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抗疫情 農村黨員“硬核”築防線

映象網許昌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段佳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來自許昌的醫生、護士、民警、社區幹部等各條戰線上的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眾志成城,築牢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銅牆鐵壁。

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危難時刻踐行了入黨誓言,委實值得點贊。但今天,記者要為連日來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農村黨員點個贊!

1月26日,《人民日報》呼籲:春節返鄉人多,農村醫療水平有限,防控意識相對較弱,農村防疫形勢可能更為嚴峻!為避免出現防控死角,呼籲:別把農村漏了。

確實,疫情大考,難再基層,尤其難在農村。農村整體信息化落後,宣傳任務艱鉅;人情世故複雜,核查、隔離難過“人情關”;廟會、集會多,風俗根深蒂固,取締起來不容易;買口罩不方便、戴口罩不習慣;家禽多;醫療資源少,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較低。但是,可以看到,河南很多市(區)農村的疫情防控,做得相當“硬核”。

宣傳發動“硬核”。“你要臉不要……”“在家老老實實防感染,丈人來了也要攆”“帶病回鄉、不肖子孫”……這是河南一些鄉村黨支部書記的硬核宣傳。雖然個別人認為這種說法“很low”,但正是這種無死角、全天候、接地氣的硬核宣傳,充分展現了農村黨支部發揮的戰鬥堡壘作用。事實上,這種宣傳不僅成為微信、抖音、火山小視頻的網紅,更重要的是取得了“聲聲入耳”的效果。

核查登記“硬核”。網絡上流傳最廣的一張圖片顯示,一戶從武漢返回農村的人家,門前被貼上標語:本戶有武漢返回人員,請勿相互來往。這只是農村戰“疫”的一個縮影。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農村的做法普遍“硬核”。就像許昌鄢陵縣的農村黨支部,首先要求返鄉人員到黨支部主動登記,然後採取有獎徵集返鄉人員信息、劃分網格管理的方式,確保核查登記不留死角,沒有“漏網之魚”。

路口檢測“硬核”。“村裡不讓進,趕緊走吧”“不是本村的,一律不能進出”,這種大爺們“毫不留情”的趕人行動,幾乎在每個鄉村都會發生。許昌的農村黨支部普遍通過“一編三定”,把支部建在每一個防控檢測點,設置疫情防控消毒崗、防控知識宣傳崗、防控卡點執勤崗、重點人群關愛崗,以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帶領群眾依靠群眾,聚起全體“戰疫”的強大力量,確保各項防控措施有力有序開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記者在許昌周邊的村鎮走訪時經常看到,農村黨員沒有防護服,沒有護目鏡,甚至沒有合格的口罩。他們拉著音箱、拿著喇叭走街串巷,奔波在村頭村尾;他們在檢測點搭起帳篷,不分白天黑夜熬得兩眼通紅,測體溫、作勸返,真正為老百姓築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他們,難道不值得我們豎起大拇指點贊嗎?農村的疫情防控沒有漏,農村的黨員功不可沒。

當前,疫情防控的任務依然嚴峻。杜絕疫情從城市向農村蔓延、輸入型向感染型發展,勢必需要包括農村黨員在內的全體黨員繼續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奉獻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中央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映象網許昌新聞熱線:13703868400,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