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程序猿”必備的神器有哪些?

麥子Villa7


1. 電腦:強烈推薦Mac系列,既有精美的圖形界面,又基於Linux系統,自帶許多開發環境和命令行工具,程序員開發的首選;

2. 開發環境:這個就需要看你具體的開發職位. Android開發的Android Studio;iOS開發的Xcode,Python開發的PyCharm;Java開發的IntelliJ IDEA;

3. 常用的編輯器和工具:Sublime Text,VSCode,配合插件管理能完成大部分的基本開發;

4. Mac上好用的工具:Afread,Brew,iTerm;

5. 常用的瀏覽器及插件:Chrome瀏覽器配合插件,能完成很多有用的功能,常用的瀏覽器插件有

- OneTab:一鍵所有標籤頁轉換成列表;

- The QRCode Extension:二維碼擴展,可以將當前頁面地址轉成二維碼,手機掃碼繼續閱讀,方便電腦和手機同時閱讀;

- Octotree:閱讀Github代碼時,使用Octotree插件,可以生成代碼文件樹目錄,能夠更方便的閱讀和跳轉代碼;

- JSONView :可視化JSON工具。

……

6. Git,Source Tree,Beyond Compare;

7. 筆記類軟件:印象筆記,有道筆記

8 .常去逛的網站和平臺:Github,Google,Stack Overflow,公眾號,知乎,簡書,掘金,極客時間,相關領域垂直類網站;

9. 自建vps服務器(推薦搬瓦工),隨時隨地科學上網;

9. 一個好的舒服的椅子,能有效緩解腰椎頸椎的不適;

10. 良好的心態,保證不對產品經理動粗。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點贊,評論,關注。

代碼猩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名Coder,好使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開發辦公效率。不同技術棧,相信使用的工具也會大大小小有一些的差距,作為一名後端程序員,下面將自己常用的私以為“神奇”的工具在此介紹下,如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VSCode

首推的代碼編輯類軟件,個人也從最早的Sublime無縫切換到VSCode,跨平臺支持,支持幾乎目前所有的主流開發語言的語法高亮、智能代碼補全、自定義熱鍵、括號匹配、代碼片段、代碼對比 Diff、GIT 等特性,支持插件擴展,並針對網頁開發和雲端應用開發做了優化。使用起來還是爽歪歪的。

BeyondCompare

代碼、文檔之類的差異化對比軟件,在同步代碼,文檔的時候還是很有用處的。可謂是一款功能強大的文件對比工具。

Git

全球最大的程序員交友網站,作為一名coder,如果你還不知道Git,沒有使用過Git,那麼我想你是在技術的道路上越早越遠了。

Launchy

快速啟動軟件,它可以幫助我們拋棄桌面各種繁多的快捷方式,如下圖是我想打開QQ的動態圖,你需要的是使用快捷鍵快速打開該軟件,輸入QQ即可,當然Win10自帶的Win+ S功能基本上和其相似,不過從Win7一路走來,還是習慣了 Launchy。

Everything

搜索神器,比windows自帶的搜索功能不知道強大了幾百倍,用過之後你再也不捨得丟棄它。如下圖是我想搜索一本叫做圖解設計模式的PDF書籍,只需輸入設計模式即可,它就會自動索引出相關內容,而且速度快到出奇。再也不用為查找之前文檔,軟件所在目錄而犯愁了。

VisualStudio

宇宙第一IDE,這名稱當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配的上的,其功能的強大隻有誰用誰知道了,擁有微軟這一親爹,好用到不得了。搭配番茄插件VA,簡直是開發C/C++的神器,唯一的不足就是其不支持跨平臺,只能在Windows上使用了。

Postman

一款功能強大的網頁調試與發送網頁HTTP請求的Chrome插件。

收費VPN

這個,懂的人自然懂,讓你跨越知識的海洋,暢遊互聯網。


一個程序員的奮鬥史


TeamViewer

下載地址:https://www.teamviewer.com/

程序猿很多時候都會用到遠程登錄,就好比,你回家了,要處理工作上的事情,這時候就需要遠程登錄你公司的電腦,進行操作了。那麼有沒有一款軟件,可以讓你隨時隨地都可以不用拖帶電腦就能操作到你公司的電腦了,TeamViewer 這款遠程控制軟件。

TeamViewer 是一款直觀、快速且安全的遠程控制、傳輸文件和會議軟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易於操作,簡單的一站式操作解決方案,而且速度快,還能傳各種文件。

不僅如此,TeamViewer 還有如下特點:

1、TeamViewer 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統(Windows、Mac OS、Linux)下都可運行,甚至還可以在 Android、IOS、Windows Phone 或 BlackBerry 移動設備連接到 Windows、Mac OS 以及 Linux 計算機中。

2、TeamViewer 對於個人用戶是完全免費的,只有在商用或者公司用途的情況下才會收費,所以說也是十分人性化的了。

3、TeamViewer 不需要什麼複雜的配置,下載安裝就可以使用了,還可以登錄自己的賬號,控制著每臺電腦。

Beyond Compare

下載地址:http://www.beyondcompare.cc/

程序猿有很多時候需要對比一下自己的代碼究竟跟別人的有啥不同,或者對比相同項目不同版本之間的區別。這時候就需要用到強大的對比工具 Beyond Compare 了。

使用 Beyond Compare 只需使用簡單而強大的命令和操作,即可開啟最優質的對比體驗,找出您感興趣的差異,合併變化,然後同步文件,並生成報告。

Beyond Compare 還有很大強大的功能:

1、多平臺

Beyond Compare 在 Windows、Linux 和 OS X 上都能使用。運行速度快,並且擁有一個本地界面。同時為了滿足您完成任務的各種需求,還針對各種平臺進行功能提升。

2、ZIP

壓縮文件和其他文檔類型都可以內置擴展用於對比和更新它們的內容,和其他文件夾一樣簡單。支持處理多種流行格式,包括 tar、gzip、 bzip2、Microsoft CAB、WinRAR、以及新版的Windows v4 、Zipx、7-zip、IMG/ISO磁盤圖像文件。

3、媒體設備

與其他驅動器一樣,Beyond Compare可以插入您的相機、MP3播放器或者安卓手機並且立即訪問它。同步您的音樂、複製您的照片。

UltraEdit

下載地址:https://www.ultraedit.com/

UltraEdit 功能全面,使用方便,是理想的文本、十六進制、HTML、PHP、Java、Javascript、Perl 和程序編輯器。

UltraEdit 擁有將近 2,000,000 個用戶,銷量居全世界第一,是最強大的一款超值文本編輯器!


stormzhang


當然有不少可以成為程序員神器的工具,比如Vim/Emacs,visual studio code,Beyond Compare等等,不過今天我要推薦一款終端工具cmder,而且這可能是Windows下最好的終端模擬工具。

漂亮得不像實力派

這是Windows平臺下最漂亮的終端模擬工具,比cmd、PowerShell、conEmu都要漂亮美觀,一句話總結就是大方簡潔,漂亮得不像實力派。

尤其是默認的主題配色比Windows那個cmd界面簡直不要modern太多了。

Cmder = Cmd + PowerShell + Git + "bash"+ssh

值得注意的是,cmder本質上是一個工具集,他能幫你完成cmd、PowerShell的功能,他還是Git for Windows,並且你習慣的bash,你需要用ssh遠程連接你的Linux主機,都非常方便。



因此cmder是一個命令增強型工具,它不僅僅使用Windows下的各種命令,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愉快的使用Linux、shell命令。

conEmu,msysgit,clink都被cmder打包好了,相當於不用安裝Linux就有了一個真正的Linux terminal,除了git命令之外,grep,curl(沒有wget), vim,tar,unzip,ssh,ls,bash等各種各樣的體驗都有。


在Windows下學習、工作的時候,cmder我最依賴的重要工具之一,何況這哥們兒是開源免費的。

因此說到程序員神器,cmder是我覺得是實至名歸的神器,對於那些需要兼顧Windows辦公的碼農,cmder這絕對是猴子派來的救兵。


EmacserVimer


VIM、EMacs、Sublime Text、Atom,還有諸多的IDE們;無論選擇什麼編輯器,一個用起來舒服的、功能強大的代碼編輯器,是程序員必備的工具。至於如何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和喜好,逐一嘗試之後再確定。每個成功的程序員都有自己的偏好,這是無法統一也沒有必要統一的。

其次,一個好用的資源管理器。

和編程有關的資源都可以使用一個軟件來管理。無論是語言參考、有用的代碼段還是筆記等等,都應該放到一個地方統一保管。在這方面,Dash是個不錯的軟件。可以方便呼出,有多種語言參考和代碼片段管理。

再次,一個好用的搜索引擎和問答網站。

碰到問題的時候,一個好用的搜索引擎和問答網站能夠節省許多時間。搜索引擎當然推薦Google,問答網站則是Stack Overflow。

最後,一個靠譜的社區。

在靠譜的社區中與其他程序員交流、參考其他人的代碼、為社區提出自己的貢獻,是一個程序員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方面最好的選擇自然是Github。

以上這些未必是程序員的神器,但是是許多程序員的選擇和日程生活的縮影。


葉猛獁的故事們


列舉一些我日常工作和業餘開發中,高頻使用的神器

感謝您的閱讀與點贊!如果對您有點幫助,歡迎關注我:「大貓玩程序」

1.

Source Insight

下載地址:https://www.sourceinsight.com/download/

作為一名Android系統軟件工程師,每次新建一個工程都要涉及到幾萬甚至十幾萬個文件,要做到函數快速跳轉、變量快速查找,真的沒有找到比Source Insight更好的工具了,最主要的是這個款軟件只有幾M,所以如果你只是閱讀代碼,或者你熟記系統API的話,推薦使用Source Insight。

其實,很多人會推薦sublime、vs code,這兩款軟件我平時也會用到,但是相對於我的日常工作來說,這兩款軟件在函數快速切換、同類型符號表切換真的沒有Source Insight好

2.Beyond

Compare

下載地址:http://www.beyondcompare.cc/

常用的代碼、文件比較軟件,每次在系統進行平臺切換、代碼升級時,需要比較新舊代碼,這塊軟件可以快速比較兩個工程,列出不同的地方,也是解決git merge衝突最好的軟件。

Beyond Compare是一個跨平臺軟件,在 Windows、Linux 和 OS X 上都能使用,更加方便了日常的開發。

3.Notepad++

下載地址:https://notepad-

plus.en.softonic.com/

Notepad++最主要的是開源免費,而且小巧方便,一些大公司都是使用Notepad++,而不是UltraEdit,主要還是為了省下一筆軟件費用。

和其他類似編輯器相比,Notepad++相對簡潔,在沒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情況下,,既完全夠用,又簡潔方便.

多數人只是想找一個好用的編輯器,而有些編輯器做成了IDE的效果,實際上又沒有IDE強大,造成了不上不下的感覺.而notepad++比較專注,以編輯器為核心,做好編輯器,沒有做的過分臃腫.

我常用的功能,就是開Android日誌時,可以打開多窗口,查找同一關鍵字,從而找出相同的日誌問題,加速問題的定位。

4.有道雲筆記

下載地址:http://note.youdao.com/download.html

這是我常用的一款筆記軟件,可以PC\\手機,IOS\\Android, Windows\\MAC OS跨平臺同步使用。

當然這種類似的筆記軟件有很多,比如“印象筆記”、“OneNote”等等,各有所好吧,每個人都可以去發掘自己喜歡的雲筆記軟件。


大貓玩程序


大家推薦了很多ide,但是真正的代碼高手是用Vim,因為用IDE寫代碼還得不時的用一下鼠標,來回切換工作效率自然慢。

大家看看美劇和好萊塢電影如《硅谷》《社交網絡》《who am I》等,都是Vim或者emacs。

Vim學習成本很高,而且一般人很難適應沒有鼠標的打代碼!

奉勸各位程序小白,裝個Ubuntu或mint或其他Linux發行版,把鼠標拔掉扔了,嘗試用Vim完成所有工作,慢慢地你會發現再也不想用任何IDE,你甚至可以在純命令行下面高效率的完成所有工作,當然還得藉助Vim的很多插件。


我的QQ號665



1. 為什麼要用工具?

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更快更好。在本科寫論文時,發現什麼工具都不會,論文的標題還有樣式圖片的題注都是手動改,別提多麻煩。自此以後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新的軟件工具和工作方法,讓工作效率和質量全方位提高。所以最直接原因就是珍惜生命,提高效率。

第二點、使用工具提高了很大的樂趣,工作重複去做,且不說能不能提高效率,本身就很枯燥,如果能夠在完成工作的同時,探索更好的工作方法,就會帶來成長的樂趣和成就感。

第三點就是儀式感。儀式感是近幾年心理學方面出現的新詞,意思是如果在開始工作前帶有一個端正嚴肅的心理暗示或者動作,那麼就會有一種端正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接下來的工作,而並不會簡單對付。

2. 工具只有習慣和信賴的時候才能發揮大作用

用的工具多了才發現工具其實並不是“多”就行了。一堆工具就像是復仇者聯盟的各路英雄,如果你沒辦法對它們產生習慣依賴使用和信賴,沒有把它們整合成一個工作流,那麼是很難對一樣工具挖掘出它的作用出來的。

3. 工具的優化沒有止境

這實際上是更高層次的優化。工具迭代更新的速度其實是蠻快的,往往一樣工具本身是有所不足、或者說不能滿足每個人的工作需要,所以時時探索新的工具,經常嘗試,必要時就要更新工具。

以下分為幾個方面介紹不同的工具。

查閱和搜索利器

我把查閱和搜索放在第一,因為這往往佔了工作時間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時間是不產生工作效能的,如果能提高這一部分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流暢度和效率。

Alfred

Alfred在mac必備軟件當中常駐第一,也當之無愧。原因是Alfred是很多軟件、網站、動作……的重要入口,它就是電腦的智能關鍵,有了它來管理你的電腦,幾乎沒有它做不到的事情,解放了你的頭腦,讓你可以專心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簡單羅列一下Alfred可以做的事情:alfred可以結合許多workflow自定義你要做的很多事情,一個搜索框就能解決問題。搜索你想看的電影、有道翻譯、查文檔……alfred可以管理你的電腦,快速打開各種網頁和文件管理。

windows用戶可以參考wox,也是跟Alfred一樣地強大,並且可以不斷自定義擴展。

dash

身為程序員,怎麼少得了查各種API的文檔呢?對於這個日常來回搜索幾十次的活,難道一個個都要百度,打開一個個網頁?too young too simple~

dash整合了各種語言和工具包的官方文檔,還可以添加stackflow論壇、谷歌等查詢,仍舊是一個搜索框解決問題。

windows用戶可以參考http://devdocs.io/offline這個網站,可以離線使用,也是跟dash一樣強大的文檔查閱網站。

編輯利器iTerm

iTerm是很多程序員都必備的一款終端軟件,mac下的終端界面過於簡單,iTerm支持彩色化和多個標籤,用起來都是一種審美的享受,工作舒適感和效率都直線上升。

Vim

Vim被譽為文本/代碼編輯器之中最為優秀經典的上古神器,學習曲線很陡峭,但仍止不住很多geek嚮往的步伐,可見其受歡迎程度。傳說只要用好了Vim,就可以解放鼠標,可見學好之後效率可以高達什麼程度。

Paste

Paste是一款Mac下的剪貼板工具,功能簡單,作為剪貼板擴展工具足矣。支持的粘貼類型一應俱全,包括文字、文件和圖片等。按下cmd+shift+v就可以調出面板,選擇自己想要粘貼的內容,回車或者ctrl+c然後ctrl+v即可。

Paste有幾點細節做得深得人心:一個是支持搜索,且不用按cmd+f,當你調出面板,就可以直接輸文字搜索,就算是很久歷史以前的粘貼記錄,只要沒有刪除,動動手指就能立刻找回來;

第二個是保留原格式,不管是word、powerpoint抑或是其他軟件當中組合過的圖片,還是帶各種格式和段落的文字,Paste都可以不變形地全部給你原封不動地給你粘貼過來。如果我想要純文本怎麼辦?右鍵-純文本即可。

第三個是分類,按照不同的類型給你的剪貼內容進行分類存儲,郵件重複的問候語難道重複輸?求職信難道每次都敲一遍?代碼以後想用找不到?這些都是可以通過Paste給你解決的。

windows用戶可以參考clibor,也是相同的功能。

Chrome插件

Chrome插件也是我重點推薦的對象,數量確實蠻多的,在這裡我想介紹3個很好用的插件。

下載管理器

沒錯,名字就叫下載管理器。有人會問,下載管理器也要安裝?我們可以注意到,Chrome的下載通知都是在下方底部欄的,十分不適合我。安裝了下載管理器之後可以方便地在小標籤那邊隱藏起來,需要的時候點開,並且界面也比較精美,用起來很舒適。

Vimium

程序員都用慣了Vim,把Vim類似的便捷帶到瀏覽器來,會有什麼火花呢?安裝完Vimium之後,簡單按一下【f】那麼每個鏈接對應的快捷鍵就會給你標示出來,接下來只要敲下鍵盤就能快速打開相應的鏈接,而且按【b】之後就可以搜索瀏覽器的書籤,簡直是強迫症必備黑科技,解放了鼠標,鼠標手拜拜~

右鍵搜

右鍵搜可以有許多拓展的功能,如圖所示,可以生成二維碼、短網址、打開歷史記錄和下載內容等等,還可以自定義地去擴展,雖然很小巧,卻是很方便很窩心。

舒適度和效率利器

以上的都是關於效率之類的,接下來提及的一些可以說是不一定要安裝,但是用著提高了工作質量一個檔次的,用著這些工具你可能會愛上工作。

Moom

Moom是窗口布局軟件,因為Mac下並沒有像windows一樣的窗口布局快捷鍵,因此藉助Moom是不錯的選擇,通過鼠標挪到窗口的上方的綠色按鈕,選擇對應的佈局就可以了,有半屏,也有1/4屏。我很喜歡多窗口工作的時候用到它,很簡單的操作就能夠整整齊齊把窗口一絲不苟地排列好。

Jitouch

Mac的觸摸板在Jitouch的拓展下發揮到極致了。原本Mac的觸摸板就已經有很多功能了,但是Jitouch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驚喜。你可以為各種動作自定義觸摸板的手勢,比如默認的設置可以點點手指就能切換標籤頁。還有退出等等。一開始也是挺嫌麻煩的,但是用起來了尤其是相對於平時用鼠標切換標籤頁的時候,輕輕一點就能切換,那種舒適感是巨大的。

Nearlock

它可以通過藍牙檢測用戶與電腦的距離,走近了就會自動解鎖,走開了就會自動休眠。用戶可以設置距離多少的時候再休眠或者解鎖,唯一不便利的就是要求用戶要有iphone和Mac才能使用。

這個工具聽起來很雞肋,實際上用起來很便利很爽,想象下當你在辦公室乾點什麼要走開,你總不想讓別人看到你的東西吧?直接離開一米以外就自動休眠,回來了自動給你解鎖,不用你敲鍵盤,誰用誰知道。

Nearlock還有一個很好用的功能,可以在Mac電腦剪貼板和iphone剪貼板上面的內容相互傳輸,可以在Mac上面複製粘貼到iphone,反過來也一樣,小小的功能卻提供了大大的便利,是我最愛的功能,沒有之一。

Tickeys

我們是有多久沒有享受過打字的樂趣?“打字是有樂趣的嗎?”當然!有了Tickeys,就算你用的是普通的筆記本鍵盤,字裡行間也可以發出機械鍵盤、打字機、揮劍、打鼓等聲音,隨時切換戰鬥場景,連敲鍵盤的這種日常小活動都可以享受到彈鋼琴般大師級的儀式感。

思考利器

關於思考方面,我有兩個工具推薦:幕布和思維導圖Xmind。它們是一樣的工具,可以選擇性的使用,兩者各有特色和缺點,所以我是一起使用的。

幕布

文章一開頭的思維導圖就是用幕布做的。“不就是普通的思維導圖嗎?”其實幕布跟一般思維導圖有個顯著的差別,就是幕布能夠自由地按照大綱的形式來書寫,然後再把大綱轉換成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地整理你的思緒,對寫作還有做彙報的構思都是十分強大的利器。免費版就夠用了,付費版可以支持導出圖片和xmind格式的思維導圖,如果不想付費又希望用思維導圖功能,建議可以截個圖,但別告訴別人是我說的……

Xmind

之所以還要再推薦一款思維導圖工具Xmind,是因為Xmind本身色彩比幕布豐富一些,思維導圖的添加和刪除也十分便捷,並且還有個很好的功能讓我愛不釋手,就是一鍵導出到印象筆記,可以把做好的思維導圖包括源文件、圖片還有大綱文字一鍵導出到印象筆記,導出之後你就可以在該條筆記下繼續做你的筆記,添加內容什麼的,又一次體現了印象筆記整合知識的強大本領。

硬件篇

軟件有了,硬件也相當重要。有幾樣我覺得是小巧得來又很實用的。

電腦支架

電腦支架是維護程序員頸椎健康必備工具,有了它你就不用再伸長脖子去貼著屏幕了。

藍牙鍵盤

有了機械鍵盤為什麼還要藍牙鍵盤?我的藍牙鍵盤是給ipad和iPhone用的,有時一些簡單的工作,用ipad或者iPhone就可以解決了,這時藍牙鍵盤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ipad和iPhone觸摸打字實在是沒有鍵盤用起來爽,而且Keyboard k380有三個按鈕,剛好對應Mac、ipad和iPhone三個設備,在按鈕之間切換就可以隨時操控不同的設備,是不是很爽?

usb小檯燈

它非常小巧,簡單易攜帶。在晚上燈光比較暗的時候,插上電腦或者充電寶的時候,瞬間學習氛圍就不一樣了,專注力提高了很多,特別想象在一家咖啡店裡面的場景,學習舒適度是不是提高了一個level?而且它是LED燈光,對眼睛比較好,耗電也不大。

便攜式加溼器

北京天氣比較乾燥,加溼器可以持續地噴出水霧,可以往裡面加點香薰,這樣當編程編得頭痛欲裂的時候,聞一下香味,就能舒緩緊張的神經。

最後一個大殺器!每個程序員都值得擁有的,那就是—— 橘貓

程序員很辛苦,每天敲代碼抓 bug 不說,還要周旋在產品,測試,設計當中,若非是佛系程序員,很難做到心平氣和。這時候,點一隻橘貓,埋頭猛吸一口,就能欲仙欲死,煩惱全無,而且亂寫代碼時候還能說 “家裡的橘貓又趴鍵盤上了”.......

所以程序員們要以“大橘為重”!

沒有橘貓的話,天賜一隻幫你抓bug的編程貓也好啊!

總結

介紹了很多工具,用習慣了後會發現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系統,適合每個人的系統都是有差別的,也有很大的共性。我一開始排斥使用過多工具,但用上手之後反而離不開了。總之,這些工具給我的工作帶來很多樂趣,潛移默化影響了我對工作的價值觀。最後,希望你也能試試~


平地摔VS天然呆


linux命令 awk

一個強大的文本處理及分析工具,有了它,工作效率提高得不止一點點。

使用場景

只要是有表格樣式的文本,都能用於awk處理。例如,日誌,csv文件,和ls命令結合使用。

舉個例子

如果你只想看某一時間段的日誌,比如,12:36:41以前的,

你可以這麼做:

是不是很簡單,便捷,想了解更多應用,可以關注我哦~


Tech科技圈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推薦超長的帶魚屏幕

這種高端的帶魚屏除了擁有良好的色彩表現,在功能設計上為了能應付更加專業的辦公,搭載MultiClient 集成 KVM 切換器,能夠只使用一套鍵鼠設備就實現2臺PC間的自由切換。兩臺不同的設備只需要連接到其中一個可用的輸入端口,就能實現信號源的快速切換,幾乎同時控制兩臺電腦;或者使MultiView 多視窗技術,同屏顯示雙路信號PBP功能,支持有源雙連接和查看一屏多用,同時處理多個複雜任務。當專業視頻剪輯師需要一臺電腦進行渲染作業一臺電腦進行導出時,就能利用這些專業功能同時進行工作,操作簡單節約時間,讓工作效率提高一個層次。

有了專業辦公的軟件支持和絢麗的色彩,在顯示效果上顯示器也十分照顧使用者的感受。顯示器為曲面屏幕設計,採用1800R黃金曲率比起戴爾等3800R曲率更貼近人眼視角,在使用時能夠營造視線被屏幕包裹的頂級感受,觀感更加真實震撼,減少視覺失真。為了照顧程序員長時間工作,還具有智能人體工學底座能夠大範圍調節顯示器高度和上下左右多個角度,加上顯示器所擁有的Lowblue模式和飛利浦不閃屏技術,比其他產品更加愛護視頻剪輯師的眼睛,力求減輕長時間面對屏幕工作的眼部和頸部疲勞。

作為一款專業的設計顯示器,考慮到需要使用多種不同的拓展設備,其出色的拓展性能也不能忽略,擁有1個DisplayPort1.4、2個HDMI2.0 、1個上行USB-C3.1以及3個下行USB3.1接口,並且擁有內置的USB-C 3.1拓展塢,能夠提供65W的輸出和兼顯示輸出、數據輸出與網絡輸出為一體的功能,連接其他設備隨心所欲毫無障礙。

沒理由對自己朝夕相處的屏幕妥協,更別說這個屏幕與產出的作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超長帶魚屏正是這樣一款為了視頻剪輯而生的屏幕,無論是它良好的色彩表現、顯示效果還是強大的拓展性能,都能讓更加效率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