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找上穿山甲的?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找上穿山甲的?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等研究機構發佈了一項重要的研究結果,專家在穿山甲身上分離出和新型冠狀病毒相似度高達99%的毒株。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專家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穿山甲極有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

尋找中間宿主的意義在於,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病毒真正傳播的方式和來源,切斷中間宿主,也能阻擋病原長期傳播。

一些專業人士認為,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在冬季,而此時蝙蝠處於冬眠期,直接傳染人的可能性不大,而很有可能是通過感染了其它動物(中間宿主),進一步感染人類。

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找上穿山甲的?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穿山甲是一種帶有鱗片的哺乳科動物,屬於極危級別的保護動物,它沒有牙齒,但是長有很長的舌頭,靠夜間捕食白蟻、螞蟻、蜂蜜、蟲卵及某些昆蟲等。它的爪子鋒利,有很長的尾巴,這都有利於穿山甲尋找食物和活動。

作為一種稀少和珍貴的野生動物,穿山甲的鱗片在傳統中醫上常被視為一種藥材,具有消腫排膿、活血化瘀等功效。在我國南方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常有人非法捕獵穿山甲,並在“黑市”上進行交易。但目前是否出現過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我們不得而知。

那麼,攜帶冠狀病毒的蝙蝠和穿山甲有怎樣的關聯呢?蝙蝠不會叮咬穿山甲,而穿山甲也不會捕食蝙蝠,一個有可能的原因是蝙蝠的唾液或糞便“汙染”了穿山甲的食物,進而導致穿山甲感染和攜帶冠狀病毒。

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找上穿山甲的?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與之相似的是,導致2002-2003年“非典”爆發的原因,目前醫學界研究的結果是蝙蝠感染了果子狸,果子狸作為中間宿主,進而感染了人類。

無論是穿山甲還是果子狸,都屬於野生動物,儘管我們目前無法確定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唯一的中間宿主,但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當今人類超過70%的新發傳染病都和野生動物有關。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避免食用野生動物。

*提醒: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