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把不同的金魚品種混養了,很容易造成弱勢品種的損傷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最近有不少的魚友總在詢問關於金魚的混養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真不應該出現的,因為大部分的傳統金魚品種根本就不適合混養,無論我們是想要去精養還是粗放式飼養,最好不要總想去把各種金魚的品種予以混養,它們之間也會發生一定的戰爭和撕咬現象的,很容易導致弱勢品種的殘缺或者死亡。

其實這個問題本來很簡單,我們即使不知道金魚的品種,大致從體型上也絕對看的出來它們之間的強弱的。

不要再把不同的金魚品種混養了,很容易造成弱勢品種的損傷

四大品種,看體型就基本知道強弱了

關於金魚的品種問題,養魚老道倒是想起來前幾天一位魚友的評論:

我們在三十年前也不知道金魚有這麼多的品種啊,結果現在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很多的所謂新品種,大致上還是以前那些東西,只是名稱和花樣倒是翻新了不少,細分的比較多罷了,甚至於有些人隨便編個名字,就可以算是一個新品種了,原來還是我們曾經飼養過的啊,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自己曾經飼養過的金魚,現在自己倒叫不上名字來了。

眾所周知,金魚的品種雖然分類似乎很廣,名稱也越來越複雜,但無外乎草、文、龍、蛋四大類,在這四個大的分類中,草金魚的體型最流暢、遊速也是最快的,但是它們的嘴巴相對比較老實,一般不會對其他金魚造成威脅,只不過如果把它們和其他傳統金魚飼養在一起,我們在欣賞效果上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很多魚友不會選擇那麼去做。

不要再把不同的金魚品種混養了,很容易造成弱勢品種的損傷

文種金魚和龍種金魚雖然比較相似,如果說起來龍種金魚,它們的主要特徵就是眼球突出體表兩側,因此它們的眼睛就會受到其他觀賞魚的攻擊,在我們飼養普通的龍眼金魚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眼球被其他金魚咬傷甚至於咬掉的情況,這是龍種金魚的一大弱點。

而文種金魚有很多的起頭類品種,它們的頭瘤很容易會被其他金魚攻擊,雖然它們的眼球比較正常,在遊動時沒有這一方面的阻力,但是頭瘤又會變成它們的負擔,其中還有絨球類的金魚,它們的絨球也會受到其他金魚的攻擊。

最後就是蛋種金魚了,由於它們特殊的體型,以及起頭類品種也很多,不但會因為遊速太慢遭到其他金魚攻擊,頭瘤也成了弱點,如果是水泡金魚的話,它們的水泡眼也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上述的種種情況,我們都可以看到每一個品種金魚的弱勢,所以說不要去把弱勢比較明顯的金魚和比較強勢的、遊速較快的金魚混養在一起。

不要再把不同的金魚品種混養了,很容易造成弱勢品種的損傷

鎏金金魚是嘴巴最賤的金魚,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要講的就是鎏金金魚

,特別是一些普通品種的鎏金,它們的遊速並不比其他金魚品種慢,而且攝食兇猛,嘴巴很賤,它們可不是熱帶魚裡的虎皮魚,只會去啃咬其他觀賞魚的魚鰭。

鎏金金魚可以攻擊蝶尾金魚蝴蝶般的尾巴,可以攻擊各種長有頭瘤的其他品種金魚的大腦袋,可以攻擊繡球金魚的絨球,可以攻擊水泡金魚的大眼睛,甚至於也可以輕鬆咬掉龍眼金魚的大眼睛,同時它們的攝食量也是其他金魚所不能比的,因此來說,如果我們飼養有鎏金金魚的,特別是短尾品種,根本不適合和任何的其他金魚混養在一起。

即使是長尾巴的草金魚,也要萬分小心,它們和鎏金金魚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更不用說什麼丹鳳和土佐之類的金魚了,都是不可以和鎏金混養的。

鶴頂紅金魚,嘴巴也是很賤的,咬水泡咬獅子頭

因為養魚老道以前賣過金魚,在條件有限的時候,經常會把某些金魚品種暫時混養在一起,然後我就發現,原來鶴頂紅金魚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老實,雖然說我飼養的鶴頂紅金魚也曾經被鎏金把頭瘤給咬的破爛不堪,但是它們也未必閒著。

不要再把不同的金魚品種混養了,很容易造成弱勢品種的損傷

水泡金魚的大眼睛,蝶尾金魚的大尾巴,甚至於獅子頭金魚的頭瘤,都曾經被鶴頂紅金魚啃咬過,如果是投餵不及時,或者是鶴頂紅的數量較多,還有發情期的追逐,都可以造成對於其他金魚的傷害。

另外鶴頂紅金魚和鎏金金魚的兩大特性基本相仿,那就是它們的遊速也很快並且攝食量很大

,在一缸金魚裡,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鶴頂紅搶食最猛,基本上不次於鎏金金魚,它們是很能吃的,除非是它們的腦袋太大了,以至於失漂或者沉頭,否則的話,它們也是一刻也不閒著。

獅子頭金魚,和鶴頂紅有什麼兩樣嗎?除了花色以外

按理說獅子頭金魚和鶴頂紅金魚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不過是體色變化的問題,但是據我觀察,獅子頭還真是幹不過鶴頂紅,大多數情況下,在投餵量及時的時候,它們都是可以和平相處的。

但是普通的獅子頭金魚在食物匱乏或者數量佔優勢的時候,和鶴頂紅一個德行,也會去攻擊其他的金魚,特別是那些遊起來一搖一擺,不知道輕重緩急、半天爬不到河對岸的蛋種金魚或者蝶尾等,更容易受到獅子頭的欺負。

不要再把不同的金魚品種混養了,很容易造成弱勢品種的損傷

這個與金魚的天性是分不開的,那就是一切進到嘴裡的東西都是食物,哪裡多了咬哪裡,眼睛大了咬,尾巴長了咬,個體小的咬,不咬白不咬,大致上就是這麼回事。

很多魚友可能會說,我所飼養的金魚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啊,是啊,您也不賣魚,也沒有那麼大的飼養密度,也可能頓頓及時投餵,這其中還有一個數量多少和個體大小的差別情況、水溫問題等,如果是養多了,什麼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了。

所以說,對於金魚的飼養,我還是認為,所有的品種還是單獨飼養為好,這樣我們可以避免到很多的麻煩。

不要再去輕易把金魚不同品種混養了,真正的金魚愛好者,不會把任何兩種不同的金魚去混養在一起的,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都是對於金魚的一種無形的傷害,可能哪一天我們投餵稍微不及時或者沒有注意到,或者哪條金魚稍微有點不舒服,在體型上和遊速上不佔優勢,那麼就會受到其他優勢品種的欺負。

不要再把不同的金魚品種混養了,很容易造成弱勢品種的損傷

若是金魚但凡受到一點欺負,身體平衡一旦掌握不好,失漂了,側遊了,尾巴短缺了,頭瘤被咬了,其他金魚就會一哄而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金魚一旦出現死亡現象,很快一缸好水就會壞掉,很可能一缸魚兒也就隨之報廢了。

更不用說什麼,我們把金魚和錦鯉一起混養,那金魚就是等著受欺負的命,最終出現死魚現象。

總而言之,體型偏瘦的、尾巴較短的、遊速較快的金魚,那都不是什麼善茬,特別是一些雜交的通貨品種更是如此,我們需要小心對待為好。

不要再把不同的金魚品種混養了,很容易造成弱勢品種的損傷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