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樣運動,科學合理有效

響應國家號召宅在家裡的小可愛們,大家還好嗎?一日三餐品嚐媽媽牌愛心餐,臥室廚房客廳廁所循環遊的同時,也要堅持運動呀,長期、規律、合理的健身運動能夠增強和提高全身免疫力呦!


那麼適合在家裡進行的戶外運動有哪些呢?KingCamp介紹以下這幾種:

疫情期間這樣運動,科學合理有效

1. 走路

走路是相對輕鬆但有效的運動方式。居家時,可以在房間內來回快走或者倒走來進行鍛鍊。倒走尤其能緩解頸椎不適和腰椎不適。


2. 原地跳、深蹲等

原地跳、深蹲、蛙跳等運動,可以讓踝關節、髖關節、膝關節進行屈伸運動,鍛鍊力量、耐力和心肺能力。


3. 跳繩

作為高衝擊運動,跳繩能活動到肩膀、手臂、手腕、腳踝等身體部位,運動肌群多、減脂消耗熱量的效果好。


4. 健身操、廣場舞等

這兩項運動尤其適合老人,能夠有效提高協調能力,改善心肺功能,並令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更加發達。


5. 轉呼啦圈

轉呼啦圈時,人體會進行大量的肢體運動,尤其是會對腰部進行按摩,有效健身,以及燃燒體內脂肪。


6. 瑜伽

瑜伽可以活動全身的肌肉和關節,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放鬆身心,精緻Girl練起來。


7. 俯臥撐、平板支撐

男士們可以選擇俯臥撐或平板支撐,這兩者都屬於無氧訓練。俯臥撐以訓練胸肌和肱三頭肌為主,平板支撐是訓練腹橫肌的方式。


但與此同時,為了達到應有的鍛鍊效果,大家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疫情期間這樣運動,科學合理有效

1. 平日鍛鍊較少的朋友,要循序漸進,避免突然高強度運動後出現短時間內免疫力下降的情況;

2. 運動時間在40分鐘至60分鐘為宜,每週保持運動3-4次;

3. 注意室內通風,早、中、晚均可通風,每次在15至30分鐘(空氣較好時);但在運動後不可馬上通風,防止身體遭遇涼風而著涼;

4. 年輕人適宜在7:00-9:00或12:00-14:00進行運動,而老年人適宜在18:00-20:00進行以提高心肺功能鍛鍊為主的運動。


願大家科學合理進行室內運動,平安度過疫情期,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