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俗話“樓還還車還還,一旦斷供全玩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現實意義?

農村老俗話


農村俗語來自於生活,是農村文化的高度濃縮,通過俗語,我們這些長年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可以對農村生活有個全面的瞭解。但是農村俗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是隨著農村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舊的俗語不斷消失,新的俗語不斷產生,豐富著農村人的文化生活。“樓還還車還還,一旦斷供全玩完”應該就是一句新時代的俗語,它的意思是農村人貸款買房買車,一旦某一天貸款還不上了,這個人就完蛋了。

具體怎麼解釋呢?這些年農村人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享受幸福生活的意識也在加強。憑什麼城裡人可以住豪宅,開豪車,咱們農村人就不行呢?沒有這樣的道理。這些年農村的青年發家致富的也不少,農村城鎮化建設加快,大量的高樓也蓋起來。

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一些農村青年也開始貸款買樓買車了。特別是農村的青年男性,如果在快結婚了沒有房子,沒有車子,不僅找不到伴侶,而且還會被同村人恥笑。

享受幸福生活沒有錯,但是問題來了,一些農村男性青年完全不顧自己的經濟實力,刻意追求“大而全”。房子要三百平米的大別墅,車子要最豪華的奔馳寶馬,自己沒有錢,就找父母要,父母錢不夠,銀行貸款湊。

如果貸一百萬不夠的話,就二百萬或者三百萬,能貸多少是多少。可是他們要知道,銀行貸款是要還的,每個月還要加利息,這是相當大的一筆開支。如果中途斷供會有什麼後果呢?銀行一旦起訴到法院,法院就會查封他的房子和車子,而且他的不良信用會上銀行的徵信黑名單。

到那個時候,他就真的是全玩完了,不僅房子沒了,車子沒了,老婆跑了,自己也上了黑名單,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是寸步難行。所以這句新俗語之所以現在流行,就是農村人根據現實生活總結出來的。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年輕人貪大求全,不顧實際,透支自己的未來生活,把後半生全部賭上了。

這樣的人生是不值得提倡的,追求幸福沒有錯,但是追求幸福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來設定合理的目標。你的能濟能力有限,就不要買那麼大的房子,夫妻兩人加一個孩子,一百平米的房子足夠了。

車子只是代步用的交通工具,不是炫富工具,如果在現階斷交通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又為什麼要急著買車呢?顯然,這裡面不僅僅只是經濟問題,對於農村青年來說,還有一個面子問題。

可是面子重要,還是肚子重要呢?婚後一旦有了孩子,家庭開支會變得巨大,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你把所有的錢都拿來撐門面,難道就不為將來的生活著想?“樓還還車還還,一旦斷供全玩完”,看起來像是一句輕鬆的繞口令,其實細讀起來,背後的道理還真的發人深思呢。


小小嬴政


這句農村新俗語說的就是還貸款唄!還車貸和房貸!這些年,許多8090後的朋友們陷進了貸款和還貸款的漩渦裡面,似乎出不來了,這就是現在的生活所迫,千萬可是不能斷供的,就像人們的吃飯一樣,不能斷頓。

那麼造成貸款買車和貸款買房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在我看來那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結婚,因為現在結婚的時候要求有彩禮、買車、買房。就拿我們甘肅農村來說吧,一個男孩子結婚,彩禮一般在6~8萬,車的價格在8萬左右,那麼房子的話,就看你在哪買了,在當地縣城100平方米就是60萬左右,在省城和二三線城市裡面的話那就是百萬元的事情了。

車貸的話,一個月還就在1000多元,還兩三年左右,房貸則就不能同日而語了,得看你在哪裡買房子了,在縣城還30年的話,一個月2500左右,在二三線城市30年每一個月還4000到5000元。

車貸在短時間內還可以還清,那麼房貸則就不一樣了,就在20年和30年了,車貸還好些,如果沒錢還可以找朋友親人借錢度過暫時的困難,房貸就不一樣了,一旦斷供,銀行和法院裡面就來把房子收去了,還會很大影響你的徵信。

所以要貸款買車和買房子的話,你就必須30年或者20年每一個月都要有固定的收入,在農村裡面則就需要你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要在事業單位裡面,比如醫生、護士、老師、公務員、國企、央企裡面,這些都是固定穩定的工作。

如果沒有固定和穩定的工作,建議就不要貸款買房子了,貸款買車還可以,因為這個時間段和錢相比房貸少的多。

現實意義就是:大多數的青年已經被房貸所綁架,一生當中有20年到30年一直為還房貸而工作奔波,沒有精力和金錢去幹其他的事情,這確實是一種社會的悲哀。期望房價能夠降到合理的區間以內,能夠使得大眾所接受。車倒沒事,有價位可以自己選擇,有錢買好車,少錢那就買便宜的,反正跑的路都一樣。

這是我的回答!我是萬寧寧,喜歡和大家一起說說三農的那些事兒!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寧寧說的話


“樓還還車還還,一旦斷供全玩完”這句順口溜概括了當下現實社會中大多數農村人的生活狀態。農村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一部分人到城市裡買房子購車,全款的還好,說明不差錢,是真正的富裕起來了。但是多數人都是互相攀比的心思比較嚴重。看到別人家買房,我也要想法弄一套,沒有錢就設法貸款。看到別人家有車,出門挺方便,我也要搞一輛,沒錢還是貸款。

也不管自己有沒有那個經濟能力,有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後果的嚴重程度。僅憑自己頭腦一時的爽快,虛榮心的膨脹,跟風,一旦遇到經濟來源的暫時危機,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就會一發而不可收拾。讓自己深陷還貸、失信、迥迫不得已的境況。感覺生活瞬間到達了冰點。

所以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擺酷的。車子是生活中用來代步的,並不是人人都需要一輛來增加堵路的。有些人並不是一定需要,就是為了攀比、盲目、充數……



翰墨因緣


樓還還車還還,一旦斷供全玩完。

很簡單的一個字面意思,樓hai, huan,車hai huan.這樣一說就簡單了吧!意思就是樓房要還貸款,車子也要還貸款。一旦沒有錢還貸款,那就完了!

那麼現實意義有哪些呢?

因為是農村諺語,所以要從農村角度來看,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結婚,女方都要有房有車的,但是農村有多少家庭可以買房買車呢,分期付款就成為買房買車的主要手段。但是結婚以後,是否有能力償還貸款。很多農村人沒有固定的工作,工資就不穩定,所以就可能出現斷供的可能。

另一方面就是說城市裡面買房買車的人員,固定工資的那些人。生活壓力大,每月都要還貸款,一還貸款幾十年。承受各方面壓力比較大,感慨生活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