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一句“我是家中的獨女遠嫁外省”心碎了:父母在,不遠嫁

作者/溫晚安

圖/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侵刪

昨晚刷疫情新聞,其中一則求助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有句話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是家中的獨女遠嫁外省”。

疫情下,一句“我是家中的獨女遠嫁外省”心碎了:父母在,不遠嫁

可想而知,發出這條求助的她有多焦心,有多無助:疫情正緊,父母病重,遠嫁獨生女遠在天邊!

她讓我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姑娘A,心愛的男友要去美國發展,要帶她一起去,今後很可能定居美國。因為她是家中獨女,考慮到將來把父母也帶到美國生活完全不現實,她忍痛割了愛。

愛情的難就在於,有時候,你錯過了一個人,就真的錯過了一生,茫茫人海再也遇不到和你契合度足夠高的人。後來,蹉跎了三年後,迫於年紀,A相親嫁人了,和父母同城,開車不到1小時的路程。

顧著了父母,卻顧不著自己,婚後A過得不開心。等到父母雙雙過世,女兒也上了大學,A離了婚。

本想去自己想去的城市,開始新的生活。可惜,那時的她已經45歲了,命運基本沒有奇蹟了,她也老了,沒精力再折騰了,依然留在了原來的城市,重複著平淡如水的生活……

出生在多子女家庭的人往往特別羨慕獨生女,獨生女有諸多“人生福利”,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舉全家資源供發展,沒有匱乏感,不被比較,等等。然而,獨生女的痛點卻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

獨生女和獨生子不一樣,在中國,女人結婚是出嫁,即便有很深厚的女權認知,大部分人最終還是敗於傳統,出嫁後,一切都以婆家為主,為先,即便不以婆家為主,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後,也是各種顧不來。而獨生子是把人往家裡娶,處境和局勢天差地別。

我有個讀者曾經給我留言,說,“有一種失獨,叫我的獨生女兒遠嫁了。”

獨生女遠嫁,似乎是各種遠嫁故事裡最殘忍的一種。

疫情下,一句“我是家中的獨女遠嫁外省”心碎了:父母在,不遠嫁

當時我覺得幹嘛這麼悲情,鼓勵她說,“現代社會通訊、交通很發達,想和孩子聯繫,很方便的。”她說,“你不在我的處境裡,很難體會,有些東西,社會再發達,物質再豐富,也無法彌補。”

這次疫情讓我改變了過去那種“樂觀派”的看法,距離能拉開的東西太多了,生死也在其列。

有些東西,必然是近距離的特權,鞭長莫及是莫大的悲哀。

B姑娘過去是個工作狂加旅行狂,32歲了沒結婚,平時拼命工作,假期攢著全部用來旅遊,去了好多個國家,準備不婚不育到老。這次疫情也改變了她。

在全家都發燒又痊癒後,她決定結婚生孩子,而且她絕不遠嫁,因為她也是獨生女。

她說,“死亡從來沒離自己這麼近過,雖然我們只是普通的流感,但是那種恐懼讓人刻骨銘心。我難以設想,如果這一次我不在爸爸媽媽身邊,他們會遭遇什麼。

我也從來沒有這麼深刻地感受到,一家人宅在家裡真好啊,要什麼功成身就,要什麼環遊世界,那些雖然美好,但也虛幻,看再多的風景,最後能留在你身邊的,是人,呵護你的是家、家人,而不是其它。

我過去很清高,但現在,我認為家人很重要,我需要更多的家人,也會更珍惜家人。

父母在,不遠嫁,我用餘生做到。”

還有個讀者跟我說,“過去,因為弟弟,我身為姐姐,吃了很多虧,當初遠嫁也是因為想脫離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但這次疫情裡,我弟把父母都照顧得很好,我遠在外省很安心。

弟弟的存在縱然萬般不好,但在關鍵時候,他確實幫我分憂了,無論他是出自真心,還是情勢所迫。”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給讀者洗腦,勸結婚生子生二胎,而是提供一些事實,多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疫情下,一句“我是家中的獨女遠嫁外省”心碎了:父母在,不遠嫁

我們平時都在講,要實現自我,不要被父母、原生家庭束縛。但在現實中,這是很難百分百成立的,尤其是遇到像這次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

如果你的父母生病了,你能不動容嗎?你能為一個陌生人的新聞淚流滿面,你就做不到對父母、手足無動於衷。就算你再有夢想,父母需要你,你能瀟灑地不顧父母、選擇自我嗎?你依然做不到。

人生中的很多遺憾都是因為多情造成的,導致我們失去重要機會,少賺很多錢,等等。

重情的人似乎看起來很蠢,例如A,看起來似乎太迂腐,為了父母不敢遠嫁也很慫,如果去美國,現在一定過得很好,說不定還能把父母接過去,這種人過得不好都是她自找的。

然而,如果放棄以“成功”為唯一標準的價值觀,放棄盲目崇拜成功人生,放棄被慾望奴役,你也許會發現,在哪裡生活都一樣,奮鬥沒有終點,陀螺轉得很快,以為自己在世界的中央,那種感覺很好,但是你不敢停下來,因為一旦停下來,你會發現你不過是在原地打轉的陀螺。

以及,高速旋轉的代價是觸目驚心、不可逆的各種磨損。還不如,一開始就停在原地。

心安即歸處。

疫情下,一句“我是家中的獨女遠嫁外省”心碎了:父母在,不遠嫁

A放棄了所有遠嫁的幻想,選擇了留在原地,她也許沒有活出世俗標準裡的幸福、成功,但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女性,她為父母養老送終符合她的價值觀,她心裡沒有虧欠,好過因為虧欠,餘生耿耿於懷。

誰又能保證,她在美國就一定過得好?

在我看來,A沒有錯,也不慫,她是獨生女,這是她命運的侷限性,而且很難完美地打破。

人生沒有如果,坦然於當下,難道不也是智慧的嗎?

獨生女遠嫁不是不可以,不遠嫁的人也不一定就幸福。只是,任何選擇都有代價,看自己願不願意付。

遠嫁的代價,要麼是父母不在身邊,你照顧不到,或者隨你遷徙。很多人去大城市發展,代價也是父母跟著一起漂,漂出很多矛盾與痛苦,但這些矛盾與痛苦都為慾望讓步了。

敢遠嫁的獨生女,各有各的故事和苦衷,願你們強大,願你們幸福。

————————end————————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獨生女遠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