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裡,你見過低調的人有多低調?

農友君


我們村有一個退休的銀行行長,一家三口人,每月退休工資上萬元,不抽菸不喝酒,平時騎個電動三輪車刨樹根拾柴禾,因為他不用煤氣不用電,想吃豆腐自已做。由於有文化,本村紅白喜事都去幫忙,吃完用桶提剩菜,因村子大,經常有事,所以他家從沒缺過剩菜,也沒見過趕集買菜。這個是不是過度低調,真搞不懂有錢人的事!


走在前方198


俺莊上的老柳頭,今年七十歲左右,聽說當過兵,中越邊境衝突時打過仗,後來就退伍回家,也當過幾年村幹,平時在家種地。他兒子大學畢業後在城裡安家,要接他到城裡去住,他說住不慣,仍然和老伴守著二畝地過日子。春節時兒子一家回鄉過年,也都是打個出租車回來,見到三老四少就打招乎,人家問他在外幹什麼,他總是笑笑,說是在工廠打工。

他有個鄰居,姓鄭,人家喊他鄭二,早年家裡窮,大人孩子連件整衣服也沒有,老柳頭沒少接濟他,家裡來了親戚,也常把鄭二喊去喝酒,每次鄭二都會喝醉,一喝醉就哭,說自己窮命。

這二年,鄭二的兒子在外面發了財,鄭二也抖起來了,見人就炫耀兒子有本事,有一次,他在兒子家過了幾個月,回來時拿一包大中華煙,給了老柳頭一支說:老柳哥你嚐嚐這煙,兩塊錢一支的,別看你兒子大學畢業,也不過給人打工,我那小子,雖然未上大學,混得比你兒子還強。老柳頭笑著說:你那孩子從小就看出來有出息。你在那過了幾個月,閒吃閒住不悶嗎?鄭二說:是啊,我叫他找點事給我做,他託人安排我去管廁所,你沒見過,那廁所比你兒子住房還漂亮,裡外貼瓷磚,連一點氣味也沒有。每天就是用水衝一下,換點紙,一點事也沒有。,還給千把塊一個月。

只要喝點酒,鄭二見人就誇兒子有本事,就和人講城裡廁所。老柳頭仍然在家種地,每天吸著三塊錢一包煙。有一次來親戚,他又喊鄭二去喝酒,鄭二掏出煙來說:吃我的,我這是十塊一包的。剛端酒杯,幾輛高檔轎車停在門前,從轎車裡走下一位鬚髮皆白滿面紅光的老人,他身後跟著老柳頭的兒子,還有幾個穿軍裝的年輕人。他健步走進院子,老柳頭忙迎出去,拉住老者的手說:老首長,你怎麼來了?老者端祥著老柳頭說:小柳,你怎麼老成這樣了?老柳頭笑著說:首長也老了,當年在戰場上我拽你都拽不住,現在眉毛都白了!老者朗聲大笑說:是的,咱們都老了,也該老了,那時你還是個童男子,現在你兒子都成國企老總了,我們還能不老嗎?老柳頭的兒子連忙說:老伯說笑了,我不過是替國家打工,比起你老,我們差多了!老者豎起大拇指說:說得好!我們都是為國家打工。

老者讓人從車裡搬來兩箱酒說:我今天特地帶來兩箱二十年的茅臺陳釀,咱們共同嚐嚐。

鄭二見狀要走,老柳頭不讓,他說:首長也是農村人,從來就沒有架子。老者說:對,我從小討過飯,即然是小柳的客人,也就是我的客人,大家一起喝酒。

那天,鄭二沒喝醉,儘管那酒讓他饞的流口水,在那樣場合,他也只好斯文地用舌頭嘗一嘗。

後來聽鄭二說,老者當時是團長,老柳頭給他當警衛員,曾在戰場上救過他命。就在那場戰爭結束時,老者去了西藏,老柳頭那時在醫院療傷,沒能跟他去,離休前後,他一直在找老柳頭,一直未打聽到。直到他兒子在國企上班,結識了老柳頭的兒子,才有今天這場面。

從那之後,鄭二再也沒講過他兒子有本事,見人就講那天的酒是怎樣的香,老柳頭那首長官有多大。


遙山清風明月



剛哥農村生活記


我的同學馬某今年55歲了,到現在還是單身,而他的弟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他仍舊住在父親留下的土杯房子裡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他走路時常低著頭,或走路垂頭喪氣,與相處時,畏畏縮縮,煙、酒、茶不佔邊,年輕時人家給他介紹了好幾個對象,女方閒他哪個模樣,就只好吹了。他在外面打工的時候,不和工友交流思想,不開玩笑,但幹活從不偷懶,而且挺會幹,在家的時候從不出門,不和村子裡的人接觸、更不去集市逛蕩,但村民有事叫他幫忙時,他很樂意就去,幫忙的人叫他抽菸、喝酒、吃飯時就感覺像欠了人家似的,臉紅,不樂意。

為人父母的就很注意他們的未來女婿走路是不是昂首挺胸。輕鬆自己。他們之所以比較注意這些細節,因為他們對人生很有經驗。如果你一不小心被他們看到你走路有氣無力,垂頭喪氣,那你就別指望得到他們的女兒了。

反過來走路時抬頭挺胸,個性豪爽,態度樂觀的人,財神會特別親近他。因為性格樂觀是人生成功具有的本色。

我的另一位同學曹某是一個樂天知命的生意人,無論洽談生意成功與否,臉上常掛笑容,走起路來昂首挺胸,“不怨天,不尤人”,朋友都很喜歡與他為伍。

馬某則對自己悲觀,為人悲觀,對人沒精打采,一遇困擾就愁眉苦臉,社交能力差,沒人與他接觸,就連過春節大門上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怕化錢,財神爺都不願意上他家。

由於馬、曹兩位同學為了處世的態度不同,社交能力有差異,曹為人樂觀積極,朋友也活躍起來,遇有新構思、新信息,朋友也樂於同同學曹分享,人手和家裡人上下充滿幹勁、進取的精神,

追求女性也是一樣,假如你沒有樂觀進取的精神,就別怪女性不垂你。


用戶自知自愛WWW


要說到最低調得人有多低調,那我真的可以要跟你說說我的室友了。還記得那一次我們剛上大學,去寢室報道,我記得非常清楚,是他爸他媽領他來的,他在那一聲不響的坐在那裡玩兒手機,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媽一手操辦。

在我的第一印象當中,這個人其貌不揚,身材也不是特別的高大,屬於那種家庭的乖乖男之類的,而且自己的動手能力也不是特別的強。這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也因此,我們在平常學習生活當中,這個人也不是特別的認真,平常的生活活動,他也不去參加。任何考試也不會考的特別高的分數,學習不好活動不參加,他在寢室沒事的時候就是打遊戲,別說多低調了。就連老師,有的時候都在懷疑,這個班級裡面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人吶?

但是你要是看這個人的話,穿著什麼的打扮什麼的,吃穿用度都不是特別的好,也因此剛開始的時候在我們寢室人的眼中,他這種人就屬於那種家庭環境不是特別的好,然後呢,自己也不是善於交談的人。但是讓我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啊,所有的現實給了我們狠狠的一個嘴巴子。

還記得那一次我們聚餐大家呢,第一次聚餐胡吃海喝,也就是不小心喝多了,喝多了只後啊,這嘴上的門啊就保不住了。保不住呢,就開始互相的談起了自己的身世也因此讓我們頭一回認識到了他家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本來在我們的心目當中,他的家庭應該屬於那種家庭環境不好哇嗯然後自己也不是特別努力的那種。

不過,他爸竟然是中國銀行的副行長,他媽是國企的高級財務師。平常的生活費那都是五六千。任何吃穿用度,他都不用管,都是他媽一手操辦,而且他每個月這些錢吶,都沒有花在別的地方,他都拿去衝遊戲了,到那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啊!我說我們怎麼看不到他錢花在哪裡嘛,感情是直接都充遊戲裡面了呀。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才知道了。真正低調的人,只要是不喝點酒,他可以一直的低調下去。而且,低調的讓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家庭什麼樣的,就像曾經我看過一個新聞一樣。

在東北,別看著一個人帶著金鍊子,穿著貂,沒準兒他每天還在還著房貸。但是在廣東,不要認為一個人穿著破破爛爛的,在小攤上吃著包子喝著粥,沒準兒他心裡盤算著,自己的第二個別墅要怎麼裝修才好。因此,最低調得人有多低調,可想而知。


分解說三農


在我丈母孃家村裡就有個低調的大嬸。

大嬸家裡條件一般,人不是很聰明的那種,在家種地,只讀過小學,但是生了個兒子卻很厲害,大家都知道農村能考上重點大學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這位大嬸的兒子卻考上了清華大學!

大嬸的兒子從小看起來都不一樣,別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他卻在看書,自覺的喲。上課的時候經常和老師辯論,老師有時候都爭不過他,常常得到老師的誇獎,高中的時候就在鎮上的高中讀的,每次獎學金都是第一!

兒子考上清華,那在鎮上可是轟動一時,大嬸不想擺升學宴,可是在親戚的強烈要求下就大家一起吃了飯簡單慶祝了一下。

這位大嬸有多低調呢,做客車回家的時候,聽別人擺龍門陣說我家孩子考上了川大,全車都誇獎。問大嬸呢,大嬸都說什麼學校,只是說了差不多,孩子自己努力。並沒有炫耀自己的孩子能上清華呢!

孩子博士畢業後去了國家科研單位,待遇很好,給大嬸每個月很多錢花,大嬸依然很樸實,對人很有禮貌,和人聊天,從不炫耀,反而誇別人的孩子厲害。周圍的人都很佩服她!


盛唐富橋之小唐


在農村,我見過低最低調的人非我婆婆莫屬,因為別人我不瞭解,對我婆婆可是太瞭解了。

我婆婆生有三兒三女,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婆婆生孩子也非常有規律,都是每隔三歲生一個,並且都是一個女兒再一個兒子間隔著生。

到了她的兒輩,大女兒有四個孩子,二女兒有三個孩子,小女兒兩個孩子,大兒子和我家也各有兩個孩子,小兒子一個孩子,而這些孫輩們除了四個的和一個的以外,這麼多孩子都是一男一女,所以我婆婆也非常滿足,這些孩子幾乎都是我婆婆帶大的,因此我婆婆特辛苦和節儉,下圖便是我婆婆的一大家子(照片都是幾十年前的老照片翻拍所以很模糊)。

那幾個兒女的孩子帶到三四歲後都還回去給她們自已帶了,然後就一心一意帶著我倆個孩子,我們則出去打工了。

每次我們回來過年就會聽我的兒女“彙報”。

女兒說:“奶奶每天下午五點半就叫我們叫晚飯了,但是必須要把家庭作業做完才可以給吃晚飯,你知道奶奶為什麼每天這麼早叫我們吃晚飯和做作業嗎?因為節省電,天黑前把飯吃了,天黑後就不用開燈了,我們家的電費從來沒超過15塊錢一個月。”

兒子也趕緊說:“奶奶放了很多一毛一毛的紙幣在抽屜裡,每天我們上學前奶奶都會叫我們自己拿錢,但是每人每天只能拿一毛錢。”

“奶奶每次去喝喜酒都會帶著我們姐弟倆去,因為我們小孩子不用出人情還可以每人打包一份回來。”女兒又接著說。

我只是一邊聽一邊點頭表示聽見了,但不作任何回答,女兒問我幹嘛不回答她們,我說因為我們家窮,奶奶肯定要節儉啦。

時光一年年過去,我的兒女漸漸長大,婆婆也慢慢變老,但婆婆還依然節儉如故,後來婆婆得了腦中風,因搶救及時,調養了幾個月後,本癱瘓了的婆婆居然恢復到了生活能自理了。



再過了幾年婆婆病逝,在她彌留之際,居然叫我老公從她箱子裡拿出六萬塊錢現金,並交待我老公,這是給六兄弟姐妹平分的。

那時我趕到家時,婆婆已裝殮,那六萬塊錢是聽我老公和他們幾兄弟說的,老公還給我們幾妯娌每人一個玉手鐲,說是婆婆給我們留下的古記。大家覺得這樣的婆婆算不算很低調。


瑤鄉肖大姐


我們村有個人特別的低調。當時流行摩托車,他低調不買,前些年大家熱火朝天的蓋房子,他低調他也不蓋。

來講講他為什麼低調,低調的資本在哪裡?

大概在九幾年初,我們村這個傢伙,從臺灣回來一個伯父,這個老人家從國民黨時期就到了臺灣,這是第一次回老家,一直在臺灣孤身一人,無兒無女。聽說很有錢,憑藉著記憶一路打聽,找到了他的家。回來的時候打了個出租車,給了人家1000塊人民幣,出手很闊氣。我們村這個傢伙他有三姊妹,屬她最有心機,他伯父這次回來,他想方設法陪他出去玩, 哄他開心,聽說給了不少黃金和鈔票給她。後面他伯父往返臺灣兩三次,最後他伯父在老家去世了,她也從中得了不少的錢財。

九幾年來講她家算是很富裕的了,當時他為了避嫌,怕別人議論他說他伯父那裡摳了多少錢, 所以他們家人一直很低調,穿的很普通,住著泥巴房子,人家買摩托車他都不買,房子也不做。知道他伯父去世很多年之後,他才慢慢的把房子建起來。十幾萬的小車不按揭,真是口袋裡捂著錢受了好多年的苦啊!

人家低調是為了避嫌,有的低調是怕漏富,都是有錢鬧的, 像我沒錢,我從來不低調,哈哈!




智慧大刀


我見過這樣一個人——徐總。一次來我們公司瞭解一個涉農項目,動車12點到站,我們本打算定好午餐等他,他電話告知不必等,他在車上吃。我接的車,見他手裡拿著一個工作包和一個食品袋,袋裡還裝著半塊燒餅,他告訴我,上車時買的,還沒有吃完。一到就隨我們去考察項目,兩天後,項目考察完才接受我們較正式的接待。一星期後,我們回訪,在他家吃飯時,他的一個小學同學席間向他借五千萬救急週轉一下(他們認為銀行預約辦手續慢了),他直接從家裡拿出五千萬現金給他同學。我傻傻地問了一句“家裡怎麼能放這麼多現金”?他說:“我是農民,小時候窮怕了,我們太知道錢的作用了。錢放在銀行、項目、房產、股市等上面都不是你的,因為你不知道飯後銀行是不是就倒閉了,項目就破產了,房地產就崩盤了,股市就停倉了……家裡留點現金踏實!”


雲居客606


低調的見過,但是更多的是炫富的。

前兩年吧,本家的一個侄子在外面打工,做衣服的,夫妻兩一天最多能賺到1000多塊錢,過年回家時,向親戚借了點錢,買了一輛大眾的轎車,大概花了20萬,他們一家人都很喜歡炫耀,在他買車回家的一個多星期,他爸媽就在村裡傳遍了。

開車回來那天,家裡擺了兩桌酒,大家都給他去放炮慶祝了。

然而他隔壁的一個小夥子,回來時也沒開車啥的,從車站走回來的,穿的簡簡單單。這一對比,隔壁小夥子簡直就是落敗的鳳凰,侄子辦酒那天隔壁小夥子也去了,村民們就在那裡討論啊,說你怎麼不買個車啊啥的,那個小夥子也不咋說話,反正就是和他們笑笑。

可是之後本村的村民出去打工的時候,在城裡碰見了那個沒車的小夥子,你們知道他開的什麼車嗎,奔馳s,這一下,在村裡就傳開了。然後他們就問他為啥那年沒開車回家,他就說了開那車回家會吧大家的關係弄得很生疏的,自己只是這幾年走運,賺了點錢,不想太高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