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量“疫線”的防疫戰士李正華

“李書記,這回病毒傳染的這麼厲害,你讓我們都呆在家裡,你卻在外面為大家跑來跑去,你就不害怕嗎?”他笑著回答:“怕,但是你們做好防護,我做好防護,大家都做好防護,我們村就安全了,我就不怕了”。這位和藹可親的書記正是成都市大邑縣悅來鎮丹鳳村黨總支副書記兼該村鄉村醫生的李正華,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成都榜樣’稱號”獲得者,大邑縣“優秀共產黨員”“最美鄉村醫生”。

兒時的他,因身患小兒麻痺症,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身殘志堅的他,年少因殘輟學,痛定之後,矢志學醫,成為了丹鳳村鄉村醫生。“能為鄉親們辦事,我很幸福”,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杖”量著鄉村道路,後因能力突出、群眾高度認可被選任為村黨總支副書記。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現年52歲靠雙柺才能出行的他,沒有因行動不便而退縮,第一時間衝鋒在前、全身心投入了新冠肺炎防疫阻擊戰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儘快摸清底數,從大年三十開始,他不分白天黑夜與村“兩委”成員對轄區內所有住戶進行逐一排查,餓了就泡碗泡麵,累了就沿地小息一會兒又繼續投入工作,及時摸清了轄區內281戶、872人的基本情況。

在村“兩委”成員入戶排查時,該村7社一名武漢返鄉人員及親友非常牴觸,不願配合做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李正華聽說後,及時上門,經過反覆對其本人及親友做思想工作,最終獲得了他本人及親友的支持。傍晚回到家,他又開始了當天返鄉人員摸排數據的電子表格錄入和整理。

經摸排,丹鳳村返鄉人員中共有5名湖北返鄉人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必須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丹鳳村地處丘陵地區,5名湖北返鄉人員間隔10多里,鎮黨委和衛生院出於他的特殊原因考慮抽調一名醫生來負責丹鳳村居觀人員的日常醫學觀察,但都被他否決了。

“我是村幹部也是村醫,這5個老鄉我熟悉,讓我上,我能行的。現在一線缺人,把醫生留給更需要他們的社區或醫院吧。”在村裡,早晚都能看見他提著袋子、拄著柺杖入戶對居觀人員進行每日2次的體溫監測。他堅持隔離疫情不隔離關愛,每天充分利用入戶監測時間與返鄉人員及家人談心,送防護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疏解他們內心的壓力,讓他們生活、情緒、心理不受影響,安心在家隔離。

疫情防控中“讓我上,我能行”,這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個縮影。二十餘年來,他一直堅持崗位,用醫術救人,辦實事造福群眾。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和基層幹部的使命擔當。(楊朝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