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機電好考嗎?

芸帆美妝那點事


18年一建四科一次過。

三十歲了才想起來要考個證,剛好機電是對口專業又和工作相關,論壇、群裡人都說機電算簡單的,於是開始備考。

四月份買了本實務,第一感覺是真厚啊,啥時候才能看完,網上下了視頻,結果拖拖拉拉到七月報名才看完一遍,就瞭解了個大概。新版書出來了又趕緊買了全套新書,內容真的太多了,決定放棄其他三門專供實務。到了八月中旬,感覺還是得拼一下,萬一過了麼。把公共科目的視頻下好,三天左右看完快速看完一科,然後做了三套真題,對公共科目有底了,考試不要嘛。

最難得還是實務,選擇題做真題也只有二十多分,案例更不要說了。就想著還是弄個押題的,往年都洩題了,然後18年就啥也沒有。。

上了考場,真覺得公共科目毫無壓力啊,第一天考了很開心,不枉我連夜坐飛機跑回來考試!第二天下午就懵逼了,實務考的都是啥啊!煙囪?沒學過啊,只能瞎寫。做題還手抖了,寫得東西都很少,磨磨蹭蹭快收卷子才做完,趕緊交了卷,聽天由命吧。

出來考場,各個群都吐槽太難了,要過只能靠閱卷手下留情。等到出成績那天,一查居然過了,實務104分,太意外了,絕對的運氣爆棚了。

考了一建,真覺得想過一建,要努力,還得要運氣!


粉碎蚜蟲的三十三連斬


我來說說我的情況,我12年二建機電,一把過,13年增項水利,又過,14年開始考一級機電,從此,噩夢開始了,由於二建過於簡單,以為一建也難不了很多,背背實務題,結果考出來實務80多分!MMP,繼續來,15年沒選對老師,選的是唐瓊的課件,我真是……此女人基本不懂任何技術,完全唸書,民用機電裡有幾處書上筆誤的地方也照著念!也看得出根本沒去過現場,我硬是聽得昏昏入睡,你們不知道有多煎熬,我自己是做潔淨室暖通的。機電如此之雜,不講講原理如何知道?石油管道先回填再試壓我到現在都沒搞清楚為啥要這麼幹!結果15年92分,MMP,16年繼續,這次乾脆不聽任何人課件了,沒啥用,自己背書,地毯式背,一整本書全部背下來,一本書到後面乾脆翻爛了,我對那些死記硬背的東西極其不適應,還是堅持下來了,94分,出題的老師真是心理陰暗啊!查分的時候直接崩潰了!真的想放棄了,想到一旦放棄,前功盡棄,17年繼續。這次好些了,聽了朱培浩的課件,圖文並茂,一看就是專業的。還有侯姥姥的雙代號圖。也都講的好!加上以前的基礎,加上四五個月的努力。109分!分數出來時,淚流滿面!這個考試已經不是為了這個證了!完全是自己的心病!那個唐瓊真他娘該滾出培訓界!18年又增項水利一級。聽了吳長春的!各種原理也講的很好!也是高分過!我和你們說選對一個老師,持之以恆,拿證,那就是遲早的事!再次鄙視那個唐瓊!


白鹿書


這個因人而異吧,我是19年第一次參加一建機電專業的考試,總體來說機電專業可能之前接觸的少的話會感覺很難,畢竟裡面包括大大小小十五個專業,我是報考了四科,從五月份開始每天晚上和早上基本都保持四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按照法規~管理~經濟~機電的順序進行復習,總體感覺公共課花費的時間長了些,而實務花費的時間相對少了些,所以考完試感覺實務過不了,但是成績出來後結果還是蠻好的,四科全過,實務考的最差,只有97分。只要下足了功夫,其實考哪個專業都差不多。


123小洋哥


機電比市政好考,如果沒有基礎的話;有專業基礎和從業經驗就不好說了。 一、從考試界過率來看考試難度 我們通過一級建造師各專業考生的考試界過率,可以反映出該專業考試的難度。通過率越高的專業考試難度越低。 根據最近幾年統計的數據,一級建造師各專業難度排行,從易到難分別為:1、建築 2、機電 3、公路 4、市政 5、鐵路 6、水利水電 7、通訊廣電 8、民航機場工程 9、港口與航道工程 10、礦業工程 二、從行業需求角度衡量報考哪個專業最好 其中建築工程最普及,人數最多,需求最大,最容易考,建築工程一級建造師的數量應該比其他的所有綜合加起來還多。 還要看自己從事那個專業方面的了,以自己目前所從事的行業為主,以後可以考增項目。 當然,選擇哪個專業報考還要考慮自身的因素,以自己從事的工作為主,不能單純因為哪個科目容易就考哪個。需要備考一建,可以搜“找答案”!

1、如果你是從事機電專業或曾經學習過機電專業,對你來講是非常容易的,三門公共課不論哪個專業都一樣的,但實務課就非同一般了,隔行如隔山,明白吧? 2、一建與二建不同,一建的合格分數線為總分的60%,這是國家統一分數線,任何省市都執行;二建由各省自定分數線! 3、四科及格以後就發資格證,然後持資格證及有效證明辦理註冊手續! 4、報名、考試與檔案沒有絲毫關係! 5、從網上搜索一下報名條件,抓住機會,儘快報名,目前一建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


考試考題


分享篇通過一級機電建造師考試的心得。

先介紹下自己的情況:08年安全工程本科畢業,11年通過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石油化工項目做技術員2年、安全工程師2年。13年一次通過機電四門考試:經濟83、管理110、法規112、機電實務115。

關於一次通過的心得體會:

一、準備工作

因為本人志在一次通過四門,所以上報了培訓班(精講+衝刺),教材用最新版,自己又購買了一套軟件版題庫。

二、總體複習時間

本人是從5月中旬開始看書,6月份中間耽誤了20天左右,整體複習時間有100天左右。時間分配上實務﹥經濟+管理+法規,每天看書5個小時以上。

三、複習方法及時間安排

第一遍複習是用環球的精講課件(自己下載的12年的課件,並非為環球做廣告)+教材+題庫的方法,對著教材看視頻課件,之後做題庫,大約每天看3節的課件,複習順序是經濟→管理→法規→實務。因為之前考注安時看過法規,所以法規用的時間最少。這樣四門複習一遍大約用了50天左右,其中實務看的最慢,用了半個多月,因為需要記得東西多,這樣第一遍複習完剛好到了精講班的上課時間。7月下旬精講班開始上課,之後開始第二遍的複習,第二遍就完全是按照精講班畫的重點看書,每一門大約用四天看完。第二遍完成之後就開始完全的投入到實務的複習中去,當中也在網上下載了別的老師的實務精講課件。

實務的複習就不是簡單的看書了,而是完全的記憶,反覆的記憶。白天背的書晚上下班路上還在腦子裡再過一遍,早上起來上班路上還能把昨天背的再過一遍,甚至有時開會時覺得無聊自己在筆記本上默寫背過的內容。。。到了衝刺班開始上課時候已經把實務的書看了兩邊。衝刺班結束後又把其餘三門過了一遍,一門2天時間剩餘時間全部用在實務上,把衝刺班老師押的重點以及之前畫的重點全部記下。

四、關於培訓班

個人覺得精講班的作用不是很大,可能是因為開始上課時自己已經把書看熟了。衝刺班還行,押對了不少知識點,如電梯、消防以及從來沒考過問答的築爐等。個人覺得如果想報的話可以報個衝刺班,參考下衝刺班的押題。

五、關於四門課複習的不同

法規第一章需要記憶加理解,如表見代理、違約金與定金的使用等都需要記住了之後理解才能做對題,其他後面的章節個人覺得就是記憶;管理中間網絡圖部分需要理解,但考試基本不出太難的網絡圖,把雙代號網絡圖、雙代號時標網絡圖學會就可以應付考試了,其餘都是記憶。一說起經濟很多人都會說計算題難,其實計算題並不難,把公式記好,考試中的計算題都是書上的例題稍加改動,記住公式帶數據就可以了,其他的也都是記憶,尤其是第三章中的各種費用的記憶,需要自己總結出來聯繫到一起記憶。實務的複習就是背書,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有人說實務複習要把書抄幾遍,但我是靠的是多次反覆記憶,沒事的時候就在腦子裡把某一部分知識點過一遍,遇到忘記的立即翻書再記憶。

六、關於考試

找一個好的住宿地方,適當的緊張,考前自己再把書過一遍,有人喜歡考前晚上通宵看書,我不推薦這樣做,平時把書看好就行。考場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答題卡塗得是否正確,這個塗錯一切白搭。我自己管理、法規、經濟都是考試開始45分鐘把題做兩遍,答題卡檢查兩邊交卷走人。實務開始自己要把握好時間,不會的先放過,撿會的答,但交卷子時絕對不能有題空下。實務考試我的時間剛好夠用,唯一的感覺就是累,出了考場感覺脖子、肩膀、胳膊疼的不行,考完了幾天才恢復過來。

用心看書,這個考試其實不難,我的書是5月中旬拿到的,到9月中旬考試時,書已經被我翻得像看了好幾年一樣。考試前當我合著書把實務在心裡過了一遍時,我都對自己說“複習成這樣,我不過誰過!”。

這個貼的目的不是來炫耀自己,是為了告訴那些想報考這個又聽說很難考過的朋友們,說難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看書!付出總會有收穫的。

最後祝願14年所有參加考試的朋友們都能順利取證!


暖通南社


答:


1.放棄非重點章節,例如材料、設備、測量等,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非重點,在《考點一本通》的開篇就有大數據表格。

2.主抓第一章機電工程技術,得技術過實務;管理法規部分相對簡單,拉不開差距。看完一遍書,基本上啥也不懂,能知道教材目錄結構就不錯了,所以你不必為自己的智商的感到擔憂,大家都這樣。

3.不要看視頻了,太浪費時間;也不要看教材了,時間不允許;直接擼《考點一本通》,第一遍很痛苦,過完第一遍後面就輕鬆了,儘量多讀幾遍《考點一本通》。

4.《口袋書》儘快提上日程,按計劃每天默寫幾個問題,保證到考試之前默寫3遍以上。

5.《題目書》不著急做,等看完兩遍一本通之後再進行刷題。

6.群文件7號文件夾的案例暫時不要做,現在做只會打擊你的自信心,先下載下來打印好,考前一個月集中練習。

7.八月初開始,各渠道的押題資料會狂轟亂炸,你不必理會!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你不繫統地複習幾遍,給你範圍資料也是白搭,你就按照我給制定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學習!各種範圍資料最後再看,我會推薦優先度等級的!

8.一定要把閒散的時間利用起來,微信做題小程序有時間就打開刷刷題、背背考點;《口袋書》錄音版在8號文件夾,如果你上下班開車的話,不妨下載到U盤裡,開車的時候磨磨耳朵。

9.都這個節骨眼兒了,剛開始複習的朋友就不要扣細節了,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暴力記憶。因為時間不允許在各細節上消耗過多的時間,咱們的目標是

96分萬歲

10.群文件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資料,但貪多嚼不爛,根據你自己的情況酌情加餐。

11.如果時間允許,考前把歷年真題拿出來讀一讀,看一下出題形式即可。

症狀一:<strong>學後面忘前面,背前面忘後面,心力交瘁

藥方:<strong>複習的次數不夠,一定要動筆默寫默寫再默寫,多忘幾次就記住了!

症狀二:<strong>還有基礎課要複習,顧此失彼

藥方:<strong>保實務,衝基礎課;至少70%的複習時間留給實務,在學習實務過程中,穿插複習基礎課作為調劑;堅信一條:實務不過等於零!

症狀三:<strong>做選擇題很OK,案例題無從下手

藥方:<strong>選擇題如果能保證30+說明基本功還不錯,通過考試問題不大;案例題無從下手的根本原因還是對考點不夠熟悉,存在較大的知識盲區,《口袋書》背完之後再擴展;訓練案例的答題技巧:先讀問題,一定要帶著問題去讀背景,然後標記關鍵詞進行分析,經過認真分析之後你會發現案例題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VIP群7號文件夾的案例一定要跟著練習,自己分析之後再去看答案。

症狀四:<strong>總覺得別人比自己複習的好,心態炸了

藥方:<strong>學習道路上最大的敵人永遠是你自己,不要在意他人的複習進度和層次,況且你看到的有可能是假象,天才畢竟是少數,大家都有各自的難處。

症狀五:<strong>專扣各種疑難考點,沒有大局觀

藥方:<strong>對於專業技術考點,不要研究的過於深入,否則花三、四年都學不完;有問題拿出來討論是好事,一來二去你就記住了,能對付考試就足夠,要學會點到為止;一建機電雜而廣,要合理分配時間、面面俱到,切忌鑽到牛角尖裡爬不出來,畢竟只有66天就要開考了!

症狀六:不復習,死等押題和洩題

藥方:

扁鵲三連。


上海工地


一建機電好考嗎?

一、準備工作

因為本人志在一次通過四門,所以上報了培訓班(精講+衝刺),教材用最新版,自己又購買了一套軟件版題庫。

二、總體複習時間

本人是從5月中旬開始看書,6月份中間耽誤了20天左右,整體複習時間有100天左右。時間分配上實務﹥經濟+管理+法規,每天看書5個小時以上。

三、複習方法及時間安排

第一遍複習是用環球的精講課件(自己下載的12年的課件,並非為環球做廣告)+教材+題庫的方法,對著教材看視頻課件,之後做題庫,大約每天看3節的課件,複習順序是經濟→管理→法規→實務。因為之前考注安時看過法規,所以法規用的時間最少。這樣四門複習一遍大約用了50天左右,其中實務看的最慢,用了半個多月,因為需要記得東西多,這樣第一遍複習完剛好到了精講班的上課時間。7月下旬精講班開始上課,之後開始第二遍的複習,第二遍就完全是按照精講班畫的重點看書,每一門大約用四天看完。第二遍完成之後就開始完全的投入到實務的複習中去,當中也在網上下載了別的老師的實務精講課件。

實務的複習就不是簡單的看書了,而是完全的記憶,反覆的記憶。白天背的書晚上下班路上還在腦子裡再過一遍,早上起來上班路上還能把昨天背的再過一遍,甚至有時開會時覺得無聊自己在筆記本上默寫背過的內容。。。到了衝刺班開始上課時候已經把實務的書看了兩邊。衝刺班結束後又把其餘三門過了一遍,一門2天時間剩餘時間全部用在實務上,把衝刺班老師押的重點以及之前畫的重點全部記下。

四、關於培訓班

個人覺得精講班的作用不是很大,可能是因為開始上課時自己已經把書看熟了。衝刺班還行,押對了不少知識點,如電梯、消防以及從來沒考過問答的築爐等。個人覺得如果想報的話可以報個衝刺班,參考下衝刺班的押題。

五、關於四門課複習的不同

法規第一章需要記憶加理解,如表見代理、違約金與定金的使用等都需要記住了之後理解才能做對題,其他後面的章節個人覺得就是記憶;管理中間網絡圖部分需要理解,但考試基本不出太難的網絡圖,把雙代號網絡圖、雙代號時標網絡圖學會就可以應付考試了,其餘都是記憶。一說起經濟很多人都會說計算題難,其實計算題並不難,把公式記好,考試中的計算題都是書上的例題稍加改動,記住公式帶數據就可以了,其他的也都是記憶,尤其是第三章中的各種費用的記憶,需要自己總結出來聯繫到一起記憶。實務的複習就是背書,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有人說實務複習要把書抄幾遍,但我是靠的是多次反覆記憶,沒事的時候就在腦子裡把某一部分知識點過一遍,遇到忘記的立即翻書再記憶。

六、關於考試

找一個好的住宿地方,適當的緊張,考前自己再把書過一遍,有人喜歡考前晚上通宵看書,我不推薦這樣做,平時把書看好就行。考場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答題卡塗得是否正確,這個塗錯一切白搭。我自己管理、法規、經濟都是考試開始45分鐘把題做兩遍,答題卡檢查兩邊交卷走人。實務開始自己要把握好時間,不會的先放過,撿會的答,但交卷子時絕對不能有題空下。實務考試我的時間剛好夠用,唯一的感覺就是累,出了考場感覺脖子、肩膀、胳膊疼的不行,考完了幾天才恢復過來。

用心看書,這個考試其實不難,我的書是5月中旬拿到的,到9月中旬考試時,書已經被我翻得像看了好幾年一樣。考試前當我合著書把實務在心裡過了一遍時,我都對自己說“複習成這樣,我不過誰過!”。

這個貼的目的不是來炫耀自己,是為了告訴那些想報考這個又聽說很難考過的朋友們,說難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看書!付出總會有收穫的。


尋你and奔跑


題主提到三個月時間的準備考機電能不能過,三個月備考確實有點緊張,如果有一定的工程的基礎,過關的幾率還是有的,若分兩年考試,通過率就更大了,如果沒有基礎就不好說了,一建好不好考,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我就根據我的一些經驗來解釋一下。

備考規劃

大家都知道一建考題的難度大小為:實務>管理>經濟>法規,這就需要我們根據難度大小合理的規劃;首先管理前行,因為管理知識會貫穿整個一建的內容,對備考起到一個大框架的作用,所以,管理要首先吃掉。

其次就是難度大的實務部分,啃掉實務就等於拿下了一建,雖說有些偏激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學習實務的時間要更要充分些。

如果想兩年通過,管理+實務是最佳的組合方式,如果自己還有精力和時間在加一科經濟或者法規;如果想一年通過,備考順序則為管理、實務、經濟和法規。

關於搭配和備考順序每個人都有不同見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自己的基礎,學習效率和備考的時間綜合來看的。

時間計劃

通過規劃明白備考大事項和整體框架,除此還需要時間計劃,這就需要考生做好考試時間規劃。還要看你是全職備考,還是邊工作邊備考了,全職備考的時間充足,但是我們還是要根據大部分邊工作邊備考的考試人員,進行制定時間計劃。

大致學習計劃:晚上每天至少3~4個小時學習新知識,早上用1~2個小時複習,中午用1個小時複習;

時間充足的,我們大部分人一般實行三輪或者四輪去複習,但是三個月的時間,實行三輪或者四輪複習是有點來不及了,兩輪學習時間還是可以的。

第一輪:用20天看完管理科目;用30天看完實務科目;用10天看完經濟科目;用10天看完法規科目。

比如:打開目標自己制定計劃,比如:管理地一、四、六章分數佔比比較高,也比較容易那份,建議多花時間,第七章瀏覽一下重點就行,每年考四分左右,也可忽略不計。第一章4天;第二章3天;第三章3天(最難學);第四章3天;第五章2天;第六章4天;第七章1天。

第二輪:邊做真題邊補漏查缺,一週管理,一週實務,經濟和法規一週;晚上一套真題,再把真題裡面的知識點背一遍。

有關細節

1.要有必過的信心,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2.自制力問題要戒掉所有無意義的社交,卸載浪費時間的APP,和家人提前溝通好,嚴格執行計劃;

3.做筆記,因為時間短,沒有三四輪的複習時間,所以,遇到錯題、疑問、常考點和重點部分記錄下來,看錯題、疑問、常考點和重點部分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時間。

4.學會利用碎片化時間,等車,等人,等吃飯都可以進行學習;

5.腦子混亂或學習疲憊時去跑個步,做個俯臥撐還是很有效果的;

6.有條件就報個班,節省時間又可以增加信心。

如此學習,時間短而且強度又高,其實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就怕那科都沒學好,不如只關注兩科,這樣還是綽綽有餘的。

有異議或者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交流,我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面前哦。


建工考試指南


我只能告訴你,機電沒那麼簡單,當初為了過一建,找了很多方法技巧,看來不了課件視頻,才勉強踩分,尤其是實務,真的快被搞死。了很多老師機構的視頻課件,覺得還是朱培浩講的有意思。你要考機電,最主要的就是實務,能把實務攻克了,就差不多了,當然其他三個科目你也得花點時間去學。這考試沒有簡單的,每個人都是歷經艱辛才考過,只有考過了才會跟你說很簡單,畢竟自己經歷過的苦自己知道。建議你找個課程學,自學很費時費力。個人推薦你瞭解一下為學老陳的課程,我覺得還不錯,價格也不貴


為學陳御


個人經歷,一建考試好不好考因人而異,有的小夥伴備考準備充分,參加了各種培訓班,基礎紮實,刷過題,因而考試並不是很難;有的小夥伴純粹靠運氣,想在最後通過押題通過考試,如果運氣好或者鑽了政策的漏洞,還是很有肯能過幾科。

但是,一建考試分四個科目,如果不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很難把四個科目的知識充分學習一邊,但是如果考慮一年過一科或兩科,把考試分兩年考過,三個月的時間還是有可能的,主要看題主的時間是否充足,準備是否充裕,當然,如果運氣好就另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