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齊心戰“疫”

中國農村齊心戰“疫”

2月4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杆洞鄉黨鳩村衛生院醫生梁永健在給苗寨消毒。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新華社南寧2月10日電(記者胡佳麗 黃耀滕)對村支書尹海泉來說,今年春節是個不平凡的新年。他所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安和鎮平崗村,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除夕夜,正在桂林市區兒子家中的尹海泉得知村裡有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身為村幹部的他徹夜輾轉難眠。“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次日天未亮,尹海泉就啟程趕回平崗村。

平崗村有近1000人,冷某某與丈夫一家人從武漢回家探親。1月18日,冷某某父親新建的樓房入住,一大家子人和前來道喜的親朋好友團聚。此後,冷某某和10歲的女兒以及弟媳先後核酸檢測陽性。

“我是村支書,我得先上!”尹海泉說,回到村裡後,他立即組織村幹部對相關情況進行摸排。因18日與患者接觸人員較多,尹海泉與村幹部商量後決定,對村子進行封閉隔離。他勸阻村民少出門,自己卻一次次離開家中,投身繁忙的防疫工作。

自平崗村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尹海泉和村民們共同努力,有效控制疫情。截至目前,平崗村沒有新增確診病例。

當下,抗擊疫情是中國的一場全民“戰役”。在防控措施相對薄弱的農村地區,許多像尹海泉一樣的基層幹部,通過理性防控為農村注入“鎮定劑”,成為築起農村防疫牆的關鍵。

中国农村齐心战“疫”

在融水苗族自治縣杆洞鄉黨鳩村桂黔烏英苗寨,村民在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的指導下,將公用樂器蘆笙封存(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幾位老哥,還不回家啊?”“我們身體健康得很,不怕。”“這不是怕不怕的事,感染了病毒可不是鬧著玩的。”矣建福是廣西崇左大新縣碩龍邊境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每天走街串巷勸說民眾不要聚集,是他今年春節的工作常態。

在中越邊境的大新縣碩龍鎮,“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景區已暫停開放。疫情發生以來,矣建福和當地政府工作人員高度警惕,深入村屯、街道、行業場所,排查疫情狀況,宣傳防疫知識,引導群眾積極應對、科學防控疫情。

一張取消“百鳳歸巢”活動的通知,張貼在百色平果縣四塘鎮印山村。這是由村民自發組織的活動,往年大年初四,村裡外嫁女相約回孃家。“規模得有兩三百人,我們決定今年不辦了,不能添亂。”“百鳳歸巢”活動負責人李福俊說,現在不聚是為了以後更好地相聚。

在融水苗族自治縣烏英苗寨,吹了60多年蘆笙的苗族老漢梁安合放下了自己愛不釋手的樂器蘆笙。作為苗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蘆笙是深受苗族民眾喜愛的古老樂器。重大節日期間不吹蘆笙,這在烏英苗寨歷史上罕見。

連日來,縣裡連續發佈通知,原定於春節期間開展的系列文體活動及“百家宴”“打同年”等集體活動一律取消,禁止聚餐行為。據不完全統計,融水縣已取消各種大小坡會上百個,制止各類酒宴上千場。(參與採寫:盧羨婷、黃孝邦、農冠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