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的幼兒園小朋友都不在幼兒園解大便?

快樂少兒


為什麼小朋友不喜歡在幼兒解大便

1、剛上幼兒園小朋友本身解便能力有限,神經支配的肛門括約肌鬆弛和收縮還不協調。

2、小朋友習慣憋便習慣,一有便意如果有憋便的習慣就沒有了排便衝動,也可能造成便秘。

3、大部分家庭馬桶比幼兒園馬桶衛生條件要好,小朋友嫌不乾淨。

4、剛上幼兒園離開父母依戀,造成心理緊張不安。

5、幼兒園班級老師頻繁更換或者幼兒園頻繁更換也會造成小朋友心理不安全感。

這是常見小朋友不喜歡在幼兒園解便原因。

該怎麼辦

1、對於這種情況,先進行耐心教育,有便意儘快啦臭臭,否則容易腹痛腹脹。

2、平時在幼兒園也要多喝水,家裡也要吃些潤腸水果比如火龍果、西梅泥、成熟香蕉,獼猴桃等等。

3、小朋友可以在晚飯後固定時間進行排便訓練,這個時間相對早上,更充裕。

4、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群環境。

5、如果有持續一個月排便困難,建議找小兒消化科醫院檢查一下,進行規範治療。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我家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同樣也是拒絕在幼兒園大便的,每天早上兵荒馬亂地大人要上班、他要去幼兒園的時候,人家總是能不合時宜地提出:我要拉粑粑……能怎麼樣呢?拉唄,總不能憋回去啊。有時候晚上接回來,一家人吃著飯呢,人家又撂下飯碗去拉便便了……

而且,我發現他不只是不在幼兒園解大便,去公園玩、去遊樂場等等這些不太熟悉的地方,他也是不會拉大便的,除非憋的不行了,否則絕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幼兒園一直到大班才好一些。

據我的觀察,和後來跟孩子聊天所得,我覺得大概有這些原因:

1.不熟悉的環境

我想這可能是人類遠古遺留下來的基因吧,解便便的時候,是人的抵抗力最弱的時候,在不熟悉的地方,危險係數可能更大。

小班的孩子剛去幼兒園,本身有分離焦慮,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別的小朋友哭也讓他更緊張,這種情況下,拒絕拉便便,特別正常。


而且,幼兒園的蹲便沒有家裡的馬桶方便,所有孩子會拒絕。

2.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說

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在家裡的時候,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媽媽爸爸就知道孩子要幹什麼,可是在幼兒園老師需要照顧的孩子比較多,不可能隨時都關注到每個孩子的需求。所以入園之前、入園初期,一定要多鼓勵孩子學會表達,“老師,我要尿尿”“老師,我要拉大便”——明確的語言表達,老師才能明確地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小班的老師絕大部分都會幫助孩子處理好這些事情的~


3.幼兒園的時間安排和孩子的生理鐘不太一致

幼兒園一般會讓孩子一起排隊去上廁所,可能孩子這時候還並不想上,或者玩心太大,沒來得及上,所以幼兒園甚至小學剛開學的時候,孩子尿褲子的情況也特別多,這也是正常的。

回到拉大便的問題,小朋友一起排隊上廁所,孩子們之間也是有小小的攀比心理和希望得到老師表揚的,如果因為拉大便拖延了太長的時間,孩子也會不好意思,所以乾脆就不解便便了。


4.技能不熟練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還有限,脫褲子、拉褲子、擦屁股這些“小事”,對他們來說很可能就是很大的困難。

所以幼兒園的孩子一定要穿脫方便的,不要有太多的扣子、拉鍊等,給孩子增加更多的難度。

擦屁股也是一門“技能”,其實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可以開始教了:


一般來說,孩子到幼兒園小班的下學期就可以很熟練地自己擦乾淨便便啦~


孩子們入園大半個月,很多孩子已經能適應,還有很多孩子還在適應中,不過,相信孩子們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都能適應幼兒園生活,邁好這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斑馬讀書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確實有不少孩子幾乎不在幼兒園裡拉粑粑,有的家長很奇怪,甚至懷疑是不是老師不讓小朋友在幼兒園拉粑粑?

幼兒園老師是不會不讓孩子在幼兒園拉粑粑的,這點大家可以放心。

其實每天在幼兒園拉粑粑的孩子還是有的。因為我孩子也正是上幼兒園的時候,由於工作的原因,我有不少在幼兒園從教育工作的朋友,這個問題我也問過她們,孩子在幼兒園不管是小便還是大便,老師肯定都會允許的,在課休時間老師還會詢問小朋友有需要上廁所的沒有。對於比較小的孩子,拉完粑粑老師也會幫忙擦屁股。

因為我家孩子兩歲就上幼兒園,剛去幼兒園是有些不習慣,上廁所小便後老師還會細心的幫他穿好褲子。現在幼兒園老師都是需要有專業培訓才可以上崗就業,相信大部分的老師都會具備應有的職業素養的。

因此孩子不愛在幼兒園上廁所並不是老師或者學校的原因。

為何孩子不在幼兒園拉粑粑?

生物鐘的原因:我家孩子基本也沒在幼兒園拉粑粑,主要因為他都是習慣早上起床和晚上吃完晚飯後拉粑粑,錯開了上學時間,因此沒有來學習拉粑粑,不是孩子也是這個原因。

心理原因:一般我們拉粑粑都是出於比較放鬆的狀態,我們大人有時候出差到不熟悉的地方,也可能會有便秘現象,因為在不熟悉的地方,容易“沒有感覺”,而孩子們對環境的適應力比較差,不僅會有認床的情況,因為習慣了在家拉粑粑,在學校的廁所容易不習慣,拉不出來。

事實上,不僅是孩子,大多數的成年人多數時間也是會選擇在自己家中上大號,因為在家裡會更習慣和放鬆,所以孩子們也會更喜歡回家拉粑粑。

因此並不是幼兒園不好的原因,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如果在學校需要拉粑粑,可以及時和老師說,在學校上廁所。


養兒育女日記


是啊,我女兒從去年9月份上幼兒園到現在,從沒有在幼兒園解過大便。也問過身邊好多人,都說自己孩子幾乎不在幼兒園解大便。看來這已經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了。我也問過女兒,為什麼不在幼兒園拉臭臭,她也說不大清楚,說反正就是不想。通過我觀察瞭解,我覺得小朋友不在幼兒園解大便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內心緊張

好多小朋友剛上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心情上比較緊張,有的連話都不願意說,更別說在幼兒園裡解大便了。所以總有一些小朋友剛去幼兒園每天都會尿褲子啊什麼的,而平時在家裡早都不尿褲子了,這都是孩子在幼兒園裡比較緊張所造成的。

蹲不住

因為女兒在家坐她自己的小馬桶上解手,經常邊解手邊玩,而幼兒園裡的那個是蹲坑,平時小便也就蹲那麼一兩分鐘,如果大便就不行了,她根本蹲不了那麼久,索性憋著不上了。



小朋友多

幼兒園裡一個班幾十個小朋友,但一共才四個蹲坑,每次都要排隊上廁所。前邊的還沒上完,後邊一大堆人還在催促快點上,你說誰還能蹲得住?本來可能有點便意被這麼一喊,也就沒有了。

不會擦屁股

幼兒園裡好多孩子解完大便還不會自己擦屁股,在家都是大人給擦的,而在幼兒園裡,就得要老師幫忙來擦了。一是覺得不好意思叫老師幫忙擦,二是不敢叫老師幫忙擦,索性能憋就憋著,不上了。其實大多數老師還是會給幫忙擦的。

所以,有了這些因素,小朋友們就不願在幼兒園裡面解大便了。久而久之,就也養成了習慣了。


青花欣悅


這個應該是困擾很多父母的一個問題。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只有幼兒園讓孩子感覺到足夠安全,孩子會很放鬆的在幼兒園拉臭臭,我曾經對此深信不疑,在我女兒上了幼兒園又半年了,她某天跟我說她在幼兒園拉了臭臭了,我真的想開香檳慶祝了,可是沒過幾天又恢復原樣了。後來,跟她溝通了很多次,可是她都不願意在幼兒園裡面拉臭臭。我自己是總結了以下這些原因:

1.不安全感。這會發生在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因為對環境還不夠熟悉,而拉臭臭是一件在很放鬆的狀態下才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沒有辦法完成。

2.貪玩。 我問過很多次我女兒,她都是說,因為我擔心我去了廁所,出來玩的時間就不夠了,又或者是,我正跟小朋友在玩得開心著呢,不想花時間去拉臭臭。

3.跟老師不夠熟悉。我們在換了幼兒園以後,依然不在幼兒園裡面拉臭臭,剛開始我以為因為還在適應期,後來,她回來說,我覺得幼兒園得馬桶太冷了,我真得拉不出來。她也說,她不敢跟老師說,讓老師幫她擦屁股,她覺得她自己擦的不夠乾淨。

針對這個情況,我也一直是在尋找辦法,想鍛鍊她自己去擦屁股,可是她一直都比較不情願,所以,我們目前也是回家以後才拉的。如果能讓孩子想拉的時候在幼兒園裡面解決,那就是最好的了。而我也曾經拿這個問題跟老師進行過很多次的溝通,老師都是說只要孩子又需要,她們一定會幫孩子擦屁股的。我也一直鼓勵孩子,讓她勇敢跟老師說,但好像目前還沒有太大的進展,只能說,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努力啊。


萱媽的育兒經


首先幼兒園在開學開家長會時就提過,讓孩子在家大便,儘量不要在幼兒園解決。估計孩子多老師少,不能一直盯著孩子大便或者怕孩子蹲坑蹲不住。經過我家娃上幼兒園的經歷,確實孩子就沒在幼兒園大便過,班裡小孩大便的很少很少,而且都是孩子自己去擦。其實孩子自己去廁所自己擦我覺得挺好的,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但能不能擦乾淨是個問題。

每天早上入園都很早,所以孩子的生理生物鐘就改變了。再加上在幼兒園玩玩具、做遊戲等都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就算有想去廁所的感覺也會憋著。所以偶爾幼兒園還有尿褲子的現象出現,都是因為孩子捨不得放下手裡玩具或者做遊戲憋出來的。這點家長還是應該教育孩子,上廁所不能憋著,一是最後來不及去廁所而尿褲子,二是對孩子身體不好。

當然也有可能孩子在幼兒園大便以後或者別的小朋友大便以後,老師比較忙顧不過來態度不太好,孩子怕挨說,就不在幼兒園大便了。


愛在醉後


不管你們是否認識到,我們現在的教育依然是“控制型”為主的!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在不同的幼兒園上的學,哥哥淏仔,在幼兒園大班快畢業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來對我說:“媽媽,我告訴你一件事,我今天第一次在幼兒園大便!”

女兒玥玥,上了三年幼兒園,從來沒在幼兒園大便過。

兩個孩子性格不同,哥哥比較害羞謹慎,妹妹比較積極主動。但是,在幼兒園大便問題上,卻與很多孩子一樣,達成了一致的行為。

我綜合分析了一下我所知道的情況,孩子們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大多就是這樣幾個原因:

(一)老師相對嚴厲,孩子不敢說!

在幼兒園的老師,普遍沒有在小學的老師“控制感”更強,也沒有小學老師更嚴厲;

但是,再怎麼和藹,她們一定也比家裡的媽媽們要嚴厲得多。

大多數老師的管教方式,就是獎勵和懲罰同時使用,也有對孩子很嚴厲、沒耐心的老師。

  • 動作快,配合度高,給獎勵;

  • 動作慢,不願意配合的孩子,懲罰。

有的孩子擔心小,壓力大,單純看到老師批評別的孩子,就嚇得不輕。

所以,老師在大多數孩子的心目中,是嚴厲的,是令人有些害怕的。

因此:

很多孩子如果能憋得住,就憋回家上大便;

有的孩子本以為能憋住,結果沒控制好,拉在褲子裡。

(1)

如果老師發現了孩子拉褲子了,老師還會說:“有大便怎麼不和老師說啊?你看看,拉在褲子裡多髒!”

這時候,很多老師不會和顏悅色,而是會有批評和埋怨。孩子一見這種情況,下次有大便,不是去說,而是更努力地去憋著!

(2)

如果老師沒發現,而是孩子會到家,爸爸媽媽發現了!那麼問題更嚴重了!

如果父母不小題大做,不和老師核對或者確認,那還沒什麼;

如果父母覺得老師照顧不周到,孩子拉褲子都不知道,太失職,從而去埋怨老師,責備老師,那麼這孩子在第二天去上課的時候,估計要接受老師更嚴重的警告或者批評了。那麼孩子下一次有大便的感覺時,就會更緊張了!

(二)活動安排太緊湊,孩子沒時間說!

我兩個孩子的幼兒園活動我基本都參加,一共參加過十次左右的家長開放日活動。

每一次結束之後,我都在感慨:

這活動,一環扣一環的,老師不輕鬆,孩子們也閒不下來,太滿了!

唱歌、跳舞、讀國學、區角活動、課間操、加餐……一項接著一項的活動,孩子們像個陀螺一樣跟著老師轉。

老師上課的時候,有的孩子想表達什麼,老師有的時候不是沒注意到,就是揮揮手,說:“下課再說。”可是,下課後又要排隊洗手、喝水等,老師也許就忘了。

有的孩子舉了一兩次手沒有得到關注,就不敢再舉手了;

還有的孩子遇到喜歡的活動,玩起來就不斷地忍著,不想離開去上廁所。

(三)廁所隔離性差,孩子擔心被嘲笑!

我的兩個孩子,上的都是民辦幼兒園。兩個幼兒園的廁所略有不同。

哥哥的幼兒園是類似這種的:

妹妹的幼兒園時類似這種的:

這兩種衛生間,都沒有把每個坐便或者蹲坑完全隔離開。那麼,如果一個孩子在拉大便,剛好遇到有的孩子進來洗手,有的孩子過來上小便,那麼很有可能有的孩子會說:“啊!你在拉大便啊?好臭啊!”

孩子此刻時非常尷尬的。

因為現在的孩子不比我們小時候,現在家裡條件都好,衛生間也很不錯。孩子們在家裡上廁所都是開著排風、關著門自己上大便,可是到了幼兒園,排風不太給力的同時,還有其他人會偶爾進來,甚至遇到小便的時間大家排著隊進來。

這時孩子的壓力或緊張是有的,不好意思也是有的。

所以,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四)孩子自立性差,不會自己擦屁股。

孩子遇到這樣的困擾,父母們都說得輕鬆:“沒關係,如果大便的話,就讓老師幫你擦屁股。老師說,她們會幫忙的。別害怕。”

可是,不是我們告訴孩子別害怕,孩子就真的不會害怕。

讓一個自己害怕的人,去給自己擦屁股,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壓力。

所以,我們與其教育孩子不害怕,還不如拿出時間來教孩子如何自己擦屁股!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確實是,大多數孩子在幼兒園都不拉大便,而是留到家裡,我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有時候到家進門就直接進衛生間大便,好像要拉到褲子裡一樣緊張。幾次我都跟孩子說,要是在幼兒園大便老師可以幫忙擦屁屁的,儘管放心的大就好了,老師不會說的。可能是那時候孩子小,也說不出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大便。可能上了這幾年幼兒園,總共不超過3次在幼兒園大便的,到後來她大些了,有時候聊天會說道這個問題,我也才斷斷續續的總結了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

  • 生物鐘調整——在上幼兒園之前孩子是習慣早晨大便的,但是上了幼兒園以後,早晨的時間比較緊張,再加上離家也遠,所以沒有時間早晨大便,於是就很自然的把大便時間改在了入睡前。所以白天在幼兒園也基本不會大便,生物鐘已經過了。

  • 不習慣蹲坑——家裡是馬桶,在小的時候是自己的小便盆,反正孩子都是坐著大便的,相對來說比較省力,而幼兒園是蹲坑,孩子如果不是很急的大便,都是要蹲一會的,他們可能不習慣蹲或者稍微長點的時間蹲著大便。我的孩子就曾經提到過,說想大便在幼兒園,但是蹲不住了已經,從左邊移到右邊(重心先是左腿,然後累了又移到右腿),結果還沒大出來,就累了,所以就不大了。


  • 擦不乾淨索性放棄——我的小孩的幼兒園,是在中班的時候教給他們自己如何擦屁股的,老師先做示範,然後孩子們輪流到衛生間“實習”,哈哈,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在此之前她雖然自己也能擦,但是擦不乾淨,每次在家裡更多的也是我來幫忙的。所以可能自己知道擦不乾淨屁股,索性就不大便了。

  • 顧著玩而不像耽誤時間——幼兒園每天的活動安排的挺豐富的,也是有上課然後下課的節奏的,如果有孩子要去衛生間,老師會讓同時想去的幾個孩子一起去。那麼如果是大便的話就會耽誤時間,可能別的孩子小便都走了,自己大便還得再蹲著,於是就忙活著小便完了就回教室了。

大概就是這樣幾點原因,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我也是根據自己孩子總結的,大多數孩子應該都差不多的,供題主參考。


泡泡育樂園


突然,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我家鉛筆在幼兒園也沒有去上大便的習慣。平時很準時在早上8點半左右去大便的。自從上了幼兒園,就變成晚上回家才大便了。

後來我也想想自己,如果我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幼兒園的環境帶給我的各種壓力,我是不是也能很自如地去上廁所,貌似我也沒有那個能力。

這是便秘。

也許是我們神經緊繃導致我們都忘記了要去上廁所的這件事。

我記得我自己最誇張的事,我出差的時候,環境很惡劣,並且整個人處理很緊張不安的狀態,連續5天都沒有去上廁所。

陌生環境恐懼

別說小孩子了,我們大人如果換了工作,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我們也需要用時間來適應。我們也會緊繃著,今天會發生什麼事。

而孩子呢?

幼兒園的第一天甚至一個星期,一個月。分離焦慮就已經夠孩子受的了。還要面對各種從來沒有面對過的狀況,有趣,開心,壓力也很大。

每個人的不同階段,都有著自己的壓力。沒有誰比誰活得更輕鬆。孩子也是一樣的。

面對陌生環境,心裡建設是什麼?

接受陌生環境的時候,有快慢。

如何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呢?——認知療法

正確面對自己的恐懼,和分析為什麼自己要做這件事。正面面對未知。

給孩子的心理建設就是:“對的,孩子,你長大了,你必須上幼兒園,媽媽知道你可能會覺得離開媽媽很不開心,環境很陌生,但這是你必須做的事情,加油!”

不斷不斷的宣導。

不斷不斷的心理建設。

並且承認自己的不安,承認人性的陰暗面。

只有心理建設做好了,生理,就跟著好了。

心情愉悅了,放輕鬆了,生理上就變得順其自然了。

上廁所這件事,就變得好起來了。

我也在給孩子做良好的心理建設!一起加油吧!


麋小璐育兒筆記


我不知道別人是什麼原因。但是我的孩子也幾乎都不在幼兒園解大便,我印象中大概就在幼兒園解過一次大便。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還是小班,才3歲,原來都不會擦屁屁,都是我們給擦。為了上幼兒園,特意教會了擦屁屁。

雖然幼兒園的老師據說也會幫助擦屁屁,但是換位思考下,幼兒園那麼多孩子,老師要管多少事,還要幫孩子擦屁屁,心裡該多鬱悶啊。所以我們本著能不麻煩老師就不麻煩老師的原則,教孩子自己做這些事情。

我們從小就養成孩子每天一次大便的習慣,刻意讓她把大便的時間定在早晨,就是在早餐後,一般都會提醒孩子該去便便了。慢慢地,她也就形成了習慣,一般都是在早晨後,就去廁所解決大便問題。所以也就沒什麼機會在幼兒園解大便了。

所以我推測很多孩子不在幼兒園解大便的原因,可能是有早晨或者晚上解大便的習慣,也有可能是開始上幼兒園時,不太會擦屁屁,需要家長的幫助的,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在家裡便便的習慣。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人刻意提醒,孩子顧著玩去了,不要說大便,有時候小便都會忘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