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中醫院,開藥都是一兩個月的用量,是藥效低,還是醫生經驗低?

小愁92236381


現在大多醫院的醫師醫生都是學院培養出來的高學歷知識分子,也是經過臨床實踐的。當然,醫齡越長,經驗絕對豐富的。

現今社會,由於文化知識的普遍提高,普通患者也有些醫學常識吧,在這種情況下,有些醫師怕了承擔風險,不敢大膽創新,也就教科書式的給患者開藥。

其實中藥湯劑效果並不慢。處方是有引經藥的。用藥如用兵。只要病症拿準了,輕症一兩劑藥是有效果的。

當然,重症,慢性病用藥時間會長一些。我想,正常人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吧。


永安270


以我的親身經歷感覺是經驗少醫術低,過去得過神經性胃炎,讓一個大夫看吃得藥不見效還貴,後來讓院長看把了脈開了三付藥,管用還特便宜,後來又吃了幾付完全康復,先前吃得藥苦後來院長開得藥甜不腥的,醫生和我們一樣手藝有高低,如果你吃了七付藥不見效建議你立馬換人。


鄭坡京


現在有大量的溫病派中醫,用藥不疼不癢,劑量就那麼8克,9克,治病說沒有吧,也有點,說有吧,厲害點的病就是好不了,導致民眾對中醫沒有信心。

這都是學藝不精,沒深入學習過傷寒論,不懂經方導致的。

經方治病很快。普通病一般就是一副見效。如果用經方治療慢性病三五副不見效果,就可以果斷換方。

我見過好幾個吃藥半年和和或者一年的人,對中醫喪失了信心。

這些現象主要因為治療思路不同,所以效果對比強烈,和藥物沒有太大關係。。


七月有大雨


開一兩個月以上的中草藥,證明這是庸醫,如果開三五劑,喝完在來檢查效果,這才是真中醫,


因為簡單所以快樂65498098


可憐的醫生們,總說中藥慢,但我的經驗是和經書所言,對症的方藥,一劑知二劑已!若非如此就是未全對症,或對症,重新思考。


用戶9610265037192


我們鎮醫院院長開中藥方子一般都是三個月的,每年創收200多萬,什麼病都敢治,能活的就給他送錦旗,治死的是“老病”(意思是到了死期),名聲很大,當地人很迷信他。


寒山寬宏


你幹嘛要去中醫院看病?第一,中醫院裡都是西醫教出來的,對中藥他自己都不相信,讓你相信,會治病嗎?第二,中醫必須是自學的,或跟師十年以上有真本事的。學院裡出來的他對中醫知道個皮毛,他開的藥會治病嗎?我自學中醫四十年才對中醫有一定認識,你以為掛個中醫牌子就會治病嗎?第三,醫院裡只有住院醫生有治病實才,門診多是萬金油牌的,論包給補貼,他不靠開幾十包賣中藥,靠啥掙錢?這樣搞下去的後果,把中醫都搞臭了。佔著茅房不拉屎,還掛中醫的大招牌。就這局面,你明白了嗎?別把不會中醫與中醫確能治病劃等號!


用戶暖心好男人


中醫的知識還是宣傳力度不夠,我以前不懂中醫,但身體有病了還是靠中醫治療好的,我的理解中醫讓人糊塗的活著,西醫讓人明白的死去,我以前的誤解就那些花花草草能治病,可就是這些花花草草慢慢的提高你的免疫力,平衡你身體的陰陽,打通你身上的淤堵,西醫在外科上見長,你身上哪個零件壞了直接換掉,中醫認為人類身體是一個小宇宙,心肝脾肺腎代表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平衡陰陽。我們中醫治療了華夏國人五千年,他適合中國人,而西醫文化才幾百年,中醫也好西醫也好,中國是一個大融合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能和諧發展,為什麼就融不下中醫呢?中醫老一代醫生太保守太固執,我說的是七十年代以前的中醫,有許許多多好的醫療經驗好的藥方他們都秘而不傳造成許多流失,而現在中醫文化又沒有得到傳承和宣傳,造成了中醫大部分人不相信,看看日本人的中醫發展多好,他們以前只是學生,還有重要一點是一個優秀的中醫需要一個優秀的中藥炮製師,中醫開的中藥只所以藥療慢,還在於中藥的炮製方面中國沒有標準,有黑心商人甚至把藥材根本沒有炮製還有用硫磺熏製,這需要國家,一些敢說話的院士專家去維護去制定法規,別在國家需要中醫的時候中醫以無人繼承。


蘇詞辭


溫病派,治不好大病,只能改善。

不敢用有毒中藥,療效慢。

沒有手術、檢查,只能開不痛不癢的長期處方,創收。


白馬非馬1001


一開就一、二個月的中藥已證明了這個中醫生有問題 通常只要醫生有水平能做到對症用藥 最多三、五劑的中藥便效果很明顯的了 那些說中藥藥性慢的人只是不懂而已 這個只是醫生的水平問題與藥無關 不過 中藥畢竟比起西藥而言就安全多了 不會產生副作用 但沒效果還是讓人很煩的 所以 正常的情況就是最多吃五劑 如沒效就該換醫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