,那一頓揍也是常常降臨。我剛參加工作時,如果女同學犯了錯,老師還沒開口,她的臉就先羞紅了,老師剛說兩句,還不是很重的那種,眼淚就常常在眼眶裡打轉轉;男同學犯了錯,肯定得老老實實低頭認錯,寫保證書,寫檢討、被罰掃地一天或一週,不敢不認錯啊!

現在不同了,老師沒有也不敢使用懲戒權了,只能靠嘴皮進行一番說教,口頭教育為主,但要知道沒有懲戒的任何教育都是蒼白無力的。

如果你從不打他,只是一味地動口不動手,而他基本不吃你這一套,左耳進右耳出,故意不聽你的大道理。有時立馬反擊,聲音或脾氣比你還大,明顯就是拒絕接受一切說教信息。長此以往,慢慢就養成了自己的任性性格,就會變得心不在焉。哪怕正式上課,也一樣聽不進老師的講課內容。

這樣的孩子,最終能做成什麼大事?好吃懶做,不思進取,行動遲鈍,毫無鬥志,還常常違規違紀倒是有一套——老師不敢也不想"懲戒"學生,受害者最終必定是孩子!

以前我們總聽人說“壞人變老”,現在壞人雖小,但如果不加以重視,不及時懲戒,以後這種壞學生一旦長大了,危害可能會更大,範圍會更廣。


種金易


老師要不要重新拿回懲戒權,不是老師說了算,不是教育部門說了算,是學生說了算。是家長說了算。老師很天真的去管了,去懲戒了,會怎樣呢?血的教訓擺那裡呢,家長可以讓教師離開學校,學生可以把老師殺了。

現在不是以前了,老師的戒尺可以握得理直氣壯,現在都是小公主小王子,誰敢太歲頭上動土啊。現在的家長也不是以前的家長了,誰也不能動自己的孩子半根毫毛。

教師的懲戒權拿得膽戰心驚,這權就起不到作用了,還不如不要,幾年、十幾年或更久之後,讓國家、社會去懲戒吧。


隔著千山萬水吃餐飯


視節情輕重,對學生罰站.下跪.打手板很有必要。但要做到有限有度。★我曾從事小教21年,循環教3~5年級語文,由於對學生管理較嚴格,教學質量在學區始終名列前茅。學生作文多次在鎮.縣比賽獲獎。通過考核本人被評為小教高級教師職稱,也獲得縣教委頒發“小學生優秀作文輔導員”稱號的證書。讓我最欣慰的是: 這些學生都巳30~55歲,幾乎所有學生在社會上大有作為.從政.教師.工程師.銷售員.近20箇中小老闆。本人由於工資低.棄教從商.突破千萬資產。★在愛心育人.啟發解惑的前提下,對學生適當進行懲戒,我感覺很有必要。機械有壓力才做工.人有壓力才幹活還是有道理的!


1958年出生的老農


磚家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誠然,當一個人成長到一定時候時,興趣,確實會對一個人今後的抉擇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孩子呢?愛因斯坦是因為自小的“興趣”而成為物理專家的嗎?請不要總是用成人的經驗去推斷孩子的成長過程——那些大談“興趣”的“磚家”,小時就沒有因為忘記寫作業或考不好而被家長責罰的?——野生動物尚且會因為群體中個體違規而懲戒,怎麼到了我們人,反將這個最基礎的自然法則忘記了?——適者生存——懲戒,本是為了個體與種群更好的生存繁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