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你真的能明辨事實真偽嗎?假如人生有真相該如何去追尋?

我們身處的時代信息於發達,猶如艾略特(T.S. Eliot)的詩所形容:

“信息裡面不一定有知識,知識裡面不一定有智慧。”

信息、知識與智慧,這三者截然不同。

信息太多,每天都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說法,人們將莫衷一是。

我們必須學會認識真相,但是它會隨著每個人的角度、立場,以及本身的觀念而有所不同;

最後就容易演變成“羅生門”,大家各說各話,一件事充滿各種版本。


傅佩榮:你真的能明辨事實真偽嗎?假如人生有真相該如何去追尋?

歷史研究領域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

過去歷史的事實並非不重要,而是不可能再還原;

即使能夠還原,也不見得能讓所有的人都同意。

歷史著述,每個時代的寫法都不大一樣,都是現代人對過去歷史的重新解釋,所以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

那麼,我們難免生出這樣的疑問:

人真的能夠辨別“事實”的真偽嗎?

“真相”是我們所見的現象,還是我們所明白的道理?

1 渾沌之死的寓言

《莊子》裡有一則“渾沌之死”的寓言故事。

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渾沌”。

儵和忽常相約來渾沌處遊玩,渾沌對他們非常和善。

於是,他們倆決定好好回報一番。

他們看到渾沌連一竅都沒有,就想幫他開竅。

一天開一竅,到了第七天,七竅都開了,渾沌居然死掉了。

人有七竅,代表我們可以看、聽、吃、呼吸。

七竅開了之後,人就會受到感官的控制,心靈反而不能自由活動,無法直接接觸到真實或者孕生智慧。

渾沌代表沒有區別,你的是我的,我的是你的,天地間的一切都可以相應,可以完全溝通互動。

渾沌的寓言給我們的啟示在於:

人間許多事本來就分不清楚,要在事實裡面找到真相,本身就有困難。

與其如此,還不如退一步思考,如何掌握自己人生裡的真相。

2 求知的心態

想了解人生,一定先從學習開始。

生活經驗雖是知識的重要來源,但也僅是供我們省思的材料而已;

反省所根據的原則,還是要靠書本,好書是智慧最好的保存者。

人如果不努力求知,只能依靠個人有限的經驗,這樣難免經常碰到困難。

孔子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光只是想,其實不脫日常接觸的經驗,這種經驗極為有限;

而打開書本,馬上出現不一樣的新世界,人類的智慧都涵蓋其中。

一個人擁有某種知識的基礎,經常地接觸新知,他的心胸及眼界,與只靠生活經驗的人必然不同,差別也會愈來愈明顯。

建立求知的心態,還需制定求知的計劃。

讓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或在這一年裡,或在這一段時期內,選擇一些好書來讀;

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的生命有所依靠。

不是依靠一個現實世界中的人,而是依靠一群在別的時空的人,從他們的生命裡,提煉出豐富的智慧。


傅佩榮:你真的能明辨事實真偽嗎?假如人生有真相該如何去追尋?

3 認識自己的方法

求知以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設法建立對自我的基本認識。

我們該如何瞭解自己?

可以從三個角度——身心定位、社會定位、自我定位進行反省。

身心定位代表一個人具體的生命,包括年齡、相貌、健康、聰明程度等。

社會定位代表人在社會上發展所得到的具體成果,包括家庭、工作、社團與名聲等。

自我定位指向一個人的內在,包括志趣、專長、知己與信仰等。

我們可以透過上面三個角度、十二項價值的分析,找出其中最重要的三項,並根據優先級排列出來。

由此,就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重心,面對任何情況需要做選擇時,不必猶豫不決,能夠迅速做出判斷,因為早已知道自己要什麼。

人生不能什麼都要,什麼都要可能什麼都要不到。

4 表達與溝通的原則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實是完全在我們之外的。

我們只要一接觸,它就跟我們有了某種關係。

不過,這種關係是動態的,今天的想法可以決定明天見到什麼樣的事實。

人生本是一個整體,沒有切入的角度,什麼都看不清楚;

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得到不同的特定的信息。

有些人喜歡說:“我對人或事最客觀了,不帶有任何成見。”

其實,光是這句話就不太客觀。

不如說:“我有點主觀,但是我儘量不要太主觀。”

知道自己主觀,說話時就會自我限制,語帶保留,對於別人的不同說法也會有所尊重。

從基礎的知識,到自我的瞭解,再到與別人的互動,由此得以明辨人間的許多事實,或事實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