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個人放到20度的房間中,有充足食物不限時間,房間會變成37度嗎?

不如無情


只要房間的保溫效果好,就可以。網上有種說法,宇航服保溫效果好,如果裡面的溫度控制系統失效,一段時間以後,人會中暑。


鳳棲梧


如果房間不能完全隔熱,靠人體體溫不可能將屋裡溫度升到37℃,人體能夠維持36.5-37℃是因為人體體溫調節,通過消耗食物、運動維持,而房間可沒有溫度保持系統。

要想使房間的溫度不斷升高,主要是通過短時間釋放大量的熱,並且通過某些方式保持。空調暖氣等加熱方式就是這個原理,空調更先進一些,能夠測定室內的溫度,然後通過芯片中設定的程序調節空調的處處功率,彌補房間不斷釋放到外界的熱量,以此來維持體溫;暖氣維持室內的溫度就是持續提供大量的熱量,多到房間內的熱量隨便釋放,室內的溫度也能保持在22℃以上,當然供暖不足的時候室內溫度也會下降。房間的面積越大,要維持室內溫度,供暖設施需要提供的熱量就越高,需要有更高的功率。另外一種方式讓室內恆溫的辦法就是使室內的熱量絕對不能釋放出去,顯然這種情況是做不到的,房間完全封閉人也活不下去。

人體體溫一般比室內溫度高得多,人體確實會不斷地向室內空間釋放熱量,如果人多的話,室內會更暖和一些,80後、90後可能記憶比較清楚,以往初高中教室內沒有空調,但是冬季關上門窗室內還是很暖和的,單一的一個人體表面積太小了,熱量釋放很慢,不足以提升室內的溫度,而房間又通過和外界的氣體交換等不斷地把熱量帶出去,所以不管人體溫度能不能保持,人體的產熱效率不大變的情況下,室內溫度是不可能升到37℃的,就像冬季的時候,坐屋裡一天室內的溫度也不會有明顯讓提升,而人的進食有一定的頻率,太頻繁了身體也消耗不了,不存在食物足夠人體就能將室內升溫到37℃的可能,要不然還要暖氣和空調幹啥,都坐屋裡狂吃就行了。

人體能夠恆溫是因為人體的體溫調節系統,能夠較為精細地調節人體的產熱和散熱,使產熱和散熱大致相當,是長期都保持這樣,因此需要維持食物的供給,維持的是自身的體溫而不是其它。


來看世界呀


是有可能的,人體就是一個發熱源,只要達到熱傳遞的條件就可以。

先考慮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散發出大量熱量

熱量的散發需要有一個熱量差值,簡單的說就是需要兩個溫度,這兩個溫度相減必須大於0,這樣溫度才可以傳遞。

人是靠攝入食物,將食物轉化成碳水、脂肪、蛋白質貯存在進行有氧呼吸等複雜的轉化過程。簡單的說,吃的越多、運動量越大,身體所產生的熱量更多。

碳水化合物每克產生4大卡

脂肪每克產生9大卡

蛋白質每克產生4大卡

一大卡的熱量是4.184千焦爾,將一升水加熱一度時需要4.184千焦爾

考慮房間大小及房間的建築材料、保溫效果等

房間越大所需要的熱量越多,房間我們假設裡面都是由水構成,我們將房間設定為64立方米,那就等於64000升水那麼需要將64噸水需要多少熱量呢?

在此不考慮熱量流失問題,一升水加熱需要4.184千焦爾,那麼這個房間大概需要

64000*17*4.184=約4452192千焦耳

在這裡我們將房間換成由水構建的。

人體最低維持體溫需要1500大卡,人體溫度37°

通過37°不斷給20°傳遞熱量,只考慮人所消耗的熱量加熱給我們假設的64立方米的水需要多少天。我們簡單的來看需要人3034天加熱才可以。

這是在不考慮多方面因素的情況下,就需要8.3年。


筆下幕落


我感覺不太可能吧!你得意思是讓人把房子給暖熱,你身體37度,也就是本身的溫度一個房間那麼大怎麼能上升溫度呢!


好影知時節


自疫情爆發以來已經一個多月了,醫療工作者衝到抗疫最前線,而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專業技能,那就只能老老實實的躲在家裡,至少不給國家添麻煩。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我們待在一個20攝氏度的密閉房間中,有充足的食物並且時間不限制,那麼最後房間的溫度會變成37攝氏度嗎?


如果想要更加嚴謹的來討論這個問題,就需要計算人體輻射出的能量總和,和房間的散熱能力,說到房間的散熱能力,還需要知道周圍環境的狀況,以及房間大小等等。因此說這個問題嚴謹不起來,只能是概括性的來回答。

如果假設房間是完全的隔熱狀態,那麼只要時間是足夠的,那麼最終房間的溫度就達到和人體溫度相同;但如果房間不隔熱,會正常的散熱,那麼時間再長,房間的溫度也只會和外部環境溫度相同或者相差不多。



首先我們要理解熱量是可以傳遞的,它們從一個系統傳播到另外一個系統,或者是從同一個系統的一部分傳播到另外一部分,這個過程發生的前提就是溫差的存在。熱量的傳遞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熱傳導、對流、輻射。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 熱傳導:例如用我們溫暖的小手摸寒冷的柱子,這個時候手上的熱量在消失;
  • 對流:炎炎夏日吹著涼涼的風,熱量在流失;

  • 輻射:即使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只要有溫差就會輻射能量。

因此說我們在一個空房間中熱量損失的方式就是輻射了。人類是屬於恆溫動物,也就是把自己身體的體溫保持在一定安全範圍內,具有一定調節作用,一般腋下體溫在36.3℃~37℃就屬於正常情況。即使外界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我們也能通過新陳代謝速度來使溫度恆定。當然有的時候會藉助汗毛孔張開或者緊縮,以及骨骼肌站立等方式來輔助控制溫度恆定。


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簡化為能量傳遞的一個模型,首先知道房間完全隔熱不會向外傳遞能量,而我們人體會一直向外輻射損失能量,這會使身體周邊環境溫度升高,而人體在不斷新陳代謝消耗著葡萄糖,這個時候就是另外一個條件了,因為食物量充足並且時間充足,那麼就是不斷地吃不斷的新陳代謝輻射能量,總會有一天讓房間溫度達到和身體溫度恆定。

如果換成是冷血動物,那就沒有辦法了,它們無法調控自身的溫度,只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最後冷血動物身體溫度就達到和環境相同了。



科學黑洞


取決於房間保溫水平是否是理想狀態,還有氣體交換是否同溫,如果房間內氧氣足夠不許交換那就要計算把氧氣捂熱與消耗哪個時間長,還有食物捂熱與消耗,這個感覺快,還有捂熱時間太長人的壽命也跟不上,最後是37太高了,人體溫一般還不到37吧。結論是我想應該來不及。


冰日曖陽


外加一個劇烈運動的跑步機。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之外,不停的跑。達不到37度也能達到21度。22度也有可能。


烤煎餅好吃


首先,願疫情儘快結束,不再傷害我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看來大家都在為這次疫情在家躺著做貢獻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涉及到類似問題,繞不開的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總量保持不變。”

還有熱量傳遞的三種方式:傳導、對流和輻射。基於上面兩個物理基礎,我們來開始推論:

要滿足通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產生能量(熱量),然後通過人體體溫與室內空氣溫度的溫差,達到溫度傳遞的效果,以實現房間內溫度的提升。這麼一來,有幾個量是可以確定的,食物充足,只要保持吃,轉化為能量,會源源不斷的產生熱量。而熱量(熱量差值)總是自發的由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 ,所以,人通過進食為房間升溫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最後,來探討一下能否升到37度,所謂的37度,也就是說房間內這個人的體溫。因為食物的原因,房間內人體的溫度是能夠保持在37度的。因此,會源源不斷通過輻射的方式,將熱量傳遞到周圍的空氣中。因此在無限長的時間範圍,溫度也會無限接近於37度,即,身體的溫度。最關鍵的因素來了,房間的保溫情況。這裡只能去假設了,假設,房間保溫百分之百,一點熱量不流失(當然,這是沒辦法實現,只是理想狀態),那麼,最後室溫會=室溫,且在不斷消化食物的過程中,溫度會超過37度(能量守恆定律)直至停止進食。

還有一種情況,房間保溫有損耗,如果這個熱量散失的速度,大於食物產生的速度,那麼溫度自然不會超過37,小於食物產生的速度,會無限接近於37度。

分割線----------------------------------------

最後,這個真的好無聊啊。哈哈還是給點個贊吧!厚顏無恥了


筱春同學


差不多,以山西現在溫度為列子,再過三個月,溫度肯定超37度,再過四五個月,鐵皮房子溫度可能達到40度左右,加油.相信自己


從此冗默


如果房子的保溫性能很理想,是會成為你說的這種情況。

其實生活中也確實有的,冬天我們去人多的地方就會覺得暖和一些。

工程師在設計房屋節能指標的時候,是會認真考慮人體散熱對環境影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