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形勢下,不同人群究竟應該選用哪種口罩,可以在有效防護的同時避免浪費?

彌撒氣球開始燃燒CP魂


如果你是普通居家人員

1.減少外出活動。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儘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相對封閉、空氣流動差的場所。2.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隨時保持手衛生,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經常通風,定時消毒。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如果你是出行人員

1.日常生活與工作出行人員,外出前往超市、餐館等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佩戴口罩,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2.需到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佩戴口罩,可選用醫用外科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3.如果需要遠距離出行,應事先配備口罩、便攜式免洗洗手液、體溫計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在人員密集的公共交通場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時要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區時公共交通票據信息,以備查詢。

如果你是特定行業人員

1.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媒體記者、快遞人員等行業人員,因日常接觸人員較多,存在感染風險,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規範佩戴口罩上崗。口罩在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以及備好手消毒液、消毒紙巾、體溫計等物品,注意保持手衛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一般環境下,不必穿戴防護服、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2. 對於隔離病區工作人員、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疑似和確診病例轉運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3.對於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開展密切接觸者調查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1米以上距離。開展疑似和確診病例調查時,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4.對於標本採集人員、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5.對於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屍體處理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等。環境清潔消毒人員使用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時,根據消毒劑種類選配塵毒組合的濾毒盒或濾毒罐,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


深度中醫


看到這個問題不免心頭一緊,今日是2020年2月11日,竟然還有好多人不曉得如何爭取佩戴口罩。本人目前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任職,接觸過一線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病家環境消殺指導工作,現對大家科普下如何正確選擇口罩。

高風險暴露人群

需要佩戴醫用防護口罩、短缺時可選用符合N95/kN95以上的標準顆粒物防護口罩替代,也可以選擇全面性或者半面型的過濾式呼吸器

臨床工作人員

1、發熱門診的診治醫生、疑似待排除的隔離病房中的醫護人員;

3、負責上述區域的清潔、包括實體處理人員等;

非臨床工作人員

1、指的是對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和疑似感染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

2、隔離區的醫療人員(包括清潔、屍體處置)

較高風險暴露人群

佩戴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罩

臨床工作人員

1、非發熱門診區域的診療區域

2、涉及呼吸道、血液接觸風險較大的醫護人員

非臨床工作人員

1、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

2、疫情相關的環境和生物樣本檢測人員

中等風險暴露人員

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1、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

  • 機場、火車站、地鐵、地面公交、飛機、火車
  • 超市、餐廳燈相對密閉的工作人員

2、從事與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員

3、居家隔離及其共同生活人員

較低風險暴露人員

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1、超市、商場、交通工具、電梯等人員密集區的公眾

2、室內辦公室

3、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出發熱門診)

4、集中學習和生活的在校學生等

低暴露人群

佩戴棉紗、活性炭、海綿等口罩或者也可不佩戴口罩(視情況選擇)

1、居家室內室內活動、散居居民

2、戶外活動者,包括空曠場所/場地的兒童、學生

3、通風良好工作場地工作者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在保障公眾健康的前提下,可適當延長口罩使用次數和時間

請各位收藏下來以備不時之需,傳播健康防護知識從現在開始!

歡迎關注@公衛醫師小禚,在這裡與您分享健康知識,傳播健康能量#關注肺炎疫情# #清風計劃#



普通人就用普通醫用口罩就可以,還是要遵循國家儘量少出門的安排,醫務人員等有需要接觸患者的人員群體需要全套防護服和防護口罩,安全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