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2配一臺電腦用6年,和6000配1臺3年一換,哪個更好?

洪俊毅


有錢就會裝逼!

本人一共就買過兩部電腦。2003年買了一部帶液晶顯示屏的臺式機,不到6000。當時液晶顯示屏還是新潮貨,這個價格在不算貴,聯想一般都要7、8千以上。

這部電腦一直用到2012年,由於當時電腦病毒盛行,中間維修了若干次,換過不少配件,估計花了2000多元。

後來實在忍受不了了,2012年在蘇寧花了不到3000買了部戴爾筆記本,一直用到現在。除了內存條配置較低,偶爾有點卡,基本上沒出什麼大問題。

這要歸功於360基本上消滅病毒,也因為是第二次購買,有了經驗,在使用過程中沒怎麼瞎折騰。

去年出現過一次故障,無端端自動關機。拿去維修,維修店小哥拆開後說這是個老型號了,許多配件已經更新換代不生產了。這時才發現不知不覺用了6年。

本人使用筆記本主要目的就是瀏覽網頁、股票行情,寫寫材料。看視頻有手機或者機頂盒,因此有時有點卡也能接受,過一會就正常了。

現在電子產品越來越便宜,6000多能買到相當好的了,一般人完全夠用,而且壽命也不短!


紅藍白鬱金香


根據自己的需求,如果是遊戲發燒友要玩大型遊戲或者用大型程序如工程軟件,圖片處理軟件等,那就配幾萬的電腦。,如果是像我,平時只玩點小遊戲,看下電影,辦公打字,看新聞,弄點小視頻用,幾千元的就夠用了。我2012年配的電腦,當時配成3000多,中間換了固態硬盤,加了一根四g內存,感覺還可以在用幾年,如果不夠了,在加兩根內存,


有你在我心真好


08年買的Dell D630次頂配,8800,內存換到了4G,質保5年,換了3塊主板,兩塊顯卡壞了,一塊進水不散熱,至今運行起來依然飛快!公司淘汰的i7 2600CPU,2016年底我拿來的,2017年買了1050Ti顯卡,配了16G內存,主板買的二手,做視頻散熱量大,燒了3塊,直到今年10月份依然剪輯了一部農業紀錄片,只能說將將夠用,於是3個月前又花了9500新配了一臺i7 9700K,2070顯卡32G內存的新機,不壞的話估計至少會用5年,視頻剪輯不怎麼吃顯卡,CPU用的狠


不誤正業的一木


我7000多配了一臺電腦用了5年槓槓的,今年新房子裡面又配了一天7000多的,這玩意兒感覺夠用就行了,我工作與電腦無什麼關係,只用office辦公軟件。在夠用基礎上我會配6000的,過幾年再換新的多好。平時偶爾打打棋牌遊戲,紅警星際之類的。所以我只選I3處理器和配套其他配件。


夏天不熱222


你信不信 一萬二買的電腦絕對會不停的換,反而六千塊買電腦的人十年也不一定捨得換。


Aabbccccddeee


三個高配的栗子:

01年2萬的Dell筆電,07年退役,直到現在也開的了機,雖然當年用著爽,現在只能打牌掃雷。。。;

05年DIY的臺機,一萬裝的,以前用來做MAYA的,擱現在上網什麼的照上,開個LOL看個愛奇藝也都行;

10年的iMac 27'高配用到現在CAD,solidworks,inventor作圖,一般渲染,剪輯個2K視頻,跑個文明IV什麼的也都沒啥問題。

低配的也舉仨吧:

08年的臺機,某品牌,5000多吧,一開始用的還可以,兩年後就換iMac了;

09年的筆電,packetbell日系雜牌,4000多吧,一年後用了iMac後就只是當做移動辦公看看PPT,Excel什麼的了,13年淘汰;

13年的聯想E系列,現在也就能移動辦公罷了,開個大點的表就卡。。。

個人感覺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上高配的,起碼三年內用著那是很爽滴。低配一時爽,一年後就感覺有差異了,3年基本就卡的不行。如果自己裝出來的高配的話,電源主板餘量留大一些,三年後部分升級下配件,再戰2年沒啥問題。要求較低的話,用個10年不是夢


專治日雜的肥貓


我的觀點是這樣的,如果當前6000元錢配的電腦能滿足你的實際需求,那就選擇後者,三年一換,是比較好的方案。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由。

我們都知道,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是非常快的,特別是像手機,電腦一類的消費電子產品,更是快的讓人們感覺永遠也跟不上它的更新換代的速度。所以一個6年對電子產品來說是一個可以出現翻天覆地變化的時間數字。我們來看一下電腦硬件的更新速度就知道,像處理器,主板,顯卡這些主要的硬件幾乎每年都會發布一代產品出來。軟件呢,自然也是隨著新硬件的發佈而更新,大多數軟件在一個六年裡也是有很大的變化的,特別是到一些硬件的支持方面。

從以上分析來看,我建議還是花6000塊配電腦,哪怕三年一換,也比劃12000配的高配,要堅持6年划算的多(即使6年以後還是勉強可以用的)。

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我就喜歡和你分享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在乎電腦了,家裡有沒有電腦無所謂,但手機一定要有。

使用電腦的目的除了一些專業性需要,比如編程製圖之類,更多的還是打遊戲。那就從遊戲方面考慮。

首先2點

一。對遊戲及畫面的追求。

二。玩的遊戲所需電腦性能高不高。

拿dnf來說,如果只是普通玩家(別跟我提什麼工作室多開) 現在花6000買臺電腦別說3年一換,5年都不一定需要換。

但如果你玩射擊類對畫面要求很高的遊戲,比如當初6000買臺電腦,玩守望先鋒正爽,結果第二年絕地求生出來。結果玩著變卡了。你說換不換。當然這種所謂的“變卡了”每個人感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120fps以上覺得流暢,fps低於100就覺得卡。 有的人只要60fps就覺得沒事,很流暢,甚至一部分人連40都覺得還行。這樣的話3年一換完全沒問題。其實這些對畫面要求不高的,甭管3年還是5年都沒問題。只要他玩的時候,他感覺不卡就行。

其次說一個很現實的問題,6000塊3年一換和1萬2,6年一換,乍一看好像沒啥問題,但真考慮到實際中去就發現根本不能這麼算。

比如前兩年內存漲價。都快趕上金條價了。你再花6000也不一定能比當初的提升多少。

還有遊戲的更新,遠的就不提了,就說近幾年,因為守望先鋒,絕地求生這兩個比較火的遊戲網吧升級配置。碰上大火的遊戲,然後又是垃圾優化,只能堆硬件解決卡頓,6000塊錢配新的能不能玩爽都是個問題(尤其是6000只算機箱?外設包不包括?)

還有就是配置升級問題,說是6000用3年,那麼3年後難道再花6000去買臺新的??大部分人會選擇升級硬件,顯卡好說,cpu和內存還有主板就不確定了,真不巧的話剛配完ddr3用了一年,然後內存升級成ddr4了,再過兩年到了第三年你說你cpu和內存主板是換新的還是買老二手貨,或者按老配置升級。

其實懂電腦的人自己完全知道該怎麼選。不懂的人。。。。你說多少也是雲裡霧裡。

我7,8年前(gtx600系列剛出那年,我也忘了具體哪年了)花了將近1萬3000多買的,2700K(2000多)+gtx670(3300,因為剛出我就買了,680沒貨)。用到前兩年玩守望先鋒還一點事沒有(中間670升級970了),但是沒辦法開直播,只玩遊戲的話絕地求生也沒事。我也能接受。

但無奈那時候我想搞直播,又花了一萬多升級硬件,內存(ddr3換ddr4),8700K,1080ti。

我小時候家裡沒錢,不給我弄好配置,玩遊戲卡成幻燈片,打遊戲地面加載不出來是黑的,我都硬玩。卡的沒響應了我就等,不著急。抱著我奶奶家奔騰cpu,512內存的筆記本玩了3個月。玩冰封王座的rpg地圖怪多了都卡。所以我有能力自己買電腦之後,再也不想體驗那種卡頓的遊戲日子了。



加瓦程序員


1萬2配一臺電腦用6年,和6000配1臺3年一換,哪個更好?


那還用問,那肯定是一萬二配一臺電腦用六年了,現在的電子市場可以說是瞬息萬變,電子科技的發展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快速,你現在不論是六年還是三年一換,到時候都是圖吧老哥的一句五十包郵。

你的預算就以目前的電子消費水平來購買的話,也買不到頂配的電腦,六千更別說了,馬馬虎虎配一臺中配的電腦,上三代銳龍,和十代酷睿都得好好搭配一下才行。

所以有一萬二的時候,我就建議你馬上上一萬二的配置,畢竟你根本就決定不了未來的你自己的消費水平,以及電子科技的發展水平,和一些過期產品的降價速度。

你說你要用一萬二的電腦用六年,那麼現在開始用的話,的確很爽,可是你能保證你的六年能順利的用過去嗎?就不提電腦損壞了,你真的能夠在新出的顯卡和cpu上面把持得住你的心?那一顆想購買新設備的蠢蠢欲動的宅男心可是砰砰跳哦。

就更別提你購買六千多的電腦三年一換了,都時候人家一張泰坦顯卡都過萬了,你還守著自己的機子到時候別說遊戲幀數比不上人家的,就連渲染視頻的速度真的是想讓你砸機子有沒有?我們一個好朋友專門做抖音的,他渲染一個視頻都要半個小時,我是看不下去了。


所以在不能確保你能夠控制你的購買慾望的時候,我建議你能上最高配置就上最高配置。故而還是一萬二吧。


不知道大家用的電腦是怎麼樣的,歡迎在評論區中指出來。


自由史話


一般會花一萬二配電腦的和花六千去配電腦的,可能三年後一萬二的玩家換新了,六千的玩家還不捨得換呢,消費理念就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