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工程部該如何應對?

1月份的房地產銷售業績數據出爐。據克而瑞的數據顯示,TOP100房企的單月口徑銷售額同比去年下降了12%。


毋庸置疑,這場疫情帶來的黑天鵝效應,已經對房地產銷售產生直接影響。


那麼,對於前端的工程生產而言,疫情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房企工程部門該如何來應對?


1


疫情帶來的三大影響


1、項目開工延期

從目前來看,疫情最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各地開工延期。


據我們收集到的各地住建局下發的相關通知顯示,多個省市的企業復工時間不得早於2月10日之前。


其中,河南省住建廳明確發文指出,企業不得早於2月9日24時前復工;在建築工地的疫情防控上,全省所有房屋市政建築工地未經屬地住建主管部門同意,不得擅自開復工。同時還提出,要督促指導建設、施工、監理、勞務等各參建主體及時調整建設計劃,採取有效措施通知建築工人延期返豫來豫。


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工程部該如何應對?


對於項目工地的復工,成都市住建局就《通知》:“……項目達到防控條件後,才能提出復工申請,合格一家復工一家。


而房企陣營中,恆大雖已明文下發:全國1246個項目在2月20日前不得開工。但即便是大多數房企就此跟進,整個地產行業的工程生產節奏要恢復正常,至少要到一季度末。


2、勞動力和材料緊缺

一邊是各地項目被要求延期復工,另一邊卻是勞動力難以流動到崗。


一直以來,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和四川這幾個都是農民工輸出大省。


近兩年,“民工荒”已被行業頻頻提及,而此次疫情,將不可避免對以上幾大省市的勞動力流動造成嚴重影響,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各地即便是開工了,也極有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用工荒”;


除此之外,由於工廠停工導致產能不足,項目開工後,也將在一段時間內面臨材料緊缺的問題。一旦材料無法進場,停工窩工就無法避免。


3、“又快又好”將成首要任務

如果2月份能控制住疫情,那麼3月份開始,地產行業可能逐步恢復,不排除會出現遲來的小陽春。這時,為了保預售、保交付,開發商追回進度的壓力就會很大。


但前兩年因為快週轉導致的一系列安全事故,也讓各房企工程部門心驚膽戰。

保證工期的同時又不能出現大的質量安全問題,就會成為每個房企工程部門將面臨的首要任務。


2


工程部門的應對之策


疫情不會馬上就停止,可能延續到5、6月份才能消失(參考SAAS疫情)。所以復工後,對於工地的防疫風險是擺在首位的。


1、加強對工地的現場管理


就在剛剛,廣東省住建廳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工作指引》中,關於“節後復工”一章節中就特別提到:“……督促各地在每一個工作場所特別是工地現場、工人生活區等設置體溫檢測點,確保對入場作業人員進行體溫測試;按時配發口罩,確保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按規定佩戴。”


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工程部該如何應對?

△2003年非典時期,北京81家工地萬餘名民工就是這樣管理


意味著,勞務工上崗後除了要佩戴安全帽,還要佩戴口罩和監測體溫。而且這個體溫結果需要記錄下來,供政府部門備查,房企也會很關心,因為一旦有疫情出現,項目肯定被封鎖停工。


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工程部該如何應對?

現在,多數規模房企的項目工地上,都使用了智能閘機來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識別和自動統計考勤,如果能再增加口罩監測和智能體溫監測,相信會比2003年更好進行現場管理。


2、提效率控風險


開工後,由於一季度工程施工基本泡湯,所以,“保預售、保交樓”將會成為房企工程部2020年的戰略任務。


如何合理降低工期,趕進度提效率,且還要合理控制質量,保障安全?這就要考驗房企的內功了。


(1)策劃前置,協同提效


工期目標達成並不僅只靠工程部,而是需要設計、成本、採購、營銷、客服、物業、項目部多部門協作,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設計、採招,比如圖紙會審、圖紙下發;材料需求下單、材料採購與配送,這些都是容易出現協同效率問題的環節。


所以在項目前期,應以工程策劃為主線,調動設計、招採、成本等各職能部門的資源配合。對於各個節點所需的配合動作及要求,一定要在策劃中明確,以便大家按圖索驥。


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工程部該如何應對?

按照開放週期統籌各職能線的配合動作


例如工程每月除了編制自身的施工計劃外,同時編制工程資金計劃和工程配套計劃(圖紙計劃、招投標計劃、採購計劃、分包隊伍進場計劃等),讓各部門明確配合的內容及節點,並精準相應。


除此以外,如果能將原來線下的業務轉到線上來,實現線上協同,打破組織部門之間的壁壘,相信協同效率會更高!


(2)穿插施工


為了確保工程進度,穿插施工已經成為大家常用的手段之一。


目前,部分房企對穿插施工的應用,已經覆蓋到項目開發全週期,除豎向穿插外,還包括水平穿插。


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工程部該如何應對?

(之前,我們有專門做過一篇詳細介紹穿插施工的文章,點擊此處可見。


但穿插施工對於房企的項目管理要求較高。之前房企串行工作還問題一堆,何況在一棟樓內,乾溼分區同步作業,多個兵種同時開幹,對房企資源調配和統籌能力是巨大挑戰(想想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為什麼是奇蹟,近2000工人、500+機械設備、車輛在幾萬平米建築面積內開工)。


這時,最關鍵是要有標準化體系+數字化支撐。通過智能計劃鋪排,由房企項目部直接做計劃統籌並下發到施工企業,而不僅僅是施工單位自己報計劃,總包統籌。通過總平面圖數字化虛擬佈局,實現項目合理分期和作業面規劃;通過BIM,實現管線防碰撞等等。


(3)借力新技術抵禦安全風險


基坑塌陷、腳手架倒塌、高支模垮塌、塔吊傾斜、升降機事故、臨邊洞口跌落等等都是施工常見重大死亡事故的原因。


目前來看,這些風險靠傳統管理手段是難以杜絕的。而智能物聯網設備,就可以更好幫助房企提前預判風險,並通過聲光電預警,從而規避重大事故出現。


比如,以往塔吊上面的操作室是看不到下面的作業情況。現在通過塔吊監測系統就解決了很多安全隱患——什麼時候可以起吊?捆綁得是否正確?起吊位置有沒有傾斜?全都一目瞭然。

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工程部該如何應對?


未來,如果讓物聯網和APP結合起來,甚至可以做到“項目經理不在現場,也能在手機上看到這個塔吊操作規不規範。”


3、讓工程為銷售助力


疫情之下,2020年房企最大的生存風險是什麼?

銷售去化。


那麼,工程部門應該再多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要如何為銷售助力?


除了以往大家常做的:①總結優秀的工藝工法,②提煉項目在質量方面的賣點,③做工地開放等。

這一次火神山、雷神山每天4000萬人在線看直播的高關注度,想必給了一些房企新的靈感。

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工程部該如何應對?

過去,頭部房企也會開展工地開放,但參觀人覆蓋面不多,而且大多是成交客戶參與,起不到足夠的銷售傳播效果。


而這次疫情過後,我認為

一定會有先行者房企會開展“工地現場直播”——所有意向客戶都可接入觀看工地施工情況,一方面通過工地透明化獲得差異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還可以側面收集目標客戶信息(比如聯繫方式,也可以採集客戶需求為個性化住宅奠定基礎)。


以當下最為火爆的線上售樓處來舉例。

疫情下,幾乎所有房企都快速建立了自己的線上售樓處,引導目標客戶在線看房。但我發現,登錄後多數只能看戶型圖,好一點的可以看樣板間。如果在這個環節在增加一個工地現場的視頻直播,線上蓄客的效果肯定會更好!(試想一下,你家有工地現場直播,而隔壁家沒有,客戶會不會更信賴你家的品質?)


而一旦有房企開展,肯定會有大量房企追隨(類似明廚亮灶)。


3


總結


當前,各地的防疫戰正處於關鍵期,但相信不久,“拐點”就將到來。


正因此,各房企工程部門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復工準備。在做好前期策劃、加大開工速度的同時,更要把控好工程風險,還要積極打開思路。


也請堅信,只要我們的產品足夠好,就足以抵禦這一輪疫情帶來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