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經歷過雙搶嗎?

湘土農家boy



李志宇老驥識途


雙搶是十幾年之前農村一直延續的農事。主要是夏收夏種。

夏收,在我國北方農村主要是小麥收割,由於十幾年之前的農村收割小麥全部要靠人力來完成。並且種植單一,大多面積都種小麥,主產也是小麥。再則小麥收割季節比較短,小麥說黃了就是成熟了,說黃只是幾天十幾天的事,因此收割小麥的季節人們十分繁忙,時間也十分緊迫。之前還有一個時期,到了收割季節,政府還會動員城裡各單位支援夏收,那時一到夏收,農村一片熱火朝天景象。


由於小麥過黃收割很容易落籽。二則小麥收割季節,正是天氣炎熱時期。很容易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尤其是冰雹的影響,冰雹嚴重者可造成小麥稞粒無收。因此,抓緊回收以免造成損失。俗話說“小麥上場,繡娘下床”,這個季節搶收的緊迫性,和收割的重要性。

另外是搶種。搶種是夏收後秋糧作物的複種,主要是糜子,穀子,蕎麥,菜蔬等。由於時氣候原因以及墒情的影響,也在搶種的行列中。現在不同了,耕種模式也有了很大變化,單一的小麥種植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並且機械化也使大部分農業勞動力得到了解放,因此搶收也成了歷史。


龍游大海141086483


在農村生活過兩年,雙搶的經歷還是記憶在心,永不忘卻!

“雙搶”這個詞語,是在搞人民公社集體農業,由生產大隊領導生產隊為單位的農業體制,一到農忙季節,又要收又要種繁忙時,為緩解農村勞動力壓力的情況下,由人民公社號召,各行各業支援“雙搶”。是這個口號而形成的。

雙搶真是一片繁忙景象,好個熱鬧非凡。公社的各機關所有領導幹部都要參加,公社的綜合廠(工付業)停產支援,學校停課叫放農忙假支援,全體參加不得有誤,真是聲勢浩大。

早上六點,公社廣播放《東方紅》音樂,全體社員開始起床,各自按頭天晚上,隊長的分工在田間到位,割禾的,打禾的,耕田的,拔秧的,插秧的忙碌起來!

早攴,中攴,晚攴都是由生產隊統一安排做飯,送到田間空地,自備碗快,自由打飯,坐地吃飯。休息片刻,又開始忙碌,直到晚上九點收工回家。這種埸面的雙搶季節,忙碌十天或半個月,才基夲結束!

現在回憶起來,這樣的雙搶場面,真不可思議,真是人多力量大,人定能勝天!

現在隨著國家現代化的發展,農村,農業,農民都得到快速發展,園田化,機械化已成現實,農民的體力勞動已經機械化耕作所代替。過去年代的勞作方式,農忙季節的“雙搶”埸面,巳不復存在,將成為歷史!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雙搶是我終生難忘的苦:

八口人的田,八畝四分,從大暑至立秋十五天結束,八畝早稻要割,夜晚用牛撿滾子壓,三傢伙條牛,一夜只睡兩三小時,我夫妻倆,帶一雙兒女,一個兩歲,一個三歲,由小妹妹帶,倆弟弟上學,那時苦得都不如勞改犯;

八畝田稻割後還要塊田塊栽,前後十五六天結束,這是我一生都忘不掉的苦痛,估計幹過雙搶的人,這一生至少要減十年陽壽;


蔡必榮3465


你瞭解雙搶是什麼意思嗎?雙搶是指一年有兩造的栽種,一邊搶收,一邊耕種,忙得不可開交的意思。農村裡,夏天搶收稻和播種插田時間裡就是雙搶。




說到雙搶,農村人出身的我,雙搶是農民最難熬、最辛苦的日子。雙搶在7月份是夏天是酷熱,看看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是如何一路走過來的。



那時候我,一般早上早早起床,4~5點起床做飯,忙完家裡的大大小小餵雞餵豬。吃飽早飯天稍微剛亮,夫妻倆扛著打禾機搖搖擺擺的向農田出發了,準備獲取一天忙碌大豐收。



農村生活並沒有那麼簡單,收割幾天的稻子,還要極時播種,不然耽誤了時間沒有好收成。首先精細作,用牛棃犂耙耙泥土稀爛,等上一天時間,才能把秧田壟起一塊塊秧田,然後把提前育好稻芽細緻播下去。



接下來的時間大不一樣。一邊忙碌收稻穀,一過邁力犂田,有時侯天氣說變就變,還要急忙跑回家收末曬乾的花生和稻穀。種過田的農村人都會知道農民的辛苦,收穫是來之不易,不是天掉下來的餡餅,一口吃了說容易。

完成辛苦收割,還要勞碌插秧。插秧也是一項累活兒,整天彎著腰就夠你受,背向著太陽,烈日當空,農民做苦做累有誰知道?只有自已親身經歷才懂得。


現在農村大變化了,有了收割機、犁耕機、烘乾機,樣樣俱全,減少了農村人難熬的勞作,解決了雙搶的困惑難題。

農村的你又如何看待雙搶的呢?農夫軍哥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評論和點贊。


農村軍哥


所謂農村的雙搶就是搶收搶扦即趕季節,是我這輩子人生的起蒙。知青歲月人民公社化集體工,一到這個季節每天還不亮,生產隊的哨聲就反覆四起,我繃緊的神筋就隨即而起,踴入到隊裡的人群。隊長就一天的搶扦做一個排工,然後三五成群各就各位,動鐮後是兩大塊割谷脫粒,扯秧栽秧。而清晨不看見主要是割谷扯秧,天一亮後趕回芧草屋,慌忙做了早飯三兩口又出來起工。太陽開始東昇溫度不斷升高,現在開始就是用打稻機脫粒,喂的喂遞的遞忙過不停,然後將谷一擔擔挑到隊屋裡禾場上要曬乾,田耕出來後一部分人就在緊張的栽秧中。雙搶最難熬的就是臨近中午和下午出工,田裡的水是熱的還有螞蟥呼腿,頂在田頭裡火尖上是不能抽身的。我那時20左右年青氣盛不甘視弱,能挑谷180斤什麼活都能幹,這就叫人到無處止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雙搶的時間在10天半個月,每天收工時都近月亮出!;知青歲月中的雙搶是農活中的一個節點一個關,一輩子刻骨銘心的絡在了心靈裡,難以磨滅耐人尋昧的記憶中,直到人生的永遠!


老謝35094


作為出生於七零後的女性,雙搶對於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刻骨銘心的《災難》。

當年母親生了我們姐妹五個,身體體弱多病幹不了農活。田裡的農事全壓在父親一個人的頭上,從我記事起,每年的七月我們姐妹和父親是披星戴月的在地裡收割早稻,然後又搶插晚秧。那時候家裡有一個扮桶,每天要抬到地裡去,晚上要抬回來。家裡沒有勞力,父親一人搬不動,那時年僅十三四歲的我勇敢的和父親一人抬一頭,雙手緊緊地握住扮桶的兩邊,扮桶的木條邊深深的壓在我稚嫩的肩膀上,陷進去一條深深的痕印。汗水順著頭髮流進眼睛也騰不出手來擦,我們父女一步一步小心的走在田間小路上……這樣的場景一直做到我成年才好轉,因為姐姐出嫁了,自有姐夫幫著抬。

雖然現在已經很多年沒做過農活了,但當年經歷過的雙搶造成了我吃苦耐勞的品格。有時候遇到困難堅持不下去時,想想當年吃過的苦,心情一下坦然了,雙搶都不怕,這點困難算什麼。


歲月如歌274001046


70前出生的農村孩子大部分有雙搶的經歷,80後出生的農村孩子就不一定了。我是60初出生的農村孩子,參加夏季雙搶是那個年代的必修課。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大人雙搶。大概在五歲的時候,就跟著母親撿禾穗,撿回的禾穗交給生產隊記工分。

到了八歲以後,就是跟著大人打穀拿禾把,也就是把割倒的禾把抱起來餵給打穀的大人。記得有位老伯很難伺候,好多孩子都被他罵過,但從來沒有罵過我。

不到十三歲,我們同村的五個男孩就帶著一幫孩子單獨打一隻桶了。我是年齡最小的,有兩個是同年,另外兩個大兩歲。我的體質較弱,力氣沒他們大,就是他們輪流挑擔送谷。

我們這幫孩子兵還真不含糊,每天起早貪黑,早出晚歸,一天要打五千斤谷,有時比大人正勞力打得還多。

七月流火,雙搶是最炎熱的時候,頂著烈日,踩著打穀機,汗流浹背,滿身的稻穀灰。勞累一天,吃完飯洗個冷水澡,就在曬穀場納涼睡覺,即使有蚊子叮咬,也呼呼睡到天亮。

往往搶收完早稻之後,還要搶種晚稻。俗話說:春搶季,夏搶時。插秧要搶在立秋前完成,立秋前後差一個時辰,禾苗的長勢有顯著的差別。稍晚一點的話,有的禾苗還不抽穗。

我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學會了扯秧插秧,小時候跟著大人學扯秧,樂趣是在秧田裡挖野荸薺,甜甜脆脆的味道很是令人追憶。

夏天扯秧插秧也是個累活,烈日炙烤著脊背,水蒸汽騰騰昇起,聞著卻不是什麼好滋味。我記得最多的時候,一天插了一畝二分田。

遇到螞蟥多的水田,還要時刻提防著。小螞蟥可隨手扯掉,被那種很大的牛螞蟥叮著了,就只能用草把揉搓。被牛螞蟥叮過的地方流血多,還會留下傷口,甚至還會潰爛。

回想青少年時期參加生產隊雙搶的往事,那種苦和累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可想象的。

現在的農村,大多數只種一季中稻,撂荒現象也非常普遍,“雙搶”一詞或許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明日一說


你經歷過雙搶嗎?

雙搶是農村在大集體時期夏收夏種一種趕農時工作。即一邊收割一插秧,一天都不能等,誤了農時就誤了收成,全部是在盛夏的六七月天一個月內完成,殘酷程度可想而知,凡是上山下鄉插過隊的人都經歷過,我是其中之一。

夏收夏種從農曆六月中旬開始,頭頂烈日氣溫三十六七度。我們和社員一起帶著竹葉帽、毛巾,身著無袖的文化衫一條長褲卷至褲腿,赤著腳。我們穿涼鞋,肩挑兩個籮筐,自由組合到隊長分配好的稻田去,那年時沒有什麼機械電動打穀機,全是手打,一個長方型木桶斜放著一排竹片,用力打下去熟透的穀子掉下來掉不下的就丟棄了,很浪費!倒肥了社員的雞鴨,一天下來腰痠背痛!,

下午更慘,一兩點的太陽能把人曬熟,空氣是熱的田水也是熱的,又顧螞蟥又防蚊蟲,真讓人透不過氣來,當時稻田旁邊有張魚壙,實在頂不住乾脆跳下去了,這樣情景只有當過農民才真正體會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的詩意來。那辛苦勁除了它再找不出第二來!

收割、犁耙田是男人的事,女人們只見她們把自已裹得嚴嚴實實還披上鬥蓬負責插秧,沒辦法誰叫她們比男人多條腰!

夏收夏種歷時一個月左右,個個曬得比非洲還黑,全身變成了古銅色,整天稀飯和著酸梅檸檬。個個人瘦得跟猴似的!還好夏收夏種結束後就來個豐收節、會客連吃幾天。大家才回過魂來!





水晶鏡


小周是廣西桂林一個小山村的,我們那裡都是種植兩季水稻,所以一直都有雙搶。提到雙搶,小周真是背都發麻了,那簡直就是小時候的噩夢,真的是每逢雙搶瘦幾斤啊!

何為雙搶?

雙搶指的是:搶著收割,搶著種植,為什麼要用搶字?那是因為要跟時間搶,過了那個時間收割和種植就不好了,時間很短,所以每天都在和時間搶著幹,特別辛苦。

雙搶的時間是在七八月份,必須要立秋前把水稻種下去,不然遲了種的水稻就不飽滿了,時間很緊,最多也就二十來天,那時又是最熱的時候,還時不時來個雷陣雨,有時飯還沒吃兩口,又要跑去收穀子了,這就是雙搶。

和大家說說整個過程,就知道多辛苦了

先說90年代時,那時路不好,也沒有機械,犁田靠的是牛,打穀子靠的是踩的那種打穀機,其他的就都是人工了,沒有機器靠人力,你不知道有多累。

1)上午割稻穀

為了抓緊時間,經常是天還沒有亮就被大人抓起來去割稻穀,小時候手小,抓不穩,經常挨割到手,現在手上還有幾個疤呢,而且每次都要要割完一塊田才給回來,吃完早飯馬上又出去割下一塊田,最關鍵的是那時候天天放西遊記,又不得看,猴子蹦出石頭那個音樂,現在都有陰影。

2)下午打稻穀

下午就去打穀子,就是稻穗上的穀子打下來,那時用的是腳踩才動的打穀機,這真是又熱又累又刺皮膚又腳疼啊!打好後,還要等風來,過下篩,把扁殼的吹出來,整理好後再裝袋,再挑回來,大人挑一擔大的,最少一百多斤,小孩子就抗工具或者抗一包小的,回到家基本天快黑了。


3)晚上放水

晚上大人們也沒有得休息!要去放水,把田裡水罐滿,第二天好犁田,放水可不是輕鬆活,有時水不夠了,要走好幾個村才能把放水下來,因為水渠臨村都是相通的,上面村民把水堵住了下不來,就得去看看了,有時為了搶水,經常是半夜出動的。

4)插秧

收完稻穀放完水後就到犁田、拔秧苗了,男人們牽著牛扛著犁去犁田,一般男孩子也會跟著父親去犁田,女孩子則隨母親去拔秧苗,拔秧苗最恐怖的就是螞蟥,秧苗田裡最多螞蟥了,經常是腿上吸著好幾根,扯不都扯掉,扯掉了還會流血,孩子們都很怕螞蟥,可又沒辦法,活必須幹呀。

再到插秧,火辣辣的太陽,經常會把田裡的水熱的燙腳,★用手一撮一撮的將秧苗插進田裡,指甲裡都是泥,手指都是倒刺了,感覺手都插短了一截似的。泥裡不好行走,孩子們經常是在田裡摔跤,滿身都是泥巴。


就這樣繼續重複著,搶著收割,搶著插秧,即盼著下雨,好有水犁田,又怕下雨,禾苗熟了容易倒,倒了不好收割也容易發芽,時不時來個陣雨,人被淋溼了沒事,家裡曬著的穀子被淋溼了就麻煩了,一般這個時候都是老人在家幫看穀子,幫煮飯菜的。

5)雙搶快樂時光

雙搶非常辛苦,每過一次都要黑幾圈瘦幾斤。但也有快樂的時候,村裡所有人都在田裡勞作,非常熱鬧,一般都是一邊聊天一邊做事。♥也只有雙搶時大人才捨得買很多西瓜吃,勞作時累了就吃個西瓜,那個時候累了有個西瓜吃可真是幸福呀!傍晚還可以和夥伴們燻老鼠,撿燒了的草堆裡的爆米花吃,滿滿的回憶。



後面機器多了,路修好了就沒有那麼辛苦了,現在,都拋秧了,很多都不種水稻或者只種一季了。自然雙搶都沒有了,很多農村孩子也都感受不到雙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