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麼情況下自己應該辭職走人了,而不是等領導下“逐客令”?

資深不吱聲


本丁認為在私企決定辭職的情況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公司發展跟不上個人成長

這種情況一般是個人能力很強,在工作上能積極解決問題,推動公司發展。但公司業務或發展現狀限制了個人施展拳腳。

比如說一個人事行政專員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優秀了,但自己想發展人力資源、培訓方面的工作。可由於身處小公司,招聘量本身就不大,且公司對培訓並沒有需求,就會發生個人發展停滯的現象,這時就需要思考離職的問題了。


熟悉工作流程,態度懈怠

進入公司幾年後,逐漸成為職場老油條。對公司人員、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常態工作得心應手,但部門業務沒有創新。個人在工作上出現倦怠心理,長時間思考停滯,成為簡單工作的執行者。並且這種現狀,在公司無法改變。

換一個工作環境,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工作上進心。並且在新環境能吸收很多新想法,有助於開拓思維廣度


人際關係緊張,氛圍壓抑

某雲說過,離職無非兩個原因,要麼錢沒到位,要麼受委屈了。如果大家相親相愛,在公司有歸屬感,工作起來自然也舒暢很多。但如果同事關係緊張,總有那麼幾個看不慣的人,在工作中針鋒相對、處處刁難,影響工作進度和效率,這必然是員工和企業都不希望的。不少企業會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來解決壓抑的工作環境等問題,但對於職場性騷擾之類的嚴重職場關係問題,可能只能轉崗或辭職來解決了。


長期有離職想法

一旦有辭職的念頭產生,就會在心裡肆意滋長。不管是人與人之間的離心,還是人與群體的離心,大概率就會分道揚鑣了。可能是和同事相互吐槽,受他人觀念的影響,或者自己發現了問題而想離職。辭職的想法會讓你覺得公司哪哪都不好。與其猶豫不決浪費時間,不如斬釘截鐵改變方向。確定留下就努力上進,選擇離職就趕緊另謀出路。

溫馨小貼士:辭職還需注意這些問題

1大環境經濟情況不好時,慎重辭職

近期一些大公司像阿里、鬥魚、知乎、美團紛紛爆出裁員的新聞,年終多家公司經濟效益不佳。那自己辭職後,找工作也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2、最好找好下家再談離職
一是在職時去求職,在面試談判中有更多籌碼,二是若外部條件還沒公司好,還可以留在本公司,以防萬一,免得後悔。
3、做好職業規劃,不要瞎跳槽

一般在離職前,個人需要有一個準備期,明確行業或方向,有目標地去提升自己。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除了讓你簡歷上多個不穩定的標籤外,幾乎沒什麼好處。

「五百丁簡歷-www.500d.me」

超過700萬全球用戶都在使用的智能簡歷製作平臺,方便快捷,HR專家推薦的求職利器。


五百丁簡歷


坦率的講,職場是無情的。有的時候,你跟公司講情懷,但是老闆不見得跟你講感情。其實,我們每個人在一個環境待久了,都捨不得離職,畢竟重打江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可是有時候不想走也得走,你不走,老闆就會無情地給你下逐客令。比如以下幾種情況。

一,自己被領導邊緣化了。以前挺受領導重視和尊重,參與公司核心決策,承擔重要工作任務,突然之間,老闆對你不冷不熱,開會不再叫你參加,你的意見也不再採納,說明你已經被邊緣化了,這是要你走人的暗示!

二,職場發展遇到了瓶頸。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好多年,職務不能提升,薪資不能增長,特別是,比你年輕的,甚而你曾經的部下都得到了晉升,更尷尬的是,以前的部下成了你的主管領導。這就說明你在公司遇到了事業發展的天花板,已經沒有上升的空間了。

三,被領導打上了標籤。很多老闆喜歡憑個人好惡用人,如果因為一些小小的細節疏忽,被老闆打上了不堪重用的標籤,那麼,你在公司就永無出頭之日了。此時,就不應該再混下去了,還是另擇高枝比較好。

四,業績乏力。在一些業績考核壓力比較大的公司,如果你持續業績增長乏力,完不成公司下達的業績指標。此時,就不要抱有什麼幻想了,應該及早尋找自己的退路,否則讓老闆辭退你,臉上可就掛不住了。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點贊和評論一下。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大家想一想:1、領導對什麼樣的員工才會下逐客令?2、一個人在單位得混到什麼程度,才可能讓領導下逐客令呢?——如果不是自己混的太差,幾乎不會被“逐客”的!

一、如果一個人混到了有可能被領導“下逐客令”的程度,那自身的毛病、缺點、錯誤一定是一大堆的!

不 信?——回想一下你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那些被公司開除、辭退的案例、實例吧!

那些被單位主動開除、被辭退的,沒有幾個是完全無辜的!一定是很多方面做的太差!否則,不會被領導開除、辭退!開個玩笑:如果全是領導、老闆的不對、小心眼、自私心理,那有可能晾著你、耗死你,但不會開除你、辭退你!到了開除某人的地步,這個人一定是有錯的!而且錯誤嚴重到了說不過去的程度!——別說什麼企業/某領導有錯在先這類的話!你一定是有說不過去的錯誤發生了!

二、思考這個問題的朋友,您需要知道:您被負面情緒徹底纏住了!您忽略了或者說缺乏自身能動性的力量

身為職場人,有兩個選項:

1、可以選擇主動走人,尋找自己理想的企業去工作。

但這是自己主動的選擇。我們職場人有這個權力。畢竟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社會。

我們思考、判斷是否辭職、是否離開一家企業,是我們個人自動自發的思考、評判、行動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等待別人辭退我們,讓我們過不下去了才做出的選擇。

所以,我們想不想辭職、是否辭職,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做出辭職、跳槽的決定時,所參考的因素,絕對不是因為領導或者老闆要快要、可能要趕我們走了。

2、如果還想在一家公司工作,那“調動內驅力,盡力改變現狀”才是人應該思考的!

如果只是想著題目中的問題,那就是承認了在企業工作過程中,根本沒有調動自己的智慧、動力來時時刻刻想辦法讓各種結果向好的方向發展!

別把所有的原因以及自己的行為對錯都推給領導、老闆,認為自己做的方方面面都無可挑剔。如果你認為自己犯的錯、受到的委屈等等都是領導造成的。那你可以選擇走人!既然自己做的沒錯,而是自己遇到了差勁的老闆、領導,那咱就不叫屈了,走人就好。

職場上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至少職位上是有差異的。你的領導的綜合素質也不可能達到我們想象的高度——這就是客觀現實。

因此,我們應該時時刻刻牢記的是:我們怎麼辦才能儘量的讓事物向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

三、除非個別的出現大錯的員工或者企業發展到了需要裁員的地步,幾乎領導不會下逐客令的!別太神經過敏!

“下逐客令”,是很少很少發生的一種極端情況。這種情況落在自己頭上的幾率非常低。

除非有幾個特例,一般不會開除人:

1、公司有嚴格的末尾淘汰機制,週期性的評比中某些人處於末尾,這種情況別等別人主動找自己了,可以選擇主動離職。

2、某人做出了對企業、團隊造成重大傷害或損失的行為,而且造成的傷害、損失很可能難以彌補。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公司會下達逐客令。

3、某些性質的企業中,出現極端的拉幫結派或者到了“鬥爭”的程度,想辦法擠走某人時,可能會下逐客令。但是,更多的是採用擠壓方式,讓某人主動走人。

4、某人囂張到了頂點,實在不服從企業管理。或者某些行為對企業、團隊等等造成極壞的影響。

5、企業經營出現了嚴重困難,需要裁員以降低成本,而某些員工能力水平或者價值觀等等嚴重不符合公司的要求,造成了趁裁員機會下達逐客令。

6、某人與自己的直屬上司嚴重不合拍,造成了直屬上司對某下屬非常厭惡,而且此下屬的不聽話、不服從行為,對整個團隊管理都帶來了麻煩。老闆也會選擇為了照顧領導而同意將某員工開除、擠走。

除了上面六種情況,一般情況下很難讓領導作出下逐客令的決定。

因此,職場人別太敏感了。誰給你一個普普通通的員工下逐客令呢?!

說的敞亮一點:我們自己不願意在這裡幹了、在這裡實在不開心、感覺備受壓抑、感覺自己發展受到了制約.....,在種種自認為不如意的條件下,可以主動選擇離開——這是我們自己的決定。別去想什麼“逐客令”!

四、神經太敏感、潛意識裡面比較被動的職場人,很難有動力、專注力去爭取更好的發展

職場人,應該注意觀察、分析職場中的人事物,這是做出合理判斷並且採取有價值行動的前提。但是不能太敏感,否則非常容易想多了、想偏了。造成自己出現太多負面情緒。而一旦負面情緒爆棚,會讓自己失去內驅力、失去理性客觀的判斷能力。

職場中,也會因為自己所在企業中人員整體素質、能力、思維方式、價值觀等等的差異,造成出現各種讓我們看來不公平、不合理、不和諧的現象。這在中國絕大多數企業中是必然會發生的。

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這個錯綜複雜、好壞參半、對錯參半的職場中如何創造自己的生存空間,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提升自我的時間。讓自己積累實力,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說了半天,老鬼要表達的是:別再想這個問題了!想到“領導有可能給我下逐客令”.......這得糟糕到什麼程度啊!如果自己的境遇糟糕到這種程度,難道不應該自責嗎?難道不應該思考自己在之前的職場行為中,到底做的多差勁嗎?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鐵打的公司流水的員工,人員的入職離職是一種常態!工作上總會碰到各種問題,要敢於面對,不能臨陣逃脫!但是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必須主動辭職:

一.公司全體員工都加薪了,唯獨沒給你加,而且你去問領導他也沒有給你一個合理的說法!這情況無論什麼原因,無論發生在誰身上,恐怕都無法接受的!此刻千萬不要講什麼大道理,沒用!人會騙人,錢不會騙人,領導給所有人加薪就是不給你加,就代表了他"吃定"你了,無所謂你了!

二.由於你的過失得罪了某個大客戶,幾乎是不可彌補的過失,對方放話了"你不走,他帶著生意走"!如果真那樣的話,公司損失就大了!你就識相一點,知趣一點,主動離開免得難堪!誰叫你得罪這樣的人,到下一家公司就要注意啦,要引以為戒!

三.你實在是無法適應公司文化,無法認同領導的觀點,並且在為人處事上與領導出現大的磨擦;那你也就不要再勉強自己留下來了!你就算勉強留下來,遲早也被逐出去!

有時候我們在職場也不必過於委屈自己,此處不合適,自有爺去處!只要自己能力夠強,本事過硬,到哪都能找到自己發展的平臺!

(我是諸葛教練,分享口才、銷售、營銷、管理、商業系統等方面實戰經驗;關注我,有問題在留言區留言,我會盡快回復🤝)


諸葛明職場教練


很久沒有來回答問題了,因為米哥這段時間有點忙,忙於學習,忙於向一些成功的創業的企業家交流學習。關於這個問題,米哥認為得從幾個方面來考慮吧。

1.現在工作崗位限制了自己的發展,就應該主動辭職了。

一般來說,做為職場人士,都是選擇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單位呆上一些年頭,就遇到了職位發展的天花板。就是沒有再向上發展的空間,職位薪水都沒有了太多上升和增長空間,每天重複做一些熟練得不能再熟練的事,週而復始,沒有創新性,沒有工作激情,也就意味著沒有創新的能力和學習的動力。如果這時候還年輕,沒有想養老的打算的話,就應該主動自己辭職走人,當然做這一步之前,要了解行業的動態和自己的能力在行內達到什麼程度,為了更好的職場發展,是要脫離一下原來的職場舒適區,努力一下,讓自己的能力,職位,薪資有更好的機會。


2.現有工作職位得不到重用,並且被領導先入主了。

這種情況就是現有的領導和企業,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無論你怎麼努力或者說做為了什麼貢獻,在領導眼裡都沒有得要重用和重視,你提的好建議沒有被採納,你的好計劃書沒有人去看,你相當於在領導眼裡,可有可無一個人物。或者說領導不喜歡你,你被排擠在領導的核心圈子之外。那麼你在那個單位的工作就沒有任何意義,這時就要有人挪活的思想,主動改變環境,主動尋找機會,主動突破被人忽視。該到辭職的時間了。


總之,主動辭職在職場上非常正常的現象,就看你當前職場發展的情況和你還有多少繼續呆下去的價值和意義,來決定你要不要主動辭職,謀求更高崗位和更好的待遇和機會。


米哥職場漫談


在什麼情況下自己應該辭職走人了,而不是等領導下“逐客令”?

一般來說,領導間接讓你離開公司,都有幾種隱形的做法。何為隱形的做法?也就是他不會直接告訴你該走人了,也不會在表情上表露出來,最明顯的就是在工作中操作,如下幾種方式:

①慢慢的對你冷淡,任由你放縱。

當你的領導不在管你的時候,即便你做錯也只是按規矩辦事不再對你進行任何思想教育,很少和你說話的時候,那麼說明他正在慢慢放棄你。

對你冷淡,任由你放縱,這並不是一件好事,而是說明你正在被邊緣化。

②當領導不再將重要工作交給你的時候。

當領導開始給你安排一些很簡單的工作,而完全忽視你工作崗位的職責,說明你已經被列入領導被請退的黑名單。

他之所以給你安排簡單的工作,並不是同情你或者覺得你工作太累,而是正在剝奪你的工作權益,慢慢讓人替代你,只是想讓你知難而退。

③當領導將你發配到其它比你工作檔次還菜的部門。

領導這樣做,並不是鍛鍊你的能力,而是已經對你的存在了不滿。如果鍛鍊你的能力,一定會將你調到比你現在還高級的部門工作。

當領導發配你當其它比你工作菜的部門時,其實也就是間接的想告訴你讓你知難而退。


肖軍說職場


從個人離職動態上來看,離職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主動離職,就是基於環境、形勢、利益等方面的判斷,覺得自己離職是有利而採取的一種解除勞動關係的行為;另一種是被動離職,個人主觀上不願意主動解除勞動關係,被迫解除勞動關係的行為。兩相比較,主動離職的選擇空間大一些,而被動離職相對尷尬一些。

根據題主的描述,是希望在被動的局面下,反賓為主,變被動為主動。這種選擇涉及到多方面的考慮,要明白單位主動解除勞動關係的條件和底線,要分析個人主動離職的利弊。

什麼情況下,企業會下“逐客令”,主動與你解除勞動關係?

對於企業來說,既然招聘員工來上班,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辭退員工。但是,如果員工的某些行為、工作成果或者個人影響突破了企業的“底線”,企業也會毫不猶豫的主動辭退你。

1.企業的制度底線

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保證整個企業團隊的有序工作和有效成果輸出,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況下,員工如果觸犯了制度,最多受到一些懲罰,不至於丟掉工作。但是如果其行為達到以下幾個結果,很可能被辭退:

A.觸犯了企業解除勞動關係或者辭退的制度。

在制度條例之中,有一些”紅線“條款,如果觸犯這些條款,就會被辭退。這個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B.多次違反某一制度,造成極壞影響或者破壞工作秩序。

比如,一些員工總是請假,一些員工總是遲到等。一次兩次,可能沒有大問題,但是積少成多,企業是容不得你的。

2.企業的利益底線

員工是企業運轉的關鍵要素,其行為與企業的利益直接掛鉤。企業希望的是,員工通過自己的工作,給企業的利益添磚加瓦,形成達到標準的正向影響。但是,部分員工的行為或者成果連續不達標或者對企業造成利益損害,這個時候,企業也是容不得你的。

比如,破壞公司財物達到一定數額,洩露公司商業機密或者連續績效考核不達標等等。

3.企業的文化底線

為了保障企業戰略方向的一致性和持續性,企業的價值觀底限不許突破。一些與企業價值觀念不一致,甚至比較極端的員工行為,破壞這種文化,甚至形成牴觸。企業是不允許的。

比如,企業提倡加班文化,個別員工旗幟鮮明的反對加班,甚至鼓動大家都不要加班;比如,企業提倡正氣,而部分員工給領導送禮行賄等。

這些行為突破了企業的價值底線,不為企業所容許。

當然,我們不排除員工之間私人矛盾或者上下級矛盾,導致無法繼續工作的情況。

結合企業的”底線“特徵,個人如何衡量其中的利弊,決定離職與否呢?

1.如果侵犯或者損害了利益,給企業造成損失,就不要等企業說話了。

假如某員工因為個人行為給企業造成了損失,讓企業利益受到損害。也不要等HR或領導開口,自己主動走人就好了。

即使你不主動離職,企業也會找你談話;即使你勉強留下來工作,以後可能連頭都抬不起來,在同事們鄙夷的眼光中工作。

2.如果違反了公司制度,要看一下是否碰觸公司的”紅線“。

違反制度的事情不足為怪,但是要看你違反制度的頻次和嚴重程度。如果三番兩次違反制度,根本收不住,我想,你也沒有打算在公司好好幹下去。

如果所做的事情已經突破了公司制度的”底線“,要麼找領導談一下,看情況決定。如果領導網開一面,就爭取以後好好改正,如果看到沒有希望,那就直接提出辭職好了。

3.如果價值觀與公司不一致,那說明你們根本不是一條道上的人。

假如進入一家公司,發現在領導風格、管理方式、制度流程以及績效評估等方面或者在同事之間的工作關係處理等方面與自己主張的大不一樣,自己無論如何不贊同公司或者領導的理念、看不慣公司或領導的行為,那就不要勉強自己。

這個時候,領導可能不會主動找你,也不一定會主動辭退你。但是,強迫自己在一個格格不入的環境中工作,是不是對自己太殘忍了?這個時候,與其勉強自己,不如主動辭職!

其實,無論公司主動辭退也好,無論自己主動離職也罷。都取決於於企業或者個人最終的利弊判斷。在這點上,題主所說的”玻璃心“還真的要避免。否則,對個人、對企業都是不利的。

1.職場玻璃心是個人對於工作條件和環境過敏感造成的。

一些員工具有強烈的職場安全意識,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總擔心自己的利益會受到侵害,自己的正當權益會被侵佔。於是,在心理上無限放大身邊的一點矛盾、領導的一點批評或者工作中的一點挫折。

本來芝麻粒大小的事,一旦讓他惦記上,據感覺如同大山一樣,翻來覆去,徹夜難眠。最後感覺沒有了希望,心灰意冷。

2.擁有玻璃心的人心理承受力極其脆弱

大多數擁有玻璃心的職場人,心理都非常脆弱。開會時,領導一個眼神,他會覺得是在鄙視自己;郵件發出去後,領導沒有回覆或者回復的過於簡單,他覺得領導對自己有意見;工作中,同事的一點抱怨,他覺得對方與自己勢不兩立。

一點挫折都受不了,一點波動就會很大幅度的影響自己的判斷和工作。這種人的心理承受力幾乎為零。

3.擁有玻璃心的人一點就破

什麼是一點就破?就是他人對你的一點刺激你就受不了,依據批評就可以讓你崩潰。

比如,同樣是工作做的不好,領導對張三黑著臉,張三嬉皮笑臉就過去了。但是換成玻璃心的人,會覺得天塌了,覺得自己已經沒法再幹下去了,覺得自己必須要辭職才行。

小題大做、心理脆弱是玻璃心職場人的特徵。

至於題主所說的整個問題,我個人建議如下:

1.要繼續工作下去還是辭職走人,考慮的是自己職業的利弊,而不是企業的臉色。

一個正常的職場人,只要自己堂堂正正做事,盡職盡責工作,哪有那麼多臉色看?基於自己職業的考慮,如果繼續做下去有利,那就做下去,遇到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就好;如果覺得繼續下去對自己不利,那就按照程序離職。

切不可胡亂猜測,或者不負責任的一拍屁股走人了事。

2.如果意識到自己有缺點,解決的辦法不是離職,而是迎難而上。

假如確實有玻璃心,那就要實事求是的面對。其實玻璃心最大的問題在於脫離實際,在於”嚇唬自己“。所以,首先要建立對自己的自信,同時理性客觀的分析問題。

只要能夠做到以上兩點,玻璃心也就迎刃而解。

3.即使被迫走人,也要勇敢面對

假如因為某種原因,不得不走人。也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如果是自己的問題,要勇於承認,自己的短板要勇於改正。

要勇於面對領導,進行直接有效的溝通。這樣,才能夠成長,才能夠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才能夠有真正的進步。

一些朋友在離職這件事情上搞得很緊張,很敏感。其實大可不必。你要做的是清清白白、問心無愧。其他的,順其自然就好了。



指尖視野


先搞清楚,如果自己主動提出辭職走人,可是沒有補償金的,如果是公司下“逐客令”,是有補償金的。你在公司呆的年數越多,補償金的金額也就越多。那什麼時候應該主動辭職呢。


1、跳槽

外面有很好的機會,工資都翻倍了,或者職級提高了,再或者平臺更好,更適合自己發展,這種情況下,在準備跳槽的企業面試成功後,可以主動提出辭職。


2、有鬼

這種情況很多的,比如你利用公司資源接了些私活,或者攫取了部分公司利益,總之就是獲得好處了,為了避免被公司發現,見好就收吧,主動點。


3、違規

屢次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公司也找你談話了,希望你主動辭職,要知道你是違規,被公司辭掉也是沒有補償金的,還不如保全面子,自己主動辭職。


4、不爽

工作非常不開心,跟領導也不和睦,天天給你小鞋穿,而公司內部則內鬥成風,自己多呆一秒都覺得浪費生命,也不想繼續耗下去,是可以主動辭職的。


基本上就是四種情況,至於其他情況,都可以等著公司主動來裁你的,因為他裁你就要給你補償金。所以,如果想走,最好是想辦法讓公司主動裁你,而不是你主動辭職,當然了,如果你找到更高工資或更好地平臺,不在乎那點補償金,可以主動辭職。

世界500強全國培訓經理,近二十年培訓與管理經驗,全力助你突破職場障礙,破解職場和管理疑難,歡迎【關注】,謝謝!

職場再出發


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被領導下了“逐客令”,而且這份“逐客令”是在人事經理在天台上代表老闆對我下的。

人事經理約我到天台,先是對我進行了一番表揚,很多話語,我覺得有點高抬我了,但是沒想到,緊接著話鋒一轉,說“你很優秀,但是經過這半年來來的綜合考核,我們認為你可能不太適合我們公司”。

沒等經理話說完,我就留下了初入職場的第一滴眼淚。然後我沒有說什麼,回到辦公室,收拾自己的個人物品,告別了其他同事,便離開了公司。

被辭退的出其不意,初入職場的我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接下來的幾個月我便進入了不停找工作狀態,在找工作時也在不斷反思之前的不足。從那時候到現在已經八年時間,我已經逐漸成長。

對於當年被辭退以及後來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我都有心進行總結反思,在我看來,有以下幾種情況,我覺得就應該辭職走人,而不是等到領導下逐客令。

一是手頭沒有主要業務,無法為單位作出實質貢獻。承擔主要業務,對單位來說有存在的價值,單位給你報酬,是一種等價交換,如果沒有承擔主要業務,你的作用可有可無,那麼你和單位之間就不存在等價交換關係,你隨時可能沒有立足之地。我在原來的單位,上班半年來,沒有主業務,平時主要是打雜,那麼我的作用對單位來說也就可有可無,甚至我請假半個月回來之後,都沒有任何業務要處理。

二是融入不了單位人際圈,與單位同事有陌生感。單位其實也就是一個家庭,家庭成員之間關係比較疏遠,這個家庭不可能和睦,必然要有人離開。我到單位半年來,從來沒有參加過單位的任何活動,我自己性格比較內向,下班之後就回到出租房內,單位同事見我如此,也就不邀請我參與任何工作之外的活動。必要的私下交往,可以促進同事間的關係融洽,也有利於和單位建立一種情感聯繫。如果遊離於單位人際圈之外,那麼離開是遲早的事。

三是沒有工作壓迫感,在工作上沒有主動意識。內因是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因素,在一個單位工作乾的多與少、好與壞,取決於你自己的對自己的壓迫,如果自己沒有壓迫感,幹起工作沒有上進心,單位也不放心給你安排工作。我在原單位上班半年,面對沒有主要業務的狀況,我也從來沒有給自己施壓,讓自己主動去爭取工作,一直在被動的等待安排,大多數時間都在對著電腦在瀏覽網頁。這樣讓自己沒有任何進步,也讓單位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和信任。

當然,還存在其他情況,應該主動辭職,比如在單位亂搞男女關係、與領導有矛盾等。

總之,在何種情況下應該主動辭職,自己心裡要有個分寸,不然影響自己的進步,也會耽誤單位的發展,等到領導下逐客令時,那就顏面無存了。


職場的小小李


這個問題看上去有點悲傷,不過話說回來,領導要下逐客令之前,多少還是有些徵兆的。像我之前說過的一個前同事,我們公司當時要裁掉一些崗位,其中就有她的崗位。

然後領導沒有明說,是突然把她調到一個完全不相干、還要三班倒的崗位,她本來上的是行政班,所以最後自己辭職走了。

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領導不會明著下逐客令,但是會用一些手段讓你自己辭職。

但是關於逐客令這件事,我覺得也分情況看,一個是自己有很多問題,無法適應現在的公司,領導要請你走人了,一般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應該是會直接提出的,當然,有些人沒有自知之明,非要到領導下逐客令的地步。

但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公司本身業務收縮、營收下滑,到了要裁員的地步,這種情況下,其實我建議趁早自己走,不要等領導下逐客令了,而且,應該有徵兆的時候就早早做打算了,而不是被動等著宣佈。

我覺得,一家公司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就應該考慮離開了,當然,這裡說的是主動離開,而不是到了不得不離開的地步又不想領導主動說,才自己走。

同工不同酬

我瞭解的一些國企或者老的一些事業單位,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甚至一度到了扭曲的地步,什麼情況呢?

一線員工的工作非常幸苦,天天面對客戶、上班三班倒,工資也不是特別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公司管理崗的人員,行政班,也不用面對客戶,偶爾還能脫個崗出去辦自己的私事,就這樣,有些的工資還比一線員工高。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很多人有事業編制,又不想幹活,一線需要人就只能走社招,就這樣形成了這種扭曲的形態。

如果你是這種公司裡的社招員工,建議早做打算,因為同工不同酬的公司,沒辦法待很久。

工作紀律散漫,領導成天盯考勤。

我發小公司最近就經歷了很多動盪,先是裁員,後來又降薪,聽他說年底還要再經歷一次裁員。

這就不說了,領導還突然開始盯考勤,非常嚴格,違規就扣錢,天天查指紋。遇到這種情況,公司也離倒不遠了吧,你想,什麼樣的公司,領導可以閒到天天來盯考勤?

員工中間怨聲載道

這個其實和同事聊天的時候多少都會感受到,如果一家公司抱怨的聲音很多,一段時間後還很多,至少能證明一點:領導不知道公司在員工心裡是什麼地位,也不知道員工對公司的真正看法。

這樣的公司,其實非常危險,有更好的替代品,就離開吧。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關於成長,慢半拍沒關係,但別停!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